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1604471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60.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8届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_ 知识准备,明确大纲(古代诗文阅读): 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

2、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古代诗歌常识一,诗,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七律(如杜甫的登高),五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七绝(如高适的别董大),五绝(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引” 等名称),格 律,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

3、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1,2,3,4,5,6,7,8,首联,颔联,颈联,尾联,sen,yin,xin,jin,八 句,四 联,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分别对仗,讲究平仄,格 律,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1,2,3,4,liu,lou,四 句,偶句押韵,讲究平仄,形 式,四言,五言,七言,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二拍),(三拍),(四拍),词,小令、中调、长调,曲,【中吕】山坡羊燕子,天净沙秋思,注意诗歌内容种类(题材)及其情感,一

4、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诗、咏史(怀古) 诗、战争诗和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闺怨诗、羁旅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古代诗歌常识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惜别之情 黍离之情 思乡之情 怀古之情 讽喻之情 报国之情 咏景之情 恋友之情,(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岳阳楼。,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离乱的痛苦,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5、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二)建功报国,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离骚,(二)建功报国,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6、(三)思乡怀人,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边关思乡,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四)生活杂感,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7、。,昔胜今衰的感慨,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鹊。,(四)生活杂感,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告慰平生的喜悦,(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三、古代诗歌的基本意象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

8、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一首出色的诗词,必有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只有意与境的和谐,才可谓有境界,这里的意,就是指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和意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情与物的结合体,但意象只与词句有关,它是意境的基础部分;而意境则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月 望月怀人、思乡。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崔国辅古意:“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

9、月。”,菊 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更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陆游晚菊:“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梅 凌霜傲雪,品格高洁。何逊咏早梅:“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宋陆游落梅:“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玉为肌骨雪为神,近看茏葱远更真。”,莲 “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兰 高洁

10、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唐张九龄悲秋兰:“遇赏宁为佩,为生莫碍门。”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方岳咏兰:“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松 傲霜斗雪,坚贞不屈。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梧桐 凄凉悲伤。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迢有此寄:“杨花

11、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王令送春:“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鹧鸪 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寒蝉 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李商隐蝉:“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 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

12、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唐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柳 送别,思念,惜别怀人。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宋周邦彦月下笛:“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也可象征着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燕 在古诗词中

13、意象非常丰富。(1)表现春光之美,叹惜春之情。唐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颺颺燕新乳。”元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隋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4)以燕传书,相诉离情

14、。唐郭绍兰寄夫:“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元张可久塞鸿秋春情:“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5)寄托着飘泊流浪、羁旅情愁。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宋周邦彦满庭芳:“年年如新燕,飘流翰海,来寄修椽。”,孤灯 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 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唐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夕阳 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夕阳依旧垒,寒磐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宋柳永玉瑚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元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猿 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16、”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阑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欧阳修临江仙:“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凭凝愁。”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宋周邦彦蝶恋花:“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宋潘牥南

17、乡子:“生怕倚栏干。阁下溪声阁外山。唯有旧时山共水,依然。”,还有一些物类也是具有相对明确的意象,比如: 禾黍 黍离之悲,象征着国家的今衰昔盛。 竹 气节,不屈的品格。 沙鸥 飘零伤感。 西风 落寞愁怅,游于思归。 霜 恶劣的社会环境,人生的坎坷。 露 人生苦短,生命易逝。 云 游子飘泊。,玉 高洁脱俗。 珍珠 美丽无瑕。 梅子 以其成熟比喻少女怀春。 鸳鸯 恩爱夫妻。 丁香 愁思或爱恋。 红豆 相思。 红叶 传情之物。 孤雁 思亲,思乡,孤独。,知识准备之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

18、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人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

19、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用典化句(即诗中活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古诗用典可达简洁凝炼、雅致庄重、含蓄蕴藉、以少胜多的效果)等等。, 修辞手法:“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比喻、移用、对偶、通感”等的广泛运用。,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直抒胸臆、借景抒

20、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间的关系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此外还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等等词语,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般有:

21、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风格流派。 作家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感情气质、个人修养各不相同,会形成不同的风格,风格近似的人自会形成流派。了解这些,可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思想情感。因此,“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