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080605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一上海市重点学科葛修润院士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特别注重学科发展对国民经 济的贡献,在岩石力学与工程(葛修润院士牵头)、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王建华 教授牵头)、隧道与地下工程(黄醒春教授牵头)和岩土工程防灾减灾(陈龙珠 教授牵头)方面形成了优势,研究团队充满活力,在产学研合作和国家及上海市 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我校岩土工程学科引进了大量的高水平中青年教师,整体学术水平 有大幅度的提高。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近五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 1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1项,国家“863”项 目子项5项,十一五国家科技

2、支撑项目子项1项,博士后基金6项,上海市科委 重大攻关项目、登山计划等重大项目10余项,以及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曙 光计划等人才项目各1项,并从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获得 了 2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大量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共获省 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上海市育才奖和“曙光学者”称号各1人次。五年间,在 国际岩土工程顶尖杂志“ Geotechnique”、“Geotechnical and Enviromental Engineeging-ASCE”、“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oil Dynamic and Earth

3、quake Engineering”等期刊上发表了 50多篇高水平文章,在国内外重要学术 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累计发表论文超过800篇,学科人均每年发表文章5.7篇,在 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行列。目前,岩石力学与工程、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与地下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形成了优秀的研究团队,具备了以下特色和优势:(1)岩石力学与工程:本方向在葛修润院士领衔下,具有学科梯队合理、 教师学历高、研究内容处于前沿主流领域等特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石力学 与大型岩体工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岩体工程的现场监测技术、方法及检测设备 研制、岩石力学室内试验技术及设备研制、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实测与数值模拟分 析以及新兴

4、科学技术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在岩石力学与大型岩体工程数值模拟 方法研究方面,该学科带头人葛修润院士是我国最早将有限元法引入岩体工程的 学者之一。自主研究开发了二维、三维弹、塑、脆、粘性有限元分析程序;位移 不连续方法数值计算程序;三维流形元数值分析程序;提出了三维无界元及节理 无界元,发展了节理元概念和模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无界元研究的发展。在大 型岩石工程原位监测方面,研究开发了隧道与边坡变形监测及其快速反馈技术、 钻孔三维变形监测新设备、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等大型岩土工程原位监测分析系 统。在岩石力学室内试验技术及设备研制方面,成功研制了电液伺服自适应控制 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RMT 64试

5、验机、砂固锚固技术、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 系统、结合CT扫描完成常温和负温下岩土破坏全过程试验的三轴加载专用设备。 近年来,本方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6项,负 责承担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基金、日本政府 高校国际交流研究基金、日本三井公司研究基金以及三峡工程等水利重大工程攻 关项目30余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Rock Mechnics、中国科学等发表 研究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 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2)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该研究方向学科梯队合理、教师学历高(90%具 有博士学位),研

6、究团队从事饱和土力学特性与基础工程、非饱和土的物理力学 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土动力学与基础振动、软土地基复合桩基、岩土工程中的数 值方法、地基处理和土体的损伤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 践经验,其中部分成果在国内外相应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 “863项目”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以及上海市科委重大攻 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曙光计划、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 金和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的研究。在Geotechnique、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7、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等国际知名岩土工程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内期刊 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3)隧道与地下工程:本方向研究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78%具有 博士学位),研究内容处于国际前沿主流领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下工程稳 定性及其数值模拟方法、裂隙岩体的应力与渗流特性研究、近距离地下穿越工程 的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地下工程原位监测及信息化施工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 “863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世界 银行贷款咨询项目、上海浦

8、江计划资助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以及 北京地铁(奥运工程)、上海地铁工程、浦东机场工程、西藏南路大型越江隧道 (世博工程)、上海市政工程等重大隧道与地下工程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处 于国内同行先进行列,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2项。在国内外著名岩土工程期刊上 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具有如下优势和特色: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工作富有活力。在院士领衔下,由7个中青年教授 为骨干,并配备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已形成了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本学科教师78.6%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外获得博士 学位的教师8名,占总数的28.6%

9、,具有国外学位和进修经历的占50%。本学科 1/3的教师具有正高职称,其中超过一半为45岁以下的青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的优良科研环境和上海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正吸引着优秀人才的继续加入。研究团 队中拥有大批具有海外经历、高学历的青年学者,使得研究工作充满了活力,与 国际学术交流密切。研究方向紧扣社会发展脉搏,并在某些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本学科的科研 工作牢牢把握岩土工程的国际主流研究方向和前沿研究领域,紧扣国家、上海的 社会经济发展脉搏,在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同时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应用性研 究。以三峡水库库底国宝白鹤梁古水文题刻水下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古文物保护研 究工作开创了国内岩土、水利领域文物和

10、古建筑保护、修复研究的先河;地应力 测量方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支持,岩土工程数值方 法应用方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 持,在非饱和土、地基处理和复合桩基等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人才 计划的资助;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进行了现场监测、设备开发等多项研究,获得 多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产学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以上研究领域已形成了本学科自身的特色,科研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处于先 进水平,已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奥运工程、上海地铁与磁悬浮工程、 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研环境良好,经

11、费充足且成果显著。年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被 SCI收录的论文持续上升,申报的专利数逐年增加,每年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 的论文78篇。已成功组织了几次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得到了同行的积极 响应。在国际顶尖杂志 Geotechnique、Geotechnical and Enviromental Engineeging、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oil Dynamic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发表的论文名列国内同类学科前茅。国际化标准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在明确的学术方向和长期的科学研究 基础上,博士生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博士生在博士期间人均发表论文5篇。同时, 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国际化标准,采用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促进国际交流,每年向 国外派送博士研究生2-3名;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的大学都有 实质性的合作;教师积极参与岩土工程学科的国际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