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6009194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六(马说)(1)(2011安徽省)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2)(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2、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

3、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3)(12

4、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 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4)(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5、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5、2008年山东省烟台市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6、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2分)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食之不能尽其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6、(广东汕头卷)2007年 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7、其材。译文: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7、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

8、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刖:音“yu”,古代一种酷刑,断足。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