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596360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默认分类 2009-08-26 09:38:17 阅读466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虫儿雅居 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全体教师答卷)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教教材 用教材教、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要求 不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 )联系生活学数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根据数

2、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1 )的教学。概念 计算 应用题、“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思考 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 )的动词。过程性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多样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2 )的过程。单一 富有个性 被动、“用数学”的含义是(2 )用数学学习 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了解生活数学、下列

3、现象中,(D )是确定的。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 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

4、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二)、多项选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 C D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A B C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 B 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

5、作者 D、评价者、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 A B C D )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二、是非题(对:T;错:F)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F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T)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6、。( T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F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T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T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F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F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T )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

7、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T )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T )12、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T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F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F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F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T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T )

8、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F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T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F )三、填空题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 )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理(

9、)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 )(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模仿和( )转变为()、( )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 )、( )的现状,建设浅、( )、( )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 )( )(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 )和( ),感受( )、( )、( ),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的有关知识,( )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

10、变换),( ),( )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 )、( )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和( )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 )、( ),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 )、( )、( )、( )、( )、( )”六个方面的传统

11、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 )、( )、( )、( )”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 )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 )和已有的( ) 基础之上。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 )( )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 ( )( )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

12、( )、( )( )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 )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23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 )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 ) 为主题。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25、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

13、有的()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答案】:1.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 (基础性) (态度)、(价值观) 3. (具体化)。4. (内容学习)5 “(定义)定理(例题)习题”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6. ( 记忆)、(训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7. (窄)、(旧)(浅)、(宽)、(新)8. (基础性 )(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 (数据)(随机现象)10. (几何体)(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空间观念)11. (统

14、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负数),(计算器)12. (组织者)、(引导者)13. (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14. (学习结果)(变化与发展)15. (方程与不等式)、(函数)16. ( 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7. ( 有价值 ) ( 良好 )18. ( 认知发展水平 ) ( 知识经验 )19.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20. (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21. (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

15、与变换)、(图形的位置)22(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23( 实 践 活 动 )(综合应用) 24(有增有删)(有升有降(有分有合)(有隐有显 ). 25客观世界(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26(整理)、(描述)27(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8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9(知识)(生活经验 )30(全面)(持续)(和谐)第一部分 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15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 性_ 性和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的发展。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 、_ 、_ 。3

16、、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 _ 、_ 和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 和_ 的基础上。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案例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

17、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10分)案例2: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35+7=3 5+ 74 2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

18、是十位的点呢?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10分)第三部分 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1、 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3、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

19、;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8块糖平均分着吃甲付了11块糖的钱乙付了7块糖的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9元钱。问甲、乙各应该收回多少钱? 【提示】: 每人吃183=6块 丙吃6块9元钱,每一块糖96=1.5元 甲多付:(11-6)1.5=7.5元-收回的 乙多付:(7-6)1.5元=1.5元-收回的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甲第二名丁第三名。B说:甲第一名丁第二名。C说:丙第二名丁第四名。实际上面三种说法各说对了一半。甲、乙、

20、丙、丁各是第几名?【提示】:假设法: 假设A前句对,后句错。 B前句错,后句对。 C前句错,后句对。 由于丁既是第二名又是第四名矛盾,假设错误。 因此A前句错,后句对。 B前句对,后句错。 C前句对,后句错。 所以:甲第一名;丙第二名;丁第三名;乙第四名。 3、有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卖出15千克乙筐27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余下的4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提示】:原来相等到最后甲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剩的3倍就是乙比甲多卖的27-15=12千克,12(4-1)=4千克-乙剩的 4+27=31千克-原来的4、沿长、宽相差25米的游泳池跑4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600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示】:6004=150米-周长,1502=75米-长+宽 和差问题:(75+25)2=50米-长 50-25=25米-宽 2550=1250平方米-面积5、公路两旁每隔120米竖立着一根电杆骑自行车从第一根电杆到第六根电杆处小王要1分钟小李要50秒现在两人都从第一根电线处为起点骑车当小王骑到第八课电杆处时小李开始追赶几分钟小李追上小王。【提示】:小王速度:120(6-1)=600米/分 小李速度:120(6-1)5060=720米/分 120(8-1)(720-600)=7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