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16011905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复旦投毒案应反思教育本质本期主笔:贾也罪恶其有来自,只因埋得太深 大学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惨遭室友投毒,于4月1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不幸去世。面对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医学准博士,不是死在学校实验室里,也不是死于医院手术台上,而是死于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之手,悲愤填膺,却深感吐槽无力.人的嫉妒心真是可怕,原来,毒药的毒不是最毒,最毒是贪婪找不到底线;罪恶的恶不是最恶,而在于人性失去最后的防线。 逝者已逝,逝者安息;生者余悲,生者珍重。特别是黄洋之父母,白发送黑发,情又何以堪?复旦大学黄洋惨遭投毒,不幸去世!层出不穷的校园投毒案层出不穷的校园投毒事件引发教育思考 如今复旦投毒案的调

2、查进入公安机关调查取证阶段,话说黄洋中毒的物质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使用者非常专业。如此一来,可以锁定罪犯嫌疑,目前黄洋的室友林某已经刑拘。我们现在等待的是真相,望公安机关及早破案,尊重事实,不冤枉好人,不放过凶手,千万不要重演4年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无真相、无结果的。真相不仅是我们需要的,而且是也是对死者黄洋最大的安慰,对此我们要拭目以待。 悲剧已铸,意义在于反思:反思我们的大学,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这个社会。 如今我们的大学生怎么啦?大学-人们心目中纯洁的象牙塔已然不是学术之地,被我们不良的社会空气所污浊,成为是非之地,甚至杀人场了!校园投毒案时有

3、发生: 1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用铊盐投毒;19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用铊盐向三同学投毒;2012年,凤冈一学生将高效氟氯氰菊酯农药投放到桶装水内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被投毒。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仇恨,投毒去危害自己的同学,这无疑是社会的责任,是我们教育的失败。笔者总是以最大的善意进入人们的内心,试图去分析他们的内心。平常人想来,要去谋人性命,那得要有多大的仇恨、多扭曲的内心,才能下此毒手?黄洋与犯罪嫌疑犯林某共为同窗,同为室友,一起求知,更何况,校方称两人并非同一专业,已否认室友因妒忌其读博投毒,那还有多大的利益冲突?林某再自

4、我为中心,也不至于因为一点利益或者一丝不快,便草率地谋杀室友。对于案件的真相,我们必须去关注. 现在是黄洋同学是被毒死了,在全社会的关注下,相信作恶者终将被绳之以法.但是,我们想想也后怕:若是这等心有歹念的投毒者走向社会,按照他这种不健全的人格,一定会做出更恶劣的反人类的事来。因此,这这个意义上讲,黄洋是牺牲的了,以烈士的形式!教育的缺陷:重功利轻人格因功利而罔顾灵魂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中国作为曾经的一个文明之邦,也曾有过这样的见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中国教育为人垢病久矣,暴露出来种种问题,深刻地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视为简

5、单的技能培训,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于技能;培养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因为品德不全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高学历高智商的罪,更恶更毒,所以,干起坏事来危害性就越大。 钱理群先生也曾厉词批判现行的教育制度: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实上正是如此,虽然中国人受教育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受教育者们并没有去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是铁杆的利己主义者,千方百计地想在社会中占据一个相对自己有利的位

6、置。一旦占据有利位置后,又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这些既得利益。正因为如此,社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相反,越来越堕落了. 正因为如此,校园频发投毒事件就不足为奇了.这些经过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恶的基因将充分展现,完全可以这么说:他们绝对是奸商的好苗子、贪官的后备队甚至可能无恶不作,而且觉得作了恶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技能。 复旦投毒事件中,林某不择手段地清理掉品学兼优的黄洋,廉价地使用卑鄙手段来清理掉自己的对手,其实,恰恰影射我们社会的现实。比如我们社会中的逆淘汰现象,说明人们不再顾忌手段的卑鄙了,让自己捞到实际好处才是王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人得势、恶人当道的社会.教育的陷阱:意义无多的竞争大学精神:独

7、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的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即一个恶的环境,再好的种子也受之影响,最终开出恶之花来. 事实上,我们认为象牙塔般纯洁的大学已经严重变质了。中国的大学校园,理想主义色彩全无.大学生们没有经过人格的培养,自然就没有多少人品,他们过早地与社会同流合污,纷纷追逐自己的私利,确立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么冲进体制中去,抱到铁饭碗;要么成为亿万富翁,抱得美人归面对利益的诱惑,不管自己有肉没肉,都上去咬上一口,争取让自己吃上更多的肉。 作为国人,都争名夺利,乐此不疲:争着发财,争着买房、争着出国、甚至要争自己的墓地其实,这些人们要争的,正是权力者制定并抛出来的,就

8、像抛出肉骨头一样,给大家来争,互吠互咬,大家一嘴狗毛才好,争着争着,就只顾这个争的动作了,已然不顾为何而争了。 竞争就这样激烈并白热化起来的! 作为校园也概莫能外,学生也要面对各种竞争:入党要争、奖学金要争、贫困生名额要争、荣誉要争、选调生要争、先进分子要争、连当个班级小小干部也要争,学校推荐工作的名额也要争学生们就是在为争这些荣誉,弄得耳红面赤。而这些各种竞争的名目,也是学校抛出来的,美其名曰是激励”.许多竞争的名目,实则无关人品,甚至无关学术,只是有利于学生们将来的就业与升迁。所以,这种机制根本没法培养出什么大师级的人物。相反,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有问题的人,他们非常功利,又喜欢万事都做绝,以确保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黄洋与林某之间的恩怨,可能缘于两人之间的竞争:两人成绩很好.可惜的是,林某不生惺惺相惜之感,反生既生瑜何生亮之叹!他很有可能是为了能够出一口被黄洋盖住”光辉的恶气,选择的方法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竞争者,而是通过违法的不正常手段干掉竞争者. 如果林某投毒属实的话,那么这一事件毁灭的,将是两个风华正茂的高学历人才,以及他们背后原本满怀期待的父母家人,争来争去,竟争得一场空.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从当年的朱令到今天的黄洋,频频上演室友相残,我们该反思的不仅是校园!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