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094208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X 页数:119 大小:849.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测量学培训讲义(1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测量学青盛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测量学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和城建规划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空间位置,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量学在规范设计、经济建设、能源开发、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让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会经纬仪和水准仪等常规仪器的使用。掌握常用的测定和测设方法以及在测定和测设过程中的计算与检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 绪论6第二章 水准测量62第三章 角度测量64第四章 距离测量42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4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

2、及应用4第八章 施工测量42第一章 绪论 测量工作的任务及其作用 地面点位的确定 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第一章 重难点重点 测量工作的基准 地面点位的确定 大地水准面 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难点 大地水准面 高斯投影测量工作的任务及其作用 测量学的概念 测量学的任务 测量学的分类 测量学的作用测量学的概念 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貌及其地物测绘成图,并将工程设计到地面定位的科学.测量学的任务 测定:又名测绘,测定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与高程,并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测设:又称放样,将工程设计在实地标定出来,故又称为标定。测量学的分类 大地测量学

3、地形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概念: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其重力场的科学。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一个较大的区域甚至整个地球,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基本任务: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的重力场理论、技术和方法。大地控制网是为研究地球有关的各种科学服务的,并且是施测地形图的重要依据 地形测量学 概念概念:研究小地区地表各类地物形状和大小的科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地球自然表面上一个区域,由于地球半径很大,可以把这块球面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其曲率。基本任务基本任务:测绘地表面各类物体形状和大小。摄影测量学 利用摄影象片来研究地表形状与大小的科学。其任务与地形测量学相

4、同,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工程测量学 概念概念:研究解决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放样、运营管理过程中各种测绘问题的科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工程中建设的测绘工作。基本任务基本任务:把地面上的情况描绘到图纸上,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桩定到地面上,以及为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所产生的各种变化而进行的变形观测。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面点位确定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地面点位确定 地面点的坐标 地理坐标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地面点的高程地理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 子午面 子午线(经线)首子午面 首子午线 经度 赤道 纬度 大地地理坐标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大地体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铅垂

5、线 旋转椭球 旋转椭球面 椭球元素大地水准面 概念: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是一个复杂的不规则曲面。由于地球的吸引力的大小与地球内部的质量有关,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又不均匀,这引起地面上各点的铅垂线方向产生不规则的变化,因而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有微小起伏的不规则曲面。特点:假想的;不规则且无法用数学式表示;有无数个;水准面上任一点的切面与该点的铅垂线方向垂直。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地图投影 高斯投影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 假设高程 高差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地面点位时,往往不是直接测出它们的坐标和高程,而是先测出水平角、水平距离,以及点之间的高差,然后再据此推算地面点的坐标

6、和高程。由此可见,距离、角度距离、角度和高差高差是测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 测图原理 测量工作概述 控制测量 控制点 控制网 碎部测量 地物测量 地形测量第二章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 实验与实习规定 实习:水准仪的使用和普通水准测量第二章 重难点重点 水准测量的原理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记录与计算 水准仪的使用 难点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与计算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图)转点、测站 地球曲率的影响水准测量原理(图)转点、测站水准测量的仪

7、器与工具 水准仪的分类 按结构 按精度 水准仪的构造(图)水准测量的工具地球曲率的影响水准仪的结构图水准仪的构造 望远镜 视准轴、成像原理、物镜调焦、目镜调焦 水准器 水准管零点、水准管分划值、符合水准器 基座望远镜成像原理水准测量的工具 双面水准尺 结构 意义 读数 尺垫 意义 使用水准器水准仪的使用微倾水准仪的使用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安置仪器 粗平 瞄准 读数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计算测测量量编编号号后后下丝下丝前前下丝下丝方方 向向及及尺尺 号号标尺读数标尺读数K K黑黑红红高高 差差中中 数数备备 考考尺尺上丝上丝尺尺上丝上丝后后 距距前前 距距黑面黑面红面红面

8、视距差视距差d ddd1 11571157107390739后后A A13841384617161710 0A A尺:尺:K K47874787B B尺:尺:K K468746871197119703630363前前B B0551055152395239-1-1374374376376后前后前+0833+0833+0932+0932+1+1+0832.5+0832.5-0.2-0.2-0.2-0.22 22121212121962196后后B B19341934662166210 01747174718211821前前A A2008200867966796-1-1374374375375后前后

9、前-0074-0074-0175-0175+1+1-0074.5-0074.5-0.1-0.1-0.3-0.33 31914191420552055后后A A17261726651365130 01539153916781678前前B B1866186665546554-1-1375375377377后前后前-0140-0140-0041-0041+1+1-0140.5-0140.5-0.2-0.2-0.5-0.5假设第一站后视点高程为假设第一站后视点高程为475.537m,475.537m,则第四站前视点的高程为则第四站前视点的高程为 476.154m 476.154m 。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

10、业 水准点与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的外业 水准测量的内业水准测量的外业 普通水准测量:将水准尺立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作为后视,水准仪置于施测路线附近合适合适的位置,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到后视大致相等的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竖立水准尺作为前视,分别读取后视和前视读数,测定两点高差。第一站结束后,记录员招呼后尺员向前转移,并将仪器迁至第二站,此时第一站的前视点成为第二站的后视点,重复至全部路线完成。三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两次仪器高法 视距值等于上下丝读数之差乘100得到。水准测量的手簿记录(记录(普通普通、三四等三四等)及计算)及计算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计算记录及计算测测 站站点点 号

11、号视视 距距m后后 视视前前 视视高高 差差高高 差差1N1560347-128446.215转转 点点5416312转转 点点720306-2318N274262442.6133N2980833-0683转转 点点9615164转转 点点411528+1027转转 点点4305015转转 点点792368+1674B77069444.631双面尺法后后视标尺黑黑面(上、下、中丝)前前视标尺黑黑面(上、下、中丝)前前视标尺红红面(中丝)后后视标尺红红面(中丝)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计算(例例)测站上计算:测站上计算:高差部分:高差部分:前尺、后尺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

12、视距部分:视距部分:前视距、后视距、前后视距差 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校核: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校核:高差部分高差部分 视距部分:视距部分:累积视距差,总视距。若测站上有关观测限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新测量。水准测量的内业 闭合差计算 闭合差的调整 按比例反其符号加到相应的高差中实验和实习规定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和使用 仪器工具的借领 仪器的安装 仪器的使用 仪器的搬迁 仪器的装箱 测量工具的使用 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1.1.在测量手簿上书写前,应准备好硬性铅笔,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的填在测量手簿上书写前,应准备好硬性铅笔,同时熟

13、悉表上各项内容的填写与计算方法。写与计算方法。2.2.记录观测数据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完全。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完全。3.3.观测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观测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资检核。以资检核。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4.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位对齐、数字齐全。字脚靠近底线;、数字齐全。字脚靠近底线;表示表示精度或占位的精度或占位

14、的“0”“0”均不能省略均不能省略。5.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如:角度测量。如:角度测量时,秒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时,秒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站。测该测站。6.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去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去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注意不得涂改已记录的数据,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注意不得涂改已记录的数据,禁止连续更改数字禁止连续更改数字。7.7.记录数据修改后,都应在

15、备注栏内写明原因(记错、测错、超限)。记录数据修改后,都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记错、测错、超限)。8.8.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的检核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的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迁站。9.9.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 4舍舍6 6入,入,5 5前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凑整前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凑整”。10.10.应该保持测量手簿的整洁,严禁在手簿上书写无关的内容。应该保持测量手簿的整洁,严禁在手簿上书写无关的内容。第三章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的原理 光学经纬仪 经纬仪的使用 实验: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

16、方向法测水平角第三章 重难点重点 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 测回法 方向法难点 竖直角计算公式的推导 方向法角度观测与计算角度测量的原理光学经纬仪(图)经纬仪的分类 按精度 按结构 经纬仪的构造基座、照准部、转动控制装置、主要轴线 度盘与读数设备 测微尺读数装置 平行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光学经纬仪结构图平行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测微尺读数装置经纬仪的使用 水平角的观测 经纬仪的安置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竖直角的观测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 指标差的计算 竖直角的测定 竖直角的计算 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装置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测回法:只适用于测站上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法:盘左A盘左B盘右B盘右

17、A 两项限差:半测回角值互差40、各测回值互差24 计算 方向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观测两个以上方向.方法:盘左A盘左B盘左C盘左D盘左A盘右A盘右D盘右C盘右B盘右A 三项限差:半测回归零差18、2C互差、各测回方向差24 计算测回法计算测 站盘 位目 标水平度盘读数水 平 角半测回值测回值O左A0 00 2487 26 2487 26 18B87 26 48右A180 00 1287 26 12B267 26 24方向法计算测站测回数目标水 平 度 盘 读 数2c平均读数归零后方向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盘 左盘 右 O1ABCDA00 02 3670 23 36228 19 24254 17

18、 540 02 30 180 02 36250 23 4248 19 3074 17 54180 02 360-06-060-060 02 340 02 3670 23 39228 19 27254 17 540 02 330 00 0070 21 05228 16 53254 15 200 00 0070 20 56228 16 48254 15 16O2ABCDA90 03 12160 24 06318 20 00344 18 3090 03 18270 03 12340 23 54138 19 54164 18 24270 03 120+12+06+06+0690 03 12160 24

19、 00318 19 57344 18 2790 03 150 00 0070 20 46228 16 43254 15 13竖直角的计算公式(1)竖直角的计算公式(2)指标差的计算竖直角的计算(顺时针)目 标竖盘位置竖 盘 读 数两 倍 指 标 差一 测 回 角 值A左59 20 30+3030 39 45右300 40 00B左124 03 42+36-34 03 24右235 56 54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目的与要求 了解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掌握测量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注意事项 瞄准目

20、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观测过程中若发生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计算半测回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b时,应加360。限差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超限重测该测站。实验:方向法测水平角 目的与要求 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及记录、计算方法。弄清归零、归零差、归零方向值、2c变化值的概念及各项限差的规定。注意事项 应选择远近适中、易于瞄准的清晰目标作为起始方向,如果方向数为3可以不归零。限差规定: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方向

21、值各测回互差,超限应重测。第四章 距离测量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的原理 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实验:三角高程测量 第四章 重难点重点 直线定向 视距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难点 尺长方程 直线定向 视距测量公式的推导钢尺量距 地面点的标定 直线的定线 距离丈量的方法 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 尺长方程式距离丈量的方法斜量法平量法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 尺长误差 温度变化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 垂曲误差 倾斜误差 定线误差尺长方程式)(0ttllllt视距测量的原理视距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实验:三角高程测量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三角高程的观测与计算方法。注意事项 用中丝读数前应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视距

22、尺要立直,切忌前后仰。用盘右盘右计算出的高差之差不得超过去5cm。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观测误差 评定精度的指标 误差传播定律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第五章 重难点 重点 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中误差 误差传播定理 难点 误差传播定理 中误差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白塞尔公式 观测误差 误差的概念及来源 人为误差 仪器误差 外界环境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的分布 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的误差分布偶然误差的特性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绝

23、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的负误差出现的可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的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等;能性相等;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术平均值趋近于零。评定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在测量工作中,用来反映误差分布的密集程度的量,其大小为该组观测值所对应的标准差的近似值。同精度观测: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相对误差:中误差与观测值的比值。容许误差:测量中规定的误差的限值,通常取中误差的两倍或三倍作为限差。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 导线测量外业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交会定点第六章

24、 重难点重点 方位角的推算 导线测量的外业 导线测量的内业 难点 方位角的推算 导线内业计算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 地面点的坐标和两点间的坐标增量 两点间边长和方位角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方位角 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正方位角 反方位角 子午线收敛角 磁偏角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 直角坐标表示点位 极坐标表示点位 坐标正算 坐标反算ABABABABABABABABXYarctgXXYYarctgYYXXD22ABABABABABABABABXYarctgXXYYarctgYYXXD22ABABABABABABABABXYarctgXXYYarctgYYXXD22ABABABABA

25、BABABABXYarctgXXYYarctgYYXXD22ABABABABABABDYDXsincosABABABABABABDYDXsincosABABABABABABDYDXsincosABABABABABABABABXYarctgXXYYarctgYYXXD22导线测量外业 导线的布设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支导线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踏勘 选点 建立标志 测角 量边导线测量的内业 闭合导线的计算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坐标方位角推算 坐标增量的计算 坐标闭合差的调整 导线点坐标推算 实例 附合导线的计算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坐标方位角推算 坐标增量的计算

26、坐标闭合差的调整 导线点坐标推算 实例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坐标方位角的推算021223180021223180闭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交会定点 前方交会 测边交会 后方交会前方交会测边交会后方交会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及应用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 地物的测绘 地形图测绘的流程 地形图的应用第七章 重难点重点 地形图测绘工作及流程 地形的应用 难点 地形图测绘工作及流程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山 山脊 山谷 鞍部 盆地 地性线 特征点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概念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式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概念 正形投影: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

27、影到投影面上并使投影前后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的投影,又称等角投影。地形图:将地物和地貌经过综合取舍,按比例缩小后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在图纸上的正形投影图。地形图的内容三北图坡度尺图形比例尺图例辅助要素接图表测绘人员测绘日期等高距省市县属注记图号图名注记要素图廓外要素成图方法测量控制点高程系坐标网分度带图廓经纬线投影方式比例尺数学要素行政区划线通讯线道路网独立地物居民地社会经济要素植被土壤地貌水系自然要素地理要素图廓内要素,:,:,:,:,:地形图的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在测量工作中称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为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的意义 按工作需要,多

28、大的地物须在图上表示出来或测量地物要求精确到什么程度,由此可参考决定测图的比例尺;当测图比例尺已决定之后,可以推算出测量地物时应精确的程度。等高线 等高线的原理 等高距平距、坡度 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典型地貌及其等高线 等高线的特性 等高线的勾绘等高线的原理等高线的特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不能中断,如果在一幅图中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多幅后闭合。不同高程的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处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两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平距,等高线间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等高线的勾绘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与编号 1:100万

29、1:50万、1:20万、1:10万 1:5万、1:2.5万、1:1万 1:5000 矩形分幅与编号(40*50)1:5000 1:2000 1:500 正方形分幅与编号 1:5000(40*40)1:2000(50*50)1:1000(50*50)1:500(50*50)测定碎部点的方法 极坐标法 经纬仪测图 大平板测图 方向交会法经纬仪测图大平板测图地物的测绘 测绘地物的一般原则 居民地的测绘 道路的测绘 管线的测绘 水系的测绘 植被的测绘地形图测绘的流程 图根控制点的布设 图纸的准备 地物平面图的测绘 地形点的测定 等高线的内插与勾绘 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地形图的应用 确定点的空间坐标 确定直线的距离、方向、坡度 确定指定坡度的线路 绘制指定方向的断面图 确定汇水面积 土方量的计算确定点的坐标、两点间距离、方位、坡度绘制指定方向的断面图土方量的计算 等高线法 断面法 方格网法第八章 施工测量 点的平面位置放样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 前方交会 延长线法 点的高程放样 水准仪法 经纬仪法 坡度线放样 水准仪法 经纬仪法 角度放样 距离放样第八章 重难点重点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高程放样方法 坡度线放样方法极坐标法 放样数据的计算 安置仪器 配置度盘起始值 确定待放样点方向 放样距离 定点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