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15950672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重要考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主要矛盾,因此,教育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刀切;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速度不平衡。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关键期和最佳期,事半功倍;

2、互补性:各个方面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互补,教育的时候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制度(1)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总的要求,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

3、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 中学课程课程概述(1)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儿童、社会和学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

4、开发的影响;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课程组织(1)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第三章 中学教学教学概述(1)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5、过程。(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2)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测验

6、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效度(测验的准确性);难度;区分度;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要求:要正确的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式原则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主要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

7、,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培训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8)量力性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特普朗制:“灵活的课程表”,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我国当前教学

8、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发与生成的教学观。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1)知觉的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2)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a.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b.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个人的主观状态;c.注意的转移:个体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影响因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d.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

9、内,吧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因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迁移(正、负);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动机的强度。(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a.问题的特征: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比较容易,而解决

10、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b.迁移: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c.定势: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积极和消极;d.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e.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想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f.动机的强度;g.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等等。学习概述(1)知识学习的种类: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组合学习;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2)影响学习期待的因素: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正相关);学生原来的学习成绩(正相关);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3)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4)奥苏伯尔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驱动力: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5)学习动机的理论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巴普洛夫和斯金纳):惩罚和奖励;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就动机理论(麦里克兰和阿特金森):趋向成功的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成败归

12、因理论(韦纳):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们活动及结果的原因做的解释和评价。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结果期待:我好好听课就能取得好成绩;效能期待:我可以听懂老师讲的东西;(6)学习动机的培养: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的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一般迁移(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和具体迁移(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进

13、行重新组合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2)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分段识记、划线;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编口诀、做笔记、提问;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2)元认知策略(对认知的认知):个体关于自己

14、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学习理论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认知发展的机制: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2)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主义,单性思维,思维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

15、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概念;形式运算阶段(11-16):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和教育: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内化学说(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作用);最近发展区;中学生的情绪发展(1)情绪状态分类:心境: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2)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忧郁;恐惧;孤独;愤怒;(3)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心境化和持久性;(4)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敏锐觉察情绪;平和接纳情绪;正确调整情绪;有效表达情绪;保

16、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中学生的人格发展(1)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2)气质类型: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易燥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粘液质: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抑郁质:行为孤僻,不善交际,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17、3)如何对不同类型气质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胆汁质的学生教育,要讲明道理,耐心说服,态度不能粗暴,教师要和蔼的教育他们遇事要沉着、做事要持之以恒,要学会自制,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富于创新的精神;对多血质的学生:使他们养成做事有计划、有目标并努力落实的习惯,发扬他们热情奔放、机敏灵活的长处;对粘液质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新问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对抑郁质的学生: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善于思考的优势,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见解,多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不要在公开场合批判和指责他们,鼓励他们参与活动,树立自信心。(4)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

18、智特征。(5)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中学生的身心发展(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过渡性: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社会性:青少年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动荡性:思想比较敏感,好斗好胜,思维片面性很大,容易摇摆。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1)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

19、来访者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第七章 中学德育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1)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2)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从众和服从;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内化: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3)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

20、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无律期”,2-5岁;权威阶段:“他律期”,5-8岁,服从外部规则,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可逆性阶段:“自律期”,8-10岁,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公正阶段: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青少年)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好坏: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个人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21、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后习俗水平:(只有少数人能达到)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德育及其主要内容(1)学校德育的构成: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2)我国目前的中学生德育内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中学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a.德育过

22、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1)中学德育的原则:a.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贯彻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b.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贯彻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贯彻要求:爱护、尊重和

23、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认真执行,坚定不移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e.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教育。f.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贯彻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

24、素;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g.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既要正面教育,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贯彻要求:坚持正面教育;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2)中学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3)中学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反省);品德评价法;第八章 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班级与班集体建设(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共同的

25、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有效地课堂管理(1)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2)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3)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协调同伴关系;与家长合作;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班主任教师心理(1)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2)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术的朋友和知己;(3)教师成长的阶段:关注生成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