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1606808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发表时间:2010-12-05发表者:华东(访问人次:121)偏瘫主要由大脑病变引起,常见于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脑部肿瘤等 中枢系统疾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 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保存了生命,但往往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 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康复 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疾病往往引起机体的功能障碍,可疾病的临床治愈并不伴随着机体的功能恢复。如果说 临床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疾病,则康复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功能障碍。那什么是康复?康复是指消除或

2、减轻由于疾病或伤残造成的躯体或精神活动障碍,并尽 可能充分协调残存功能达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再社会化。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就 称之为康复医学。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主要目标是恢复其自主和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康复知识,没有进行康复或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于是大街小 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患侧上肢“挎筐”、下肢“画圈”的人;有些家属急于求成,错误地过 度进行被动活动,导致患者关节肿胀、脱位,韧带断裂、关节腔出血等损伤;一些医务人员 不了解偏瘫病人运动模式的改变,在肌痉挛期给予不正确的针灸、按摩等治疗,结果影响了 肌肌张力的正常转换过程,加重了肌痉挛,给功能的恢复制造了障碍。实践证

3、明,脑血管疾病的恢复阶段划分为三个不同时间: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各 期治疗技术也不尽相同。软瘫期的治疗包括:(1)体位治疗;输入感觉刺激;利用对称性、不对称性颈腰反射 诱发肌张力产生;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肌张力产生;牵拉、挤压关节;早期 深呼吸训练;主动体位转移。痉挛期的治疗目的是抑制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其治疗包括:(1)早期站立; 控制能力训练;坐位平衡及躯干运动训练;负重一步态训练;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 进法促分离运动及正常运动模式产生;手功能作业训练。恢复期治疗主要是训练患者达到随意和协调的正常活动。当然,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 情,进行言语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等治疗

4、。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康复患者的康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综合医院治疗期,即急性期。 病后72小时即应开始早期的康复治疗。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康复专科病房。病后28天 病情稳定即可转入,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期,即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后的持久、 科学的锻炼。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偏瘫病人经过正规康复治疗后,80%可以生活自理或大 部分自理,其致残率明显降低,相当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工作。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年第 3 期第15卷 论著 作者:魏国荣 程广胜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偏瘫患者主动活动意识,延长主动锻炼时间的方法。 方法:把功能类似的偏瘫患者分组进行集体

5、训练;对集体训练和对照组患者发调 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如何支配治疗以外的时间。结果:接受集体训练者与未接受 集体训练者在回病房后的时间支配上有明显差异(PV001),接受集体训练者 自我锻炼时间延长、主动性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结论:集体训练可以提高偏瘫 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偏瘫康复的目的是通过主动性锻炼,促进功能恢复。然而多数情况下患者是 在病房里休息。国外有报道称偏瘫患者平均每天接受治疗的时间仅为75min, 而其余的时间是待在病房里。早在60年代,Belmont2就发现当偏瘫患者独 处时,他们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活动,之后很多治疗师曾提出创造适合患者锻炼 的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显示患者很难把治

6、疗时间和非治疗时间联系起来3、4。 这就提示我们“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只是治疗师在“驱动”锻炼。家属和陪床人 员经常抱怨治疗师在场时患者能进行锻炼,没有治疗师时患者则显得“懒惰”。 国内曾有学者提倡训练家属来扩大治疗效果,但很难有一个家属长期陪伴患者, 况且患者本身没有主动性,依赖他人的帮助是不会持久的。如何调动患者主动锻 炼的积极性,利用好治疗以外的时间,教会他们如何照顾自己,是偏瘫康复值得 注意的一个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加本试验的患者均为我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住院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 附表 18 名偏瘫患者一般情况一览表序年龄性别患侧病程治疗时间Fugl-Meyer 得分号

7、(岁)(d)(d)上肢下肢平衡ROM161男右674320251142261男右645959844336男左35219161044445男左541404244574男右492069634647男左311406444743男右754148644868男右106021610444955女右105536106431043男右1352111239411149男左113235242011441246男右61214412401361男左902019248411443女右903781012441552男右63306611441652女右14021064381756男右1293161210361865男右66

8、301010644注:110号为未接受集体训练者,1118为接受集体训练者;发病至收集资料时天数;截止收集资料时接受康复治疗的天数;开始 康复治疗时 Fugl-Meyer 得分1.2 集体康复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分成卧位组、坐位组、站位组、手工组,一起做相应 体位下的功能活动。以参加本试验的8 例患者参加坐位组的集体活动。训练目的:坐位平衡及该体位下进行功能活动的能力。步骤:参加者坐在靠 背较高的椅子上,治疗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我们在坐位下可以干什么?”经大 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大家一起活动(经治疗师确认是安全的)。如:由组 长带领大家双手交叉,练习上肢向不同的方向伸展,包括:双侧

9、活动、肢体关节 活动、躯干前倾、躯干旋转。双手交叉拿患腿到健腿上,脱鞋,把鞋放到地上, 穿脱袜子,再拿起鞋穿上,动作成份包括:下肢的关节活动、躯干前倾、躯干侧 屈。双手交叉从地上捡球,传给相邻的人,看谁传得快。同时要求边说边做,如 练习躯干前倾时,说“身体向前”,然后数1、2、3、4、5,以此来使患者集中 注意力,并使活动协调一致。组长可由参加者轮流承担。1.3 调查方法向接受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发调查表,调查内容为:从治疗室回病房后,进 行功能活动(包括练习站、坐、走、床上翻身、起坐)、肢体锻炼(包括患肢活动、 健肢帮助患肢活动)、其他活动(包括坐卧位休息、聊天、看电视)所用时间。调 查表同时

10、包括其他内容,以征求意见的形式使回答者不把注意力放在时间上。请 患者及家属填写,以避免回答上的倾向性。2 结果共发调查表18份。未接受集体训练者10份,称为A组,接受集体训练者8 份,称B组。A组无关活动所用时间平均为174min (120260min),功能活动 时间为32min (060min),肢体活动时间为44min (090min)。A组中有4 名患者在治疗室以外是不活动的。B 组无关活动所用时间平均为 30min(060min) ,功能活动时间为 120min (60180min),肢体锻炼为90min (30120min)。经集体训练者回病房后的 休息时间明显缩短,经两样本比较的

11、秩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V0.01)。见附图。3 讨论未接受集体康复训练的患者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病房“养病”,一天当中除 去各种治疗、检查、午休时间外,有 34 小时待在病房里。虽然进行治疗时, 治疗师也强调回病房继续锻炼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认为没有人帮助自己就不 能锻炼。但是康复治疗室只是一个特设的区域,在这里的时间每周只占45 小 时。从调查表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病房的时间比集体训练的患者时 间长,集体训练组平均240min/日,非集体训练组250min/日,这说明他们的自 我感觉也是在病房里有打发不出去的时间。作者试图采用集体训练的方法 5及 时组织患者进行有

12、共性的活动,并指导他们把这些活动带回病房进行自我训练, 以增加治疗时间。附图 两组患者加病房时间分配比较图由于集体训练的这些活动是由患者自己决定去做的,并且是“亲自”做的, 他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印象深,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回到病房后,只要有 两个以上的病友在一起就可以相互提醒,共同锻炼,同时由于是集体活动,大家 容易形成竞赛意识,比如在固定的时间内看谁起坐的次数最多;坐位组的可以分 别坐在桌子两侧传球,患者的注意力在传球上,而锻炼的目的是上肢的向外够和 手的操作能力。经过集体训练的 8 名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回病房后的主动 性的提高,锻炼时间延长。这一点说明患者并不是“懒惰”,而是单调

13、的一对一 的治疗方式没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治疗师总是手把手地教,使患者产 生了依赖性,没有把康复锻炼看成是自己的事,而只是被动地 接受治疗。Brand曾提出偏瘫患者功能的改善并不能推而广之到没有被训练 因的活此动,上对,也偏就瘫是患说者经过的训训练练穿归衣能根力到提底高应了,是并使不他代们表整能个自自己理帮能力助提自高己。况且从目前的医疗经济形势看,患者也无力承受长时间的一对一训练费用,集体 训练的方法在其他环境下也可以实施。集体训练并不是新概念,半个多世纪以前,匈牙利的 Peto 教授提出了神经 系统损伤患者的引导式教育方法(conductive education),它是以集体训 练为特点

14、的方法,经过此方法训练的患者自理能力很高,且助具使用率较低8。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患者自己做自己的事,并使患者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 让患者坐位时双手交叉放在腿上,就能立即克服偏瘫的典型坐姿,这样使他们理 解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可以改变自己,也为以后的自理增加信心。本组集体训练 的患者,即使是在看电视时,也注意双手交叉放在正确位置。要保证集体训练的 有效性就必须注意康复训练内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治疗师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 动作成份,把一个活动按成份排成序列。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的作用就是组织者, 启动锻炼,督导实施。这样在训练过程中患者是自己活动。一天当中无所谓治疗 时间和非治疗时间,这符合Hur

15、lock的观点,即产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使他们 回到病房后能够保持活动的连贯性,把应该做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日常习惯,无关 活动的时间就减少了。虽然本组接受集体治疗时间平均只有29天(2037天), 但患者已初步形成了习惯。总之,对患者在治疗以外的时间不能进行主动锻炼并不应简单归结为缺乏主 动性,而应找出改善它的方法。集体训练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对集体训练的 其它价值,诸如患者的交往能力、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中风偏瘫早期康复最重要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容易复发而 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人来说,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病人甚

16、至有些医生认为,过早进行康复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而家属 又缺乏康复医学知识,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往往错过最佳康复时机。中风病人最佳康复时机现代康复医学一致认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 中风偏瘫康复介入越早越好,脑梗塞病人发病当日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病 人生命体征稳定 24 小时即可进行。大家都知道,病人卧床过久,诸如感染、肌 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且卧床时间越长 并发症越多,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甚至会导致病人终生卧床不起,加重 家庭和社会负担。中风病人训练顺序先教会病人如何摆放患肢,使患肢处在最佳姿势,同时 健侧带动患侧运动,先给病人做

17、被动运动,逐步引导病人主动运动。根据具体情 况训练病人床上更换卧位、床上坐起、床边坐、床边站等动作,由易而难训练坐 位平衡,站立平衡,进而再训练重心转移及迈步训练,同时,病人家属应做好督 促工作,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尽快实现病人日常生活自理。作者:牡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康复科陈红 (文章出处:现代护理报 2006.09.14)偏瘫的家庭康复治疗(四)手指被动活动在路上,康复的旅程2009-09-20 01:55:06阅读214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手指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患者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提咼 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拇指和食指功能的提高和恢复,相 当于手功能恢复的50%甚至以上,可见其活动能力

18、的提高和 恢复的重要性,且手功能的恢复也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 肢体功能恢复中见效最慢、疗效最差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其 是康复治疗的关键环节,更应早期介入和本着循序渐进、持 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方法。远端指间关节,是手指-节和第二节的连接处(医学上节远端关节,其实就是按其对应身体的远近而备上肢肩关二节的连接处,离身体最远,所以其被称之为远端指间关(其相对于远端指间关节疋离手掌近二些,所以称之为近端指间关节)。3、掌指关节,是手指的第三节和手掌的连接处。手as的伸鷹,=f1、手指的伸展运动:治疗人员一手从小鱼际(即小手指 掌指关节下方的肌肉)握住患者偏瘫侧手,治疗人员另一手 伸展患者偏瘫侧四指(除大拇

19、指以外的其余各手指),先伸 展四指的远端指间关节,再伸展近端指间关节,最后伸展掌 指关节,待掌指关节也被伸展到最大范围后,保持以上各关 节的伸展,再缓慢伸展腕关节到最大程度。(如上图所示)(2)、腕关节的屈曲运动:由上图动作,继续将患者的 腕关节缓慢屈曲到最大限度。(即治疗人员帮助患者做伸展 腕关节的反向运动,使患者的手指和手掌靠近患者的身体)注:帮助患者做以上手指和手掌的屈、伸运动时,治疗人员应 注意保持手法轻柔、缓慢进行,避免过度用力,以防止引起患者手 指和手腕的损伤。伸展(即保持伸展位),同时屈曲患者指间关节到最大范围。3、手固有肌的牵拉运动:治疗人员一手固定患者偏瘫侧 腕关节(从大鱼际

20、即大拇指下方的肌肉的下方握住患者的腕 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者偏瘫手指,使患者四指的掌指关节手固有肌的牵拉运动,也可以采用本图的治疗姿势方法:(1) 、治疗人员一手托住患者偏瘫手背部的掌指关节处;(2) 、用力方向和方法同上图所示,即治疗人员用另一手轻 压患者的远端指间关节,使患者各指间关节屈曲。注:1、治疗人员在进行此项手法治疗的时候,亦应动作 轻柔,避免用力挤压;2、此项运动练习的目的是避免因为 手固有肌的缩短而影响手指的功能;3、手指的各项运动, 是完成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保障;4、应持之以 恒、循序渐进的进行以上和以下所述的手

21、指和手腕的各项运 7最大化地回复其功能。4、拇指的外展练习:(1)、治疗起始位置(本图),量员持各关节为伸展偏豐另指各住关的拇指关节(尽帮助患者做指拇垂直于运面的握廳釁的治疗手(3)、拇指的平面外展运动:治疗人员一手把持住患者平面上,并充分使患者拇指外展(与手掌做平面运动)。偏瘫手的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使患者拇指和手掌保持在同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作者:作者:杨月明王世霞卑红喆来源:医学期刊/大学学报收藏本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 例发病72小时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 复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22、。两组均由神经内科医师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 康复 组同时由康复医学科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6 周分别 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评 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 改善,但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开 展康复治疗在帮助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心理疾患的康复。【关键词】 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 的健康。如何

23、能够降低存活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目前医务人员 关注的焦点。我院神经内科与康复医学科联手,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的偏瘫康复治 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 5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 均为首次发病72 小时入院,且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影像学资料证实。全部患者无意识障碍,无智力障碍及失语,无严重并 发症,并能配合神经系统查体,住院68周。按照单纯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康 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875岁,平均64.2 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26例。对照组

24、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 75岁,平均65.1岁;脑出血12例,脑梗死2 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 病变性质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由神经内科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并完善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以了解掌握患者的生理机能。对照组自行完成日常 生活能力的训练。康复组中脑梗死患者于病情不再进展48 小时后、脑出血患者 于病后 10 天命体征平稳后在康复医师制定的康复治疗计划的指导下,完成以下 内容。(1)运动疗法:采取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相结合,卧位坐起、坐位 平衡和斜床站立训练,行走和上下楼梯训练,做偏瘫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助力活

25、 动和被动活动,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时间从短到长,并正确摆放肢体的位置防止 关节的挛缩畸形。(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患者解系衣扣、穿脱衣服、用 筷进餐、洗脸刷牙以至洗澡入厕等,每天训练2次,每次3040分钟;(3)针 灸及低频电刺激:依中医辨证取穴,常用穴位有曲池、外关、阳池、合谷、腋缝、 环跳、阳关、阳陵泉、绝骨、昆仑及大都等,每日 1 次,每次20分钟;之后予 低频电刺激,频率20Hz,强度以能见到肌肉跳动但不产生疼痛感为度,每日1 次,每次20 分钟;(4)心理治疗:训练时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及时发现患 者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抑郁、疲劳等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康复 的主动性

26、,使患者完成上述的训练计划;(5)培训家属:康复医师将治疗技术 传授给家属,争取家属的支持,监督患者完成康复项目。1.3 疗效评定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后者采用Barthel Index(BI)计分。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SP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 同组资料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P0.05表 示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2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SS和ADL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后ESS和ADL评分 较治疗前

27、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略)3 讨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病 仍呈上升趋势。病后存活者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妨碍 其重返社会及工作岗位。研究证明,90%的神经功能恢复主要在病后3个月内1, 3个月后因各种继发性障碍恢复速度减慢,因此,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 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被动刺激患肢活动,增强感觉刺 激输入,使部分细胞复活;通过反复翻身、坐立位变换等训练,输入正常运动模 式,调整并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在病灶

28、周围形成新的传导通路,从而 建立肢体由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2,这就是脑的可塑性理论及大脑功能 重组理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本组资料显示,脑卒中 患者经一般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恢复,但是康复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提示 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在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帮助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心理疾 患的康复3。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疾患有时很突出,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功 能恢复,必须加以重视,积极给予治疗。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合并较严重的抑郁 症,不肯进食及主动运动,经抗抑郁治疗后症状才得以控制。此外,还应当加强 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为患者提 供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当然,康复训练还应根据患者年龄、机体状况、脑损害 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功能训练, 注意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劳逸结合,避免和减少由于不当功能训练而加重 脑损害4。【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