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094638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家校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摘要】本文从家长和学校两方面入手,对当前家校沟通隔阂困局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在这基础上提出了老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沟通策略,才能消除沟通障碍,取得家长的信 任和支持,化对立为合力,建立切实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关键词】中职学校 沟通障碍 家校沟通 沟通策略一、引言: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 阶梯,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体系中的 两个关键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苏霍姆斯基说:“最完美的社会教育是学校 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但由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常常导致双方信息

2、上的不对称,甚至出现家校隔阂的不良局面。此类问题在中职学校尤为突出。二、家校沟通障碍成因分析:(一)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常犯的几点错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曾经对北京的 1800 多名家长,进行了近 3 年的跟踪调 查,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家庭存在对子女教养不当的问题。不少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戏言: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其 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也并非全无道理。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往会导致学校教育的事倍功 半。家长在管教子女过程中,常犯错误如下:1. 束手无策。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不少家长自身文化修养不高,对子女 教育方面认识粗浅,常常有心无力,无从下手。2.

3、急于求成。部分父母,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常有“学而仕则优”的思想 对于子女的期望过高,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们眼中只有成绩,而忽视了 孩子的其他天赋特长,无法接受个性与共性的差异。3. 溺爱护短。有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偏袒,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总是第一时间出面袒护,充当子女的保护伞,甚至将子女犯错的原因归咎到别人身上。殊不知溺爱其实是最无知的爱,孩子会因此而失去最基本的承受挫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4. 简单粗暴。此类型家长脾气暴躁,易怒,经常用责骂代替教育,从来不会顾及子女 的内心感受和需要。随着年龄的成长,子女的态度常常由恐惧变为叛逆,对家庭、 对老师充满敌意和不信任。5. 撒手

4、不管。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经历了幻想、冲动、摇摆、迷惘后,最终 选择了放弃,干脆撒手不管,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抛给学校,家长的不作为,最终导 致孩子因缺少关注而失去目标,自暴自弃。(二)在家校合作和沟通过程中,老师常犯的几点错误: 老师作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对于家校合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日 常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有些老师由于自身经验欠缺,情绪不够稳定等原因,常常会犯 下一些错误,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 手足无措,漫无目的。有些老师在与家长交谈前,毫无准备,谈话的目的性不够强, 整个过程被家长牵着鼻子走,甚至偏离主题。由于对家长的预料不够,往往容易被 被家长的某几句狠话堵住,

5、变得哑口无言。这将大大影响家长对老师的信任。2. 急于求成。有些老师总是奢望通过与家长的一次谈话,就能改变学生的现状。在与 家长沟通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完全没有考虑到目标应该分步实现。老师的这种 浮躁表现,无疑是给双方的沟通增加了难度。3. 被动,屈服,无原则。有些老师在面对难缠的家长时,常常处于屈服被动的状态, 理不直气不壮,立场摇摆不定,毫无原则立场,甚至出现前言不对后语,自相矛盾 的现象。最终导致老师的话在家长心中毫无说服力。4. 高高在上。有些老师,在面对家长时,总是一副教育权威的架子,在家长面前从不 低头,明明做错了却不敢承认,推卸责任。5. 言语过激,忽视家长感受。有些老师不太懂

6、得顾及家长的感受,喜欢动不动就向家 长告状,甚至当众数落其子女的不是。这样的话,容易伤害到家长的自尊心,甚至 会造成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反感。三、在家校沟通过程中,老师应该采取的策略: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门 艺术,除了要讲求真诚以外,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终赢得 家长的支持与认同。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打没准备的仗。每次与家长交流,无论是电话还是面谈,都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前的准备 工作做得越细,谈话所达到的效果就越明显。准备工作应该分三步走:首先,应该明确本次谈话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其次,应该摸清学生的家庭背

7、景, 例如,可从学生的言行来揣摩家长的性格,从以往的交谈记录来分析家长的态度,从平 时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其家庭成员情况、父母职业、健康等情况。最后,针对家长的实际 情况,分清主次、有步骤地制定谈话策略,在谈话过程中要顾及家长的感受,切忌刺痛 个别家长的“死穴”,如:单亲家庭、离异、疾病等。第二,先求同,再求异。想要赢得家长的认同,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家长取得共识,首先,沟通双方必须打开 一个话题,双方都能够在此话题上敞开心扉地交流。如果家长每提出一个观点,都被马 上驳斥,那么必然会导致家长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一言不发,最终变成无话可聊,这样的 交流过程肯定是失败的。所以,在谈话过程中,老师不能够急于表达

8、反对声音,应该先 肯定家长所提出的正确观点,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然后记住家长的一些错误观点,最 后慢慢逐一辨析。总之,不能让家长从一开始就觉得,老师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上。 第三,多肯定,多鼓励,少告状。没有鼓励和肯定,任何人都会失去自信。家长也是,假如老师每次与老师的交谈, 都是以告状为主,那么,再配合的家长也会因此而失去耐心。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多 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去加以放大,并且要把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告知家长。适当的鼓励, 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第四,重新树立信心,呼唤责任感。不少家长,是带着遗憾让子女报读中职学校的,他们深受应试教育的打击,加之对 中职教育模式的不理解,常常会对子

9、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面对此类家长,班主任应该把 重点放在如何让他们恢复信心上,呼唤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感。在沟通过程中,一方面,可让家长多了解子女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强他们对子女未 来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多举例子,比如,汇报班上几个资质不如其子女的学生事例, 如今所取得的进步,激发家长期望。又举例,放任和不重视,而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第五,放低姿态。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虽然家长可能不懂太多的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但他们无疑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在教育其子女方面,或许有自己独 特的见解,虚心听取家长的声音,有助于激发老师的灵感。因此,约谈家长的时候,老 师不应该是下命令、布

10、置任务,而是交流和分享,老师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多摆事实, 讲道理,用道理来说服家长,而不是用老师的身份去压家长。第六,明苦心,定立场,求理解。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必须让家长知道老师对其孩子的重 视,深深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良苦,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同时,老师应该向家长表 明自身的立场,不能因为个别家长的胡搅蛮缠而开绿灯。班主任要让家长理解自己的难 处,体谅老师所面对的是整个班的学生,需要一视同仁。第七,耐性倾听,寻找突破口。耐心倾听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任何人的讲话都很难做到 滴水不漏,家长也是。因此在家长讲话的时候,班主任必须要耐心倾听,从中寻找到说

11、 服家长的突破点,然后把话说到问题的关键点上,做到以理服人。我班的一个L学生家长,在一次谈话过程中,他把学生犯错的责任归结到班主任没 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上,并对我进行了连番指责,在仔细听完家长的话后,我问了他一 句:“L先生,上次家长会好像你缺席了,而且事后也没有给我打过电话,我的名片你 有保存着吗?”“哦,你的名片我弄掉了”一句话,形势马上出现逆转,家长再也蛮横 不起了。第八,先扬后抑。苦口良药的概念已经有点过时了,用糖衣包裹药品,不会影响药效,反而让苦药更 容易入口,被吸收。假如每次老师都第一时间汇报不足,提缺点,这容易使家长对老师 产生误解,认为老师只会挑毛病,家长甚至会怀疑老师是不是在

12、针对自己的孩子。久而 久之,必然会对老师失去耐心。因此,在和家长聊子女最近表现时,不妨采取先扬后抑的策略,如先汇报近期进步 情况,肯定家长的作用,再点评一下其子女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建议家长在哪些方面 加以协助。这样的话,所收到的效果会更明显。四、结束语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要 使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老师必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沟通过程中要讲求艺 术,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和策略,才能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参考文献1 李飞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J;中国教师;20062 陈立静 彭克秀;走出家校沟通的误区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3 吕阳俊 ;换位思考 家校联动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的探索 J; 杭州采实教育;20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