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1606177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2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及技巧.ppt(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阅读现代文的方法与技巧,碧寨初级中学 黄梅艳,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

2、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

3、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如: 满招损,谦受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欲穷千里目,更

4、上一层楼。(流水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如: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

5、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

6、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第一步,通读语段12篇。1、大致了解语段写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3、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从以下几种方法中达到上面的目的:,1、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

7、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2、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

8、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第二步,审清要解答的题目的意思,带着题目去阅读语段,找出适合题目的答案。在语段的什么地方找答案呢?要注意:1、找准了语段中对应题目的相关词语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看清楚题目中相关词语在语段的什么区域有,就在这些词语的区域内找答案。2、联系上下文,抓

9、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注意用例子说明怎样答题。,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

10、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5、概括题。即概括中心相思、人物性格、作者的相思感情等。,写作手法及作用,一:拟人手法赋予

11、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三: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四: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五: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六: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七: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八: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12、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久: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四: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描写 作用: 一:刻画人物性格 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 作用: 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四:深化作品主

13、题,动作描写 作用: 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 二: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 三: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神态描写 作用: 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14、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篇章,【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文章的段落(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1

15、、对下文的作用:总领下文、引起下文。 (第一自然段)。打下伏笔、做铺垫。 2、对上下文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文章中间) 3、对上文的作用:总结全文前文(点明中心)、照应上文、首尾呼应。 4、照应作用(题目、开头、文中某处)。,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是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描写的种类及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解释文章主题。,“”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准确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

16、科学性。),“”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用了“”词,生动的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去了“”,句子的意思就改变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的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选文内容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和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察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内容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这”“它们”指什么?,1、一般在前边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