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5960956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遗传、变异和进化是生物界中的重要现象,下列对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自然选择保留的个体,其基因也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C达尔文认识到了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种改变与变异和环境的选择都有关解析: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是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与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有关。达尔文并不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

2、的作用,所以C错。答案:C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猎豹捕食斑马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解析:A项是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种间互助而共同进化;B项是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种间斗争而共同进化;C项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答案:D3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

3、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该生态系统中引入兔病毒,兔病毒对兔种群的抗性进行了选择,A正确;强毒性病毒使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使病毒的寄主减少,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B正确;病毒和兔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中毒性病毒比例提高的同时,兔的抗病毒能力也升高,C错误;病毒的传播需依靠蚊子,所以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媒介作用,D正确。答案:C42012年2月28日,与狮子同胎产下的罕见虎狮兽在诞生第65天亮相江苏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老虎与狮子之间交配受孕的成功率仅为1%

4、2%,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成活率仅有五十万分之一,成活的虎狮兽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诱变育种 D无性繁殖解析:老虎与狮子属于不同物种,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或虽能交配但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即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B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 B30%,42%C70%,21% D70%,42%解析:该种群中AA占55%、aa占15%,则Aa占30%。故A的基因频率是55

5、%1/230%70%、a的基因频率是15%1/230%30%。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可运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即Aa基因型的频率270%30%42%。答案:D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基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解析:因酵母菌中替换的是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这样的重组酵母菌还有可能再发生基因突变等可遗传的变异,A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

6、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替代的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中含有原酵母菌所没有的基因,故增加了酵母菌的基因多样性,C项正确;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D项错误。答案:D7在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00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特殊的变异类型都是不利的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产生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产生不利变异的个体会在

7、自然选择中被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答案:B8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解析: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的频率将增加,a基因的频率将降低,但a基因还不能被完全淘汰,故选A项。答案:A9草本植物马利筋含有强心苷,家畜等动物取食后会引起呕吐甚至死亡,但斑蝶幼虫可以取食马利筋。取食马利筋的斑蝶幼虫形成的成虫,被鸟类捕食后会引起鸟类呕吐,进而使鸟类不再捕食斑蝶。据此推测不正确的是()A马利筋

8、含有强心苷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御性机制B斑蝶具有某种机制使其能积累强心苷并免于受到该物质的影响C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与斑蝶体色、体型相似的其他蝶类会因此受害D用普通植物饲喂斑蝶的幼虫后再被鸟类取食不会引起鸟类呕吐解析:根据题意,“马利筋含有强心苷,家畜等动物取食后会引起呕吐甚至死亡”,可知马利筋含有强心苷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御性机制,A正确;“斑蝶幼虫可以取食马利筋。取食马利筋的斑蝶幼虫形成的成虫,被鸟类捕食后会引起鸟类呕吐,进而使鸟类不再捕食斑蝶”,可知斑蝶具有某种机制使其能积累强心苷并免于受到该物质的影响,用普通植物饲喂斑蝶的幼虫后再被鸟类取食不会引起鸟类呕吐,B、D正确;

9、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其他蝶类由于与斑蝶体色、体型相似,使其也能减少被鸟类捕食的可能,C错误。答案:C10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离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锵。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锵(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锵为食)常常比乙中的虹锵(天敌是花锵,以幼小的虹锵为食)早熟,即在体重较轻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两个虹锵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锵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锵和乙中的花锵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锵成熟个体的平均体

10、重将会增加解析:虹锵的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由于两个种群的捕食者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甲种群的捕食者是以个体较大的虹锵为捕食对象,所以早熟的个体更能适应生存环境,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生殖隔离是区分不同物种的标志,甲、乙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还是同一物种;若将甲中的虹锵和乙中的花锵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饲养,由于花锵的选择,虹锵成熟个体的体重会增加。答案:C11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猩猩的

11、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四个物种都是由共同祖先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的;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决定性因素;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为0.99%,该差异经历了约0.99%(1%/百万年)99万年的累积;大猩猩和人类的DNA差异为1.1%,而大猩猩与非洲猴的DNA差异为2.24%,因此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所以C项最为合理。答案:C1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如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

12、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相关知识。家蝇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2%1/220%12%;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不能推断出抗性基因突变率的大小关系;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13(13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

13、一对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的,经过长期的_,其中不利变异不断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从而使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

14、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变化。因此生物的进化是由_决定的。答案:(1)基因突变原材料(2)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黑色个体容易生存下来不定向自然选择被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14(14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

15、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5)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Va在A种群中的频率是_。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VaVb2000VaVa50120VbVc100200VcVc15050VaVc10080解

16、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两材料中的生物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后代或不能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3)材料一中,蛾能生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部分基因消失,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Va在A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为(200502100)/1 200100%33%。A种群中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A种群的生物多样性高于B种群。答案:(1)种群(2)D(3)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4)基因库(5)33%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的基因型为4种(或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的基因型)15(13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1)自

17、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2)如图1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如图2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

18、因:_。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年份种群A种群C规模t(%)w(%)规模t(%)w(%)190046 000511 00051192045 0005.5185071194048 0007185090.8196044 00081800120.6198042 00061600100.8200040 00051550111(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种群规模与基因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答案:(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2)(3)由于与种群A、C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4)A(5)小1(T/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