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05639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4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诗歌意象学会欣赏意境(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创造离不开意象,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诗的目的。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感悟古诗词的意境,要从分析意象感悟古诗词的意境,要从分析意象入手,并从整体上把握入手,并从整体上把握“意意”“”“境境”的关系的关系意象: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象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情意物象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这首诗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夜晚的庭院是

2、寂寥的,作客他乡的李白,因思乡的愁夜晚的庭院是寂寥的,作客他乡的李白,因思乡的愁绪而难以入眠!看到床前一片水银色,以为地上铺了一绪而难以入眠!看到床前一片水银色,以为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如此明净而又如此清冷的秋月,自然层白皑皑的浓霜;如此明净而又如此清冷的秋月,自然更加触动李白孤独、失落的情感,更加黯然神伤。凝望更加触动李白孤独、失落的情感,更加黯然神伤。凝望着月亮,想到家里的亲人,思念着故乡熟悉的一切。着月亮,想到家里的亲人,思念着故乡熟悉的一切。李白借助月亮这个客观物体(象),融入了自己凄凉李白借助月亮这个客观物体(象),融入了自己凄凉、感伤的思乡情绪(意),情景交融,鲜明地勾勒出一

3、、感伤的思乡情绪(意),情景交融,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意象所描绘出来的生活画面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意象所描绘出来的生活画面),引起读者的无限想象和共鸣,带给人一种清冷、宁),引起读者的无限想象和共鸣,带给人一种清冷、宁静、孤寂的意境。静、孤寂的意境。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从这里,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自然”、“无意于工而无无意于工而无不工不工”的妙境。的妙境。意境:意境是什么?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图景,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这种艺术境界能引发读者

4、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不同的诗词创设了不同的意境,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意:诗人,词人的主观情意境:客观物境 枫 桥 夜 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中提供了哪些意象这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中提供了哪些意象?诗人写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诗人写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冷绝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点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

5、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捕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里的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的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个字照抄下

6、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秋夜月光下去了乌鸦叫乱了漫天的霜花江枫渔火,缕缕清愁钟声响了客船游子,难以入眠天空悄悄地闭上眼睛,你的朦胧托起了我的心,月明星稀,江枫渔火,回首飘向,姑苏城外,夜半钟声,漏出寺外,游过江面,飘进耳中,一个清,一个幽,一个雅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物象。李白的月、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物象。李白的月、张继的月都有着作者鲜明的主观色彩。鉴赏时,必张继的月都有着作者鲜明的主观色彩。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

7、,情的。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望月怀远月怀远”“”“伤春悲秋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传统的审美特点。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鉴赏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鉴赏诗歌意境时,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诗歌意境时,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首联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一、首联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作用?答答:新雨后

8、的空山、秋这两个意象。山是空空的,:新雨后的空山、秋这两个意象。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傍晚,一切都迷蒙起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傍晚,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了时间、地点。二:怎样从意象入手,鉴赏颔二:怎样从意象入手,鉴赏颔联?联?三:把握意象三:把握意象,鉴赏意境鉴赏意境,写出对这首写出对这首诗的鉴赏文字诗的鉴赏文字(100字左右字左右)。颔联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

9、仿佛听到了月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诗人眼中的明月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照”写出月光倾洒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的情态。“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人精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

10、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的协奏。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的协奏。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傍晚,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傍晚,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

11、时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间、地点。颔联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的明月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照”写出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月光倾洒的情态。“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

12、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的协奏。水音响的协奏。诗的颈联诗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先是闻到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先是闻到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

13、翻滚,传来渔舟荡水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了诗的情趣和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了诗的情趣和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确,人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的确,人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飞扬的色彩和情调。、飞扬的色彩和情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出山林的出山林的“空空”和和“静静”。王维笔下的景其实就是诗人心灵的物化,只有借助外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读来王维笔下的景其实就是诗人心灵的物化,只有借助外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读来才会觉得韵味悠长,含蓄隽永,打动人心。才会觉得韵味悠长,含蓄隽永,打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