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6011904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5.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型飞行器研发制造销售项目计划书项 目 名 称: 小型飞行器制造目录简介1、生产大纲 2、原辅材料供应及动能供应3、生产技术方案 4、建设进度计划 5、投资估算及资金流向 计划简介:公司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技术条件,集中大批人才,生产研发 生产军民两用各型固定翼飞机。(按照时间顺序)1、计划需要征地 100 亩左右,并申请预留周边土地,以便于后期 发展。土地需要靠近水面,部分小飞机试验需要靠近水面。2、公司将建成研发中心大楼、整机组装厂房、库房、以及数座整 机、起降场地等。3、公司建成小型试验跑道,是飞机试飞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客 户购买飞机的重要试验设施。(可租用跑道前后两端的部分土 地保

2、证起降安全)一、公司计划生产小型飞机(仅供参考)中国市场分析:林业部门:航空护林是利用小型飞机进行航空护林,可以及时发现火情,同时迅速机 降或索降扑火人员,或直接洒水将火情消灭在初发阶段,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预计未来 1015年间我国需森林灭火型侦察巡逻型小型飞机180架。交通运输:用于海洋打捞救生、交通运输,在“十一五”期间已开始实施。短途 运输服务、海事救护,救生打捞需要大、中型直升机,预计未来 1015 年间需大、中 型直升机 40 架左右。抢险救灾:抢险救灾属国家突发应急系统,目前国家、各省市区抢险救灾紧急救 援中心相继产生,急需搜索救援、医疗救护、运输救灾物资、物资投放的飞机,这个领

3、域包括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多种救援等。从直升机救援需求来看,在西欧发达国 家如英、法、德等国基本上每50公里就建立一个起降点;在美国每200公里就建立一 个起降点。按中国救援区域的需求,至少需要30 0个基地、 1 0 0 0架左右的轻、中、重型 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海上石油开采和勘探服务:我国通用航空业在海上石油开采和勘探服务方面已 经远远超过通用航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石油、天燃气公司目前已使用直升机进行海上 石油平台和陆上石油的运输服务,并已制定计划,增加直升机数量和使用范围,进行石 油勘探、运输服务等;海洋局则需要大型直升机进行科学考察。预计未来1015年间 需大、中型直升机 80

4、架左右。电力部门:用于高压线路的架设,设备吊装和布线、检测等。2008年南方雪灾 给电力部门的输变电线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电力部门对开发应用直升机进行电力勘 探、高压线路的架设,设备吊装、布线、检测和电力巡线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AC313 型直升机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的契机,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大约30架。医疗救护:直升机可用于灾区、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实施紧急医疗救护、 伤病员转移。在建立中国的航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直升机有足够的空间可方便地改 装为空中手术台,实施空中手术。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医疗救援直升机大约220架。城市服务:为了提高城市综合治理、公安、消防和海

5、关快速反应能力,使用飞机、直升机已势在必行。国外在这一领域,直升机的使用程度很高,但在我国才处于起步和 发展阶段。目前些大中城市对通用航空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围绕像公安、城市消防、 紧急医疗救护等城市服务项目的通用航空作业飞行今后将会不断增长。预计未来1015 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和各型固定翼飞机大约520架。航空游览:我国旅游景区多,景区内景点多而分散,有不少地方利用地面交通工 具很不方便。虽然目前我国直升机空中观光、短途包机等项目已经出现,但是还没有形 成规模和产业,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各项审批手续的简化,我国的飞机旅游市场有望 真正启动,在未来510年得到飞速发展,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

6、大、中型直升机和 各型固定翼飞机大约300架。公安系统:主要用途包括人员和物资运输、城市消防、维稳防控等。在人员运输 方面,迫切需要的是执行反恐任务,特别是在我国的南疆、西北边疆,反恐形势十分严 峻。在城市消防方面,装备消防灭火设备的警用大型直升机可以直接实施城市灭火作业。 未来1015年间这个领域大致需要135架各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3、生产大纲航空复杂产品具有客户需求、产品组成、产品技术、涉及学科专业、制造流程、试验维护、项目管理、工作环境等特点。并且产品生命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生产和质量要求严格。装配是航空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 质量、性能、寿命和可维护性

7、。在制造过程中重点的是装配,时间约占总生产时间的20%50%,装配费 用占制造总费用的20%30%为了缩短产品装配周期,降低装配成本,提高装配质量,航空产品的 装配工艺规划、必须要系统的生产,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各种部 门间距配合程度。计划生产转让活塞或内燃气轮机(涡浆)固定翼其有效荷载1.5T,载10人,含先进的生产加工手段及数字仪表,稳定的航空航电系统,使得飞机能适应各种飞行条件,满足大部分生产需要。 灵活机动的设计在必要时还能根据需求改装成各类专用型机型。各种易损 固件均必须严格的按照固定的生产数据库生产,有效的减低了后勤保障压 力。生产规模 在生产装备线步入系统化生产之后,根据需

8、求,生产项目将至少可以 实现年产量 200台基础装备飞机,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创造税金 2000 万元。提供200500个就业岗位。生产手段及动能供应 本计划属于高新技术、高端机械研发制造行业,所需零部件严格按照 飞行器国际主流的美标或欧标制造生产以适应国际化销售。配电系统需要 10KV、220KVA 变压器供电,组装车间需要 380V 电压。 试验室需用 380V 电压电源。特点:(1)产品类型复杂,具有小批量、多样化特点(2)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整体化,工艺难度大,过程复杂;(3)薄壁化、大型化特点突出,变形控制极为关键;(4)材料去除量大,切削加工效率问题突出(5)质量控制要求(6)产品

9、材料多样 (7)大型结构件毛料价值高,质量风险大。所以我们的部件机体部件采用髙速3轴CNC,髙速5轴联动CNC加工,髙速 数控车床等数控设备。应用CAD/CAPP/CAM/CAE自动化设计制造应用软件以 及 DFX 等并行工程,拥有足够的工艺知识数据库、切削参数数据库、各种 规范化的技术资料作为使能工具。因而设计与工艺手段先进,工艺精良, NC 加工程序优质,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有效的缩短了零件生产周期。数控加工流程通过CIATA,CAD,UG等软件设计飞机部件,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仿真, 然后通过UG的刀路生成程序加工精密飞机部件,实现完全数字化打造,高 精密

10、度。鉴于数控加工中心价格很贵,技术上能够实现数控加工中心自主改造与制 造,需要耗资耗时的投入才能实现全数控化车间,达到极高的加工效率与 加工精度以及生产规模。3.5 飞机连接装配 主要采用数控自动钻铆机,有需要可以用机械手或机器人装配。 铆接作为飞机零部件装配中采用的主要连接形式,但同时也具有很多适应 于飞机结构装配的特点:连接强度稳定可靠、容易检查和排除故障、使用 工具简单、适用于较复杂结构的连接。铆接的一般过程包括制铆钉孔、锪 窝(对沉头铆钉而言)、注胶(对有密封要求的铆接而言)、插钉、铣平 等作业步骤。手工铆接作业中,铆接的质量主要依靠作业人员的经验,制铆接孔时孔的 垂直度不易保证,且铆

11、接时的钉与孔的同轴度、钉的垂直度也依赖作业人 员的操作水平。同时,人工铆接所能施加的铆接力和力矩较小,铆接效率 也较低。当然,传统的人工铆接也有自动钻铆系统所不能取代的优点,即 铆接时的灵巧性很高,铆接范围也不受限制,尤其在结构件开敞性不好的 情况下,传统铆接的优点尤为突出。传统人工铆接中,铆钉孔的位置确定 有画线钻孔、导孔钻孔、钻模钻孔等方式,制孔工具为风钻。铆接一般使 用气动铆枪,容易产生孔径超差、铆钉孔错位、埋头窝过深、镦头偏斜、 夹层有间隙等缺陷。由于铆接力较小,铆钉杆镦粗不均匀,钉杆呈圆锥形 易使工件产生翘曲变形,对于高干涉量的铆接,难以胜任,而且工作环境 噪音较大,劳动强度大。自动

12、钻铆系统由定位、测量、控制、送料、末端执行器等子系统组成。由于机床带有髙速、髙精度的转削主轴头,一次进给即能钻出0.005mm以内 髙精度的孔,同时埋头窝的深度也可精确控制在土0.01mm以内,再加上机 床由数控系统控制各轴运动,并采用精密自动化工装夹具,使得铆钉镦头 髙度保持一致,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自动钻铆系统的定位精度借助数控 定位系统,可达到土 0 . 025mm ,同时铆接效率较传统人工铆接髙1 0倍,由 于铆接质量的稳定可靠,铆接后的结构寿命也可提髙 67 倍。3.6 飞机制造技术 主要包含总体布局设计,空气动力学,结构与强度,动力与传动,飞行控 制,以及材料制造等。下面我简述简单

13、固定翼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参考数据 一、发动机与螺旋桨(1)最大起飞重量W (公斤)二发动机最大功率X10.8(2)螺旋桨转速R (转/分钟)X螺旋桨直径D (米)=3250(3)螺旋桨转速R (转/分钟)=170=(D直径X3.14V60)(4)螺旋桨直径D (米)=170三转速(转/分钟)=0.0523 桨尖线速度=50%音速发动机与螺旋桨匹配参考值:转速(转/分钟)直径参考60009080755000100969490400011011211010030001451401351301202000185172165157145120发动机功率hp353025201510二、荷载与翼面积功载二总

14、重(公斤)WV功率(千瓦)P翼载二总重(公斤)WV翼面积(平米)生力(n) F=1/2空气密度X速度2 (m/s)X升力系数翼面积S=总重X2=(空气密度X速度2 X升力系数)副机翼S副(m2 ) =10%翼面积(m2 )尾力臂(重心到舵轴)L (米)=2.5X弦(米)尾容量v=(L尾力臂(米)XS垂)= (b翼展(米)XS翼面积川垂尾总面积S垂 心)=(0.04Xb翼展X翼面积)=L尾力臂(米)平尾总面积S平(m2 )=(翼展三尾力臂)X弦2 X0.5翼载与失速速度参考值:翼载(kg/m2)5101520253035404550薄翼(km/h)32374551576269727783厚翼(k

15、m/h)28323845515558626874性能跟匹平失速(km/h) =10.15(翼载三因素)开平方最大速度(km/h) 84.5XC翼载三功载)开平方机翼展弦比(ar)=翼展三平均弦二翼展2三翼面积静稳定余度二俯仰力矩系数三升力系数匹平公式1:前重二后力臂三总力臂X总重后重二前力臂三总力臂X总重 匹平公式2:各前点重量X到重心点距离二后各点重量X到重心点距离 3.7航空仿真技术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 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 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综合集成了计算 机、网络技术、图形

16、图像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 等多个髙新技术领域的知识。(1)装配过程分解:总装、组装和部装,各组、部件装配过程一般由清洗、装配公差 计算、机械部分装配、电子元器件装配、布线、测试等部分组成,产品的 装配是一个机装、电装、布装混合的过程。(2)航空产品结构布局一般较为紧凑,装配空间狭小,不便于使用工 装、仪器设备,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造成无法装配 的情况。因此,工装、夹具的返修率高、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高。(3)产品生产批量较小,如果对所有型号产品进行试制、试装配,将 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4)产品形状结构复杂,零件装配路径曲折,仅

17、仅依靠工艺员的空间 想象力难以体现真实装配情况,装配工艺的编制难度较大。(5)零部件数量较多,尺寸差别很大,经常出现零件错装、漏装的情 况,仅仅依靠二维装配工艺很难理解装配过程,需要装配工艺人员在装配 现场指导工人进行装配。传统的装配工艺规划模式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包括:装配工艺人员 要从二维图纸中提取出大量的装配工艺信息,工作量很大;装配工艺以文 字说明为主,并通过工艺附图辅助工人理解复杂工装、关键工序,装配工 人对产品的整体结构没有直观理解,装配工艺中的工艺装备与装配现场的 装配资源难以一一对应起来;装配现场的工装、夹具、仪器设备数量较大 种类繁多,工艺人员依靠二维图纸设计出的工艺装备往往

18、不太合理,甚至 在装配过程中与产品发生干涉,导致无法装配;由于缺乏可靠的仿真验证 手段,只能在装配现场发现装配问题,再对工艺装备进行重新设计,整个 过程非常繁琐,延长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我们的仿真提供有包括视景成像,操纵负荷控制,运动控制,声音仿真, 实时控制,飞行器建模,人机界面仿真,系统控制仿真。3.8 航空电气系统由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组成飞机航电系统主要通过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飞行状态、导航 定位参数、动力装置以及燃油、武器与火控参数等的各类传感器。通过飞 行控制系统对这些传感器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精度,增加其 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并够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判

19、断和自 适应。传感器网络的载体有电缆线、电力线、光纤、电磁波等。其中采用 电磁波作为载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小型化、低功耗、远端信息 的并行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由电源、感知部件、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 软件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电源用于提供网络正常运行必须的能源;感知 部件用于感知、获取外界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所获取的 信息进行处理、保存,并控制感知部件和电源的工作模式,协调各节点的 工作;通信部件负责与其他传感器等进行通信;软件为网络提供需要的软 件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用户既可以主动查询、收集感知信息,也可以被动接收网络

20、发布的信息, 同时对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对感知对象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上2 种应用模 式分别对应了多到一、一到多的通信模式。3.9 射频技术射频(RF)技术的应用包括综合射频传感器,它将飞机上所有射频传感器综 合在一起,完成信号的发射、接收和预处理。此外,还研究有基于nRF系 列无线收发芯片的飞机线路识别系统,利用该便携式系统,可以对机载系 统线路进行分析与测试、对机载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3.10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总线技术 数据总线作为航电系统的中枢,负责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3.11 结构监测 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系统,预警 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系统。3.13 控制设计 飞机的实时操控和摄像机的实时操控,雷达系统的远程设计,可以按要求 针对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