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15965284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 新入院病人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服。2、 传染病人不准和普通病人住在一个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3、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出院、转院、死亡后要进展终末消毒,对传染病人尸体须经严格消毒后处理。对其所用的物品必须消毒处理,不经消毒不准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对其所用的被服、衣服等出院时要进展高压消毒,或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二小时后,再行清洗。4、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

2、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高压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消毒一次。5、 病人用的被服要定期清洗,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褥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每出院一个病人要更换一次。6、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7、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进展空气消毒12次。8、大小便器每用一次,消毒一次。 消毒隔离制度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应脱去工作服。2、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3、,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4、诊室、治疗室、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5、已污染衣被,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6、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 褥要定期更换消毒。7、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8、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9、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

4、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10、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1、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2、建设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3、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外表、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催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4、定期或不定期进展院内感染

5、漏报率的调查,催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5、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响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不安全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6、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7、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8、拟定全院各科室控制感染管理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9、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10、对广阔医务人员进展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

6、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污水处理制度1、污水处理由医务科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三废处理要求进展工作,保证被污染的废水不直接流入公共下水道。2、工作人员要加强污水的设施维修保养,保证正常运转、按时开机抽污水,保证污水不外溢。3、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污水容量,计算加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 方能排放,使处理后的污水经防疫站化验合格,符合国家规定标准。4、每月测定水质、水量,并做好记录。5、服从环保、防疫部门管理指导,协助采样检验。6、加强氯气罐管理,严防氯气外泄。 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为首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

7、展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2、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展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3、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4、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