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范本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072610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献综述 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献综述 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献综述 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 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 范本(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题 目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姓 名 学 号专 业 物流管理指导教师王文静 职 称中国武汉 二零一一 年 四 月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摘要: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文献,提出新的分类法,即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和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战略、运输战略、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根据列举、剖析两类文献中的典型文献和分析物流配送业的新趋势、新发展,提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的新方向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问题;选址理论;顾客满意度AbstractBy read

2、ing and analyzing recent literatures on location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center, two new categories are given, which are to make research into a single location problem and a location problem integrated with other strategi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uch as stocking, transportation and customer servi

3、ce objective. And this thesis proposes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multi-objective loca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two categories of literatures and analyzing new trend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distributio

4、n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location theories; customer satisfaction引言学术界对选址理论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关文献非常多1-14,涉及仓库/生产中心、厂房、通讯网络设计、运输中心等这经营性设施的选址以及警急服务设施、健康中心、血库、废物处理厂等公共服务性设施的选址。进入21世纪,物流业正成为新的经济热点。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神经中枢,研究其选址问题的文献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可以把这些文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第二类是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战略、运输战略、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5、15。1、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单个企业难以在经营与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竞争力。而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集中全力进行生产,将仓储、配送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由第三方完成。配送中心便是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之一,它承继了仓库的功能。因此,仓库选址问题可以看作是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前身,前者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考和借鉴。这里不仅列举和分析了一些典型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文献,还包括一些典型的单独研究仓库选址文献。1.1典型的单独研究仓库选址文献。Alfred Webber(1909)首次提出韦伯问题,该问题研究单一仓库选址的方法,以期实现从仓库到顾

6、客间运输总距离最小。Alfred Webber还提出了韦伯图解法16。Alfred A. Kuehn和Michael J. Hamburger(1962)提出启发式程序解决仓库选址问题。该算法与线性规划算法相比较,它具有如下优势:在解决仓库选址问题时建模变得灵活、可用于研究涉及几百个仓库和几千个运输目的地的大规模仓库选址问题、可以节省计算时间。Cooper(1963)提出概括的韦伯问题(又称仓库选址问题或选址分配问题),该模型以最小化运输或服务成本为目标函数,研究需求不连续时,如何在平面上选定m个服务点,并确定其服务范围。Cooper(1964)又提出启发式方法解决概括的韦伯问题。继Coope

7、r之后,Sherali和Shetty(1977)提出解决概括的韦伯问题的分解算法。Geoffrion(1975)开始研究动态仓库选址问题。考虑在一段时间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选定仓库位置以使长期总成本最小。Wesolowsky和Truscott(1975)研究了在重新定位设施时的多时期选址分配问题。1.2典型的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文献。配送中心出现后,学术界以选址理论为基础,开始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不过,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再只是储存的仓库,在选定配送中心建设位置时考虑的总成本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其选址问题比仓库选址问题更复杂,还需在仓库选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Geoffrion和Gr

8、aves(1974)研究了多品种配送设施选址问题1。孙会君等(2002)提出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该模型研究在已有多个配送中心存在的前提下新增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杨波(2002)提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数学模型。该模型解决将各需求点的需求量看作是非负随机变量时的单品种单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杨波(2003)又进一步研究了多品种随机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2结合物流管理其它战略研究选址问题类近期,国内外学术界对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考虑了近年来物流业所呈现的新情况;融入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不再单单研究选址,而是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运输、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进行

9、研究16。2.1结合库存战略、运输战略研究选址问题。黎青松等(1999)提出了最优库存策略下的选址模型。认为单个配送中心的最优库存费用与其承担的需求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将模型简化为一般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后进行求解。黎青松等(2000)对上面的模型进行完善,并借助遗传算法来构造求解优化解的方法。Zuo-Jun Max Shen等(2003)提出了一个联合库存的选址模型。设计出由一个供应商向多个零售商运送产品的配送系统。由于需求不确定,要确保特定的服务水平,零售商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该模型是通过考虑建立适当安全库存,减少缺货损失,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配送系统一定的服务水平。 Jossef Pe

10、rl和Mark S. Daskin针对许多传统的选址理论的假定“产品直接从配送中心运到某一顾客便完成一次运输任务”,考虑到配送中心可能沿一定的运输路线在一次运输过程中向多个顾客提供产品,提出了联合运输路径的仓库选址方法。由于存在物流路径安排的限制,使得问题变得非常庞大和复杂,开发了一种启发式求解算法。2.2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选址问题。Brimberg O.和Revelle C.(1998)提出了双目标工厂选址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获得利润,有的需求需要服务,有的需求可能不需要服务。该模型在实现总成本最低和未被满足的需求量最小两目标之间作出权衡,采用加权法,对不同的权系数寻求满足总成本

11、和未被满足的需求量的凸组合达到最小的解,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有效解,但不能保证能够得到所有的有效解。该模型用最小化未被满足的需求量来体现客户服务目标。Vaidynathan(1999)提出了一个多目标物流模型,用于解决有容量限制的服务设施选址问题。其目标函数分别为最小化固定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设施费用、使可变经营费用最低、平均响应距离(或时间)最短。该模型通过第三个目标考虑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采用加权法进行求解。 刘海燕等(2000)在已有的多元多品种物流网络布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的配送中心向不同的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时采用不同服务水平,且所发生的费用也不相同,提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模

12、型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给出了按benders分解算法设计的求解过程,模型中方程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收敛性。Oded Berman,Zvi Drezner和George O. Wesolowsky(2001)研究了满足部分需求的设施选址问题。已知需要选定的设施数量,假定一些顾客不能得到服务,只考虑运输成本,增加服务水平约束条件,即预先设定顾客需求满足比例,构建了单目标选址模型。同时讨论了平面单一设施选址和网络多设施选址的问题,对平面单一设施选址模型提出了启发式方法的求解过程,对网络多设施选址将其转化为整数规划,设计分枝定界法进行求解。李延晖,马士华(2003)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配送系统模型。设计

13、的配送系统,是一个单源供应、单一产品的配送系统,以系统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系统成本包括从生产基地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而将配送的时间限制作为约束条件来建立模型,属于单一目标决策的范畴。该模型体现物流部门服务水平的方式是用各需求点对时间的要求作为配送时间约束。李延晖,马士华(2004)在继前面的研究之后,又提出来了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与作者上一篇文章相比,它的显著特点在于考虑需求的随机性和配送时间的随机性。2.3提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新方向配送中心蓬勃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将日益激烈,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水平,势必成为配送

14、中心竞争中求生存的重要砝码。配送中心选址阶段就考虑客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前面列举了七篇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选址问题的文献,其中:前三篇主要立足物流决策者角度,通过选址决策,用最低的物流成本以一定服务水平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模型中反映客户服务水平的方式是基于“为顾客服务”早期经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然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整个物流服务的基本水准正在向更高的层次攀升,物流业的厂商要想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物流经理人员已经意识到,顾客是不同的,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顾客期望相匹配,以适应与众不同的偏好和购买潜力。如按相同的标准提供服务,有些顾客可能不满意,造成顾

15、客流失,而有些顾客对服务的要求相对低些,即使配送中心向他们提供了高于期望的服务,他们也未必从超出的服务中获得额外的满足,这就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向每个客户提供符合个性需求的服务,使其真正获得满意,这要求物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从“为顾客服务”转变到“使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具体到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即是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兼顾客户服务目标,而客户服务目标的确定是立足客户,提供与顾客期望一致的服务,以实现物流成本和客户满意度最优的平衡。国内外学术界已认识到研究这类选址模型的重要性,开始研究这类模型17。 后四篇文献的模型已开始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配送中心选址理论,但前

16、三篇还局限于把满足顾客期望作为约束条件来实现一定的服务目标,属单一目标决策范畴。第四篇属多目标决策范畴,它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在考虑物流决策部门利益的同时,兼顾客户利益,选用顾客要求配送中心提供服务所付费用作为衡量客户利益的指标,不过,顾客要求配送中心提供服务所付费用的多少只是顾客满意程度的因素之一,考虑尚不周全,如订货后顾客预期送达时间、顾客预期货物的准确性等因素都会对顾客满意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配送中心选址文献还有待发展。本文认为从顾客的角度探讨其满意度,立足配送中心决策者和顾客两方面,权衡顾客满意度和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可以

17、是一个较好的方向。3结论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一些服务业,如血液配送中心,所提供的服务水平能否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是其经营运作的第一要务,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时,往往需要把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最大化作为一个目标,同物流成本最小化目标一起进行多目标决策。截止目前,尚没有人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这应是今后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一个方向和重点。参考文献1Margaret L. Brandeau, Samuel S. Chiu. An overview of representative problems in location researchJ. Management Sci

18、ence, 1989,35(6):645-6742 孙会君,高自友. 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4):54-57. 3 杨波,梁梁,唐启鹤.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数学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5):57-61. 4 杨波. 多品种随机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45-49. 5 黎青松,袁庆达,杜文. 最优库存策略下的选址模型J. 系统工程,1999,17(6):7-11. 6 黎青松,袁庆达,杜文. 一个结合库存策略的物流选址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3):315-318

19、. 7Zuo-jun Max shen, Collette Coullard, Mark S.Daskin. A joint Location-inventory Model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003,37(1):40-55. 8Jossef Perl, Mark S. Daskin. A unified warehouse location-routing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3,5(1):92-111. 9Brimberg O., Revelle C. A bi-objectiv

20、e plant location problem: cost vs. demand servedJ. Location Science, 1998,6(1):121-135.10Vaidyanathan Jayaraman. A multi-objective logistics model for a capacitated service facility probl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9,29(1):69-70.11 刘海燕,李宗平,叶怀珍. 物流配送

21、中心选址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3):311-314.12Oded Berman, Zvi Drezner, George O. Wesolowsky. Satisfying partial demand in facilities locationJ. IIE Transactions, 2002,34:971-978.13 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 基于时间约束的配送系统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J. 系统工程,2003,21(4):23-28. . 14 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 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J. 预测,2004,23(4):46. 15 Ronald H. Ballou.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 王晓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 李长江.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7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克劳斯. 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 林国龙,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