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周道贵).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1607107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研究(周道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考研究(周道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考研究(周道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研究(周道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研究(周道贵).ppt(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几种技能培养 -例谈08高考 句容教育局教研室 周道贵 2008、10月,在新高考理念下,我认为历史教师要具备以下几种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技能一: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历史命题新趋向的技能 技能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技能 技能三、新的考试设问形式的探究 技能四、对教材的有效处理的技能,技能一: 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历史命题新趋向的技能,1、命题范式的变化;材料载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如2008江苏卷21题: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

2、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

3、样的变化?,2、 对信息进行有效释读、串联推理、甄别、整理审视,形成新的历史认识 如2008广东卷第4题: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具体表现在: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命题,摈弃不同版本教材内容之间的差异;突出新材料

4、、新情境的创设,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对策: 1、要做“减法”,找交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不同版本教材各有特色(需直接阐述的知识均出自不同版本的交叉内容,其余差异均以相关材料进行铺垫,如:“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2、重要结论做“加法”,找并集(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江苏的“史论共享”);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总体课程目标”; 4、自主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注意时政材料的开发运用,如次贷危机,西藏问题,遗产保护,京剧等); 5、抓大(主干知识)放小(琐碎知识),总结规律(如,世界近现代文化(集中在艺术领域),选择题)。,第二,

5、以丰富的史料为试题情境,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一般性技能。 (1)要善于从材料中数据信息的对比、变化分析中得出结论。 例(2007年广东卷)第26题给了这样一则材料“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要求学生分析该材料反映出明朝妇女怎样的婚姻观?,例(08年广东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2)从材料的引文和

6、注释中获得信息。,(3)从图片中并结合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三大改造”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状况的是:,A,B,C,D,再如08江苏卷第7(严复)、8(社)、17(飞机)、18(美术作品)题也属于此类。,(08年10月镇江卷)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其中不属于专制决策的结果 A、长城 B、大运河 C、军机处值房 D、票号,(08年10月镇江卷)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体制 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现代化 从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 A B C D,(4)从材料的关键字、词

7、中获得信息。 抓住材料中的核心字、词,就可以得到关键信息。 例(2008年江苏卷第5题)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C)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5)“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往往就是重要的信息。 例(2008年山东卷第27题)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请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

8、。 (答案: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6)对材料信息的通盘考虑。 例(2008年江苏卷第21题)(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请回答:材料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7)从材料所反映、体现出作者的“语气”中获取有效的隐性信息。 (08年江苏 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

9、统治 (08年江苏卷第6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8)挖掘隐性信息的其他方法:从分析史料作者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其动机的指向;在否定别人的观点中委婉地暗示出自己的主张。,第三,突出对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回顾30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目标的发展过程趋势是:将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突出了对学生历史研究意识、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体现出

10、了与高校教学相衔接的特点。(“消磁”和重新“洗脑”现象的出现)。,1、将历史信息进行有效释读、串联推理、甄别、判断、整理,形成新的历史认识。 (08广东4)齐国管仲题 (08广东26)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请回答: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2、能力考查要求方面的创新。 除常规考查释读材料信息、与所学信息进行对比,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外,还有可能涉及到:信息判断、辨别能力。如,一则“野史”材料(甚至民间

11、流传的材料)与“正史”材料同叙一个事件,但结果迥异,你将做何判断? 例7,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答案:D 再如,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对史料进行分类) 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谁的论定是正确的?)这说明了什么?(辨别) 另外,如借鉴、引用能力等

12、。(略),3、探究主题的创新能力和方法。 给定一个背景材料,通过自己的理解提出独特的观点,根据观点的创新性评定赋分。(08年山东卷34),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逻辑论证的能力和方法 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的态度;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例(08年海南26)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唐: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宋:古者官

13、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当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5、对史学研究方法、研究程式等的认知。 08江苏21(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6、淡化直接复述知识点或历史结论,突出重视知识的应用以及对材料信息的提炼水平(层次)和能力。 几乎所有的选择题和全部的主观题都是以材料

14、为背景切入的,并且,材料与问题的糅合度特别高。江苏试题应该借鉴 例(07年广东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7、嫁接高校教学要求,浸润初步的历史学研究素养。 例1(07年广东26题,材料略)(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

15、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例2(07年山东第9题)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冒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 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例3(07年广东第6题)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四,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历史学

16、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 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试题就是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1、类型: (1)联系社会热点: (08江苏21(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江苏选修“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2)历史态度、情感感悟: (08江苏23(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

17、得出什么启示? 江苏选修“人物”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3)人生价值观的感悟: 例(山东08年27(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 何看待这一观念?,2、特点: (1)情境性。 例(08江苏第21题):“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问题: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第23题“依据材

18、料三、四(题目材料略),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2)开放性。 08江苏第23题,山东27题等。 (3)思想性。,要善于总结情感类试题的答案来源,掌握作答的一般性规律和依据。 第一,是对前面几个问题“答案”内容的整合、提升.即:从前面几个问题中或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 例(08江苏第23题)我们完全可以从前面几道问题的答案“英国的自由放任模式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和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这样的启示。 例(24题B第(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答

19、案也是对前面几个问题答案内容的整合与提升,第二,是对时政(现实)热点问题的感悟。 例(08江苏22题)中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问题;23题第(4)问综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第三,是源自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中的表述。 在新课程下,高考命题不再依据教材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如,第24题A“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有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第24题B“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等等内容都直接出自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第四,要学会“嫁接” 要善于捕捉、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并与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嫁接”,要重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中有关“情感目标内容”的学习,要能够总结出回

20、答这类试题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内容,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国力”等等。,第五,选修内容的考查方式。 改革:分类;背景(必要性)、内容、影响;改革家具有的品质。 人物:活动、成就、贡献、品质。 改革、人物的综合:课标中两个内容的综合(山东: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以类似材料为衬托(宁夏: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07年广东:吴起改革与商鞅变法)。必修内容中有明显痕迹的要尽可能回避。 对策:整理基本知识点,重在训练出一般性的能力(释读材料)。举例说明。,技能二: 要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这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

21、要求(新课程与教材的特征、实施要求等所决定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课程“拐点论”与教师的素养);是高考导向的新要求。,1、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资料卡片(史料):验证“正文”;补充开发(如“第26届联大2758号决议”)、深入思考;引导甄别(资料的种类、价值)。 历史图片:充分、合理利用(如:“乔的笑”图)。 知识链接:自学。 材料阅读与思考。 学习思考:结合“正文”,开发资源(如中美联合公报:1972、1979、198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如: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谁打败了日本”巧合高考题)。,2、要重视教师和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 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

22、细菌战,儒家思想等),在开发学习资源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能力,浸润情感。 教师资源:希腊民主政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的南北差异) 结合当地资源进行开发,杂志上(广西)的,福建龙岩恒亿集团。,3、开发的节点: 第一,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开发。,(1)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举例一 (镇江08调研卷)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

23、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搞杀人比赛 枪杀中国军俘虏 活埋中国平民,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

24、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持不同阶级立场和政治需要的人对历史的看法会迥异的;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例二(08年10月镇江卷)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

25、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

26、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

27、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 (2)否定:烧杀掳掠;

28、抛弃儒家传统文化。 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等。(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举例二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

29、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知识分析有利于荣氏企业创办的政治、经济因素是哪些?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

30、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5)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6)右图为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 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这种 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 是什么?,(3)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举例三(08年四市一模卷) (1)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本题分层

31、次赋分)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单调的列宁装 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 的时尚服装,(08年10月镇江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

32、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16:20 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

33、客中央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点新闻) 0:10 生活资讯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的理由。(6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 (3)你如何认识广播媒体的社会功

34、能?(2分),请回答:(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的理由(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3)你如何认识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答案 (1)材料一:文革时期。(理由: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大多冠以“革命”名称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 (2)材料一:特点:为工农兵服务;左倾色彩浓;节目形式少、相对单调;革命色彩浓。(任答二点) 材料二:特点:节目相对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注重时尚。(任答二点) (3)社会教化;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舆论监督;信息传递(任答二点给2

35、分),举例四 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A,B,C,D,注释: A:四手共抬一物; B:巡行并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难点: 制定1787年宪法的必然性: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为最高权利机构的无权”;“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和内在的控制了”;(资料卡片)罗伯逊“级别越高、距离人民越远、越强大的政府,就越需要受到特别的限制”。,第二,在学生的兴奋点、社会热点处进行开发。 举例五:据报道,广东“南海一号”沉船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见下图),

36、汇集了德化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30多种,还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这有力地佐证了当时: 瓷器种类繁多,质量上乘 彩瓷制作技术发达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海外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我国 A、 B、 C、D、,举例六(08年10月镇江卷)下列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业志愿者服装系列,你认为这些服装吸收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哪些元素? “青花瓷”系列 宝蓝系列 “玉脂白”系列 升旗手服装 陶瓷艺术 刺绣艺术 服装艺术 书法艺术 A、 B、 C、 D、,举例七:(新近材料),在2007年9月28日的祭孔大典中, 山东曲阜公开向社会征集出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 典”,它们分别是:

3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请选择上述名言中的任意一句,说明被评选(征集)出的理由。 例八: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中引用的古诗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岸统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思想解放,坚定改革)等材料都可能进 入试题。 例九: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 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 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 都惊呆了。央视

38、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拾 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 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工艺价值 文学价值,第三,就学术争鸣点进行开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 雅典民主政治灭亡: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不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关系。,技能三、新的考试设问形式的探究 主观题也可能有填空、论证(设计)方案、加标题、写广告词、辨别材料或文物的真伪、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对历史材料进行分类等形式,问法更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例1(加标题),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

39、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例2、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写广告词) 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对史料进行分类),例3、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

40、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 (3)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前后,它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4)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他引用这则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两次飞跃分别给中

41、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贡献。,材料一,注释:毛泽东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返回延安的周恩来在机场合影;1937年,毛泽东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技能四、对教材的有效信息处理的技能,材料二,注释: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写光辉著作论持久战;1939年,毛主席在延安和“小八路”亲切谈话;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材料三,本词作于1936年,初发表于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新民报晚刊和大公报上。 钟山风雨起苍

42、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材料四,请完成以下问题: 1、概括毛泽东在该时期的历史功绩(加标题)。 2、前三则材料与材料四的信息之间是什么关系? 3、“抗日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具有一致性”,为了论证该观点,应如何使用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中学习毛泽东的哪些精神?, “三镜”之眼光 我以为,学习、探索历史,需要同时用三种镜头: 一是“显微镜”的镜头,用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观察历史与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细节; 二是“多棱镜”的镜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认识和理解

43、历史的多样性; 三是“望远镜”的镜头,从远处观察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在整体上把握历史走向。其实,这是把历史教育升华为引领人们领悟生活的艺术的精髓所在。,新的研究方法,史料的分类 1文字(文献)史料(当事人信件、档案、时事新闻、后人记 录等) 2口述史料(当事人可信度高) 3图片、影像史料(新闻图片、家庭照片、纪录片等) 4实物史料:(考古实物、当事人留下的物品等) (1到4相对来说可信度依次增加,但要具体分析) 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等。 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