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5969221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节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一、单选题:1.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向前进。”这说明(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4.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

2、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6.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7.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8.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

3、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理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这一论断说明了( 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9.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0.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

4、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11.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12.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1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5、)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 “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4.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16.实践的主体是(C )A绝对精神 B.人C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运动的人D人的意识1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

6、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8.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9.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 )A感觉 B 知觉 C表象 D分析2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C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

7、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二、多选题:1. 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BD )A必然 B必然王国C自由 D自由王国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BCD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3.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 )A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动体

8、性、目的性、多样化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 价值的特性是( ABCD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4.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B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5.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BCD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6.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ABCD )A知行相互促进B行先知后C

9、知行不可分割D知行合一7.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C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10、唯一标准,在于(ABCD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0.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11.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2.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

11、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13.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C教条主义D唯理论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BC )A生而知之(孔子)B不虑而知(孟子)C不行而知(老子)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15.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BD)A感性认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16. 实践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确定实践目的与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三、简答题:1.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 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4. 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