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6057365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条件来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在选择教法上,必须充分重视和考虑如何集中学员的注意力、启发学员的积极思维。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1教学内容: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目标:(一)

2、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三)情感与态度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1、感受平方千米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 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我们

3、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板书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

4、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3、感知练习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在下面( )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二、探究阶段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

5、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 , 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km2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图形)。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1)组内尝试解决 ,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1km 1km = 1

6、 km21000m 1000m = 1000000m2 1km2=1000000m2(3)再次交流: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通过问题设疑

7、,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km2=1000000m2。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三、运用阶段1、分层练习:(说出思考过程)(1)25 m2=( )dm 2

8、3 km2=( )m2(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3)70000000 -7k=( ) k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2、拓展

9、练习(同桌讨论)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2)教室的面积约30d(3) 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

10、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 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2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2

1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准备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前题诊测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24+480620558432-23+552518-400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意。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引导解

12、决问题。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三、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4题。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3教学

13、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

14、)、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3)合作交流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

15、交流自己的想法。(3)合作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四、全课小结。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8页第5题。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4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

16、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教学学法: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

17、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

18、的什么?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学习小数的写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考考你”;

19、(练一练)第1题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四、小结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五、作业布置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完成作业本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2021范文5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

20、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

21、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练习:9911-900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练习:52+124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正确计算。2、解决问题。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1题。四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范文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