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98214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68.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I的急救和现代治疗(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现代治疗,兵团农一师医院心脏中心一区 罗仁,AMI的病理生理,冠脉斑块破裂 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心肌坏死 恶性心律失常(如Vf) 泵衰竭(心衰和休克) 心肌缺血、ReMI; 心功能低下、心衰 心律失常、猝死,死亡,AMI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 ECG动态演变 有任何2个均可确诊 心肌酶异常 因此,持续胸痛30 ,伴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含NTG 1-2不缓解,ECG前壁(V1-6)、下壁(II、 III、 AVF、 V7-9)导联ST或CLBBB即可确诊。不必等待酶学结果。 只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或ECG改变难以判断时,方依赖酶学的支持来确诊。,AMI

2、的特殊表现,以心衰为首发表现: 急性肺水肿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 AVB伴大汗、面色苍白、HR3040bpm 以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AVB伴BP 、HR 以上腹痛为首发表现: 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AMI的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痛剧烈,无ECG变化 心绞痛:胸痛30 急性肺栓塞:ECG SI QIII TIII,气胸:CXR可鉴别 心包炎、心肌炎:ECG广泛ST上抬 急腹症:有腹部体征,ECG无变化,AMI的治疗-急救处理 AMI的两大死因:心律失常(如Vf)和泵衰竭(心衰和休克); 过去30年来,AMI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和突破,包括CCU的建立(心电监测、除颤、血液动力学监测),药

3、物治疗进展(-受体阻滞剂、硝酸酯、抗血小板制剂和ACEI),再灌注治疗进展(溶栓和PTCA); 30天病死率从CCU前期的30CCU期的15 再灌注时期的5。,AMI的治疗原则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使闭塞的IRCA迅速再通 降低心肌耗氧量,AMI的治疗流程,一般治疗:CCU、镇痛、吸氧; 再灌注治疗 溶栓(IV)- r-tPA U.K r.S.K 急诊PTCA 药物治疗:硝酸酯、-受体阻滞剂、ACEI、抗血小板、抗凝剂; 并发症治疗- 心律失常 低血压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机械并发症 梗塞后心绞痛 再梗塞 梗塞恢复期(出院前)的治疗

4、血运重建术(PTCA、CABG),一般治疗 立即收入CCU: 卧床休息 (PTCA者入导管室)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吸氧 建立IV通道 立即给予ASA300mg P.o PTCA再加抵克力得500mg P.o 氯吡格雷300mg P.o 做好溶栓或PTCA的准备工作 给予镇静、通便和半流饮食,镇痛 吗啡 3mg IV,首选,10-15 可重复,总量15mg。 作用:镇痛抗心肌缺血 副作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NTG IV 10-20g/min,根据血压调整 剂量。 作用:抗心肌缺血止痛+降低LVEDP 40% 副作用:BP,RV MI时易发生 -受体阻滞剂:应早用,倍他乐克、氨酰心安,po

5、或IV 作用:心肌耗氧 ,缩小MI面积、阻滞CA的不良作用, 抗心律失常,抑制重构。 副作用:窦缓、AVB和诱发心衰。,AMI理想再灌注治疗和预后,迅速使闭塞的IRCA再通, 实现心肌完全再灌注 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 能保护心功能,防止心室扩大和重塑, 预防心衰发生; 降低住院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是Q波型AMI最最重要的急救措施,而且开始越早越好;,冠脉再通治疗恢复心肌再灌注的前提,溶栓治疗 急诊PTCA支架植入。,溶栓治疗 优点: 国内已普及和推广; 方便,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 基层医院也可开展; 再通率可达6080。 缺点: 有禁忌症; TIMI III级血流低,3

6、035; 再闭塞率高,约30; 出血并发症,颅内出血0.51.0%。,适应症 AMI伴ECG ST段上抬持续30 min ,含NTG未恢复者; 年龄70岁; 发病12小时; 无溶栓禁忌症者。,禁忌症-怕出血并发症 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者; 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系有活动性出血者; 不能控制的高血压(160/110mmHg); 半年内TIA或脑血管病发作史; 两周内做过大手术、或长时间心肺复苏者; 严重疾病如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溶栓剂 r-tPA (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K (尿激酶) S.K (链激酶) r.S.K(重组链激酶,上海) 其它如APSAC(茴香酰化纤溶酶原

7、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溶栓治疗方案,U.K国家8.5攻关溶栓方案 溶前口服ASA300mg,记录基础ECG,化验血八项,ACT,电解质,肝功能和心肌酶学,并避免肌注药物; U.K150200万IU0.9%NS100ml静点30 min完毕; 溶栓开始后2 3小时内每30 min做ECG一份;密切观察患者HR、BP、胸痛变化;捕捉冠脉再通的征象;观察神志变化和出血倾向。 24小时内定时测CPK和MB-CK,看酶峰提前与否; 溶栓8小时起用肝素7500U IH Q12h7天,同时服ASA 300mgQd 7天,然后改100mg Qd,终身服药。 溶栓后监测ACT和出、凝血指标; 再通率约6070。

8、,r-tPA(50mg)TUCC方案 溶前一般准备同上,ASA300mg po+肝素5000IU IV; r-tPA 8mg IV bolus,42mg ivgtt90 min; r-tPA输毕立即给肝素1000IU/min 48小时(维持aPTT60Sec 左右); 改皮下肝素7500IU Q12hr 5天; 术中注意事项和观察指标同上; 再通率达8085; 用量小、效果好,必要时还可用100mg; 对再闭者可再溶。,r.S.K溶栓方案 r.S.K150万IU5GS100ml ivgtt(60 min); ASA 0.3 Qd; 溶后12hr测ACT,ACT1.5倍正常值用肝素IH,否则不用

9、; 再通率80; 过敏反应(寒颤、发烧和皮疹等,无休克)5.5%,低血压7.8%(下壁多),需处理。,冠脉再通的判断 胸痛明显减轻或缓解; ECG上抬的ST段在2小时内回复50以上; 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Vf;严重心动过缓、BP和AVB),经处理都能恢复; 酶峰提前(MB-CK前移到14小时内);,并发症 出血:皮肤、粘膜、穿刺点、血尿;有上消化道出血12,颅内出血0.5 1%; 过敏:SK常见,寒颤、发烧、支气管哮喘和皮疹; 低血压:SK、rSK多见,也可能是下、后壁AMI的再灌注所致。,溶栓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时间窗:AMI12hr,只要有胸痛,ST也应溶栓,因发病时间不

10、一定是完全闭塞的时间; 同部位再梗塞:只要胸痛ST ,也要溶栓,因有大量存活心肌; 老年人溶栓(70岁):对高危患者(如广泛前壁、休克),也应试溶,否则死亡率太高,但有12颅内出血的并发症,应让家属了解并签字; 溶栓剂的选择:根据病情高危与否,及费用情况来定。年轻高危患者,费用不是问题时,应首选r-tPA,溶栓治疗的存在问题,再通率低,TIMI II/III级血流率6080 TIMI III级血流率4050 禁忌症适合溶栓者仅50左右 出血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2,颅内出血0.5-1%,急诊PTCA支架(与溶拴相比的优点),冠脉再通率高,约90; TIMI III级血流率高达85; 再闭率很低;

11、 无出血并发症; 禁忌症很少。,急诊PTCA支架的缺点 时间延搁 需要一定条件设备和一组专业人员 难以普及到基层医院 费用高,小剂量溶栓PTCA联合疗法,溶栓和PTCA的优势互补,使再通率90%, TIMI III级血流率80 PACT研究 60min造影开通率 tPA50mg 60 Placebo 34 TIMI III级血流率 挽救性PTCA 77 直接PTCA 79 Speed研究: 62(n323)患者溶栓者行介入治疗,成功率88%,从冠脉再通到心肌再灌注,IRCA再通后,只有恢复心肌再灌注,才能挽救缺血 心肌、保护MI区功能,降低病死率 IRCA再通后可并发无再流和慢血流现象,不能实

12、现心 肌再灌注 支架植入后,可出现血流受损(30%) IRCA再通达TIMI III级血流,也不一定达到完全心 肌再灌注,评价心肌再灌注的指标,TIMI 血流(0、I、II、 III级) TIMI血流帧数 (TIMI Frame Count,TFC ) 心肌显影 (Myocardial Blush) ECG上抬ST段回到等电位线 Doppler导丝血流频谱 心肌声学造影(Contrast Echo),ECG ST段迅速回落(ST resolution),间接反映心肌灌注好坏。 ST段回落50%对 50%,在多因素分析中比TIMI血流 能更好预测死亡。,影响心肌灌注的因素,微血管血栓栓塞(包括血

13、小板聚集) 微血管痉挛 微血管再灌注损伤(水肿、炎症反应) 微血管完整性破坏(Microcirculation Damage),改善心肌灌注的措施,机械措施:减少冠脉栓塞 直接支架植入(Direct Stenting) 远端保护装置 血栓旋吸术 药物保护 GP IIb/IIIa受体阻断剂 腺苷 (Adenosine) 中药 (通心络?)保护微血管,药物保护,血小板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 阿昔单抗 (ReoPro, Abciximab) 腺苷 (Adenosine) 中药:通心络?,IIb/IIIa受体阻滞剂,改善溶栓治疗的再灌注 TIMI III级血流率(TIMI 14, SPEE

14、D) 改善AMI介入时的再灌注 EPIC、PAPPORT和Neumann,通心络保护兔AMI 再灌注心肌损伤 和微血管的完整性,NO , ET 循环血内皮细胞计数(CBC) 心肌MDA , SOD , NOS 梗塞面积 梗塞再灌注后心肌灶性出血 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轻,硝酸酯 -受体阻滞剂 无禁忌症者均必须使用 ACEI、ARBS 抗血小板、抗凝 镁制剂、钙拮抗剂:必要时使用 G-I-K:可用可不用,最好不用 降脂药,AMI药物治疗,硝酸酯 NTG、异舒吉、爱倍等; NTG ivgtt 10-20g/min 48小时,同时用口服制剂; 抗心肌缺血、缩小梗塞面积、保护心功能; LVEDP 40、室壁

15、张力 ,抑制左室扩大和重构,预防心衰发生; 是AMI的必用药物之一; 副作用:头胀、头痛和低血压,RV MI 时易发生。,-受体阻滞剂 -乐克、氨酰心胺等; 使HR、SBP和心肌耗氧量; 能缩小梗塞面积; 阻滞儿茶酚胺的作用,抗室性心律失常; 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心功能,抑制左室扩大和重构(我们的实验室资料); 改善预后; 无禁忌症,必须使用,可口服或IV(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副作用;窦缓、AVB、使心衰加重。,ACEI 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普利”类; 抑制循环和组织中的RAA系统活性; 扩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心功能; 有效预防AMI后的左室扩张和重构,预防

16、心衰发生;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均证明,能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SAVE研究显示,对LVEF40%的前壁AMI患者的死亡率19; AMI无禁忌症者,必须使用,且易早期用; 用量宜从小到大,渐增加到目的剂量,小剂量有效,大剂量更好; 副作用:低血压、咳嗽和肾功能损害,停药即好;,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ARBS即“ 沙坦”类,包括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伊贝沙坦(Irbesartan)、泰咪沙坦(Telmisartan)和肯迪沙坦(Candesartan)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阻滞剂 在受体水平阻断Ang II的作用 能完全阻断RAA系统(包括经

17、典和非经典途径) Ang II更易激活AT2,产生有利作用 能防治AMI的左室重塑(我们的实验研究) 无咳嗽副作用 临床上可作为ACEI的替代品,用于不能耐受ACEI患者的治疗,抗血小板和抗凝 抗血小板(ASA)可使AMI死亡率、再梗率和脑卒中发生率25-50,所有患者都应使用; ASA:剂量0.31周,再改50mg Qd,终身服用; 抗凝(肝素、LWMH)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有助于IRCA再通或保持通畅,应常规使用。,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在AMI时禁用,可反射HR,增加死亡率; 特殊情况下,如冠脉反复痉挛,可用合心爽; 镁制剂 在老年AMI不能溶栓或溶栓治疗未通者应用,能死亡率; 对并

18、发室性心律失常者可用。 GIK 理论上对稳定心电有益; 对未溶栓或溶栓未通的患者,可能有害,因为大量液体可导致容量负荷增加,促进左室重构和扩大,产生心衰; 对已再灌注的患者有益与否,待临床试验验证; 目前,不应常规应用,研究应用时,也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否则可能有害。,AMI并发症的治疗,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PVCs(频发、成对、多源、R on T):-受体阻滞剂、 利多卡因、胺碘酮 VT:心室率快(150bpm),BP:同步直流电复律 (100-150ws);心室率慢者(150bpm), BP 正常: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大仑丁、胺碘 酮,必要时电复律 Vf:非同步除颤(200-300

19、ws)、去除诱因(缺血、高钾 、低钾、酸中毒、洋地黄中毒等);反复Vf,可 给肾上腺素1mg、嗅苄胺250mg IV 或胺碘酮75 - 150 mg后再除颤。再不成功,心肺复苏 室性加速性自主心率:是再通的标志,观察或阿托品、利多卡因,室上性心律失常 窦速:有心衰,治心衰; 无心衰,-受体阻滞剂; 与发热、疼痛有关者,对因治疗。 PACs:与心房内压有关,常伴有心衰,易产生AF、Af,本 身不必治疗,观察。 AF、Af:多见于心衰患者,预后不佳; Hr150bpm,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同步电复律(50-100ws); Hr150bpm, 血液动力学稳定:控制心室率。 有心衰:西地兰IV、胺碘酮

20、; 无心衰:-受体阻滞剂、胺碘酮。 交界区心律失常:下壁AMI多见,不必处理; 心率慢,如洋地黄中毒,对因处理。,缓慢心律失常 窦缓: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不必处理,或给阿托品0.5- 1mg IV;若伴BP,升压后窦缓可消失。 AVB:I、II-I型AVB :观察; II-II型、IIIAVB:临时起搏。 束支阻滞:新发单束支阻滞P-R延长 观察 原有双束支阻滞 P-R正常 新发双束支阻滞 易发生完 新发三束支阻滞 全AVB,应 CLBBB与CRBBB交替 临时起搏,低血压 多见于AMI早期,下壁MI多见; 原因:迷走神经过度反射(Bezold-Jarisch反射) 低血容量、药物过量、RV M

21、I、心源性休克、 气胸、肺栓塞等; 急救:啊托品:0.5-1mg IV, 5-10 可重复一次; 多巴胺:3-5g/kg/min ivgtt升压; 血压很低者(60/?mmHg)可先推多巴胺 5- 10mg,然后ivgtt; 扩容:适用于IPW 、RV MI伴低血压患者; 用生理盐水、糖盐水和林格氏液等. 治疗心源性休克或肺栓塞等症。,心力衰竭 是大面积MI后左室重构和扩大,或大面积心肌缺血的结果; 原因是收缩功能衰竭,有舒张功能异常因素的参予; 血液动力学属Forrest II型(CI2.2L/min/m2, PCWP18mmHg); 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出汗和肺部干、湿罗音

22、; 床旁X线片:肺水肿征象; 治疗原则PCWP,SV和CO; 用药:利尿、扩血管、强心剂。,心衰的治疗措施 取坐位,减少回心血量 吸氧:高流量或面罩给氧,纠正低氧血症 吗啡:为首选,3-5mg IV,5-10 可重复,总量15mg, 减轻肺水肿有特效 机制:控张V容量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瘀血 抑制呼吸,减轻胸腔的泵入血作用 镇静 利尿剂:首选速尿20-40mg IV或丁尿胺1-2mgIV;有排 尿即能降低PCWP和肺水肿,血管扩张剂:扩V降低PCWP 减轻肺水肿; 扩A 降低外周阻力SV、CO+PCWP 硝普钠:10-20g/min ivgtt,根据血压渐加量, 使血压维持在100/60

23、mmHg上、下为宜。 NTG :10-50 g/min ivgtt。 -受体阻滞剂。 强心:用于上述仍不能控制的心衰, -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5-10 g/kg/min ivgtt; 多巴酚丁胺5-10 g/kg/min ivgtt; 洋地黄:西地兰0.4-0.8mgIV(分3-4次),作用弱些。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可试用。,其它:严格控制入量(50mmHg,Po250mmHg,或吸纯氧都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提示肺水肿极重或ARDS,胸片可显示一侧或双侧“ 大白肺”,应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血液超滤:对肾衰无尿者可使用。,心源性休克 多见于不同部位的第二次大面积AMI早期

24、,或见于首次大面积MI发生心衰后发展而来,以及大面积缺血反复发作的结果; 死亡率高达90; 原因是大面积心肌缺血或坏死,SV、CO ; 血液动力学属Forrest IIII型,即CI18mmHg; 治则是升压、CO和组织灌注和降低PCWP。,用药 升压药:多巴胺5-10g/kg/min维持血压,是维持生命的前提,必要时可静推5-10mg,可重复,偶而需要使用超大剂量如2000 g/min(30 g/kg/min),方能维持血压; 扩血管:首选硝普钠,也可用NTG,应从小剂量开始,10-40 g/min,可SV和CO,降低PCWP,增加组织灌注。临床上能观察到心源性休克患者用上硝普钠后,血压回升

25、,脉搏变得有力,末梢微循环大大改善,酸中毒得以纠正; IABP 可SV和CO 10-20,增加冠脉灌注,从而可改善或稳定血液动力学。 一般用于CAA、PTCA或CABG手术前的辅助。本身不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预后。 急诊PTCA或溶栓治疗 若能使IRCA有效再通,可使病死率降低至40-50%。,机械并发症 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 表现为突然严重心衰、甚至休克;或心衰突然加重,出现心源性休克;左室游离壁破裂者表现为突然死亡,伴ECG电机械分离; 可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 应在多巴胺IABP下行CABG修补术; MI后心绞痛 系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按前述方案治疗和急救; 再梗塞(

26、或梗塞延展) 不管是原部位,还是非原部位,只要胸痛伴ST段,都应首先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急诊PTCA。,梗塞恢复期(出院前)治疗,冠脉左室造影(应当做,或必须做) 血运重建治疗 PTCA支架植入 CABG或行室壁瘤切除心室减容术 降脂治疗,左室冠脉造影,必要性:了解冠脉解剖和心功能状态,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冠脉狭窄60%,服药,降脂治疗 冠脉狭窄70,PTCA支架植入 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至少一支为100, 估计PTCA难以成功) CABG 室壁瘤 手术切除心室减容,冠脉血运重建(Revascularization)术,患者得益 IRCA:AP、ReMI风险 MI区功能恢复,预防心室重构和心衰 闭塞病变成功率高达80 非IRCA:消除隐患,降低ReMI产生心源性 休克的风险 大室壁瘤:切除术后心室减容,预防心室重 构和心衰,否则,患者有如下风险 IRCA严重狭窄:有心绞痛发作,Re MI IRCA闭塞:梗塞区功能降低左室重构心脏扩大和心衰产生 非IRCA狭窄或闭塞Re MI、心源性休克、左室重构、扩大、心衰形成 LM:有猝死可能 大室壁瘤: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心衰产生 因此,为了患者的彻底康复和减少心肌缺血和Re-MI甚至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风险,AMI患者在恢复期,必须做CAALVG,并行血运重建治疗(PTCACABG),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