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15972334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9月 7日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活动地点:一楼多媒体教室活动主题:陈涉世家教学专题研讨中心发言人:备组组长:沈伟伟活动过程摘要沈伟伟:今天我们九年级备课组给大家展示的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课陈涉世家。下面我们几位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教材分析: 1、地位: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增长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教材把本文列为第六单元

2、第一篇讲读课文并列为中考阅读篇目,是很有道理的。通过学习本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了解陈胜在历史进展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学会刻画人物形象,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详略得当。马娟:我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对一篇文言文传记课文的思考:1.对文言文而言,字词的解决是必然的,然而是把解决字词作为学习的起点甚至是目标,还是把它作为手段,结合在过程中?2.就课文而言,我们学习的指向是“陈涉起义”这一事件及其意义,还是陈涉其人在某一历史场景中的言与行?3.是就文解文,还是进行历史还原?是袭用历史定论,还是让学生与原初的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面对教材时,首先还是一个

3、采取何种思维范式的问题。蔡瀛:第一个问题不言自明,虽然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会因袭与简便起见采取逐字逐句的解释,但大家都已经知道采取第二种方式是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只是对于其中的原因却不甚明了。我想最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用文言的句式来直接进行阅读与思考,而不应该时时借助于翻译这一拐杖。字句的疏通,只是为了在肯綮处给学生以帮助,而不应该把文言文教学当成先翻译为白话,用白话思考、讨论对话的过程。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想纠正由于政治的原因所导致的对课文理解的干扰,由于对“农民起义”这一政治形式的重视,所以本文作为人物传记,却被错误地当成是历史事件的记叙来进行解读。我以为这在教学中应该进行“纠枉

4、”。第三个问题又回到了学习鲁迅自传时的困惑:是授予既定语文及历史知识,还是让学生与历史上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沈伟伟:以翻译代替教学。把文言文学习等同于一种新的简单训诂学,而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文感”,采取的方法,一是诵读,二是多直接用课文中的原文来解答问题,尽量少用翻译后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大量讲史记及其司马迁的知识,以知性的介绍代替感性的阅读。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及文学著作,它的某些特点在文中有着体现,不应该用伟大的定义来取代文本的解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备课组的一致观点是在解决整体诵读课文和重难点字词的基础上,向课文外面走,“把历史请回来”,用增加课文历史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活动效果好附:集体备课现场(照片)(图为)教导处蔡瀛主任发言。(图为)九年级马娟老师发言。(图为)九年级沈伟伟老师发言。(图为)全体老师专注听讲。(图为)中心发言人沈伟伟老师总结发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