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608437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大道之行也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五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教学难点】对文章思想资料的理解。【教学设想】1、布置一课时。2、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步骤】一、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梦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梦想社会的画卷。今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二、整体掌握1、范读课文。2、学生仿读并研究:大道指什么

2、?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大道,能够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能够理解为儒家的梦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能够生活在安宁和平的大同社会。三、研读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大道之行也:施行选贤与能:通“举”讲信修睦: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矜:gun老而无妻的人皆有所养:供养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不必藏于己:私藏谋闭而不兴: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3、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全班交流。3、细读课文,探究讨论:本文论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天下为公”政权和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社会的管理者都应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担当。社会成员之间相处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社会关爱它的所有成员。全社会亲如一家,各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宜的布置,异常对“矜、寡、孤、独、残疾”这五种身心受损的人实行有效的保证措施,对他们多一份关爱。人人都能丰衣足食。男子要有稳定的职业,并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和时,有和乐的家庭。男耕女织自食其力,丰衣足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有社会成员都珍惜劳动效果和社会财富,无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

4、在一齐劳动中不出力、少出力为耻,为社会尽心尽力地工作,没有多得多占的念头。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梦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实际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孔子“大同”梦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四、指导诵读1、理清文章脉胳,协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资料。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

5、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论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故人不独亲其亲;男有分,女有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标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五、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梦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实际,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向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

6、追求的梦想“桃源”六、作业1、研究:“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2、背诵并默写全文。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思考“孔子的社会梦想实现了吗?我们此刻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完美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完美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日,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梦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二、孔子简介:教师播

7、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资料孔子介绍: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è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闭:闭塞,那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3注意以下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1n”,指老而无妻的人。)4全班齐读课文。四、翻译课文

8、: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2划出自我不能解释的字词。3小组讨论解决。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景。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3明确: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是故谋闭而不

9、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六、探究性思维训练:1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孔子的“大同”社会的梦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梦想社会。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梦想未来的热烈气氛。七、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欢乐地生活着。尽管这个梦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20xx多年来它一向是许多提高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

10、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完美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展开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梦想社会。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本事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礼仪有关的知识。3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本事,疏通文意,并背诵默写全文。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大胆追求梦想的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教学重、难点:1要求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

11、堂背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联系桃花源记,并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3探究创新法。教具准备:知识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资料理解,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12分钟)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21课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梦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的儒家著作礼记中已作了阐述。今日,我们一齐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两千年前人们的梦想社会呀?想!)(

12、5-20分钟)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排除朗读障碍。提示重点词语:a大道之行也:施行b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e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n)f皆有所养:供养g男有分:职分,指职业音fèn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i不必藏于己:私藏j谋闭而不兴:发生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2能够每小组推选一位朗读本事好的同学朗读。3指导诵读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证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b

13、“不独亲其亲.男有分,女有归”是排偶句式,应读出层次感。c“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d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4理清文意1.同学们放声读课文,并分学习小组结合注释、工具书对文章意思进行梳理,同时解决其它问题,如果个人和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2.检查对文章意思理解。四讨论下列问题,(以学习小组形式),初步构成背诵思路。(5-10分钟)1“大同”社会的总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解释。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良

14、好的关系,讲诚信尚和睦。2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明确:这个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满足生存需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是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要做适宜的安排。异常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充分体现社会的关爱。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满足发展的需要)。“有分”就是有安定的职业,能安心的工作;“有归”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恶.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心;“

15、力恶.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竭尽全力去工作,工作者并欢乐。3任何想象都是根植于现实土壤中的,文中有无现实社会的影子?明确: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拿现实生活跟梦想的“大同”社会作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避”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些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五探究性思维训练(以学习小组讨论完成)。(5-10分钟)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梦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这是两道开放性

16、的题目,同学们能够结合自我所理解的知识回答。)六课堂小结:(13分钟)“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欢乐着。尽管这个梦想的“大同”社会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年来它一向是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完美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七后记: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天下为公“大道”总特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的梦想社会社会的关心“大同”基本特征安居乐业精神愉悦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初步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进而感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试背全文。本事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本

17、事,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构成背诵思路,提高读本事。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梦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梦想实现了吗我们此刻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

18、方法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日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梦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完美。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我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

19、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资料,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我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欢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欢乐,个个相处融洽的梦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梦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日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扫清文字障碍。教

20、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n)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知文意。3.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可小组讨论。4.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能够分为几层学生明确:

21、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证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终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

22、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4)全班齐读课文。三、讨论下列问题,构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

23、个方面吧。教师点拨:这三句话能够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适宜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异常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24、,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欢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欢乐。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梦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四、

25、探究性思维训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梦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梦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能够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欢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能够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

26、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梦想未来的热烈气氛。五、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欢乐着。尽管这个梦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向是许多提高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完美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六、试背课文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5教学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料1讲

27、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2指导背诵课文教学步骤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梦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梦想社会画卷。今日,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整体把握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研读理解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明白学生翻译课文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3全班交流探究讨论: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指导朗诵理清文章脉络,帮忙学生理解记忆文章资料。本文分三层一总领全文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三总结全文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梦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向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作业: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2背诵并默写全文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