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970195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最佳教学方法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钳工锉削外六角体教学方法探讨安徽建工技师学院 周隆兴 引言锉削外六角体(俗称锉螺帽,锉六方头)是钳工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它反映了一个钳工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因而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普遍重视。但在锉削外六角体的教学实践中,却见仁见智。可以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教的是不同的方法。即便全国技工学校统编通用教材钳工生产实习(96新版,劳动出版社,P49-53)4.5锉六角体一节介绍的锉削方法也明显存在偏差,并不见得是最佳的锉削方法。为有利于形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教学体系,深入探讨钳工锉削外六角体的最佳工艺方法,显然是有必要的。 锉削外六角体的方法 1.)划线锉削外六角体 对初学者而言,划线锉削

2、六角体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操作者形成六角体的形体概念,促进划线及锉削技能以及测量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尤其是对六角体有位置度要求的工件,必须采用划线后锉削的方法。由于划线锉削外六角体方法相对较简单,容易掌握,本文不作讨论。但对一般的外六角体锉削(俗称锉螺帽、锉六方头)依赖划线锉削,就不行了,应从划线锉削逐渐过渡到不划线锉削。 2.)不划线锉削外六角体的方法 不划线锉削外六角体的方法有多种,所谓见仁见智,也就在此,笔者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大体存在下述四种: 方法 (1)邻边法锉削基准边面后,以基准边面为起点,依次锉削其余边面的方法。(以数字为序,以下同)(见图1) 方法 (2)对邻对法锉削基准边

3、面后,锉削基准边面的对边面,再分别锉削与基准边面相邻边面及其对边面的方法。(见图2) 方法 (3)对邻邻法锉削基准边面后,锉削基准边面的对边面,再锉削共邻的两个邻边面后,再锉削其对边面的方法。(见图3)前述劳动部统编教材(96新版)钳工生产实习P50介绍的就是这一种方法。 方法 (4)邻邻对法锉削基准边面后,以基准边面为起点,锉削相邻的左右两边面,再锉削三对边面的方法。(见图4)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以上四种方法究竟哪种好?我们不妨进行一下加工工艺步骤的分析和比较。锉削六角体工艺步骤分析及图解: 1.)邻边法工艺步骤分析及图解邻边法工艺步骤示意图 加工基准边面1,控制尺寸M及边面1的平面度

4、、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基准边面1的邻边面2,控制尺寸M及边面1、2相邻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2的邻边面3,控制尺寸M及2、3边面相邻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3的邻边面4,控制尺寸S及3、4边面相邻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4的邻边面5,控制尺寸S及4、5边面相邻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5的邻边面6,控制尺寸S及5、6边面和1、6边面相邻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复检和精修整各部位,去棱倒角,交检。2) 对邻对法工艺步骤及图解对邻对法工艺步骤示意图

5、 加工基准边面1,控制尺寸M及边面1的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基准边面1的对边面2,控制尺寸S和平行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1的邻边面3,控制尺寸S和1、3边面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3的对边面4,控制尺寸S、2、4边面夹角120、3、4边面平行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1的邻边面5,控制尺寸M、1、5边面、4、5边面两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5的邻边面6,控制尺寸S和平行度、平面度及边面2、6、边面3、两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检查和精修整各部位,去棱倒角

6、。交检。3) 对邻邻法的工艺步骤分析及图解对邻邻法工艺步骤图 加工基准边面1,控制尺寸M及表面1的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基准边面1的对边面2,控制尺寸S和平行度、平面度、表面粗糙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2的邻边面3,控制尺寸M,2、3边面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1、3互为邻边面的边面4,控制尺寸M,边面1、4和边面2、3的两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4的对边面5,控制尺寸S,边面2、5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3的对边面6,控制尺寸S,边面5、6和边面1、6,两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

7、度符合要求。 复检和精修整各部位,去棱倒角,交检。4)邻邻对法的工艺步骤分析及图解邻邻对法工艺步骤图 加工基准边面1,控制尺寸M、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基准边面1的邻边面2,控制尺寸M ,边面1、2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基准边面1的另一邻边3,控制尺寸M ,边面1、3夹角120、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3的对边面4,控制尺寸S、平行度及边面 2、4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2的对边面5,控制尺寸S、平行度及边面 3、5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加工边面1的对边面6,控制尺寸S、平行度

8、及边面 4、6边面5、6的两夹角120、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检查精修整各部位,去棱倒角,交检。比较 通过以上的工艺步骤分析,不难看出: (1)四种不同的锉削方法,其工序和工步数是相同的,都是六道工序、12道工步,加工外六角的六个边面,分别控制三个顶边距M、三个对边距S、三个平行度、三个垂直度、六个120度角度和平面度。 (2)但四种方法其工步内容互不相同,因此其测量路线不同,利用基准边面1作为测量基准的次数也不同,从以下对照表可看出: 编 号工序号123456名称号工艺 步骤 123456789101112利用基准次数1邻边法MMCMCSCSCSCC12对邻对法MSMCSCMCCSC

9、C33对邻邻法MSMCMCCSCSCC24邻邻对法MMCMCSCSCSCC3 表中:M-顶边距 S-对边距 C-角度 -利用基准边面1作为测量基准的工步结论: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认为: 方法1(邻边法)最差,其利用基准边面1作为测量基准仅为一次,测量误差及累积误差较大,虽然方法简便易学,但极易超差,不宜推广。 方法3 (对邻邻法),即全国技工学校统编教材(96新版)钳工生产实习一书P50,介绍的加工方法其利用基准边面1作为测量基准的次数仅为二次,只是一种普通的锉削方法,虽然也可以加工六角体,但不是最佳的方法,建议从教材中撤下来。 方法2(对邻对法)和方法4(邻邻对法)其利用基准边面1作为测量基准的次数同为3次,对提高测量精度十分有利,不失为二种较好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方法4(即邻邻对法),其前三道工序都是控制顶边距M和120角度,后三道工序都是控制对边距S和120角度,比较方法2 (即对邻对法)一会检查顶边距M,一会检查对边距S,呈跳跃式测量,显得更有条理性,更方便加工。应该是钳工锉削外六角体的最佳加工方法,建议选入教材重点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