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01336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王昌龄闺卷阅读答案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 评和分享。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作中,闺怨尤为突出,描写了闺中少妇心理微妙变化。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凝妆:盛妆。悔教:悔使。阅读及答案首句的“”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少妇”的情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参考答案不知愁(2) 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3) 少妇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4. 有人说第三句

2、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解析: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 微妙变化,耐人寻味。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是 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 愁”,第四句中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 决。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 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自身的孤 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 的心理活动。5.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 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 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 “闺怨”的主题。译文一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 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 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译文二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