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96844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600MW国产汽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原因及修复的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对600MW国产轮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痕修复的探讨金斌(广西防城港市 防城港发电厂 538002)摘要:我国南方某新建电厂安装2台东方电机厂引进日立技术生产超临界600MW汽轮发电机组,#1、#2机分别于07年9月和08年1月投入运行。该厂地处海边,空气特点是湿度大、盐分高,在机组运行不到一年时间均出现发电机转子励磁滑环磨出磨痕,造成集电环温度高、电流分布密度严重不平衡,给机组运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通过盘车情况下,用车架式电动砂轮盘,及时将其修复,确保了运行安全。关键词:滑环 磨损 修复1 滑环磨损原因分析1.1 滑环表面氧化程度严重如图1所示,由于机组投运初期,对滑环表面杂质特别是氧化层的

2、处理不彻图1600MW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碳刷表面磨痕底,使滑环与碳刷接触不好,滑环温度升高,降低了滑环合金的强度,磨损程度增加。滑环周围湿度较高,机组运行时滑环氧化慢,但不接触面仍然氧化较快,在机组停运后投入盘车后,由于转速度减慢至4转/分,且转子因无膨胀后滑环向汽机侧移位约20mm,这样滑环与碳刷接触面部分也会出现氧化层,机组停运时间越长氧化就越厉害。当机组再次启动后氧化层并不轻易被磨去,久而久之,滑环表面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粒状锈斑,如图2所示。图2600MW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生锈与凹槽当发电机转子在3000转/分高速运转中,带粒状锈斑的滑环与碳刷间就会出现微弱的跳动,致使碳刷与滑环表面接触不实

3、,出现微弱火花,机组运行越久,火花越大,火花对滑环的程度就越大。该电厂#1机正极励磁滑环由励端向汽端数第四支碳刷下出现约400m的通体凹槽、#2机负极励磁滑环由励端向汽端数第二支碳刷下出现800m的通体凹槽。如图2所示。1.2 新机组投运前对滑环的清理不净众所周知,在发电机转子出厂前,为防止滑环表面氧化,在出厂前对其涂沥青防护层保护。当机组投运前,必需将该防护层处理干净。一般用酒精或四氯化碳对滑环表面及通风孔进行清理。若仅是清理干净集电环表面沥青,而不清理溶解后跑到滑环通风孔内沥青,在发电机转子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滑环通风孔中的油脂就会被甩出,与碳刷粉末粘在一起,形成碳粉粒造成滑环表面的损伤,从

4、而出现通槽,这种通槽的特征是先出现小槽,小槽形成后由于碳刷与滑环表面结合不紧导致产生火花,火花将滑环表面进步灼伤。1.3 碳刷质量不过关如果碳刷碳粉与胶的混合比例不对,将会造成碳刷过硬或过软,过硬导致的结果是碳刷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崩块,如果存在较硬颗粒还会对滑环表面产生影响;碳刷过软导致的结果是碳刷磨损很快,更换碳刷的周期就会缩短,而每次新刷使用,都会重新磨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滑环表面损伤。1.4 滑环外侧的防锈漆皮掉落造成的损伤由于防腐漆喷图不均,使集电环外侧有含有气泡的漆包,当滑环表面氧化程度加剧,很有可能造成漆包破裂,在转子带动下,漆皮屑沿转动切线方向被卷入滑环与碳刷的结合面处,进而

5、对滑环表面进行磨损,形成凹槽;也会被滑环冷却风,从两侧入风孔中卷入滑环表面,造成对滑环的损坏。1.5 滑环制造工艺过程中存在瑕疵在集电环浇铸过程中,如果合金密度不均,在运行时滑环受磨损的程度就出现差异,从而可能造成碳刷出现跳动,表面因接触程度不佳出现火花,从而对整个不平滑环造成灼伤,逐渐形成通槽。1.6 碳刷架中心调整不好在安装过程中若滑环架与发电机转子不同心,必然会造成碳刷架内的组合式碳刷在转子运转一周过程中,必然出现碳刷受力不均,极易产生火花,从而对滑环造成灼伤。若组装偏心严重,会造成整个滑环同时出现火花,或大部分滑环连续出现火花。1.7 碳刷保护板位置调整不当我们发现如果手柄式刷握,碳刷

6、保护板的位置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而正视这个保护板,如果调整不当或固定螺丝松动,会直接与3000转/秒的滑环相摩擦,造成滑环表面形成凹槽。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很快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认为刷握的碳刷保护板会出现松动等问题,我们在实践中确实发现,幸运的是虽然松动,但还有约1mm的距离,没有造成滑环表面损伤。2损坏滑环现场修复过程2.1前期准备工作2.1.1发电机停机后办理安全文件,并完成机组氢气置换。2.1.2吊离发电机励磁滑环隔音罩,放在预先布置好的胶垫上,拆除励磁滑环架上组合式刷握(带励磁碳刷)。2.1.3拆除发电机励磁滑环底板正极转子下与隔音罩连板的连接螺栓, 2.1.

7、4拆除发电机励磁滑环底板上励磁滑环风扇罩底角及周围连接螺栓,吊离滑环风扇罩。2.1.5拆除发电机励磁滑环架负极下方励磁母排与滑环的连接螺栓,拆除励磁滑环架负极上方汇流排的连接螺栓,拆除发电机励磁滑环架四个底角固定螺栓,将发电机滑环架左右分离后,吊离发电机励磁滑环底板(发电机励磁滑环架绝缘底板动)。同样方法,吊离发电机励磁滑环正极滑环架。至此发电机滑环架负极已全部拆除。2.1.6由于发电机是半球型瓦,因而在盘车转速下完全可以保证加工精度要求(且忌在200500转/分下进行修复集电环表面,因为加工时间较长,在低速下汽轮机叶片将汽蚀严重),这样滑环凹槽修复时有即切削法和磨削法2种方法。现场测量所用方

8、法的支架尺寸并进行加工,然后安装车床刀架,我们曾用cw6163E车床车刀头底盘加工3台机组的滑环凹槽,其中一台是200MW、另2台是600MW机组。在cw6163E车床车刀头固定好刀头或砂轮,调整好就可进行滑环修复了。如图3是用砂轮磨削法修复600MW发电机组滑环时的图片。修复时注意手动车刀(或砂轮片)高度应保持与集电环中心重合,选用硬度合金车刀,切削时从励侧集电环开始,最好一刀走下去,经过多次反复修复可保证滑环表面粗糙度能达1.60.8m。一般讲当集电环磨损在0.51.5mm时,其修复时间约24小时左右。2.2 修复过程图3用砂轮磨削法修复发电机转子集电环这里以用砂轮磨削法修复600MW负极

9、集电环为例2.2.1用磁力表测发电机负极励磁滑环的偏心度,检查转子滑环径向跳动量2.2.2启动发电机盘车,机床车刀架上小砂轮机上安装粗砂轮片,并使其与发电机转子相向运动。刀架进退及车刀的远近由人为操控,根据砂轮与滑环的接触情况(以砂轮平稳转动,不产生跳跃)调整好进刀量,由发电机端向汽机端方向开始,缓慢沿轴向成一条直线进行研磨发电机励磁滑环(每次研磨量在50m左右);再重新调整进刀量,由末端沿轴向成一条直线返回,这样经过反复来回的粗磨,使滑环负极的整圈凹槽磨平。2.2.3更换自制的细砂轮片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磨,经过反复若干个循环再转到抛光程序。2.2.4用#1细砂纸进行表面刨光,光洁度可修复

10、至13.2um间,若想提高可再用金相砂纸继续上面工序。3发电机励磁滑环的养护3.1在进行发电机励磁滑环负极的研磨抛光处理后,应针对不同情况,对发电机正极的氧化层也进行处理,上述修复工作中由于正极未发现凹槽,所以不需研磨只需用抛光片将正极滑环表面的氧化层除去即可,使其出现本体金属色泽。3.2正,负极励磁滑环处理完成,用试管刷清理励磁滑环通风孔内的积灰,然后用压缩空气进行细致的吹扫,直至无粉尘排出。3.3为防止在发电机停机期间,励磁滑环表面再次出现氧化层及锈斑,应在干净的打印纸(或电话纸)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纸裹在发电机正负励磁滑环的表面上,然后用再在打印纸上包裹上一层塑料薄膜,最后用白布带进

11、行包扎。图4发电机集电环防护4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4.1安装调试阶段应掌握发电机转子集电环与碳刷架的同心度,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4.2安装施工阶段,应保护正负极铜排的安装,不应使滑环架受力,并防止碳刷架平台安装位置错位,造成碳刷架与滑环表面距离不等,造成碳刷架受力不均。4.3机组首次启动前,必须要重新检查励磁滑环表面的光洁度,防止氧化层生成(尤其在南方),仔细清理滑环表面的防护油脂,特别对滑环冷却孔也要进行认真清理。4.4机组运转过程中,应认真巡视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的运行情况,若发现滑环与碳刷间有火花产生就要弄清火华产生原因,争取尽快处理。机组运转过程中,在确

12、保安全前提下,在进行碳刷电流密度分布测试的同时,也要组合式碳刷进行抽检,若发现碳刷接触面处有凹凸不平时,应同时分析碳刷电流分布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如有必要应尽快安排停机处理。4.5南方地区尤其是临近海边的电厂,由于空气湿度大含盐较高,最容易发生滑环表面氧化,在每次机组停运时,要对滑环表面进行氧化层抛光处理,完成后要对滑环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我公司是在滑环表面涂一层凡士林,再用塑料保鲜薄膜进行包好,包括滑环冷却风孔出入口)。在机组启动前,再将防氧化层清理干净,再将机组投入运行。发电机是发电厂的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若发生转子滑环出现凹槽,必将使发电机励磁碳刷运行工况变坏,碳刷与滑环之间产生火花,若不及时进行处理,火花会对滑环表面的灼伤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也使碳刷接触面接触越来越坏,火花等级越来越大形成环火,造成发电机滑环报废,发电机被迫停机进行较长时间修复,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用较小的努力换取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