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602876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溶济去除型着色渗透、快干式显像的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本标准规定的渗透检测方法是对被检测的工件表面均匀地施加着色渗透剂,让它渗入到各种表面开口的缺欠中去,经过适当的停留时间,然后清除工件表面上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工件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最后用目视检查工件表面,确定是否有显示的痕迹及评定受检工件是否合格。33 渗透检测人员凡从事渗透检测的工作人员除应符合4.4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从事渗透检测的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1)渗透检测人员的技术

2、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对于检测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求从事渗透检测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一定的资格。本条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有关技术资格考核机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2)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对于渗透检测评定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参照 ASME 规范对渗透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作了规定。为了保证细小显示痕迹不被漏检,本条规定了色盲、色弱者也不得参加渗透检测评定工作,并参照JB 4730的规定,要求渗透检测结果评定者的近距离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34 检测材料34.1渗透检测剂(以下简称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34.2 检测剂应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过的产品,不同

3、型号的产品不应混合使用。目前国内生产渗透检测剂的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配方,其检测剂性能存在差异。不同型号的检测剂混用有可能导致检测性能下降或对受检工件造成有害影响,故要求应采用经过批准及鉴定的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应混淆使用。34.3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作为参照样品保存在玻璃容器内。储存环境温度宜为1050,应避免阳光照射。如果渗透剂保存温度过高或受阳光直接照射或保存时间过长,渗透剂的成分或浓度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渗透检测的质量。但罐装渗透剂的颜色是否混浊,是否有沉淀等状况又无法观察到,无法借此判断渗透剂是否变质现象,所以本标准参照JB 4730的有关规定,

4、对每一批新的渗透剂要求从中取出500ml作为参照样品,在规定的环境中保存起来,以供施工中使用的渗透剂按35.2条的规定作对比试验。34.4 当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测剂应停止使用:a) 渗透剂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涂敷后难以清洗;b) 显像剂浓度变化,不能在受检工件表面上均匀附着,显像性能不良;c) 各种渗透剂用标准试块与参照样品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参照样品渗透剂时。影响检测剂质量的理化性能指标很多,但一般来说,在施工现场没有条件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测定。为了对检测剂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参照JB4730的有关内容规定了本条款。34.5 当受检材料为奥氏

5、体钢或钛及钛合金材料时,一定量检测剂蒸发后的残渣中,氯、氟元素之和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当受检材料为镍基合金材料时,一定量检测剂蒸发后的残渣中,硫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本条与原标准相同。检测剂中的氯、氟元素容易与钛或钛合金起作用,在应力存在的情况下,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检测剂中的硫元素在高温下会使镍基合金产生热裂纹,引起热脆,使工件遭到严重破坏。34.6 检测剂应储存在密封容器内,置于阴暗凉爽的地方。这是为了防止检测剂由于储存不当而变质、分解或污染,导致探伤性能降低,以及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而提出的要求。其要点是盛装检测剂的容器应密封,贮藏检测剂的场所应阴暗、凉爽。严禁高温存放。34.7

6、 渗透检测中所使用的棉布、棉纱或吸湿纸必须清洁、干燥和无绒毛。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检测过程中因使用劣质的棉布、棉纱或吸湿纸在工件表面留下杂物,易产生伪显示,给检测人员产生误判,因此要求所使用的棉布、棉纱或吸湿纸必须清洁、干燥和无绒毛。35 试块35.1 试块分为铝合金标准试块或镀铬试块。a) 铝合金标准试块(又称对比试块)将一块如图11的铝合金试块用喷灯在中央部位加热至510530,然后迅速投入冷水中,通过淬火处理使试块表面产生条纹和网状裂纹,再将试块中间分割开,使试块分成两部分,并分别标以A、B记号。b) 镀铬试块(又称灵敏度试块)将一块尺寸为1304040、材料为0Cr18Ni9Ti或其它不

7、锈钢的试块上单面镀镍301.5m,在镀镍层上再镀铬0.5m,然后退火。在未镀面上,以直径10的钢球,用布氏硬度法按7500N、10000N、12500N打三点硬度,使镀层上形成三处辐射状裂纹。图11 铝合金标准试块35.2 试块的主要作用a) 铝合金标准试块主要作用1)确定检测工艺规范: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工艺规范作出鉴定,以确定最佳检测工艺。2)鉴别检测剂的性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b) 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系统渗透检测灵敏度。(1)本条是参照JB4730标准编写的,对试块尺寸及制作给予规定。(2)渗透探伤用A型灵敏度对

8、比试块技术条件 ZB H 24002 中规定:“试块应有宽度不大于3m,大于3m5m和大于5m非规则分布的开口裂纹”,分别用于对高,中,低三类灵敏度的渗透剂的鉴别。根据报道,国内生产的检测剂可以达到中等灵敏度以上的水平,即能显示不大于3 m,大于3 m且小于或等于5 m的裂纹痕迹。为此根据储罐和管道检测的实际需要,经讨论决定以清晰显示宽度为3m5m的裂纹痕迹作为控制渗透检测灵敏度的定量指标。(3)本条规定了两种试块,即铝合金标准试块和镀铬试块。铝合金标准试块用来确定检测工艺和鉴别检测剂的性能;镀铬试块用来控制渗透检测灵敏度。35.3 试块使用后要及时进行彻底清洗。先用丙酮反复地仔细擦洗试块,干

9、净后再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混合液(体积混合比为1:1)的密闭容器中保存,也可用其它等效方法保存。渗透检测试块使用后应认真清洗。将裂纹中的渗透液充分清洗掉,以免堵塞裂纹,影响以后检测的灵敏度。为此规定了试块的清洗方法和保存条件。36 安全防护36.1 渗透检测现场应注意通风,并应远离火源、热源。由于渗透检测剂属于易燃材料,所以规定应远离火源,热源。渗透检测剂内含有有害气体,所以要注意检测现场的通风。36.2 在管道内进行渗透检测或在狭窄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渗透检测时,应有人在旁监护且一次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0min。当在管道内进行渗透检测或在狭窄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渗透检测时,由于通风不良,有害气体

10、不能及时散开,浓度会逐渐增加,长时间在此环境中工作会对人体造成较严重的伤害。所以规定一次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0min,并应有人在旁监护等措施。36.3 喷罐式检测剂的储存温度不得超过50。检测剂内还有大量沸点低和易挥发物质,受热后易变成气体,导致喷罐内的压力不断增加而造成喷罐爆破。参照有关生产厂家对检测剂的储运温度一般应不大于50的规定,所以本条规定了喷罐式检测剂的储存温度不得超过50.36.4 渗透检测完毕后应清理检测现场的破布和空喷罐。空喷罐应用尖硬物体刺破后再作处理。擦过检测剂的用品属易燃物质,检测完毕后应予以清理。用过的空喷罐内仍残留有一些检测剂,遇热后可能爆破造成危险,所以应刺破后

11、再作处理。36.5 渗透检测人员应配备乳胶手套、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由于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和快干式显像剂中都含有可燃性的及易浑发的有机溶剂,而且贮存检测剂的气雾式喷罐内又含有压缩气体,所以在操作现场应按照本条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中毒、火灾发生以及喷罐爆炸伤人。37 现场操作37.1 检测时机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后24h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材料的检测,为了防止漏检,本条仍保留了原标准的意见,规定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后24h进行。37.2 表面要求37.2.1 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渗透检测。37.2.2 被检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a) 被检表面不得有锈蚀、氧化皮、飞溅

12、、毛刺、其它污物及各种防护层。b) 焊缝成形较好时,可在焊缝自然状态下做渗透检测。焊缝波纹影响渗透检测时,应进行处理。c) 被检测母材表面的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12.5m。受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对于检测灵敏度有很大影响。如果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渗透后的清洗工作就相当困难,容易造成清洗不足或清洗过度的问题,或者形成假缺欠显示,给缺欠显示和判断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本条对受检工件表面提出要求。大型储罐野外施工的焊缝和罐区管道焊缝大多由手工焊完成,检测人员应根据焊缝表面是否影响缺欠的显示或可能产生假缺欠显示作出是否打磨的决定。参照 JB 4730的有关规定,要求被检测母材表面的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1

13、2.5 m.37.3 基本步骤渗透检测应按下列基本步骤进行:a) 表面预清洗;b)施加渗透剂;c)清洗多余的渗透剂;d)施加显像剂;e)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f)后处理。本条提出的操作步骤是按照溶剂去除型着色检测法作出的规定。本条与原标准不同之处是将原标准中干燥步骤去掉,因为采用溶剂去除型检测方法,溶剂可自然挥发,所以说干燥不能算为一项步骤。37.4 操作要求37.4.1 预清洗对焊缝及距焊缝边缘至少不小于25宽度的范围进行预清洗。应用清洗剂或其它有效方法进行预清洗,清除表面的污垢。受检表面宜采用自然挥发的办法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宜为5 min 10min。(1)受检区域及附近不小于25mm范围内

14、作表面预清理的规定是参照ASME规范和JIS Z 2343标准作出的。(2)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挥发性都较强,采用干布或吸湿纸擦拭,再以自然干燥的方法做干燥处理,避免加热。但是考虑到:一是近来国内新研制的渗透剂有些挥发性较弱;二是若环境温度较低,清洗剂及渗透剂的挥发性下降。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采用擦净清洗剂后再用电吹风吹干的方法做干燥处理。37.4.2 施加渗透剂a) 渗透剂应以喷洒或涂刷方法施加到受检表面,受检区域应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b) 当工件温度为1050时,渗透时间不少于10min。c) 当工件温度低于10或高于50时,应按照本标准附录F的要求对检测方法进行

15、确认。37.4.3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a) 用棉布、棉纱或吸湿纸擦拭检测面的渗透剂,直至大部分渗透剂被清除后,再将少许清洗剂喷到抹布上,把被检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擦净,但不得往复擦拭。禁止用清洗剂直接清洗。 b) 在清洗操作过程中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37.4.4 显像a) 施加显像剂采用喷涂法覆盖整个被检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但禁止刷涂。b) 施加显像剂之前,喷罐应摇均,以保持显像剂的悬浮状态。c) 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表面距离一般为300400,喷洒方向与被检表面夹角为3040,不得往复喷洒。d) 在工件温度为1050时,显像时间不宜少于7min。e) 当工件温度低于10或高于50时,显

16、像时间应按本标准附录F的要求进行确认。(1)关于渗透时间、显示时间和正常操作的环境温度的规定,主要是参照JB4730 及 ASME 规范和JIS 标准作出的。这些标准对于上述三个参数(渗透时间、显像时间、正常操作的环境温度)的规定相差不多。但根据调查,国内生产的渗透检测剂的正常使用温度一般为550。考虑到储罐和管道检测一般是野外进行,故规定检测剂的正常使用温度下限为10,比上述三项标准所规定的温度下限(15)略作放宽。又根据资料介绍,有的渗透剂的渗透时间最长仅需1min,显像时间为12 min,所以本标准提出也可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渗透或显像时间。对于在正常使用温度550范围内,本标准规定渗透时

17、间不少于10min,显像时间不少于7min;对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检测规范的确认按下列要求进行。当工件温度低于10时,对渗透检测规范的确认如下:将试块和检测剂都降到某一预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将拟采用的低温检测规范用于B区。在A区用标准温度规范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B区的检测参数即为该温度范围的检测规范。当工件温度高于50时,对渗透检测规范的确认如下:如果拟采用的检测温度高于50,则须将试块B和检测剂加热到某一预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温度保持在这一范围,将拟采用的高温检测规范用于B区。在A区用标准温度规范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

18、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B区的检测参数即为该温度范围的检测规范。(2)清洗操作对于渗透检测结果的正确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溶剂去除型渗透,国内外一些标准都规定采用蘸有清洗剂的布或吸湿纸擦拭工件表面的办法,以除去多余的渗透剂。如果在受检表面大量倾倒或过量喷洒清洗剂,使受检表面较长时间处在清洗剂浸润下则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会导致缺欠内渗透剂严重稀释和破坏,使检测失去意义。故本标准规定严禁这种做法.37.4.5 观察与评定a) 迹痕的观察1)应在自然光或白光灯下观察迹痕显示,受检区域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500lx。2)观察迹痕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min60min内完成。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

19、发生变化,也可超过上述时间。3)当出现显示迹痕时,必须判断是真缺欠还是假缺欠。必要时应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或进行复检。b) 迹痕的评定迹痕的评定按第39章进行。对于观察痕迹显示时的光线强度要求,ZB J04 005,JIS Z 2343 均提出受检区域的可见光照度不宜低于350lx,JB 4730 规定受检区域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500 lx,考虑到适当提高受检区域可见光照度有利于渗透检测微细缺欠的观察和评定,所以本标准规定受检区域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500lx.参照JB 4730 的有关内容,规定了“必要时应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或进行复验”,是为了有利于判断真伪缺欠和对微细缺欠作观察和

20、评定。37.4.6 后处理渗透检测后,工件上残留的渗透剂或显像剂应清除干净。残留的渗透剂或显像剂会对检测以后的工序(如焊接和涂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本条提出清除干净工件上残留的渗透剂或显像剂是必要的。38 复检38.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复验:a) 检测结束时,经标准试块验证表明检测剂失效。b) 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c) 不能确定显示迹痕是否为缺欠迹痕;d) 对检测结果有争议;e) 有其它需要;38.2 复验应按第37章的要求进行。本章保留了原标准的意见。对出现哪些种情况需要复验作出明确的规定,使标准操作性强、更加完善。39 验收标准39.1显示迹痕分类39.1.1 对受检表面上

21、所显示的迹痕应仔细辨认,只有缺欠造成的显示迹痕才是评定的对象。长度小于1.5的迹痕显示不作评定。39.1.2 缺欠迹痕显示评定时,应以显示迹痕的尺寸为准,而不是指缺欠的实际大小。39.1.3 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欠显示迹痕,按线性缺欠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欠显示迹痕,按圆形缺欠处理。39.1.4 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以上直径大于1.5且间距小于1.5的圆形显示,按链状圆形显示处理。39.1.5 大致处于同一直线2)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长度大于2且间距不大于2的缺欠迹痕显示,应视为一个连续的线性缺欠迹痕显示,其长度应为各个缺欠迹痕显示之和加间距。39.2 结果评定39.2.1 管道

22、受检表面存在下列任一相关显示判为缺陷:a) 任何裂纹显示;b) 链状圆形显示;c) 任何长度大于2.5的线性缺欠显示;d) 单个圆形显示的尺寸大于相邻较薄管管壁厚度的1/2;e) 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4.0MPa的管道,单个圆形显示大于5或在15025评定区域内缺欠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12或线性缺欠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9;f) 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管道,单个圆形显示大于4或在15025评定区域内缺欠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12或线性缺欠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6。39.2.2 储罐受检表面存在下列任一相关显示判为缺陷:a) 裂纹迹痕显示;b) 链状圆形显示;c) 单个缺欠迹痕显示尺寸超过表32规定;d)

23、在150mm25mm评定区域内缺欠显示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9mm或线性缺欠迹痕长度的总和大于6mm。表32允许的单个最大迹痕显示尺寸(mm)工件厚度 T线性显示圆形显示T162.55.0T164.06.5注: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0mm时,单个圆形显示的尺寸大于相邻较薄板板厚的1/2则不合格。(1)本章是参照 ASME 规范作出的规定。(2)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缺欠在一直线两侧各2mm的范围内且相距不超过2mm,极有可能为一条连续缺欠的渗透显示痕迹在某些场合下是断续的。即使是独立缺欠,由于相互靠的很近,在受到应力作用时,间距很小的断续缺欠很容易贯通,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体,因此本标准规定对这样的缺欠显示从严

24、处理,即在评判时,将间距记入缺欠长度总和之中。所谓同一直线,是指在一直线两侧各2的宽度范围内,两缺欠之间夹角不超过30,均可认为在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应通过各缺欠中某一条的中心线。(3)本章的评定内容主要参照了ASME 规范, API Std 1104第九章“无损探伤标准”, JIS B 8501钢制焊接储罐结构 附录3 “无损探伤试验的方法及其评定标准”, JIS Z 3050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内储罐和管道无损检测的实践经验,经有关无损检测专家和技术人员充分讨论后提出的,与其他标准相比特点如下:对于裂纹的限制,本标准与其他标准无差别。对于链状圆形显示的限制,本标准与

25、ASME 规范的规定相同, JIS B 8501 对此无规定。因为链状圆形显示系链状气孔所形成,极易互相贯穿,形成裂纹,所以本标准规定不允许存在链状圆形显示。对于单个圆形缺陷的限制,本标准相当于 ASME 的要求,低于 API Std 1104 的要求而高于 JIS B 8501的要求。对于单个线性缺欠的限制,本标准高于 API Std 1104的要求而低于ASME ,JIS B 8501 的要求。对于分散状缺欠密集度的限制,除了 ASME规范外,其它几项标准对此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我们认为还是有所规定比较合适。为了防止较大的缺欠密集,本标准参照JIS B 8501 的规定作了一些限制,但避免了

26、 JIS B 8501规定总过于繁琐的计分方法,并且要求缺欠分布更为分散。根据目前国内管道设计压力的现状,将管道渗透检测的评定标准按4.0Mpa为界,分为小于或等于4.0Mpa和大于4.0Mpa两种情况。40 渗透检测记录和报告40.1 缺欠迹痕的记录应采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应记录缺欠的位置、性质、分类、数量和长度,必要时也可采用照相或薄膜复制的方式。一般来说,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最简单,在绘制时除了记录缺欠迹痕显示的位置、缺欠性质、迹痕显示分类、数量和长度等,还可记录缺欠开口的实际尺寸,以便以后对缺欠作进一步的分析。采用薄膜复制的方式记录缺欠迹痕显示的方式也很方便,而且比较真实,可以与上述示意图

27、记录方式配合使用。采用这种方法时,缺欠处的工件表面应打磨平整为好,去除污物然后用市售的可削性塑料膜显像剂喷洒在缺欠迹痕显示处,待干燥后轻轻揭下即可保存,或则采用透明塑料胶纸带粘在显示处,然后揭下保存。有些重要缺欠应采用拍照方式记录。在缺欠迹痕显示处附近放置刻度尺,在白光下用彩色胶卷拍摄,这样所拍的缺欠迹痕显示比较真切,而且可以直接看出缺欠尺寸。40.2 渗透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工程名称、受检产品及部件的名称、代号;b) 受检部位的规格、材质、表面状态和检测时机;c) 检测剂(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的牌号、型号;d) 试块型号;e) 检测方法;f) 检测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渗透时间和

28、显像时间);g) 采用标准名称;h) 检测结论;i) 检测日期、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名并注上资格等级。40.3 渗透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G。检测报告通用性解释见第二篇第15章射线检测报告。石油天然气行业内管道和储罐工程数量很多,也很重要,而且每年都有不少储罐和管道建成投产。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考虑,统一报告内容和格式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规范性。检测报告是交竣工资料的主体,审查工程焊接质量、评定优质工程的依据,必须具有可追溯性。为此提出的报告具体格式,供管道和油罐施工和建设单位参照。渗 透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检测日期桩号/站场号规 格检测时机受检部位焊缝 母材 坡口表面状态试块类型渗透剂类型清洗剂型号检测方法渗透剂型号渗透时间min显像剂型号显像时间min渗透剂施加方法喷 刷工件温度显像剂施加方法喷 刷检测标准检测数量道口检测规程号返修数量道口一次合格率%检测示意图结论报告人级别 年 月 日审核人级别 年 月 日检测单位(盖章) 年 月 日认可(签字) 年 月 日渗 透 检 测 报 告(附页)报告编号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序号焊缝编号检测长度(mm)缺 欠 记 录评定结果备注位置(mm)缺欠类型长度(mm)报告人级别 年 月 日审核人级别 年 月 日认可(签字)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