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094867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用环境应急物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从广义上概括,凡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过程中所用的物资都可 以称为应急物资。环境应急物资是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所使用的保护现场处置人员的防护装备及 控制污染物质扩散的相关处置物质。环境应急物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防护类物资,主要指处理事件过程中专业人员所使用的专业 性物资,对现场处置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外环境的伤害;二是处置物资,主要指针特殊事故处置所需 特定的物资.一、防护类物资(_)防毒面具1. 功能介绍:防毒面具按防护原

2、理,可分为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绝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和滤毒罐 (或过滤元件)组成;隔绝式防毒面具,由面具本身提供氧气,分贮气式、贮氧式和化学生氧式为了防止 对面部皮肤过敏,高级的防毒面具的材质已由普通橡胶,改为采用优质硅胶制作的全面罩主体,抗老化, 防过敏,耐用,易清洗。 各种防毒面具的材质和结构不同,但都可以参照同样的使用方法。2. 使用方法:(1) 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2) 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3) 风干的面具请仔细检查连接部位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并将面具放于洁净的地方以便下次 使用;(4) 清洗时请不要用有机溶液清洗剂进行清洗,

3、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3。注意事项:一是防毒面具使用前检查:(1) 使用前需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面具与脸部贴合密封性;(2) 检查呼气阀片有无变形,破裂及裂缝;(3) 检查头带是否有弹性;(4) 检查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5) 检查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二是防毒面具佩戴密合性测试:测试方法一:将手掌盖住呼气阀并缓缓呼气,如面部感到有一定压力,但没感到有空气从面部和面罩之 间泄露,表示佩戴密合性良好;若面部与面罩之间有泄露,则需重新调节头带与面罩排除漏气现象。测试方法二:用手掌盖住滤毒盒座的连接口,缓缓吸气,若感到呼吸有困难,则表示佩戴面具密闭性 良好,若感觉能吸入空气,则需重新调整

4、面具位置及调节头带松紧度,消除漏气现象。按以上方法一,方法二做密合性测试,直至密合性能良好。三是滤毒盒更换及装配方法:(1) 按照滤毒盒的有效防毒时间更换或感觉有异味更换;(2) 将滤毒盒的密封层去掉,并将滤盒镙口对准滤盒座,正时针方向拧紧,压扣滤线盒对 准盒座压紧。四是防毒面具更换条件:(1) 佩带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2) 有毒区域的氧气占体积的18%以下、有毒气体占总体积2%以上的地方,各型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五是其它方面:(1) 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上部的螺帽盖拧上,并塞上橡皮塞后储存,以免内部受潮.。(2) 滤毒罐应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通的库房环境,严

5、防潮湿、过热,有效期为5年,超过5年 应重新鉴定。(二) 防护服1。功能介绍:防护服是工作人员在有危险性化学物品,或腐蚀性物品的现场作业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 蚀性物资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防毒防化服主体胶布采用经阻燃增粘处理的锦丝绸布,双面涂覆阻燃防 化面胶制成,主体胶布遇火只产生炭化,不溶滴,又能保持良好强度。主体胶布经贴合一缝制一贴条工艺 制成,服装主体和手套,并配以阻燃、耐电压、抗穿刺靴或消防胶靴构成整套服装.穿着前一定要保证化学 防护服的适用性,也就是防护服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外观检查看看防护服外表有没有污染,缝线是否开 裂,衣服有没有破口对于气密性防护服来说,要用专门的气

6、密性检测仪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测,以便在应 急穿着的时候防护服能发挥作用。2. 使用方法防护服的穿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这样可以保证防护服穿着的正确、快速,在工作中发挥防护服的效 用,而且为使用后安全地脱下打下基础。一般应遵循裤腿-靴子一一上衣一一面罩一一帽子一一拉链一一 手套的次序。最后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在开口处(如门襟、袖口、裤管口、面罩和防护服连 帽接口加贴胶带。为了增强手部的防护可以选择戴两层手套等等,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防护服的内层 接触到外部环境,以免防护服在一开始就受到污染。脱下化学防护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是拉链一-帽子一一上衣一-袖子一手套一一裤腿一一靴 子-呼

7、吸器。在脱下手套前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外表面,手套脱下后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内表面防护服 脱下后应当是内表面朝外,将外表面和污染物包裹在里面,避免污染物接触到人体和环境脱下的防护用 品要集中处理,避免在此过程中扩大污染。3。注意事项:一是及时更换: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化学防护服被化学物质持续污染时,必须在其规定的防护时间内更换。若化 学防护服发生破损,应立即更换。对气密性防护服或密封性很好的非气密性防护服,由于处于相对隔离的 空间工作,建议遵循两人伴行的原则,即至少两人一起共同进入工作区域,以备在万一发生状况时可以及 时救助化学防护服面料可以提供数小时的有效防护,但是如果在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时候,

8、工作时间受空 气呼吸器的工作时间决定要注意空气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要在气瓶用完之前提前更换.并且在计算有 效工作时间时,应当考虑行走和更换装备所占的时间。二是洗消除污:脱下防护服应遵循的原则是安全地脱下防护服,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要强调的是在脱下化学防 护服前要进行必要的洗消除污。这里所说的洗消除污仅仅是为了能够安全地脱下防护服而不使穿着者或环 境受到污染,而不是为了某些防护服的重新使用。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洗消可以非常简单,比如一桶水用 来除掉一般的污染物,或加入一些洗涤剂进行冲洗。这时候要注意有些化学品,如浓硫酸遇水会发生剧烈 的放热反应,这时候应该先将衣服表面的化学品吸掉,然后再用水

9、冲洗。这样可以避免高热损坏防护服, 继而造成对穿着者的污染和危害。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气密性或液密性防护服等穿着比较复杂、笨重的 防护服,穿和脱都建议有另外一个助手进行辅助,可以帮助穿着者进行一些调整和拉拉链等比较困难的工 作,并最终检查整个防护服穿上去之后的状况在辅助脱下防护服时,由于可能接触到污染物,助手也要 进行适当的防护,以免被污染。(三)防护口罩1。功能介绍简易活性碳防毒口罩主要用于操作化学品的岗位,工作场所的空气中化学品气体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且 通风良好的场所(经环保处置后,超标的场所要使用有过滤盒防毒面具)。它共有四层,分为纺粘布、活 性碳布(可过滤和净化异味)、高效过滤布(这是经

10、过静电处理的过滤层,可有效阻止细菌和粉尘的侵入)、 纺粘布。活性碳过滤层的主要功用在于吸附有机气体、恶臭、及毒性粉尘,并非用于过滤粉尘,适合喷油、 丝印等有挥发性化学物品的工种工厂企业和环卫工人等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首选防尘口罩,医用防护 口罩应作医务工作者的首选。2。使用方法:(1)将口罩上下拉动,展开折叠处;(2)稍黑色的一面朝外,淡白色(橡筋织带)一面朝内;(3)有鼻夹(金属条鼻梁夹)处的一边朝上;(4)利用两边的橡筋织带将口罩贴合脸部;(5)两手指在鼻子两侧轻轻按压金属条;(6)再将口罩下端拉至下颚,调整至与脸间无隙为好.3。注意事项一是查看外观质量:首先查看一下口罩的包装是否完整,有

11、无破损,口罩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 材料制成,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二是妥善放置:口罩不要直接跟化学品接触,用后应将口罩装在原包装袋中,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三是辨别真伪:一般口罩厂所使用的活性碳层大多利用含浸的加工方式将树脂及活性碳混合,以固定在织布上,有许多 伪造的活性碳口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类似深黑色的活性碳布,事实上仅是经过染色加工而已,完全无法 吸附臭味或有机气体。真正的活性碳是经过高温碳化及活化的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即使再遇高温也不 易融化消失。将使用过的活性碳口罩剪开,取出黑色的活性碳层,用手搓磨下,是否有黑色颗粒状物体掉 落,用打火机烧烧看,若没有残留

12、活性碳粒或活性碳纤,则表示购买的是没有吸附效果的伪造品了.(四)护目镜1。功能介绍:防护眼镜可以改变透过光强和光谱,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防护眼镜分两大类,一为吸收式,一 为反射式,前者用得最多。这种眼镜可以吸收某些波长的光线,而让其它波长光线透过,所以都呈现一定的 颜色,所呈现颜色为透过光颜色。这种镜片在制造时,在一般光学玻璃配方中再加入了一部分金属氧化物 如铁、钻、铬、锶、镍、锰以及一些稀土金属氧化物如和钕等这些金属氧化物能使玻璃对光线中某种波 段的电磁波作选择性吸收,如铈和铁的氧化物能大量吸收紫外线。采用这种玻璃镜片可以减少某些波长通 过镜片的量,减轻或防止对眼造成伤害。不同颜色的防护

13、镜片可以吸收不同颜色为主的光线。2。使用方法:(1) 将橡皮带拉开至头大小;(2) 将护目镜带上,护目镜四周要贴合于脸上。3。注意事项:(1) 不能用于可能发生爆炸或存在打磨砂轮、研磨砂轮等会产生严重冲击碎片的场合;(2)不能用于 体育运动,如射击,以及抵御激光射线;(3) 不能用于辐射,如焚烧,以及有火焰的切割或焊接;(4) 当防冲击护目镜镜片有裂纹时停止使用,防化学品护目镜镜片有裂纹、明显污渍时停止使用;(5) 擦镜片应用专用拭镜布;(6) 双手摘镜,轻拿轻放,放置时镜片向上,不用时最好放入镜盒中保存。(五) 氧气呼吸器1功能介绍:氧气呼吸器是通过氧气瓶和清净罐来对处于高浓度有毒气体的工作

14、人员提供氧气的装置,氧气呼吸 器主要作为煤矿军事化救护队队员的备用呼吸器,也可供化工、石油等工矿企业中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在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时佩带。佩带人员从肺部呼出的气体,由面具、通过呼吸软管和呼气阀进入清净 罐,经清净罐内的吸收剂吸收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后,其余气体进入气囊,另处,氧气瓶中贮存 的氧气经高压管、减压器进入气囊气体汇合组成含氧气体,当佩带人员吸气时,含氧气体从气囊经吸气阀、 吸气软管、面具进入人体肺部,从而完成一个呼吸循环,在这一循环中,由于呼气阀和吸气阀是单向阀,因 此气流始终是向一个方向流动.2. 使用方法:(1) 把呼吸器背部朝上,顶部朝向自己,将肩带放至适

15、当长度;(2) 握住呼吸器外壳两侧,使肩带位于两臂外侧,背部朝向使用者,同时顶部朝下,把 呼吸器举过头顶,绕到后背并使肩带滑到肩部;(3) 上身稍向前倾,两手向下拉住肩带调整端,将肩带拉直,身体直立,把肩带拉紧;(4)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腰带并扣紧;(5) 调整肩带,使呼吸器的重量落在臀部而不是肩部;(6) 连接胸带,但不要拉得过紧,以免限制呼吸;(7) 面罩的佩戴a. 佩戴前完全松开顶带和侧带b. 将面罩颚窝对准下巴,然后把头带从头顶套下c. 用一只手托住面罩贴紧脸,另一只手拉紧顶带和侧带注意:不要把面罩拉得太紧,否则会导致面罩泄露或使使用者感到不舒服,将明显减少有效防护时间。(8) 检查正压

16、气密性用手堵住面罩吸气端并用力吸气,如果不能吸入空气,说明面罩佩戴合适,否则应调整面罩达到适 配或检查呼气阀是否漏气,用手堵住呼气端进行呼气,检查正压气密,面罩应被呼气的压力从脸上向外推 面罩,如果面罩不被推开,则应检查吸气阀是否漏气或调整面罩适配。(9) 连接面罩把接管从呼吸器上取下,放回包装箱中,接上呼吸软管。(10) 面罩连接好后,逆时针方向打开氧气瓶阀并回旋a. 听到报警器的瞬间鸣叫声,以示瓶阀开启b. 如果报警器不工作,换另一台呼吸器(11) 佩戴好后a。将呼吸器佩戴好后,首先打开氧气瓶,观察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值b. 按手动补给按钮供气,排除气囊内原积存的气体c. 戴好面具,然后进行

17、几次深呼吸,观察呼吸器各部件是否良好,确认各部件正常后方可进入现场3注意事项:一是恢复到战备状态,(1) 使用过的清净罐必须更换吸收剂,清净罐可以不清洗,以免加快腐蚀。(2) 氧气瓶重新充填氧气;(3) 对面具、呼吸软管等要进行清洗、消毒;(4) 清洗外壳,但必须严防水进入减压器;(5) 使用中存在或发现的疑问要提出修理或仔细检查;(6) 安装各部件时,仔细检查各接头垫圈是否存在或损坏;(7) 清洗各部件时,严防碰撞,避免损坏,造成气密不良.二是日常保管的注意事项(1) 呼吸器及备件应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以免橡胶件老化;(2) 呼吸器是与人体呼吸器官发生直接关系,因此要求保持清洁,呼吸器应防止

18、粉尘或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的污染;(3) 呼吸器严禁沾染油脂;(4) 呼吸器的贮存温度应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器离取暖设备的距离应大于1.5m,贮存室的空气中不得有腐蚀性气体;(5) 氧气瓶使用规程a。氧气瓶的保管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b。氧气瓶严禁沾染油脂;c。夏季不要放在日光爆晒的地方,离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d. 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应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二污染控制类(一) 围油栏1功能介绍:围油栏是溢油控制所必备的应急物资,溢油发生时,首先用围油栏围控住溢油,防止发生扩散,围油栏还 可以将溢油引导到合适区域,使其尽可能浓集,为物理方法回收提供条件。围油栏按材料分为

19、橡胶围油栏, PVC围油栏、网式围油栏和金属或者其他材料围油栏;按浮体结构可分为:固体浮体式围油栏、充气式围 油栏、浮沉式围油栏;按使用水域环境可分为平静水域围油栏、平静急流水域围油栏、非开阔水域型围油 栏和开阔性水域围油栏.2. 使用方法:(1) 围油栏拖动扫油;(2) 围油栏的投放、拖拽及展开,用船或其他工具将围油栏拖到使用地域,并把围油栏连接起来进行 围挡。3. 注意事项:(1) 围油栏连接时,应使有固锚座端与压板端相连,连接时应注意连接好后,两节围油栏拉直时,拉力带、 配重链和脊绳呈拉紧状态,接头片呈松懈、不受力状态;(2) 围栏布放时有些地方经常需在水中连接围油栏(比如为方便船只进入

20、的开合处),最好用定位连接浮 筒或快装接头,连接时将需连接的两节围油栏拉在一起,接头处于自由状态再连接,快接头有插销式、对 钩接头式和八字接头式;(3) 围油栏由岸或船向水中投放时,应有拖船配合或投放船逆流行驰,应逐段向水中投放以免扰乱;(4) 围油栏使用后,应该及时进行回收,并妥善处置。(二)吸油棉1。功能介绍吸油棉是采用亲油性的超细纤维织布制作,不含化学药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迅速吸收本身重量数 十倍的油污、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植物油等液体,吸油棉也叫吸收棉、工业吸附棉,按照吸收物质特 性分为:吸油棉、化学吸液棉(又叫化学品吸附棉,吸液棉)和通用型吸附棉。吸油棉可以控制和吸附石 油烃类

21、、各类酸性(包括氢氟酸)、碱性危险化学品、非腐蚀性液体和海上大规模溢油事故等,吸附棉是 油品和化学品泄漏溢漏溅漏后,处置泄漏物最常用到的物品.2。使用方法当泄漏面积比较小时,可以用吸油垫,只要将其直接放进油污表面就可以了;当泄漏面积及量比较大时, 可以使用吸油条,把污染范围弄到最小,然后清洁所有泄漏物;当建筑物内部发生泄漏时,可以用吸油卷, 直接铺在地上进行吸附清洁。3。注意事项:1。该物资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泄漏物的性质选择适当材料的吸油棉;2。该物质吸附泄漏物时,一定要紧贴污染物质进行吸附;3。使用后的吸油棉要进行回收并妥善处置;4应定期检查其储存情况,防止失效或者过期。(三)活性炭1. 功

22、能介绍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活性炭主成分除了碳以外还有氧氢等元素 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 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活性炭的主要原料几乎可以是所有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如煤、 木材、果壳、椰壳、核桃壳等,这些含碳材料在活化炉中,在高温和一定压力下通过热解作用被转换成活 性炭。在此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而所谓的吸附过程正是在这些孔隙中 和表面上进行的,活性炭中孔隙的大小对吸附质有选择吸附的作用,这是由于大分子不能进入比它孔隙小 的活性炭孔径内的缘故。活性炭被广泛应

23、用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的深度净化及气相吸附,如石油化工、电厂、食品饮 料、制糖制酒、医药、养鱼等行业水质净化处理,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游离氯、酚、硫和其它有机污染物, 还可用于车间尾气净化、溶剂过滤、脱色、提纯等,气体脱硫、石油催化重整,气体分离、变压吸附、空气 干燥、食品保鲜、防毒面具、解媒载体,有机溶剂回收,贵重金属提炼,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 体等功能。2。使用方法(1)活性炭用量不能太小,用量太小的话,接触面积小,吸附速度慢,去除的效果自然不明显;(2)活性炭使用中应接近污染源;(3)吸附气体时,用过一段时间(20-30天)之后,要放在阳光下暴晒(3小时以上),以使其吸附的 有

24、毒气体放出;(4)尽量让活性炭和污染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活性炭只吸收接近它本身的污染物质,如果活性炭 外包装捂的太严,透气性太差的话,就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了。3。注意事项:(1)运输与装卸: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用铁钩拖拽,应防止与坚硬物质混装,不可强烈振动、 磨擦、踩、砸,严禁抛掷,应轻装轻卸,以减少炭粒破碎,影响使用;(2)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内外包装袋破裂,防止受潮和吸附空气中其它物质,影响使用 效果,严禁与有毒有害气体或易挥发物质混放,存放要远离污染源;(3)严禁水浸:活性炭属于多孔性吸附类物质,所以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绝对防止水浸, 因水浸后,水填充了活性孔隙

25、,减少了活性炭比表面与气体的直接接触,严重影响使用效果;(4)防止焦油类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焦油类粘稠物质进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孔隙或 遮盖了活性炭展开表面,使气体不能与活性炭展开表面接触,失去应用效果,如气体中含有此类物质,应 在气体进入活性炭床前进行清除(最好有除焦设备)以达到好的应用效果;(5)防火:活性炭在储存或运输时,防止与火源直接接触,以防着火,活性炭再生时避免进氧并再生彻 底,再生后必须用蒸气冷却降至800C以下,否则温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6)使用:装填时应先筛去因搬运产生的碎粒与粉尘,然后层层均匀铺开,不得从进料孔处直接倒入, 以免使大小颗粒装填不均,最终造成气体偏流,影响使用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