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1599558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学生们很喜欢用实验方式进行物质的鉴别,各种方法任自己挑选,希望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鉴别出来后有一股成功的喜悦感。因此,教学中大胆地把演示实验向学生开放,除了能引起他们有意注意、增强观察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创新精神。一、在实验课上运用探究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它以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

2、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这时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有学生上场了。不同次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满。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出不准的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硫代替磷可以吗?为什么?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实验设计,激发了探索兴趣,部分学生还询问哪有买实验仪器的?好在家里实验,课余时间可以进实验室做实验。从学生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可体验到探究教学的甜头。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雪碧、可乐均可

3、),其他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火柴、小木条、二支小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毛玻璃片)、放有二支高低不一蜡烛的小烧杯;药品有: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隔天布置时,学生就很惊奇,“上化学课要带汽水?”上课一开始,出示的课标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就让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这时老师应及时地强调探究计划:“你准备探究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通过自由发言,补充,归纳出副标题:该气体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气味;2)密度(3)溶解性;化学性质:1)可燃性或助燃性;2)能否与石灰水反应?(3)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开始实验,学生打开瓶盖,静止着观察。汇报观

4、察到的现象:有气体产生,气泡冒出,发出丝丝响声,泡沫溢出瓶口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喝掉一些,用已有的仪器设计收集一瓶气体(可适当摇动瓶子)。有的学生用向上排气法,有的用向下排气法,有的拿着集气瓶不知所措(个别提醒一下)。1分钟后,把收集的气体倒入点燃的高低不一蜡烛的烧杯中。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加争论后得出结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最后,用适宜的方法收集两试管气体,并试验气体的其它性质,推断出气体的名称。结论一出来,有的学生就嚷道:“二氧化碳也可以吃呀?”这时,老师简单介绍汽水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

5、有化学。在学到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也是通过几种药品:氧化铜、木炭、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稀盐酸等之间的比较和装置(制氧气、氢气)的选择来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和装置。学生实验课上,在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如:“实验五”时,让学生设计一个用二种固体加热制取一种密度比空气轻、易溶于水的气体的装置;“实验六”时,让学生思考怎样用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从而更严密、科学地证实此反应中有水生成;“实验七”时,让学生鉴别两块外表相似的石头:一块是大理石,一块是花岗石(主要成分SiO2);“实验八、九”时,让学生鉴别一些溶液:HCL和H2SO4;NaOH和Ca(OH)2;Na

6、Cl、CaCl2和HCL等。从限制条件题设计鉴别方案: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三瓶无色溶液:H2O、NaOH、HCL;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四种无色溶液:Na2SO4、BaCl2、Na2CO3、HCL。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质。运用探究性教学,对老师自己也是一个促进,迫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充电,经常地阅读有关报刊、杂志,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化学新知,发展新动向,同时也要了解一些相关学科知识。近年的试题在朝着开放性、发展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更深层次的把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树立环保

7、意识和人类发展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更具有深刻的意义。综合性试题中学科的交叉、渗透,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正是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二、用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发现问题。教师预先装配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注:导管口已放入集气瓶中),然后马上收集气体,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满第一瓶后,写上标号“1”,马上收集第二瓶,集满后写上标号“2”。接着,用收集好的这两瓶氧气做了一个蜡烛燃烧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1号瓶中蜡烛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比不上2号瓶。2.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讲出心中存在的疑惑

8、。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收集的两瓶氧气在对比实验中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解决问题。在学生经过讨论后,再交流自己的看法。有学生提出:“1号瓶中蜡烛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不如2号瓶,说明1号瓶中的氧气没有2号瓶多。”这个观点得到其他学生的一致赞同。教师可点拨:即1号瓶氧气浓度没有2号瓶大。)有学生又提出:是不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1号瓶氧气不纯?”马上有学生反驳这“”个观点:如果是气密性不好,应该两瓶氧气都不纯。又有学生提出:“是不是因为试管及导管中的空气混入了1号瓶中,造成1号瓶氧气不纯,而2号瓶是在收集完1号瓶后马上收集,所以2号瓶收集到的氧气就比1号瓶纯净。”这个

9、观点没有学生反对,教师提出:“我们假设这个观点正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操作来避免产生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在加热前,不能把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当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将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马上又有学生提出:“怎样才能知道空气已经排尽了呢?”教师让学生回想前面实验中在加热后,导管口产生气泡速度的变化情况。学生马上得出答案:刚开始加热时,导管口产生气泡速度较慢,且不连续,这时应该是试管中的空气;过一会儿后,产生气泡速度加快,并且是连续均匀地放出,这时应该是氧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推断,并让学生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将前面的实验再做一遍,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后,发现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制得的两瓶氧气在蜡烛燃烧的对比实验中,现象基本一样,从而证明前面实验中1号瓶中氧气不纯是因为错误操作导致试管中空气混入造成的。只有学生自觉、主动获得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探究性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终获取知识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