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096520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球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摘要】抑郁症又被称之为抑郁障碍,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通常情况下会显现出明显且持久的心情低落情况。心境低落、自卑抑郁、闷闷不乐至悲痛欲绝,甚至是自杀均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据相关统计人员统计可知,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的人患有抑郁症,而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为3%。在所有精神疾病的疾病负担方面,抑郁症的疾病负担首居第一,该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等均有严重影响。为此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关键词】全球抑郁;临床表现;诊断;研究进展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就目前临床研究现状来看,依旧没有学者的研究

2、能够明确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不过临床学者却是一致认为社会环境、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生物均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目前在临床学者的研究中可知在抑郁症发生的过程当中环境与遗传或应激因素之间所起到的交互作用是具有重大影响的1。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大多会出现心情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行为2。据临床研究学者的统计可知,在全球抑郁症患者当中,至少有20%的患者在患病期间存在过自杀倾向,而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患者更是数不胜数。再我国疾病负担排行当中,抑郁症的疾病负担目前排名第二3。为减轻这一疾病对人类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不少临床工作者均对该疾病

3、的治疗作出了相关研究,只不过由于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所展开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限制。下面,就国内外学者对抑郁症所做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现状一直以来抑郁症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都是临床工作者研究及争论的焦点,就目前研究显示,抑郁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以躯体症状为主的4。下面就国内外学者在对抑郁症临床表现这一方面所做出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第一,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这一症状的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且精神状态一直呈显著的抑郁悲观状态,与患者所处的显示环境严重不符。在这一点上患病程度

4、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5。若是患者疾病程度较轻,其在日常活动中会感觉到兴趣丧失,做什么事情都是闷闷不乐的样子,没有一定愉快感,总有一种“没有办法高兴起来”的样子。而如果患者疾病程度较为严重,其在日常生活中则会存在度日如年、活着还不如死了的想法,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沟通时,患者时常会说“现在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可能死才是自己最好的解脱”等之类的话。这一临床症状会是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精神以及生理方面均造成不良影响6。第二,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精神力不集中、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减退,在对待选择时常常犹豫不决且缺乏动力7。在对自我

5、评价上,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向来都是比较低的,患者在处于任何一个事件当中,都会认为这个事件当中所产生的错误、失误都是自己造成的,由此使患者具有无助感、无价值感等感觉,觉得自己是活着浪费粮食,死了浪费土地。疾病程度较深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罪恶妄想、反复出现消极的观念或者是行为。而在国内临床学者的研究中提到,在抑郁症患者当中,有部分老年患者在发病后,缄默状态持续时间长,对被人的提问无法做到即刻回答,且行为迟缓,情感处于淡漠状态。整个人给别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8。第三,躯体症状。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提到,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接受初次治疗时,其向医生讲述的都是自己存在躯体不适、慢性疼痛等

6、症状。其中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例如: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9。此外,还有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存在头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对此,在临床学者的研究中,有人对患者所述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发现,腹胀、头痛、背部疼痛、颈部疼痛是患者所述常见症状。2抑郁症的临床诊断现状就目前临床上对抑郁症的研究来看,抑郁症在诊断标准上是重点强调抑郁症的症状标准和病程标准的。在我国,有不少医院抑郁症的合并率较高,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群体当中,只有少数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被发现,其他却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因各方面原因与其其他系统疾病相合并而没被临床工作者发现,诊断出来。由此可见用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筛查的抑郁症简明量表在抑郁症临床诊断工作当中所发

7、挥的重要作用10。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常常选择“90秒4问题询问法”这一方法来作为对抑郁症疾病患者的快速筛查方法。在临床学者的研究当中,有人指出这一方法能够快速帮助医务人员区分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且其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临床优点11。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提到除90秒4问题询问法这一方法以外,临床上还可以选择PHQ-9这一方法来作为对患者抑郁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的量表,且这一区分量表的特异性与准确性均较高。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病程、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均为抑郁症诊断的临床依据,利用这些依据来典型病例进行诊断是不具有较大难度的12。而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来看,目前国际上抑郁

8、症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有两种,其分别ICD-10和DSM-IV。其中ICD-10是国际上所采用的抑郁症诊断标准。而在生物学研究中,对该疾病的临床这段主要以患者尿液、血液等为对患疾病的诊断,总而言之,对于抑郁症换来说,患者尿液、血液以及尿液均可以用来作为是患者抑郁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13。3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现状药物治疗是临床上用来治疗抑郁症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据相关人员统计显示可知,有近70%的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均是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的方式来缓解其所存在的临床症状14。那么既然有广大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症药物的需求,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便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5。在过去的30年

9、间,临床上不断的有新型抗抑郁药物被研发出来,但我国对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工作进展至今,依旧没有一个上市的抗抑郁药物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16。除此之外,随着政策与医疗环境的改变,我国对抑郁症的一些新适应症所做出的相关研究也是比较匮乏的17。在大多数临床学者的研究中均指出药物治疗是临床上用来治疗抑郁症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8。第一种抗抑郁症药物是在20世纪69年代时提出的,经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可知,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19。而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疾病程度轻重以及所具有的不同症状来选择不同的临床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1、若患者为轻度抑郁症,临床工作者只需要在给

10、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患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这一药物进行治疗;2、若患者疾病程度为重度,临床上常常选择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联合电抽搐(ETC)对患者展开相关治疗20。在临床学者的研究中,有人对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相关研究,在其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就目前临床上所研发出来的抗抑郁症药物来说,其对抑郁症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再80%左右21。除开药物治疗以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也是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通常是根据对患者精神、人际关系、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

11、量之后再来确定对患者疾病治疗所制定的具体措施22。此外,在临床学者的研究中,有人对改良电抽搐在治疗抗抑郁症所发挥的临床价值展开了相关研究。这一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是不会直接单独的用啦治疗抑郁症的,而是与药物治疗进行联合使用来治疗患者的抑郁症23。与单纯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相比较,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联合使用其临床治疗效果要更高。就当前临床研究水平来看,目前抗抑郁症研究工作着对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再对抗抑郁症治疗药物的研究工作中,大多数的研究工作者是不重视治疗药物对患者脑部神经受体所产生的重要影响24。正是这一方面的原因,使得临床上有不少临床治疗药物因为没有达到足够浓度的治疗浓度而导致被

12、迫中止研究。因此,临床工作者若是想要再抑郁症的现代治疗药物上取得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血浆暴露、靶向整合和药效反应来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虽然说在抗抑郁药物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上,单药治疗治疗是广大临床工作者进行研究的主要工作趋势,可即便如此,再当前的临床研究中,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依旧是以药物联合治疗为研究方向的25。除此之外,在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中有人指出,在当前临床抑郁症的诊治工作当中,改善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一直以来是广大工作者所关心的一方面,是其在当前抑郁症的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若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指出在临床工作当中应该将一些临床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来改善对药物

13、治疗结果的测定,例如生理应激反应测试、激素水平测量(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水平)及血液生物标志物等。然而,因为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该方法的应用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此外,在药物研发领域,传统的方法通常首先寻找作用靶点,再研发并优化药物分子,而更为挑战的是从药物筛查的角度,还可以考虑多种方法,包括表型筛选确定的化合物,调节特定的与某些靶向和(或)受体异二聚体互动的脑回路或分子。总而言之,在未来的抗抑郁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当中,还存有不少缺点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程度。4结语针对上述研究内容可知,目前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主,患者在发病

14、后若是未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任由患者疾病发展下去,会增加患者自杀的意念。目前我国临床上对抑郁症所采取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以国际ICD-10为标准的。此外,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抑郁疾病的方法较多,但依旧是以药物治疗的方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且药物治疗所能发挥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是所有治疗手段当中最高的。ECT是近几年用来治疗抑郁症的一种全新方式,但由于我国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ECT的使用依旧还是存在争议的。【参考文献】1 刘欢, 王海军, 高明周,等. 基于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的病机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7):2499-2501.2 李凌江. 抑郁症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诊断标记

15、研究与临床应用前景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5, 48(2):65-67.3 许亚萍. 分析老年脑血管疾病伴抑郁症的临床诊疗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4 周姗含. 基于康复视角的抑郁症临床诊治与控制研究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7):00062-00062.5 王琴. 老年人抑郁症与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9).6 林翔, 房圆, 李霞. 老年人抑郁症与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1):12-13.7 高天飞, 任铸钢. 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和误诊分析J. 世界临床

16、医学, 2015, 9(9).8 王志强, 杨碧秀, 陈新宇,等. 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对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诊断价值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4).9 卢瑾, 李凌江, 许秀峰.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评估与诊断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 50(3):169-171.10 宋全忠.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5).1 张瑾.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观察J. 健康前沿, 2017, 26(2).11 田菊, 权文香, 王久菊,等. 近红外光成像技术辅助诊断抑郁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

17、 26(2):149-152.12 汪周兵, 陶晟, 武文庆,等. 女性复发性抑郁症共病心境恶劣的临床特征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 26(4):220-223.13 张巧丽, 过伟, 张理义,等. 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单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抑郁症状的关系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 40(2):128-132.14 王克, 薛枫, 郑军. 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8):22-23.15 冯倩, 汤臻, 周华,等.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microRNA-16、microRNA-195表达水平

18、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 30(10):758-760.16 王雪梅, 方传荣, 于杰. 抑郁症药物治疗中不同停药方法对复发的临床影响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35(s2):115-116.17 王静.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7):8-10.18 肖湘凌. 几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女性抑郁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32):127-129.19 侯占岭. 抑郁症药物治疗中不同停药方法对复发的影响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4):3348-3349.2

19、1 彭红波.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10):1538-1539.22 谢艳红, 李映娟, 王相兰,等. 家庭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 32(6):543-545.23 康红, 梁佳, 曾强,等. 人际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 内科, 2016, 11(4):521-524.24 刘艳玲, 孙建, 阎加民.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 37(8):619-621.25 栾晓英.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农垦医学, 2016, 38(5):443-4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