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99392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基因技术及安全性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发展过程1953年,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假说 。1966年,美国科学家尼伦伯格(Nirenberg MW)等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随着DNA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相继发现,为体外遗传操作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1972年,美国科学家波义尔(Boyer HW)和博格(Berg P)等成功实现了将不同来源的两段DNA拼

2、接在一起的工作,标志着DNA重组技术的诞生 。1974年,莫洛(Morrow JF)等率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真核生物基因 。1978年又实现了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83年,科学家首次完成了对植物(烟草)的遗传改造二、技术分类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采用克隆等方式,在受体细胞中置人外源DNA,代表性的使用方式如载体介导法、DNA直接摄取法。当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理想的就是农杆菌介导法,该种方式是利用发根农杆菌等作为载体,在植物细胞中植入农杆菌,以实现细胞转化的目的。动物转基因技术显微注射法就是利用玻璃针将DNA注入到动物胚胎细胞核,再将DNA移植到动物体,使其正常

3、发育,是早期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法就是先在体外来培养细胞,筛选优质基因,再将其移植到卵细胞,再移植至母体之中 三、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一)医学上医学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动物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可克服单纯依靠自然突变体的局限。转基因技术还应用于蛋白质多肽药物的生产,如生产胰岛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红细胞生长素、尿激酶、人血红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粒细胞等等珍稀药物;还可利用动植物生产疫苗,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口蹄疫病毒蛋白 基因,狂犬病病毒G蛋白基因等。转基因植物还可以生产功能性抗

4、体以及生产工业上常用的糖类和工业用酶和脂肪等。(二)工业上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对工业发酵食品菌种如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改良;(2) 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3) 制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保健成分或有效因子,携带不同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动植物可以成为人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资源丰富的药库 。(三)农业上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强抗病性、增加产量、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抵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能力。目前全世界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已超过500种,但国内转基因食品的范围还比较小。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到栽种的作物里面,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杂草,保护作物免除药害。目前

5、从植物和微生物中已克隆出多种不同类型抗除草剂的基因 。昆虫对农作物生产危害极大,但目前对付昆虫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化学杀虫剂。将抗虫基因转入作物体内,由作物本身合成杀虫剂,使农作物本身具有抗虫特性,这样就会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将一些抗逆境基因克隆后转入植物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低温、盐碱等逆境的抗性 。(四)渔业上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鱼类养殖性能,增强其抗寒抗病能力,目前已有多种哺乳类和鸟类的基因被成功地整合到鱼类的基因组中,使转基因鱼的肌肉蛋白含量和饲料转换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此外还可以生产医药制品,譬如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斑马鱼卵子中,其受精孵化后可生成胰岛素产物。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

6、养观赏鱼等用途 。(五)畜牧业上转基因技术在畜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可以改良畜禽生产性状。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使动物自身合成某些氨基酸,改变其生长调节系统,促进其生长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缩短生长周期等。其次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对于某些疾病,如果可以从抗该病的动物中提取有关基因,将其转移给易感动物品种,则有希望培育出抗该病的品种。此外,可将病原体致病基因的反基因导入畜禽细胞,使病原体所产生的mRNA不能表达,从而起到抗病作用 。(六)环境保护上“DNA探针”可以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且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通常一种细菌

7、只能分解石油中的一种烃类,用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超级细菌”可以分解石油中的多种烃类化合物,有的还能吞食转化汞、镉等重金属,分解DDT等毒性物质四、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技术从诞生之日开始,便带来了许多争议。比如说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后,是否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伤害等。这些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转基因技术当前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开始演变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伦理等因素的复杂社会问题。(一)转基因技术对生物的影响农作物减产 :种植基因工程种子时,因为种植的植物基因都相同,当真菌、病毒侵袭这些植物时,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减产现象 。影响

8、生态平衡:当转基因植物产生花粉时,野生物携带基因化的种子会交叉授花基因化的作物,所有的作物、都会通过交叉授花易受污染。这种破坏效应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处于食物链更高层次的动物,直到危及到更多动物甚至我们人类 。产生耐药性细菌:采用耐抗生素基因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些基因就会通过细菌影响到我们。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生物有机体,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疾病。虽然几率较小,但如出现可以广泛传播并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正常生物存在威胁 :研究表明,一些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基因工程细菌在某些条件下可长期存活,时间之长足以刺激土壤生物产生变化,影响植物生长和营养循环进程,如果

9、使用此种土壤改良可能会伤害农作物 。(二)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影响林业生态环境:转抗除草剂的基因到杂草上会产生对除草剂具有超抗性的杂草,这种生物界基因的相互转移会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可造成长期而复杂的影响。此外,大面积种植单一转基因人工林的稳定性比人工纯林更低 。增加除草剂的使用: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用药量大大高于正常用药量。假如农民知道作物对除草剂有抵抗力,就会大量使用除草剂 4 。增加杀虫剂的使用:将优良的特定基因(如抗杀虫剂)植入作物,可能会使周围野生植物一并获得改良,呈现出抗杀虫剂的特征,这就意味着比以前有更多的杀虫剂进入田野和我们的

10、食品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过敏问题:过敏问题属于免疫变态性反应,外源基因产生新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毒性问题:绝对安全的食物是不存在的,在转基因食品中,部分基因可能会通过各类途径产生毒素,给人体造成伤害。研究显示,转基因食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在以往,已经发现转基因大豆、花生的过敏反应,由此造成了人们的恐慌 。杀虫毒素问题:转基因植物会产生杀虫毒素,这种毒素会随着植物的根部进入到土壤中,对土壤的环境和微生物造成了不良影响,继而影响植物种群多样性 。营养问题: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变了可

11、能导致人类的营养结构失衡 。标记基因问题:标记基因大多属于抗生素抗性基因,会通过各类渠道进入到食物链之中,并产长耐药菌,这类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抗性非常强。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时间还不长,还无法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人体长期食用,究竟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会不会对下一代造成威胁?这些都没有得到证实。当然,转基因食品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提高食品质量,解决病虫害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由于食用转基因食品造成人体健康问题的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支持态度,各个国家也加大了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希望能够纠正公众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