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016335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第一节 德育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 动。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 育五个方面。小学德育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性品格为主要目标。所谓基础性品 格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第二节 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 定。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 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2、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 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1、强调基础性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全面性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第三节 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 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 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 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

3、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区分开来。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爱国。 第五,爱国主义要体现层次性。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 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 “假集体”。第二,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道德价值。三、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学生, 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与能力

4、。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第二,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 第三,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四、理想教育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第一,要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 第二,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第二章 德育过程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品德教育过程,也即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 德的过程。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的 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其联系表现为:德育过程是小 事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

5、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这些要 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 程中的最基本是在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 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一)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二)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2、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

6、着维持作用。4、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三)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3、德育要有针对性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一)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总之,外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在个体积极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实现 的,所以,品德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参与活动的结果。(二)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让活动具有“发展效应”2、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3、要激发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创造活动:一个人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 个等级 :最低的是被动应答,第二个是自觉适

7、应,第三个是自主创造。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 水平。其次,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最后,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个体的品德发展与形成为什么教育长期性的态度呢?首先,品德发展 具有阶段性。其次,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才能 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 生变化。最后,道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

8、个要素。 反复性是指个体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 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为何会出现反复曲折呢?首先,个体品德结构 是一种动力定型。其次,在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 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当然会对品德的发展与 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再次,学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出现的 重要原因。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2、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第三章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第一节 德育原则一、疏导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

9、认识入 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遵循以下三个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二、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 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使学生道德成长 要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内化道德要求。要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尊重学生 第二、要向学

10、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四、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和道德状况灵活的提出各 项教育要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做到: 第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 第二、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的加以教育 第三、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施教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 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的统一起 来。做到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第二、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 体。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

11、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 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 体影响的作用。要注意以下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是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第二、对每一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第三、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 学生的影响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状态。第二节 德育途径一、各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包 括品德课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各学科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 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 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

12、地、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 育。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学校和班级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 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报告会劳动节假日活动 另外,还有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旅游社会服务活动等。三、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教育是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 的。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 实施德育,学习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习应起 主导作用。第三节 德育方法一、说服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认识,形 成正确道德观点的方法。分两类:一是语言文字说服;二是事实说服。 运用时要注意:1、说理要有明确的

13、针对性2、说理要注重差异和时期3、说理要具有趣味性4、教师要以诚待人二、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潜移默化 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 包含了三方面:1、人格感化2、环境熏陶3、艺术侵染运用时注意几点: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三、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去影响学生的方法。包括三方面 :1、典范2、示范3、典型榜样的选择要坚持以下原则:1、可接受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时代性原则4、德智并重原则四、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

14、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1、行为训练2、娱乐或休闲活动3、社会实践4、委托任务运用时要注意: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3、坚持严格要求4、注意检查和坚持五、奖惩法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品德与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 评、处分两个方面。(一)表扬与批评(二)奖励与处分 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第四章 师德、师德规范与师德教育第一节 师德内涵一、师德概念的界定把师德界定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 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

15、的区别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师德即教师道德” 二是“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主张将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 移到公共领域,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全部袒 露在职业监督之中。第二节 师德规范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2008 年修订的规范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 它在原则列举上缩减为六个,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 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二、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 (一)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二)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解析1、爱岗敬业 “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指尽心

16、竭力做好本职工 作。需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地位和待遇,从而增强作为教师的使命 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第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第三,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2、教书育人 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专研业务,勇于创新。 第二,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功能。3、为人师表 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法的楷 模和表率。以下另提几点建议: 第一,为人师表要具有全面性。 第二,为人师表要具有内在性。第三,为人师表要具有“度”。三、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1、缺乏教师职业的特点2、过于抽象空泛3、存在着“不当”的现象4、师

17、德规范的罗列上存在着重叠现象第三节 师德教育一、当前要加强师德教育的原因 (一)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 为了使教育回归其道德本质,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道德性。 这是我们强调师德建设的最根本之处。(二)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首先,从劳动目的上看,教师的劳动不是表达个人的目的,而是反映 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根据社会的目的,教师应该既要强调智育 还要强调德育与体育。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集体性和综合性特点。 最后,教师劳动成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要求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非功利性的思维。(四)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 一般来说,教师存在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

18、着教师的 职业道德走向失范:第一,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第二,权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第三,名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第四,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二、师德教育的途径(一)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1、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4、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二)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实践:是指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职场中,通过践行师德规范,进一 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理解。2、拜师:是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3、自我修养(1)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达到自我否定、自我 改造和自我完善。(2)慎独:指的是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 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