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608207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84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资源描述:

《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下部结构安全专项方案(10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X工程第TJ3合同桥梁下部结构安全施工专项方安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XXXXX合同项目经理部2015年1月目录1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目的21.3 适用范围22 工程概况22.1 项目简介22.2 水文地质条件44444552.3 施工平面布置132.4 施工准备情况1313133 施工工艺143.1 技术标准143.2 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要求14141421283746464647475154545761616164646468686869697478824 施工计划854.1 进度计划8585868686874.2 材料与设

2、备计划8787888990924.3 劳动力计划935 危险因素分析946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956.1 技术措施956.2 监测监控措施966.3 管理措施969697976.4 安全应急措施977 安全检查和验收997.1 外模安装997.2 液压系统997.3 电气系统997.4 钢筋制作、绑扎1007.5 电器设备1007.6 高空作业1007.7 台风1017.8 水上作业1018 附件102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浙江省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TJ3标中标通知书(2)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招标文件(3)浙江省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SS03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浙江省三门湾大桥

3、及接线工程第SS03合同施工图设计阶段地质勘察 报告(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2202号)(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 -2000)(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

4、GJ107-2010)(17)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18)港口工程桩基工程规范(JTJ254-98)(1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T B07-012006)(20)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2)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等(23)浙江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24)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获得的调查资料(25)我单位的技术实力以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2 编制目的为防止或减少本合同段下部工程施工中的各类事故灾害,保障下部工程施

5、工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下部工程施工的正常秩序,不出现盲目蛮干的现象,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达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特大事故、重大、较大事故为零;一般事故死亡率、重伤率为零;机械设备检测合格率100%;岗前安全教育合格率100%;安全达标100%。1.3 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XXXXXXX项目经理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安全管理。2 工程概况2.1 项目简介本标段桩号范围XXXXXXXXX,里程长度XXXXXX。含XXXXXXXX、XXXX、A、B、C、D匝道桥、XXXX。桥梁全长5.11km。王岙大桥位于象山县新桥镇,桥梁位于左、右分离式路基段,左线路段桥

6、梁桩号为ZK63+345.1-ZK63+188.9、 右线路段桥梁起点 终点桩号YK62+341- YK63 +192,左线 桥梁全长843.8m,右线 桥梁全长851m。左、右线桥跨布置均为 7x(4 x30)m,共计七 联。桥梁起 点桥台采用肋 板 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终点采用U型桥台 ,扩大基础,基底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300KPa;桥梁所有桥墩和起点桥台基础按端承桩设计。XXXX位于象山县新桥 镇,横跨龙王头湾。本桥起终点桩号为K63+7 04.970-K64+761.030,桥梁全长为1056.06m ,桥跨布置为4x(4x50)+(5x50)m,共计五联,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等高度

7、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均采用花瓶型片式实心墩,承台均采 用倒角矩形承台,基础均采用 钻孔灌注桩基础,0#、21#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基础均采用扩大基础。XXXX起终点里程桩号K64+861.18-K65+902.52,桥梁全长1041. 3m。全桥左右幅共计20联。左幅桥梁跨径布置:4x(4x30)+4x25+50+(26+28+26) +(27+28+27)+2x(4x30);其中第七联(2 6+28+26)与B匝道相连;右幅桥梁跨径布置:5x(4x30)+50+4 ,基础均为桩基础;0号桥台为座板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终点桥台为重力式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A匝道桥起终点 桩号AK0

8、+141.85-AK0+503.72,桥梁全长361.9m,本桥共5联:(25+25.05+25+25)+4x20+3x(3x2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承 台桩基础。B匝道桥起终点桩号BK0+501.030-BK0+833.8,桥梁全长332.8m,本桥共4联:4x25+2x(3x25)+4x2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承台桩基础。C匝道桥起终点桩号CK0+196. 38-CK0+476.770,桥梁全长280.3m,本桥共4联:2x(3x20)+2x(3x25),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 钻孔桩基

9、础,桥台为座板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D匝道桥起终点桩号DK0+430.23-DK0+824.82,桥梁全长394.6m,本桥共6联:5x(3x20)+(30+32+30), 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承台桩基础,18号桥台为座 板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XXXX起终点桩号K66+624.73-K66+989.82,桥梁全长365.1m。本桥共4联:4x(3x3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承台桩基础,12号台左幅为肋板台,基础采用承台基础,右幅为桩柱台,基础采用桩基础。2.2 水文地质条件 水深条件岳井

10、洋位于象山县西南海域,为三门湾支港,经白礁水道与三门湾、石浦港相通。崇搀岛将岳井洋分成东西两汊,东汊为崇搀门,口门处分布着老虎礁、大青山、小青山、牛轭礁、青屿山等山体和礁石,通航困难;西汊马岙门,水深310m,深槽稳定,可通航。K48+400-K62+500段 低山丘陵区地下水对混凝 土结构多具微腐蚀性,在其他路段的海积平原,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多具微弱腐蚀性。 潮汐特征三门湾、岳井洋各站的潮位 ,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规律;在一太阴日一日中,规则 地出现两次高、低潮位;在一个月中,规则地出现 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半月及月变化规律亦十分明显;各站潮位过 程曲线,除高低潮稍有 差别外,其余几近重合。

11、健跳水文站是三门湾内唯一的长期潮位站,观测规范、资料可靠、序列长。根据健跳水文站19902008年每日高、低潮潮时与潮高资料统计结果如下:三门湾各跨海大桥桥址区潮位特征值潮位(m)潮差(m)涨、落潮历时(hh:mm)高潮位低潮位涨潮落潮平均最高平均最低平均最大平均最长平均最长2.385.49-1.81-3.734.177.2306:1708:0606:0808:40 设计流速桥区水域潮流强度中等,最大流速在3节左右,总体上落潮流略强于涨潮流,且落潮流历时略长于涨潮流历时。 根据实测的最大涨、落潮流速,岳井洋水域为1.16m/s和1.27m/s。根据专题研究计算得到桥位区 各计算点潮流可能最大流

12、速、根据潮流最大可能流速与不同重现期的风漂流可能最大流速合成,得到各计算点不同重现期海流可能最大流速与其对应得流向。 桥墩冲刷根据桥梁基础冲刷模型试验结果,300年一遇潮型时,桥桥墩基础的冲刷深度见下表。桥名岳井洋-马岙门大桥桥墩墩型柱墩边墩引桥墩桥墩编号/位置21#-23#/主槽20#、24#/主槽17#-19#,25#-27#/主槽15#、16#,28#、29#/边滩试验冲刷深度(m)8.76.56.24.2最低高程(m)-19.7-17.5-17.2-9.2注:表中结果为冲刷试验结果。本项目K62+400K71+500段线路经过丘陵和海湾,跨越龙王头湾、岳井洋等。丘陵地势较陡,基岩多直接

13、出露,岩性为凝灰岩,岩质坚硬,但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节理延伸较长;海湾及浅部平原区有软土分布。本合同段地层共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组,52个工程地质层,各层特征分述如下。0素填土(Qme)分布于村镇、田埂、堤坝等处。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碎块石及黏性土组成,局部为生活垃圾。层顶埋深0m,厚度0.902.00m。1粉质黏土(Q43al+m)零星分布于山前冲积平原区地层上部。黄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切面较粗糙,局部含少量碎石,呈棱角状,母岩成分为强-中风化凝灰岩。层顶埋深0.002.00m,厚度0.603.20m。1淤泥(Q42m)分布于平原区表部。灰色,流塑,厚层状,含

14、贝壳碎片,局部夹薄层状粉土。层顶埋深0.009.00m,厚度1.9019.00m。2淤泥质黏土(Q42m)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 色、灰黄色,流塑,厚层状,含贝壳碎屑和半炭化物,粉砂呈薄层状或团块分布,土质不均匀。层顶埋深0.0025.20m,厚度1.7019.30m。3粉质黏土(Q42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上部。黄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切面较粗糙,局部含少量碎石, 呈棱角状,母岩成分为强-中风化凝灰岩。层顶埋深9.2m,厚度6m。1黏土(Q41al+l)分布于平原区上部,不连续分布。灰黄色、灰绿色,可塑状,土质均匀,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层顶埋深 8.9020.20m,厚度

15、1.5010.10m。 粉土(Q41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黄色,稍密,含云母碎屑,局部含少量黏性土,摇振反应慢。层顶埋深11.9016.80m,厚度0.804.20m。2粉质黏土夹粉土(Q41m)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色, 灰绿色,软塑流塑,夹薄层状粉土,局部粉土含量较高。层顶埋深15.0022.00m,厚度5.2010.80m。 淤泥质粉质粘土(Q41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色, 饱和,流塑。无层理,偶见粉土薄层,切面光滑,土质均匀,干强度高。层顶埋深10.0027.20m,厚度2.2017.80m。 粉土(Q41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黄色,稍密,含云母碎屑,局部含

16、少量黏性土,摇振反应慢。层顶埋深12.3014.00m,厚度5.205.50m。3粉质黏土(Q41m)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色,软塑状,局 部流塑状,鳞片状,局部夹粉砂薄层及团块,含贝壳碎片。层顶埋深8.7032.40m,厚度0.6023.80m。 粉土(Q41al+m)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上部。灰色 ,饱和,中密。无层理,含铁锰质斑点,含黏性土团块,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较快。层顶埋深16.0026.80m,厚度2.709.30m。 含黏性土角砾(Q41dl+pl)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部。褐黄色,饱和,中密。角砾约占总量50%,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5-2cm,含少 量碎石,个别大于5cm,黏性土

17、约占25%-30%,其他为砂砾。层顶埋深29.4m,厚度1.6m。5 含黏性土角砾(Q41dl+pl)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部。灰色,中密,含云母碎屑。层顶埋深12.6027.70m,厚度1.106.20m。1粉质黏土(Q32al+l)分布于平原区中部,不连续分布。灰黄色,可塑,厚层状,含铁锰质浸染斑块,土质不均,局部夹粉土薄层、团块。层 顶埋深12.5033.10m,厚度0.809.60m。 粉砂(Q32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部。灰色,中密,含云母碎屑。层顶埋深23.6026.00m,厚度2.404.20m。2粉质黏土(Q32m)分布于平原区中部。灰色,软塑,厚层状,局部夹粉土薄层,含少量

18、贝壳碎片及腐殖质,土质不均。层顶埋深16.3044.00m,厚度0.9023.90m。 粉土(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部。灰色,饱和,中密。具层理,局部夹黏性土层,切面较松散,韧性低,干强度低。层顶埋深22.7033.30m,厚度0.904.10m。 粉砂(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黏性土,局部含量较高。层顶埋深21.9033.70m,厚度0.606.30m。 含黏性土圆砾(Q32al+pl)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部。褐黄色,饱和,中密。圆砾约占总量50%,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粒径0.5-2cm,含少量碎石,个别大于5cm,黏性

19、土约占25%-30%,其他为砂砾。层顶埋深21.3041.40m,厚度0.8012.30m。3 粉砂(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黏性土,局部含量较高。层顶埋深30.8038.20m,厚度1.208.20m。 粉土(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部。灰 色,饱和,中密。具层理,局部夹黏性土层,切面较松散,韧性低,干强度低。层顶埋深31.4043.60m,厚度2.0012.60m。 粉质黏土(Q32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部。青灰夹灰黄色斑点,饱和,可塑,无层理,切面较光滑,土质较均匀,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27.3040.00m,

20、厚度2.203.60m。1粉质黏土(Q32al+l)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不连续分布。灰黄色、蓝灰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条,局部夹粉土粉砂团块、薄层。层顶埋深33.0044.10m,厚度0.8010.60m。2粉质黏土(Q32m)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浅灰兰色,可塑,厚层状,土质不均,局部夹粉砂薄层,局部为黏土。层顶埋深26.0058.40m,厚度0.9021.80m。 粉土(Q32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绿色,湿,稍-中密,厚层状,土质不均,局部夹黏性土薄层,摇震反映快速。层顶埋深25.0055.50m,厚度0.7017.60m。 粉砂(Q32al+m)分布于平

21、原区中下部。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黏性土,局部含量较高。层顶埋深40.5m,厚度6.7m。3 粉砂(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黏性土,局部含量较高。层顶埋深37.3064.10m,厚度1.104.60m。 粉土(Q32al+m)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中密,含云母碎屑及少量粘性土,摇振反应迅速。层顶埋深50.0051.30m,厚度3.6010.00m。 粉质黏土(Q32al+m)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具层理,夹粉土、粉砂薄层,层厚1-3mm。层顶埋深46.605

22、6.20m,厚度1.706.20m。4 含黏性土圆砾(Q32al+pl)多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粒径0.2-2cm含量30%-60%,粒径2-8cm含量20%-30%,个别大于10cm,次圆状,母岩成分多为强-中风化凝灰岩,余为中粗砂和黏性土充填,黏性土含量较高。层顶埋深39.2073.00m,厚度0.4022.10m。 粉质黏土(Q32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软可塑,厚层状,含有机质斑点,土质均一。层顶埋深45.9067.30m,厚度0.603.10m。 细砂(Q32al+m)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青灰 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黏性土

23、,局部含量较高。层顶埋深52.7071.40m,厚度1.402.70m。 粉质黏土(Q32al+pl)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灰绿色,可塑,厚层状,土质不均,局部夹少量粉砂。层顶埋深41.4041.40m,厚度3.603.60m。5粉质黏土(Q32m)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可塑,具层理,夹粉土薄层,局部含较多腐殖质。层顶埋深48.0076.30m,厚度0.5018.30m。 粉土(Q32al+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绿色,湿,稍-中密,厚层状,土质不均,局部夹黏性土薄层,摇震反映快速。层顶埋深61.3068.50m,厚度1.7010.30m。6 含黏性土圆砾(Q32al+p

24、l)含黏性土圆砾(Q)/局部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饱和,密实。卵石呈次棱角状,约占总量55%,粒径1-2cm为主,个别大于5cm,卵石约10%-20%,其它为砂与黏性土。层顶埋深49.8080.10m,厚度0.7030.20m。 粉质黏土(Q32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中下部。灰色,软可塑,厚层状,含有机质斑点,土质均一。层顶埋深57.5070.90m,厚度0.506.10m。 粉砂(Q32al+m)零星分布于坡 洪积沟谷平原区。灰黄色,饱和,稍密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约5-10%黏性土,含少量卵砾石。层顶埋深52.8075.40m,厚度0.804.80m。1粉质黏土(Q31al+l

25、)分布于平原区下部,局部地表直接出露,不连续分布。灰黄色、蓝灰色、灰绿色,可塑状,局部硬塑状,切面光滑,土质较均一,含少量粉砂,局部夹粉土团块。层顶埋深46.0087.50m,厚度1.1013.60m。2粉质黏土(Q31m)分布于平原区下部。灰色,可塑状,含粉砂、炭化物,切面光滑,土质均一,局部含朽木。层顶埋深50.4083.30m,厚度0.9016.20m。 粉砂(Q31al+m)局部分布于平原区地层下部。兰灰色,青灰色,中密密实状,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约10%黏性土及少量贝壳碎片。层顶埋深73.8076.00m,厚度1.403.80m。3 粉砂(Q31al+m)分布于平原区下

26、部。青灰色、灰色,中密密实,骨架间充填少量黏性土,粉砂成分为石英、长石等为主。层顶埋深80.9088.50m,厚度1.302.80m。4 含黏性土圆砾(Q31al+pl)普遍分布于平原区下部,局部缺失。褐灰色,饱和,密实,厚层状,粒径一般0.2-2.5cm,个别8.0-10.0cm,含量50-60%不等,次圆形,余者为砂及黏性土充填,土质不均。层顶埋深73.50102.80m,厚度1.2017.50m。 粉质黏土(Q31m)零星分布于平原区下部,为4层夹层。灰色,可塑,厚层状,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土质较均。层顶埋深91.2091.20m,厚度0.500.50m。7含碎石粉质黏土(Q)局部分布于山

27、前平原区深部。灰色、灰褐色,可塑状,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呈棱角状。层顶埋深10.7092.10m,厚度0.5015.90m。8含黏性土碎石(Q3dl+pl)局部分布于山前平原区深部。浅黄色、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碎石、角砾呈次棱角状、棱角状,母岩成分为凝灰岩等,以角砾为主,含量5060,含量不均,余为黏性土充填。层顶埋深11.2049.70m,厚度0.603.00m。 含黏性土角砾(Q3dl+pl)局部分布于山前平原区深部。浅黄色、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碎石、角砾呈次棱角状、棱角状,母岩成分为凝灰岩等,以角砾为主,含量5060,含量不均,余为黏性土充填。层顶埋深10.5091.0

28、0m,厚度0.7010.20m。1粉质黏土(Qel+dl)分布于丘陵区表部和山前平原区下部。灰黄色、黄色,可塑状,局部含碎石、角砾,粒径0.5-3cm为主,个别4cm,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母岩以凝灰岩为主。层顶埋深29.0054.30m,厚度2.203.10m。 全风化凝灰岩(J3X)本合同段普遍分布。黄褐色,杂色,节理裂隙发育,岩心大部分风化呈砂土状、砾砂状,局部可见碎块状。层顶埋深6.8094.00m,厚度0.4010.50m。 强风化凝灰岩(J3X)本合同段普遍分布。褐灰色,青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碎块,锤击易碎。层顶埋深0.00101.60m,

29、厚度0.3010.70m。 中风化凝灰岩(J3X):本合同段普遍分布。灰绿色,青灰色,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局部充填白色方解石脉,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多呈柱状,岩质坚硬,锤击不易碎。层顶埋深0.80102.00m,厚度1.2014.40m。2.3 施工平面布置见附表12.4 施工准备情况(1)根据施工图、地质报告、招投标合同,在开工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2)认真进行图纸会审,与业主履行必要的维护平面图的审核手续。项目经理应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剪力无脑由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承包合同交底,进行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3)组织技术人员进行

30、技术培训、参观较近的类似大桥,学习经验教训,为我工程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2.4.2 施工现场准备(1)平整作业场地和临设场地,接通电源、水源。(2)放线:与业主履行正规的测量基准点资料和桩点的交接手续,设置测量控制点,测定围护边线与桩位。控制点应不受施工影响,且具有永久性。(3)施工前邀请相关部门一起摸清施工障碍物,尤其要摸清地下施工障碍物,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施工事故。(4)按施工总平面图及现场条件,营建生产临时设施。 3 施工工艺 3.1 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级。(2)设计标准风速:V=40m/s;(3)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20年。(4)地震基

31、本烈度:小于度。(5)设计洪水位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桥:1/100。(6)高程系统:85国家高程系统;(7)环境类别:类环境。3.2 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要求施工方法及要求本工艺适用于陆地上摩擦桩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确定桩位)埋设钢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校正钻进成孔、检孔清孔及检查钢筋笼制作及吊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及检查灌注水下混凝土凿除桩头(2)施工方法及要求1)场地平整地质条件较好时可以清除杂物,整平场地,松软场地进行夯实或换除软土,并用压路机进行夯压处理。保持钻机稳定,不发生位移、摇摆。场地为陡坡时,挖成平坡;有困难的地段采用木排或者枕木等搭设坚固稳定的工

32、作平台。2)测量放线根据桩位平面设计图以及现场桩位基准点,使用GPS测定桩位。桩位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桩位需采用“十”字法栓桩,并作专门保护不得损坏。钻孔时,桩位中心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并用短钢筋(或者在护筒上锯槽)作好标记、测量孔深的基准点可使用GPS引到四周的钢护筒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3)埋设钢护筒钢护筒主要作用是:控制桩位、导正钻具;防止孔口和孔壁坍塌;测量孔深、钢筋笼深度、混凝土面的位置及导管埋深的基准。故对钢护筒埋设应满足以下具体几点要求。护筒直径应比桩径大20cm,施工时应高出施工地面0.5m。控制护筒底端的埋深主要是防止护筒内水位较高时,护筒脚冒水,并保持护筒的稳定。对于粘

33、性土应不小于1.0m;砂性土不小于2.0m,并应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的砂土挖出,夯填粘土至护筒底0.5m以下。护筒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1%。开挖直径大于护筒80-100cm,坑底分层夯填50cm的粘土。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4)泥浆制备泥浆主要作用是:保护孔壁,保持水头压力,悬浮钻渣,减小钻进阻力。A.泥浆的选取粘土或粉质粘土层尽量用小密度的泥浆或清水钻进。通常当塑性指数大于15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粘土或膨润土制作泥浆来护壁,可以采用清水钻进自然造浆。开孔时为砂性重、稳定性差容易坍塌底层,如砂类土、碎石土,应采用大密度的泥

34、浆。B.造浆粘土应符合下列要求:自然风干后,用手不宜掰开捏碎;用刀切开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水浸湿后有粘滑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1mm的细长泥条,用手揉捻,感觉砂粒不多,浸水后能大量膨胀;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高于4%。C.泥浆的制备钻孔泥浆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的PHP泥浆。PHP泥浆的主要成分:膨润土、碳酸钠、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物。在开工前准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泥浆。调制泥浆时,应先将粘土或膨润土加水浸透,然后以拌合机或人工拌制。冲击钻进时,可在钻孔内直接投入粘土,以钻锥冲击制成泥浆,调制的护壁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的情况采用不同性能指标,一般

35、可参照规范选择。钻孔中加入泥浆是防止塌孔的主要措施之一,故应重视它的质量;反循环钻机泥浆比重可为1.01-1.15。D.泥浆循环和净化处理为满足施工环保要求和泥浆重复使用,钻孔时应设置制浆池、循环池及净化处理系统。制备泥浆的粘土选用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膨胀土或接近地表经过冻融的粘土。泥浆在桩孔外储浆池内以泥浆搅拌机制成泥浆后使用;泥浆制备循环池和沉淀池分开设置。施工中钻碴随泥浆从孔内排出经泥浆槽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泥浆经泥浆池返回钻进的孔内,形成不断的循环沉淀净化。泥浆循环顺序为:新制泥浆泥浆池桩孔泥浆槽沉淀池储浆池桩孔。E.泥浆的排放为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

36、地方,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废泥浆用罐车送到处理场进行处理;钻碴待沉淀后运到指定的弃土场。钻孔弃碴(废泥浆)由专业施工队伍(土方队)统一处理。5)钻机就位、校正钻机就位前,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以满足垂直度的要求。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通过钻架上滑轮缘的铅垂线应对准桩位(或护筒底)中心,偏差不大于2cm。吊钻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钢丝绳与钻头间必须设转向装置并连接牢固,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

37、扭方向必须一致。6)钻进成孔、检孔开孔前在护筒内多加一些粘土块,孔内造浆借钻头把泥浆挤向孔壁,以加固孔壁。开始造孔时,采用低档慢速钻进,使成孔坚实、竖直、圆顺,对继续钻孔起导向作用。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后,方进行正常钻进。使用反循环钻机钻孔,应将钻头提离孔底20cm,待泥浆循环通畅后方可开钻。潜水钻机钻孔,应按钻孔孔径和地质情况选择钻头,钻头切削方向应与主轴旋转方向一致。钻进过程中应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录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钻孔过程中坚持减压钻进,钻具的主吊钩始终承受部分钻具的重量,

38、使钻杆始终在受拉的状态下进行工作,钻压最大不超过钻具扣除浮力后总重力的80%,以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保持重锤导向作用,保证成孔垂直度。钻孔作业要连续,经常对钻孔泥浆抽检试验,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钻机钻进过程中孔内水头始终保持在水位线以上2.0-3.0m,加强护壁,防止塌孔。在钻进过程中,按设计提供的地质、水稳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以及适当的泥浆比重。并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及钻孔记录,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39、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测,并填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更换新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方可放入新钻头。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准确及时的做好钻孔记录。终孔后,应及时对钻孔桩孔位、孔径、垂直度、孔深、倾斜度进行检查,孔径、孔形采用检孔器进行检查,垂直度采用圆球法进行检查,孔深采用检孔尺进行检查。检孔器外径D等于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cm(但不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不小于4D-6D的钢筋笼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查。7)清孔清孔采用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在终孔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在安装钢筋完后混凝土灌筑前进行。第一次清孔采用搅动稀泥浆掺水置换浓泥浆浮碴的方法进

40、行,第二次采用抽碴法进行。沉碴厚度检测采用测绳法检测。吸泥管与空压机配置大小由钻孔直径来定,吸泥管逐步向下放置不能过猛以免泥浆堵塞吸泥管。清孔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保持孔内水头,到达孔底后,四周摇动吸泥管,以保持孔底清除干净为止。清孔应符合下列规定:钻孔至设计高程时,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应即进行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在抽渣或吸泥时都应及时向孔内加注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严

41、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清孔达标后应抓紧安装钢筋笼和浇筑水下混凝土。端承桩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用射水或射风冲射孔底3-5分钟,将孔底沉淀物翻动上浮,射水或射风压力应比孔底压力大0.05MPa。8)钢筋笼制作及吊装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技术交底的要求加工,钢筋骨架的制作采用箍筋成型法。钢筋使用前必须调直除锈去污,并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合格证。桩基竖向钢筋全部采用机械连接接长,钢筋接头等级为级,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1)及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规定。桩基钢筋笼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支撑,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起吊和就

42、位时变形。为确保钢筋笼净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上应事先牢固设置混凝土垫块。钢筋骨架在现在组装,位置准确及焊接牢固。成型骨架架空堆放,并用红(白)油漆注明桩孔编号。声测管加工桩长大于40m桩基内侧设置声测管,每根桩基设置外径60mm,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用于检测混凝土质量,长度为桩长+50cm。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进入堵塞管道,声测管顶部伸出桩顶50cm。钢筋笼吊装钢筋笼骨架上加劲筋处加焊高度为5cm的保护筋3-4副,以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吊装前检查钢筋笼编号,尺寸,对号入座,确保吊装准确。根据起重能力,合理设计吊点位置。利用主吊、付吊点将钢

43、筋笼吊起后,在空中竖直。钢筋笼分段插入孔中,各段主筋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吊装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骨架居中,不得碰撞孔壁,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匀,不得猛落。就位后是骨架轴线与桩轴线吻合,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入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骨架调正在孔口中心,在孔口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时骨架上浮或位移。9)导管安装根据灌注混凝土量及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导管,导管直径以25-30cm为宜(内壁光滑圆顺)。导管连接要直顺,密封性好,不漏气,不漏水(要求加两道密封圈,黄油封口),并配以适当短节导管,以适应不同的桩长。导管安装

44、第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导管下口距孔底标高上30-50cm。首批封底混凝土的隔水措施可采用拔球法、活门法等。灌注混凝土后必须及时清洗导管,防止混凝土在导管内凝结成块,避免下次浇筑时出现堵管现象。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导管应充分检测,并做泌水、压力、连接端抗拉试验,确保不漏水,并具有一定连接强度;10)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对混凝土的要求比较高,除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混凝土还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塌落度应控制在18-22cm之内。水下灌注混凝土步骤:水泥砂浆,置于隔水栓上部,然后向漏斗内倒入混凝土,混凝土量满足后,拔球(开闸),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中。混凝土的首次灌注应满足使导管一次埋

45、入混凝土面以下不小于1米,并不大于3米,以避免桩基夹泥或断桩。灌注水下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V=LA1/2+(1+T1+T2)A2V混凝土的储备量(m3)L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在水中的长度(m)A1导管断面面积(m2)T1导管下端至沉渣距离(m)T2沉渣厚度(m)A2设计钻孔断面面积(m2)混凝土应连续不断的进行灌注,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口返水情况,设专人及时测量孔内的混凝土面的高度。以便掌握导管提升高度,确保导管埋深在2-6m之间。每次拆卸导管,必须经过测量计算导管埋深,然后确定卸管长度,使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并作好浇筑施工记录。每根桩基应制作不少于2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

46、凝土不满,导管上段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应缓慢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成高压气囊。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部时应防止钢筋笼上浮,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环节必须紧凑,检查必须仔细,同时根据当天的外部条件(如风、雨、高温、低温等)做出相应的安排。孔口固定,可用钢管垂直地卡压住钢筋,钢管电焊在孔口上,但须注意位置的垂直,否则会使管架变形。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骨架底部1m左右),放慢灌注速度,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4m后,适当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以增加钢筋笼在导管底口以下的埋深,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笼的握裹力),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灌注要均匀连续不断,严格控制和易性。混凝土灌注到桩孔上部5米

47、以内时,可不再提升导管,直到灌注至设计标高后一次拔出。桩基灌注结束后,混凝土面应超出设计桩顶标高1米左右,以保证凿除浮浆后桩顶混凝土的强度。灌注快结束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向孔内加水,并掏渣或者增加漏斗高度,拔最后一节导管时应缓慢拔出,防止泥浆挤入产生泥心。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设污水泵及时排水防止泥浆漫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文明施工。11)凿除桩头混凝土初凝前拔除钢护筒(也可不拔除),超灌部分在基坑开挖时采用风镐凿除,在距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预留10-30cm高度改用人工凿除,防止破坏桩顶混凝土。本工艺适用于陆地上端承桩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造孔

48、,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极养护。(2)施工方法及要求1)场地平整质条件较好时可以清除杂物,整平场地,松软场地进行夯实或换除软土,并用压路机进行夯压处理。保持钻机稳定,不发生位移、摇摆。2)测量放线根据桩位平面设计图以及现场桩位基准点,使用GPS测定桩位。桩位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桩位需采用“十”字法栓桩,并作专门保护不得损坏。钻孔时,桩位中心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并用短钢筋(或者在护筒上锯槽)作好标记、测量孔深的基准点可使用GPS引到四周的钢护筒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3)埋设钢护筒钢护筒主要作用是:控制桩位、导正钻具;防止孔口和孔壁坍塌;测量

49、孔深、钢筋笼深度、混凝土面的位置及导管埋深的基准。故对钢护筒埋设应满足以下具体几点要求。护筒直径应比桩径大20cm,施工时应高出施工地面0.5m。控制护筒底端的埋深主要是防止护筒内水位较高时,护筒脚冒水,并保持护筒的稳定。对于粘性土应不小于1.0m;砂性土不小于2.0m,并应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的砂土挖出,夯填粘土至护筒底0.5m以下。护筒就位用十字交叉法定位,护筒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1%。开挖直径大于护筒80-100cm,坑底分层夯填50cm的粘土。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4)泥浆制备泥浆主要作用是:保护孔壁,保持水头压力,

50、悬浮钻渣,减小钻进阻力。泥浆的选取粘土或粉质粘土层尽量用小密度的泥浆或清水钻进。通常当塑性指数大于15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粘土或膨润土制作泥浆来护壁,可以采用清水钻进自然造浆。开孔时为砂性重、稳定性差容易坍塌底层,如砂类土、碎石土,应采用大密度的泥浆。造浆粘土应符合下列要求:自然风干后,用手不宜掰开捏碎;用刀切开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水浸湿后有粘滑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1mm的细长泥条,用手揉捻,感觉砂粒不多,浸水后能大量膨胀;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高于4%。泥浆的制备钻孔泥浆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的PHP泥浆。PHP泥浆的主要成分:膨润土、碳酸钠、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物。

51、在开工前准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泥浆。调制泥浆时,应先将粘土或膨润土加水浸透,然后以拌合机或人工拌制。冲击钻进时,可在钻孔内直接投入粘土,以钻锥冲击制成泥浆,调制的护壁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的情况采用不同性能指标,一般可参照规范选择。钻孔中加入泥浆是防止塌孔的主要措施之一,故应重视它的质量;反循环钻机泥浆比重可为1.2-1.3。泥浆循环和净化处理为满足施工环保要求和泥浆重复使用,钻孔时应设置制浆池、循环池及净化处理系统。制备泥浆的粘土选用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膨胀土或接近地表经过冻融的粘土。泥浆在桩孔外储浆池内以泥浆搅拌机制成泥浆后使用;泥浆制备循环池和沉淀池分开

52、设置。施工中钻碴随泥浆从孔内排出经泥浆槽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泥浆经泥浆池返回钻进的孔内,形成不断的循环沉淀净化。泥浆循环顺序为:新制泥浆泥浆池桩孔泥浆槽沉淀池储浆池桩孔。泥浆的排放为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废泥浆用罐车送到处理场进行处理;钻碴待沉淀后运到指定的弃土场。钻孔弃碴(废泥浆)由专业施工队伍(土方队)统一处理。5)钻机就位和试机。延长桩位前后中心线,用吊车将主机放在孔口边预定位置上,使钻机底盘前后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重合,主机就位时,需在底盘下部垫89根枕木,并用水平仪将底盘调平。安装井口装置、

53、桅杆和前支撑。用吊车将冲击钻头放在孔口附近。将同步卷筒上引出的2根钢丝绳,通过各导向滑轮与冲击钻头连接。检查主机上各传动齿轮副啮合间隙,调试主轴上冲击离合器和卷筒离合器间隙,使之能正常工作。用吊车将配电柜、电缆卷筒放在底盘一侧,操纵机构附近,接通配电柜电源,接通配电柜与主机、电缆卷筒、潜水砂石泵三者之间的联线。打开主机电源,操纵钻机卷筒离合器,提引冲击钻头放入孔内。调节前支撑长度,使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重合,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支撑角度符合支撑要求。之后,锁定支撑丝杆位置,用道钉在枕木上固定底盘,防止冲击钻进时,支撑丝杆松动,底盘移位。在泥浆池上架设泥浆泵。连接排碴系统,用副卷扬机将其提引至孔

54、口,将排碴管下端放入冲击钻头中心管内,待钻至一定深度后,再在排碴管之间安装潜水砂石泵。开动钻机进行试冲击,检查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电流是否正常,接通潜水砂石泵电源,检查其接线方式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冲孔作业。造浆、开孔。往护筒内填制浆粘土约0.5m,分别往护筒和泥浆池内注足水。开动钻机,使冲击钻头上下运动,将护筒粘土冲成泥浆,启动泥浆泵,循环泥浆,直至护筒内与泥浆池内泥浆浓度一致。开始正循环钻进,钻进时勤观察孔内浮出的钻碴,在石质地层中,如果从孔口浮出的钻碴粒径在58mm之间,表明泥浆浓度合适,如果浮出的钻碴粒径小又少,表明泥浆浓度不够,需往孔内添加粘土。加粘土时要停开泥浆泵,形成

55、泥浆后再开泥浆泵。正循环钻进至泵吸反循环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的时候开始反循环钻进。反循环钻进。当潜水砂石泵潜入孔内泥浆后,若孔壁比较稳定,停止正循环钻进,泥浆循环约2min后停泵,解除排碴胶管与泥浆泵的连接,启动泵吸反循环系统,开动钻机,进行反循环钻进。钻进过程中,操作者要随着进尺快慢及时放主钢丝绳,放绳时应使钢丝绳在每次冲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紧状态,既不能少放,也不能多放。放少了,钻头落不到孔底,打空锤,此时冲击梁上的缓冲弹簧在一次冲击中响两声,不仅不能获得进尺,反而会对钻机和钢丝绳造成极大的损害;放多了,钻头落到孔底后处于自由状态,可能向孔壁倾斜撞击孔壁,造成扩孔,再提升时,钻头突然受力,在这种

56、突然的冲击作用下提升装置会降低寿命甚至损坏。当排碴弯头下降到离孔口1m时,需要接换排碴管。此时,钻机停止冲击,泥浆继续循环约13min,待排碴管内钻碴排完后,停泵,拆除弯头与排碴管的联接螺栓,提升弯头至一定高度,将要接换的排碴管下端与原排碴管联接,上端与弯头联接。反循环钻进时应及时补水,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河水位2m左右。冲击反循环钻进应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以保持孔壁的稳定。岩石层泥浆比重为1.051.15。砂样的提取。提取砂样的目的是随时掌握地质的变化情况。一般每钻进0.5m提取样一次,从出碴口捞取砂样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次提取量为100g,编号保存,以便成孔时交接。勤

57、检查钻机、钻头是否偏移,防止出现斜孔。7)清孔。桩深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进行清孔,用较好的泥浆将孔内含有钻碴的泥浆置换出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钻头提离孔底0.5m,开启砂石泵,反循环清孔,清孔时间视孔径、孔深和钻碴含量而定,孔内泥浆比重达到要求后,清孔结束。清孔后准确测量孔深和孔底沉碴厚度,使之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标准。8)钢筋笼制作及吊装A.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技术交底的要求加工,钢筋骨架的制作采用箍筋成型法。钢筋使用前必须调直除锈去污,并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合格证。桩基竖向钢筋全部采用机械连接接长,钢筋接头等级为级,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

58、07-2001)及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规定。桩基钢筋笼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支撑,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起吊和就位时变形。为确保钢筋笼净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上应事先牢固设置混凝土垫块。钢筋骨架在现在组装,位置准确及焊接牢固。成型骨架架空堆放,并用红(白)油漆注明桩孔编号。声测管加工桩长大于40m桩基内侧设置声测管,每根桩基设置外径60mm,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用于检测混凝土质量,长度为桩长+50cm。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进入堵塞管道,声测管顶部伸出桩顶50cm。C.钢筋笼吊装钢筋笼骨架上加劲筋处加焊高度为5cm的保护筋3-4副,以确

59、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吊装前检查钢筋笼编号,尺寸,对号入座,确保吊装准确。根据起重能力,合理设计吊点位置。利用主吊、付吊点将钢筋笼吊起后,在空中竖直。钢筋笼分段插入孔中,各段主筋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吊装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骨架居中,不得碰撞孔壁,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匀,不得猛落。就位后是骨架轴线与桩轴线吻合,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入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骨架调正在孔口中心,在孔口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时骨架上浮或位移。9)导管安装根据灌注混凝土量及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导管,导管直径以25-30cm为宜

60、(内壁光滑圆顺)。导管连接要直顺,密封性好,不漏气,不漏水(要求加两道密封圈,黄油封口),并配以适当短节导管,以适应不同的桩长。导管安装第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导管下口距孔底标高上30-50cm。首批封底混凝土的隔水措施可采用拔球法、活门法等。灌注混凝土后必须及时清洗导管,防止混凝土在导管内凝结成块,避免下次浇筑时出现堵管现象。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导管应充分检测,并做泌水、压力、连接端抗拉试验,确保不漏水,并具有一定连接强度;10)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对混凝土的要求比较高,除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混凝土还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塌落度应控制在18-22cm之内。水下灌注混凝土步骤:

61、水泥砂浆,置于隔水栓上部,然后向漏斗内倒入混凝土,混凝土量满足后,拔球(开闸),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中。混凝土的首次灌注应满足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不小于1米,并不大于3米,以避免桩基夹泥或断桩。灌注水下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V=LA1/2+(1+T1+T2)A2V混凝土的储备量(m3)L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在水中的长度(m)A1导管断面面积(m2)T1导管下端至沉渣距离(m)T2沉渣厚度(m)A2设计钻孔断面面积(m2)混凝土应连续不断的进行灌注,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口返水情况,设专人及时测量孔内的混凝土面的高度。以便掌握导管提升高度,确保导管埋深在2-6m之间。每次拆卸导管,必须经过测量计算导管埋深,然后确定卸管长度,使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并作好浇筑施工记录。每根桩基应制作不少于2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导管上段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应缓慢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成高压气囊。混凝土面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