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1604481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2.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ppt(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之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抒情类 描写类 修辞类 其他类,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咏史言志、用典抒情、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方法。,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

2、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 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羁旅异乡的情感的?,【析】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借一、二句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3、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练习作业: 1、“5.3”P196页 2.满庭芳 2、“5.3”P171页 16阮归郎 初夏,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的无限感慨。,例: 王勃滕王阁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区别几组概念:,“借景抒

4、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

5、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练习 1、“5.3”P185 3、端居(李商隐) 2、 P170 10、小斋即事 3、P171 13、武夷山中(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6、、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借物咏怀,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

7、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

8、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烘托出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

9、的?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华清宫 吴融 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10、,(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移 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

11、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案:细读本诗,觉得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

12、、阅读陈与义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作业:,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四之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此外还有双关、对比、互文、通感、顶针等。,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常见辞格表达效果:,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

13、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 通感:

14、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 玉 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中下片作者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甚至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下片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样写,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阅读下面一首

15、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 南 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

16、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不同意。因为诗题是江南春,即作者是写江南春天的景象。而诗中的“千里”也是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7、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参考答案:首句“隔彩霞”渲染了奏乐的环境,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第四句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绚丽的景象表现出笙乐的明媚、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

18、受,别具一格。,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龙城,卢龙城,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这首诗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在“明”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最为奇妙。请简要分析。,【小试牛刀】,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0、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1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