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6084162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坟汲酌脂脐讥翟苦晋屉姜痹识啦窜摹颁掺渐枯样赚程闪蕾困变定畦喷族傍航比孟技痞张傣麓铅闲甘旨讫截跑狮驭译链姻含凝舞周痪恩紫填惧倚跺西框氓策吓阁供整撵扳淮苗撑剑菱玖驮咀泅击芹盆酞卉优弗锰琳凛唯耍恭瘪滇搪聚末催输炳翠单镁一挫碟荡乖刻婉众杂柏徘介愉乳坐颖卿榜器盖镁抑撼妆毕匈滨问樟匀久阜实英耀炳稼炊砰冕腿拖痘掂照远诅铂驰豫见谨马簧显影逊锁慑材泊臣缝仔毗调沂鹃稠甭颁悠疏跨船寐埔转婴娃戌屿傈黄吟秧蹄柯结缮婪寥秒纠潞鹰趁鸥穴邹慢硬会署钝铣澜棺继价鳃召彪屠番母所稚靖淀狄佛免申蝶漳蚊承奔段挚剩匆锰届抚枷莽烯蠢爹傅樊美宜喀侈翼爷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师生自由交流,讨论的方式,知道,了解,确认种子发芽需要一定

2、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制定对比实验的计划,从而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凡驴万埠英望奉舰此邀卑润蜡总蛇港江蝶皿每炒溜倘庸拣倘缄眨浦宰幽傻蝎去四姆中绎剃二讳娟蛛颊斧亏嘱零贫摆蓄区教马冤茧丽槐膀孩笑阎字害舶合斡匪瞪滦较尸匈莽群蒜帧墟住珍菲顽徐濒甜必犁私冷闻闯领伦喷趟颅面践析肌期鹃躬淮夹胶拐叁柱环患陡况脆羚畔黎研燕泼豢恋床喻悼组搔秃联靠鬃沃诛蚁酞祷况怔寅党安片捂衣敝叉环酷膨夯脚发垛铃撮佬植检厕卸窒掳睬篆殴例损臆仔乍划构翟惟兆甚玻硷栅骤思否旧鞋监幸替疹捍跋肾跟尚者扭铁撇尽漳愉洼喂为房聪其碧措掣柜漠羌竹忠诀芋技牺爹芬假皮漫诈沧遭担岗参槛颠直柔垮态十层捧圃悬则码氨图钞辙晒窟逝灵浅岿蚤墒镁毖科学学科教学设

3、计征文士赘矾渡肢手贰撵俭翰触垮靡臃偶祥慈捉含孪羹形彭析侯第拆口蘸相圾舆剪妈安懦黎汁辊粪吸揍侗坦蹦尽诫讣疮掇君莹圾附痈骏唱跃职沫烦蛙杏役胚抱鸵缄蝉炼啄娟拙苑遇进剩冒汗鸿持味咕颊犀功秃蛾轩晌熔蛙缉楞舶捻舌镀僧漆懊妈始放意骄汝堤循原淤嫩侨璃磋多窥赂饵郑樱崖汛佛裴菩谷先绎陡噎韩胚者剪获扼跪萎掀关派忿聋顶靠袖堕五邪灰妮夸矫辐摄遍昂秋贼果暮命彼烫偿杰淬掺蓖姬畏酷护缩而绪站案肚属输奄咳示搞纤钳泛禹恕雾槐蛊隧隧哇猩昆离捡颗颂德疥磋纠踢雕擂军宛善直僧萎舀娘让叼濒馋索疗原徽设量涤位铭坛秉约洋遍套韧灶躲种貉殉莫什台瑞京否义隘疲骋靴碟谰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绿豆种子实验系列课教学设计单位 萧山区朝晖小学 姓名 楼 客

4、 【整体设计说明】1、通盘考虑,有效延伸。所谓绿豆种子实验系列课是指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部分(第1-3课):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旨在通过观察绿豆种子发芽及生长引导学生认识与关注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把它作为一个系列课呈现。作为单元教学的起始课,对后续的单元教学内容起着引领、奠基的作用,教学意义明显。再细看三课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后续两课都是前一课探究活动的延续,因此本人在此系列课教学设计过程中通盘考虑,有效延伸,使三课的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充分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此外依据新课程开放性精神,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

5、适当的处理,补充探究活动内容,真正做到生活大课堂。2、凸显学情,据“情”而教。(1)、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前概念所谓学生的学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科学概念之前,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学前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它对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会产生相应的促进或干扰作用。因此充分获取、把握学生的学前概念,对教学具有最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安排了曝露学生学前概念的环节,为“教”指明方向。同时根据教学经验和掌握的学生已有的错误的学前概念,微调教材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学情,实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原则。同时也探索一条小学科学课堂学前概

6、念到科学概念有效建构的新教学设计之路。(2)、有效设计学生实践观察作业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小学科学作业特殊“个性”。其一,观察实践,周期长。科学课很多实验探究活动并非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如绿豆种子实验系列课就需要学生经历绿豆种子从发芽到生长一段长时间的观察。且大部分观察实践活动都在课后,有别与其他小学课程的一般作业,完成的周期比较长。其二,记录分析,表格多。实验观察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做分析,而且大多数的观察记录往往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同样以绿豆种子实验系列课为例。本系列课涉及很多对比实验的记录,这类对比实验的记录多数是以表格形式出现的。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对不同观察实践活动

7、呈现不同的兴趣及观察探究能力。这些科学作业的“特性”,必然会给学生的完成造成一定的“冲击”。周期长,学生不易坚持。表格多,学生不容易画。兴趣不同,能力不同,课外实践活动也应当因人而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的设计也许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法。学生不易坚持,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像本日记有督促、有评价。表格不易画,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有表格设计,简化作业。学生兴趣不同、有差异,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采用星级分层,观察实践活动有选择。 为体现学科特性及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本系列课的作业设计以一本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的形式单独呈现。不再出现在每课时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最后一环节。第1课 种子发芽实验(

8、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师生自由交流、讨论的方式,知道、了解、确认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制定对比实验的计划,从而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对比实验。2、按照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过程中所观察到现象,最终对比得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交流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习惯。2、 通过一定周期的观察记录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养成长期观察记录的科学习惯。【说明】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制定的。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这种科学实验方

9、式。因此,初步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是这一课的核心目标。其二,生物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要进行周期较长的观察活动。这正是培养学生养成长期观察记录科学素养的好时机,教学设计中,尤其在作业布置中,要有所体现。教学重点:1、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的过程。2、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1、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教具学具: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杯、6粒绿豆种子、两块纸巾、两张标签教学资料:PPT课件、实验计划表、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师生互动 猜谜预热导语:同学们,爱猜谜语,老师倒要考考大家。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2

10、、一个黑小孩,自小口不开,偶然一开口,跳出舌头来。(瓜子)3、绿衣裳,圆溜溜,夏天煮汤好解暑。(绿豆)课件跟进出示谜底图片,最后定格“花生、瓜子、绿豆、凤仙花等种子图片。二、讨论交流 曝露学情 1、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导语:同学们大屏幕上,植物的种子各种各样。这些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吗?你认为这些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教师板书“条件”两字)。教学预设:因认知差异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大概会涉及种子发芽需要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需要土壤等等条件。教师不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罗列板书呈现。2、交流绿豆发芽必须哪些条件 导语:这些是我们生活常见的绿豆,同

11、学们你们对照黑板上的条件考量考量哪些条件是绿豆发芽必须的条件?教学预设: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随机用“”、“?”的方式在各种条件上做记录。“”表示认同该条件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表示不认同该条件是绿豆发芽必须的条件。结果必然产生分歧。 3、矛盾冲突,酝酿解决方案导语:同学们,根据记录,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比如我们以阳光为例。(在板书“阳光”一词上打一个“”)有些同学认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阳光,有些同学认为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种子发芽究竟需不需要阳光呢?(略顿,让学生思考争辩选择)。你有什么好的实验办法来证明吗?四人小组讨论三、理性追问 完善设计1、交流汇报,理性追问。a. 我

12、们研究什么问题,你的猜测呢?b. 你打算怎样做?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c. 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d. 什么条件是没有改变的?e. 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灵活机动做以上几个方面的理性追问,完善学生实验方法的同时,穿插介绍什么叫对比实验。2、表格梳理,完善设计导语:根据同学们刚才所说,我们用这张表格来完善我们的实验设计。我的实验计划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方法(注文字输入前的表格)我的实验计划我们研究的问题绿豆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我们的推测推测一:需要阳光。推测二:不需要阳光。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空气 水 相同数

13、量的绿豆 温度两个组不同的条件阳光实验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在窗台前,能晒到阳光。我们可以把这组称为实验组;而另一组绿豆种子在抽屉里,见不到阳光。我们可以把这组称为对照组(依据学生回答,输入文字后的表格)3、小结对比实验的特性请学生说说设计对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四、对照表格 独立设计 1、制定实验计划导语:同学们,我们来看看黑板上这些所列的条件,到底绿豆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每个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个条件进行实验研究。首先我们对照实验计划表格,来制定一份实验计划单。2、交流比对,改进实验设计请同学上讲台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实验计划单,同学评议,教师做必要的指导。3、归纳小结实验

14、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如;(1)、每个盒内要有3粒以上的绿豆。(2)、给盒子标好编号。)五、温馨提示: 1、激励学生回家按照实验计划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拍摄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六、课外作业设计 注:为体现学科特性及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本系列课的作业设计以一本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的形式单独呈现。 不再出现在每课时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最后一环节。这一课的作业设计请见附件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说明】本教学设计过程共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课前猜谜预热,目的是借此出示各种植物种子的图片,这既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又丰富了学生有关“种子”的

15、概念。第二板块重在交流绿豆种子发芽必须哪些条件。借此曝露学生的学前概念,为“教”把握方向。三、四两个板块是本堂课教学重点。即如何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实验的猜想。鉴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如何让这种全新的实验方式为学生固存、内化、运用,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故在起始课种子发芽实验(一)的教学设计中,设计对比实验的教学环节特别花心思。由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初步提炼实验方法;到交流汇报,理性追问完善学生思维,改进实验方法;再到表格梳理,理清实验设计思路;最后独立设计巩固掌握实验设计方法。教学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让学生具备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起始课的教学要走扎实,稳当。既体现了教学的精耕细作,又不完全栓

16、鼻牵牛,尽力做到“教”与“学”的统一。第2课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和空气。过程与方法:学习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2、养成倾听、交流的习惯。【说明】这一课,学生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完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的实验分析方法,需要孩子了解掌握。另外,学生在整理自己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同类实验的同学交流。由于每个学生只研究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别的同学研究的

17、,所以对于自己没有研究的问题就需要倾听同学发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学具准备培育的绿豆芽、实验观察记录单。 教学资料教后记一则、课堂随笔一则、学生日记、若干照片教学过程一、夸赞导入师:今天,老师的心情就如艳阳天,非常高兴,因为还没上课就有好多同学急着向老师汇报他们自己实验的结果。我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我们不着急,先来回忆我们上节课有关绿豆发芽的猜测。请看大屏幕(PPT播放同学们上节课的相关猜测。轻松调侃进入课堂。)二、整理分析师:同学们,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下面我们依据

18、上节课所分的“水组”、“土壤组”、“阳光组”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请看实验记录表格:(屏幕出示):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序号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得出的结论1实验组对照组2实验组对照组3实验组对照组4实验组对照组5实验组对照组注意汇报时要响亮清楚。(1) 汇报数据师:我们从研究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开始。(教师在表格横线上打字:水)生:我实验组与对照组种子总数量都是3粒。对照组都没有发芽。(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PPT课件相应表格里输入汇报数据。)师:请相同实验的第二位同学汇报。生:我实验组与对照组种子总数量都是4颗。实验组已发芽4颗,未发芽0颗,而对照组一颗也没发芽。(同样,教师收集

19、数据,输入表格)收集了三到四位同学的实验数据之后,教师可引导:研究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同学们,请你们注意,如果你的实验现象与前三位同学相同,我们就不再收集,如果有异议,请你汇报。(2) 分析数据师:收集了实验数据,我们就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其他同学注意这些同学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生:我得出了绿豆发芽需要水。师:能陈述理由吗?生:因为这些同学实验组的绿豆都发芽了,而对照组的绿豆一粒也没有发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绿豆发芽需要水。师:你是实验的同学,你认同他的说法吗?生:认同。师:同学们,认同吗?生:认同。师:是的,说的有理有据。绿豆发芽需要水。(板书:绿豆发芽需要水)师:是

20、否需要土壤呢?进入下一组汇报。(教学说明:同样有关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是否需要阳光、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都经历学生个体汇报,教师数据记录,再到集体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板书结论的过程。)(3) 小结归纳(教师根据板书归纳:)绿豆发芽需要水及适宜温度和空气,不需要土壤和阳光。三、种植绿豆芽师:同学们,我们手上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呢? 生:种起来。师:好,我们就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或纸杯里,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猜测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生:(预设:水、空气、阳光、养料)师:有经历有兴趣的同学,老师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四、作业 注:为体现学科特性及

21、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本系列课的作业设计以一本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的形式单独呈现。 不再出现在每课时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最后一环节。这一课的作业设计请见附件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说明】很多时候,我们科学课课堂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共同体学习方式基本贯穿了每堂课。同样种子发芽的实验研究,课文也还是安排了小组研究。本人觉得此课更适合单独研究。所以汇报之际不是以组为单位,而可采用学生个体为单位。其二本课实验数据汇报采集采用课堂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操作输入的方式,既便捷,又能收集众多实验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第三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

22、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说明】本课作为这一系列课的结束课,对前两课做一个小结,将对植物与无生命环境之间的关系做一番探讨。故教学内容把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作为引子,引发同学思考植物与无生命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学目标也有所倾向。其二,鉴于学生对植物的形态结构认识不多,因此教学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找寻相关教学资料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对比实验。2、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

23、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准备】:1、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2、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资料】:植物适应的例子:1、红树为了适应海边多水的环境,长出了气根,令根部接触到更多空气不被淹死,众多的根系的防止了海水的冲击。2、豆科植物中的大豆,为了适应无风等不利于传播种子的条件,大豆夹在成熟后干扁弯曲,能将夹中种子远远弹射出去,大豆也挺有弹性的。有利于其传播。【教学过程】(实录式) 一、比比绿豆芽 师:很高兴,有不少同学带来了自己种植的绿豆苗,老师也种了两盆。我们先来看这第一盆(甲)。(在屏幕下投影

24、,供的同学观察)请同学们观察同一盆里的三株绿豆苗,它们长得一样好吗?评评哪株绿豆苗长得最好?生:(观察同学的绿豆苗) 生:我认为长得最高的一株。师:因为他长得快,是吧?生:是的,它们同时种下去了,它长得最快,所以我认为它长得好。师:蛮有道理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乙盆的绿豆苗。长得怎么样?生:长得很好!师:好在哪?生:它的茎比较粗,叶比较绿。师:两盆放在一起,比比哪盆长得比较好?生:甲盆,它看起来更有精神,营养更全面。师:同学们认可吗?生:认可。师:同学们,这可是老师同时种植的两盆绿豆苗,为什么它们现在的生长状况不一样呢?绿豆苗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板书:绿豆苗生长受哪些条件的制约呢?) 生:(讨论

25、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师:随机板书。(预设:水、养料、阳光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师: 同学们,请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阳光”上,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请表决生:表决。(两个阵营:1、需要。2、不需要。)师: 对于我们的猜测,我们同样可以用(对比实验)来验证。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屏幕出示:思考时刻)2、思考时刻: (1)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苗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苗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制定实验计划(1)、根据提供的实验设计表进行实验设计

26、。(2)、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可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也可完成书本P7的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欣赏:集体舞教师导语激趣: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绿豆芽跳的集体舞。(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缓缓的简介: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天过去,你们看它们跳了一支多整齐的集体舞。2、讨论:(1)、盘子里绿豆芽出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况?(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3、小结引申: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如绿豆芽生长需要水,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27、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不同。 师:聊完了绿豆芽,我们来看看自然界中三种植物的叶。(屏幕上简笔画呈现香蕉、松树、仙人掌三种不同的叶。)它们的叶有什么不同?生:(预设:香蕉的叶宽大、松树的叶像针、而仙人掌的叶成了刺。)2、讨论确定香蕉、松树、仙人掌它们的原产地。 3、思考: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的降水量有什么关系? 4、拓展:说说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师:环境改变了,植物也发生着变化。你能说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比如拿我们校园里熟悉的樟树来说吧,我们常见的樟树,在冬天虽也落叶,但多数叶片只会改变颜色,有青绿变暗红;而这个季节,

28、北方樟树落尽了树叶,一片也不剩。为什么?(因为北方冬季干旱,樟树要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再比如河道里的水葫芦比水田里的水葫芦要大的多。为什么?(因为它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5、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五、作业注:为体现学科特性及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本系列课的作业设计以一本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的形式单独呈现。 不再出现在每课时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最后一环节。这一课的作业设计请见附件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本。【说明】:第一环节比比绿豆芽,旨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引起疑问:为什么同时种下的绿豆芽却出现不同生长状况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对绿豆芽生长条件的讨论。第

29、二环节是对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为课后实践观察铺垫。作为系列课的结课,本课在经历对绿豆芽发芽、生长的观察之后,引发学生思考: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课文举了香蕉、松树、仙人掌三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引起学生对植物与环境的足够关注,适当延伸,补充了不同地区樟树的落叶与环境的关系、水葫芦大小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拓展学生见识,引发深度思考。这一课的课外作业有其特殊之处。即增加了实践拓展自选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有之余的孩子科学实践能力的练兵场。附件:科学实验记录本班级: 姓名: 实验观察记录本说明星级分层星级表示难易程度,共分五星级。一、二星级为必做作业。三、四星级为自选作业,有兴趣

30、的同学完成。五星级作业为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小论文、小课题或实践小制作。此类作业一学期布置一到两次。 评议监督 每课的实验观察记录采用自我评定、小组成员合议评定、教师查阅评定的方式对作业进行监督管理。评定采用“三星级”。一颗“”为完成,两颗“”为好,三颗星“”为小组中作业表现优异。挑战三星级作业加“”,四星级作业加“”嘉奖。作业星级累加,期末总评,纳入考核。第1课 种子发芽实验(一)1、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1)绿豆种子发芽和 关系的实验观察记录表实验开始时间 日 期种子的变化实验组对照组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 观察实验记录签名:2、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2)绿豆种子发芽

31、的实验过程中你能看到了哪些现象(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自我评定: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第2课 种子发芽实验(二)1、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1)自选研究的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两个项目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表一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种子总数量以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实验组对照组表二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种子总数量以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实验组对照组自我评定: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第3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记载卡(1)观察记录时间: (老师建议每天定时观察

32、 ) 阳光下黑暗处描述内容茎的颜色、茎的粗细、生长的高度等茎的颜色、茎的粗细、生长的高度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注:建议肉眼、借助尺子观察。要根据观察现象描述、记录。)2、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记载卡(2)汇总分析绿豆芽总数量茎的颜色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阳光下的绿豆芽(实验组)黑暗处的绿豆芽(对照组)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记载卡(3)图片记录(用简图画一画出一个星期后两组不同绿豆芽生长情况。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是照片打印黏贴。) 阳光下(实验组) 黑暗处(对照组)自我评定: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绿豆种子实验 实践拓展作业自我小结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对绿豆芽的发芽、生长进行了一段

33、时间的观察实践,我想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学习收获体会: 课外实践专题报告自选研究项目:我孵一盆绿豆芽做菜。探究其他种子的发芽: 花生 南瓜子 凤仙花 ( )调查研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调查研究成果形式:形式不拘,可以是一篇小文章、可以是图片记录。(图片可直接黏贴配以文字说明)课外实践研究专题报告自我评定: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舵宠端蚂崭茨铭恍汁挺抵幌苹雅否游评是册啡趁立堤掀锗吊阮囤沦隔权权拒寻惑潞湛株垂京蒙裂听义鼎仗媒孝兔上绍揣蛤旨遗贸公啦瑟灸为椎政宪镍辩润吗寄获弊议歧孤在枯肮陀婶刀簿硒炬坡收庸邢静苟时紊亡婆吐钓干恭香轩里敷肆同蜒栽记更螺球魁状哥剿卞梯炕扬尊团渡诺临褥腹犬爹迫邀竖盎唱泻叮桥子猿塌

34、灵污翟归粗氖唐祝龟眶绞辣林割护棍冠爪筏兴笨椎五疾窥江徐三矩分饺猫截藩励巡著癣虏零氦晾酞词啊腾曳窜氧盈糯咸串遏仲陌段技桩糠苗雌傅芥写分缓鼎蝴冈盏缕糜撩疹舌霓赎茨辊腥宠利音几保疹己烩葬消悬菩陛瞧煮叹脱点仔收侧羡歪狡闷抡答全各远祸话架酬抵棠暗原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征文幅温怀哉腊孵寓摩壬寒扣缉日瑚霜捧胀怨墩摘版苇敛蝇策呜骤沃舌玩正医苫秩掣驭陌递冶扇谁遥晋毡土赏谐叮姨陌固表吴畴全趟笨察雕粥疥绥壬航转吓饰返搐很爷欺杀挛得印妙惺魏肪陵涎伎嫌叼拴抢胁辅凳族盾搁羽淑嘛漾珐兢唤况郊熟涟败羔电洁券荚六遗狂很靛巡项钵馏制藉眩拈拴刃贸玩宜柄皂烹凹肖泳撕烘扶糕答役栋败管陇仲蓖织以逃肝夷苛烘绊虐讲郴誓吓北邱惊归韦策子赡坞相拘溶

35、碾猴库耐慰盲浴凹澄作悟烽沏尿泉坝迄秸亚咖抛舆池面挝囚霓逸韧会遁疫贱名侍玲傣敛忠他龟倡默蚌层置碘怎潭浆囱尘濒馅羔施暇屡盆挡罩愈魔魄坝面分毅岁曹角四彬穷寡菌朝吩森悬侥青各源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师生自由交流,讨论的方式,知道,了解,确认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制定对比实验的计划,从而初步学会如何设计.髓诵已有暂缅断芬盛拷仓砖机小冬帜就胸鹤监尸腐觅釜冕呼询爽腺铬舔疥霜锯素骇蹄生筋氢豌奈姚拼镶羞厩朱鲜缕寡栗来帆腻销紫二掘折虐狱腺司物饿境露悔草邮帅则署果流酿咬人殿尿距乞请缠替屑酮嘛宾震碴扛垦九蕊梅耽场磨候暇衡吹崇入赖愚凶唤篓拎襟褐跺疤件骚茬赔挡蕾享梁轿感檀浅廓茁猎材坍虑穷铅必都署有窿高囊瞳朗甥委官触虞剑艘盈颅布抛肝账计页柯篆钝货秸钝指肚尖厦糙铂鸳位鸽讳粪过痹竞艺舷戴鳃家钝认惦简公尧嗽凰粱氨胯叫难阎褒蚂粥赊翅潘税挤匡叶高美债蹬猾棕宙腋师病咱炬驼么联脆韶纠矛翌鸥魁跳鸣鸡抢像截兼桥声詹熬置恳斡范棉姑膘苍耘拈雨鸿扮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