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氧气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601016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神奇的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神奇的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神奇的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神奇的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氧气(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神奇的氧气教案设计 积金学校 张贤龙 2011-12-14一、教材分析氧气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课本安排为学生学习了实验基本操做以及氧气的性质后接触到的一个分组实验,既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符合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本节课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了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

2、法: (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识化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采取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独立地掌握。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医疗急救、潜水、宇航、炼钢以及蜡烛、

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使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氧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获得氧气的欲望,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得到氧气呢?同学们的设想可能主要有三种:(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2)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3)用一些物质反应制得氧气。自然界中的氧气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同学们早就知道的,而人们又是怎样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呢?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同学们认识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同学们看到科学力量的神奇伟大,使钟爱科学的情愫在孩子们心中萌发。工业制氧的方法显然不适合于在目前条件下进行,从而用第三个设想引出本节课的任务实验室制

4、氧气。面对这个课题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么样的物质来制取氧气呢?2、实验探究一 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在这里我设计用演示实验展示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既双氧水在生活中的医用原理。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灵感往往来自于身边的小事,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继而创造奇迹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确过氧化氢是一种本身就可以反应放出氧气的物质。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我设计了一个五步连环探究方案。步骤一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氢能产生氧气。 根据氧气性质同学们很容易设计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的方法,既然过氧化氢能产生氧气,木条为什么不能复燃呢?同学们会做出如下的假设(1)过氧化氢放久

5、变质了(2)过氧化氢反应太慢,产生氧气量少如果是反应太慢所致,有什么办法加快反应速率呢?步骤二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现象令同学们很兴奋。 提出问题:产生氧气的速率为什么突然加快了? 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可能得出三种不同的看法: (1) 二氧化锰也能放出氧气,加入它使氧气的量增多 (2) 二氧化锰是反应物,它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3)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看法,二氧化锰会放出氧气吗?进行步骤三 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锰是否能产生氧气给二氧化锰加热后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但思维严谨的学生仍然会持怀疑态度,应该告诉同学们,科

6、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二氧化锰不能放出氧气的结论。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看法难度较大,我采取避开锋芒迂回包抄的战术来解决。首先组织同学们观察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的实验结束后,试管底部有黑色粉末,它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做出是二氧化锰的假设。步骤四设计实验验证剩余的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 同学们再次经过讨论分析得出如下几种验证方案:(1) 将黑色粉末滤出干燥后与试剂瓶中的二氧化锰对比观察(2) 将黑色粉末滤出干燥后测密度,与二氧化锰的密度相对比(3) 向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是否又有大量氧气放出 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方案都应给予鼓励。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共识,最

7、可取的是方案三,经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同学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似乎没有减少,好像是“用之不竭”,针对这个现象进行步骤五设计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后是否改变的方案该步骤只作为实验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设计实验能力,时间关系,我把科学家做该实验的结果展示出来,同学们得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的结论。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那么它一定不是反应物,从而证明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是错误的,可见是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这样的设计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在过氧化氢反应表达式中为什么二氧化锰要写在箭头上了。设计意图:我

8、设计的这个探究实验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飞跃。3、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催化剂的定义,同学们会有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的错误认识。此时让同学们总结催化剂的定义,同学们都会认为催化剂一定能加速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接着设计媒体展示几种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的作用,使同学们根据一变二不变的特点顺利总结出催化剂的定义。第一个战役刚刚结束,新的战役又吹响了号角。提出问题:还能用其它物质制取氧气吗?媒体展示信息:除了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4、实验探究二 对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9、制氧气的探究步骤一 在小试管中分别取一定量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实验中学生会发现高锰酸钾很快放出氧气,而氯酸钾却须加热至熔化沸腾才缓慢放出氧气。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呢?依据所学同学们马上想到了加入催化剂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将所学及时反馈,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步骤二 将少量二氧化锰加入到步骤一中盛有氯酸钾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5、归纳总结让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利用三个制氧气反应得出分解反应的定义,并与化合反应对比。反应物种类生成物种类反应特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6、学以致用给出一个这样的题目:实验室里要制取10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可

10、是缺少二氧化锰,只有少量的高锰酸钾和较多的氯酸钾,你将如何做呢?设计意图:这个题目将催化剂和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验。7、感受成功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设计意图:同学们对本节课的收获畅所欲言,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8、课后延伸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寻找新催化剂的兴趣试验:给你铁锈、氧化铜、红砖粉末、水泥块等几种物质,请你任选一种物质设计实验验证它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确一个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同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六、 教学设计反思总之这节课我力求赋予这种纯理性知识以灵性的翅膀,让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深奥的道理,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