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

上传人:胡** 文档编号:15995854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周国平将苦难定义为【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 苦难的精神价值周国平阅读答案 苦难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忆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p 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许多章节读来饶有兴趣,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 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

2、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考虑。 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才能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 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妙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假设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根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

3、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者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将来,不复有希望。假设苦难本身毫无价值,那么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成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管苦难是否暂时的,假设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忽 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时机,并因此而放弃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

4、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与他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 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界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

5、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忧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假设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 解,相信苦难确实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确实提供了一种时机。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时机才能得到考验和进步。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化的底蕴。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5 分,多项选择不给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6、 分 A当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 B 人只有通过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才能和生命的价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C倘假设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他仍有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D所有的苦难都是暂时的,因为苦难的生活是虚幻的生活。 E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即在立足现世人生的立场上使人得以救赎原罪。 1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中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处于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一定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B人陷入绝境的境遇,我们就只好成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 C宗教把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让人彻底成为苦难环 境的牺牲品。 D当人带着承受苦难而

7、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更有深化的底蕴。 14请详细阐释文中画线句子中“最后的内在自由”这一短语的内涵。 4 分 15廖智是一名美丽的舞蹈教师,有着和睦的家庭和热爱的事业。汶川地震,她在废墟被埋30 多小时,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之后又遭受了失去幼女和肉体截肢的痛楚,最终还被丈夫离弃,但她积极治疗,坚强地活下来并舞出精彩人生。根据文意,试对苦难在廖智不幸生活中所发挥的精神价值作简要解析。 4 分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12 5 分 AC此题考察 纳内容要点和分析p 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的才能 B 绝对化,原文是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创造,体验,肯定苦难本生在人生中的意义;D 强加因果

8、 E 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 13 3 分 D A 绝对化;B 曲解文意,原文是“假设苦难本身毫无价值,那么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成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错;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此种说法。 14 4 分 答案要点人拥有的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 2 分既显示个人品质,又展示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2 分 15 4 分 答案要点遭遇苦难,当个人失去了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有必要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廖智遭遇身体的残缺和情感的缺失,积极治疗,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 个人带着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化的底蕴。带着承受苦难带来的精神价值,廖智找到了人生目的,舞出人生,实现内在的精神才能和生命的价值,获得体验美妙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文中观点 2 分,结合廖智事例分析p 2分。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