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6008625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董大等2首古诗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别董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主题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

2、走近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 【教学准备】以卡书写辅助教学的其余几首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照例进行班级的课前热身操古诗词推介会 一、诵读导入,整体感知。 、教师一句话小结诗词推介会,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的一首送别之词。(板书:别)从这这首词中我们感受着作者浓浓的别愁离绪。古代不比现在有汽车、飞机,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一旦分离,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真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他们只能把这种别离的愁思深深地蕴藏心底,化作一句句真情的诗。 、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

3、一位好朋友。知道他叫什么吗?(板书古诗别董大) 、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有什么疑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齐读。 、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据说董大

4、善古琴,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

5、谁能再读一下?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

6、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师生补充:好友董

7、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如果你是董大,面对好友

8、的赠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过渡: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似乎只有诗人高适,才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的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再读整首古诗。 6、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劝慰他们呢? 7、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要对别人说:生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读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再读 三、对比参读,积累感悟。 过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别主题的

9、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任意选上一首,跟今天学的别董大比一比,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自己比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这里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让我们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词,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并

10、将诗词中送别的名句板书到黑板上) 5、指导诵读送别名句。 四、实践尝试,拓展延伸。 1、尝试整理送别诗词名句专辑。 2、结合暮江吟,搜集下节课山水主题古诗教学的相关资料。 同学们,下课铃响,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请你们也用一句话送送今天听课的老师,好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念准每个字的字音,认识每个字。2、 吟唱中理解诗歌的含义。3、 学习声律启蒙真韵中的一节。4、 学习对对子【教学重点】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孩子们,现在依然是寒冷的冬天。在北方依然是白雪皑皑的世界。虽然银白的世界看起来非常美丽,但严寒也是让人受不了的。呼呼地北风刮得脸都快裂开了一

11、样疼。温度是那么的低,以致于手脚都常常冻僵冻坏了。也是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日子,诗人刘长卿写下了这首诗齐读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二、念一念,读准字音1、 这是一首五言诗。请孩子们读一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自由读)2、 反馈:哪位孩子认为自己读准了每个字的字音,敢来教大家读一读? 3、齐读诗歌。 三、诵一诵,理解诗意1、 请孩子们按照标出来的音长读一读这首诗歌。(自由诵读)2、 指名诵读3、一首好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孩子们再用心地诵一诵这首诗,待会告诉大家,你从这首诗歌里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声韵分析参考:押韵的分析:这首诗歌押的韵是声律启蒙里第十一个韵部真韵。押这个韵的诗歌,一般是比较抒情

12、的,表达一种忧愁、苦闷的情感。“日暮苍山远”,诗人用声音描绘出了时间“日暮”,入声字“日”与仄声字“暮”连在一起用,表现了诗人此时的情感,是一种无奈甚至绝望的感觉。“苍山”两个字描绘着山的雄伟,一个上声的“远”字描绘着远处青黑色的山连绵起伏,而我要去的目的地更在遥远的地方。这句诗充满了诗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天寒白屋贫”,不光时间到了日暮,太阳已经下山的时刻,天气还非常寒冷,诗人把“寒”字放在第二个字,拖长,用声音描绘着天气的寒冷,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旅人抱着身子在寒风中颤抖的样子。天气寒冷也就罢了,找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屋子暖和暖和吧,可是“白屋贫”。白屋:因屋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

13、不加油漆而得名。贫:稀少。就是农家那种最简陋的,没有油漆任何色彩的白屋也很难见到啊。于是,我只能在这旷野中孤独地行走,哪怕已经走得筋疲力尽,为了寻找前方的那一丝温暖,我也只能不断地向前走去。诗人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悲哀。“柴门闻犬吠”诗人走啊,走啊,天已经完全黑了。忽然间看到了前方有一处屋子,赶紧跑过去。一户人家的柴门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赶紧举起手来敲门,请求借宿。一阵犬吠声是从柴门里传来的。所以,诗人对“柴门”感到万分欣喜,所以拉长门字,再交待欣喜的原因,是因为听到了狗叫声。“风雪夜归人”,天已经完全黑了,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终于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了。拉长的“归”字,描绘出自己“宾

14、至如归”的感受。试想,诗人在日暮路遥之际,遇一暂可栖身之所,实属不易,因而倍感慰藉,顿时有了一种主人夜归之感。诗人的心也从先前的凄凉紧张渐渐归于平静了。 四、反复诵读,玩味诗歌四、吟一吟,表达情感1、 一首好诗是一首感人的歌。通过反复的诵读,我们一定有了自己心中的旋律,现在,请孩子们自己试着吟一吟,待会来给大家展示展示。(自由吟诵、展示)2、 请孩子们来听一听徐建顺伯伯的吟诵。看他的旋律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听、回答)3、再来听一听吟诵家彭世强先生的吟诵。看看他的旋律跟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听、回答)五、古诗配画欣赏请看看这首诗配的图画。孩子们特别注意诗歌文字所在的位置。希望大家的古诗配画也能像这样。六、回顾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1、教师吟诵全诗。(配乐) 此时此刻在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人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找2-3名学生说一说) 2、师总结:我们仿佛看到了傍晚时分,又阴又冷,作者一人在崎岖的山路上孤独的走着,在山路的尽头看到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夜里风呼呼地刮着,雪下了起来,他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院子里狗的叫声,原来是主人深夜冒雪回来了。 3、请你在脑海中想象着这一幅幅画面,再细细的品读这首诗。 4、导:诗人刘长卿这一路爬山涉水走来,看到了灰蒙蒙的天、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