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5949925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材分析: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如同与孩子面对面的交谈。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文是“通讯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三十多年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6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谈了哪些

2、内容。 4、体会课文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冰心的相关作品。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爱的主旋律。 (一)渗透爱的主旋律。 课件出示:冰心照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二)揭示课题。 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从1923年到1926年三年的时间里为我们写了29篇通讯寄小读者,从1958年开始,冰心又写了再寄小读者20篇,

3、继续关注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再寄小读者,看看从这篇通讯中冰心奶奶又和我们谈了些什么。(三)教师简介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冰心1923年开始写第一篇寄小读者,并在北京晨报副镌上新辟“儿童世界”一栏连载至1926年,共由29篇通讯组成,同年结集出版,主要记叙了冰心赴美游学旅途的见闻和在异国的生活。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文是“通讯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从寄小读者,到再寄小读者,再到三寄小读者,前后五十多年,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少年儿童。 (设计意图:介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

4、见闻,调动学生的认知,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二、了解“通讯”这种文体。 教师介绍“通讯”这种文体。课件出示:所谓“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是翔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文章类似书信,有写作对象的称谓,有极富情感的交流内容,有落款,有写作的日期及地点。 本文是书信形式的通讯,但与书信有区别: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是面向大众的。而书信一般是写信人与收信人双方之间的交流。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处理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2、小组自学

5、之后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课文初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更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四、师生交流。 (一)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二)汇报自学生字、生词情况。课件出示字词:炽热 腼腆 曙光 迥然不同 和煦 发辣 发酸 翻天覆地 (三)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冰心奶奶在这篇文中向我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概括一下。 (二)师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课件出示:1、继续为儿童写作。2、继续写作的心情。3、祖国三十年的大变化。(三)在了解课文大意

6、之后,再读课文,可采用评价的方式赛读课文。先在小组内选出一位读得好的同学读,其他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出正确评价。 六、指导生字的书写。 (一)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乃”和“及”: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记忆。 “曙”字是形声字,可以利用署字加偏旁的方法去记忆。 “酸”和“辣”:可以让学生留意“酉”和“辛”字的意思,以便去记住更多的相关的字。 (二)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忆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过渡:这些内容中包含着冰心奶奶怎样的情感呢? 二、自读自悟,感受冰心内心情感。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

7、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的,如同与孩子们面对面地交谈。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好文本的这一特点,用这种“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角色意识去引导学生。从理解文本内容,读懂文本的角度,围绕: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封信的? (一)默读课文,用心体会。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从冰心奶奶写的内容上看,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封信的?你是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读出了冰心奶奶的心情?动笔划一划,批注自己的感受。 2、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体会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设计意图:通过“读、想、说”,提出值得探究、“牵一发而动全

8、身”的问题,确立探究学习的目标,进一步感悟“爱”。) (二)学生带着提示自读课文。从理解文本内容,读懂文本的角度,围绕: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封信的?达到“读懂文本”的教学目标。 (三)可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全部交流。感悟作者写这篇通讯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品词析句,体会冰心内心的情感。 (一)教师把握要点: 1、在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2、从把握的要点上来讲,第一、二部分可以看出冰心是很爱孩子的;从第三部分可以感受到冰心是很热爱生活的,而且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爱。 3、加强

9、读中感悟,并以“读”作为检验学生阅读目标达成目的主要手段。在该环节教学过程中,一个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回答,再就是要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进行朗读指导时仍然要强化“角色意识”,让读的同学带着“作者”的情感去读,让听的同学也以“听众”的心态去“倾听”。在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指导时,也要从“感受”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从纯理性、纯技巧的角度去指导。 (二)交流预设:课件相机出示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语句:在这个不平常的春天里,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我似乎看见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体会作者非常喜欢儿童,与儿童们的关系近、感情深

10、。 2. 课件出示语句:我如今再拿起这支笔来,给你们写通讯。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我要不断地写,好好地写,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只要我觉得你们会感兴趣,会对你们有益的,我都要尽量地对你们倾吐。体会作者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儿童。 3. 课件出示语句: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今早四点钟就醒了,睁开眼来是满窗的明月!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课文,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也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感悟。) 体会冰心为儿童写通讯前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之所以如此,

11、是因为作者爱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急于把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和想法,把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早一点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4. 课外补充:“卷地西风天欲曙,半帘残月梦初回。十年消息上心来。” 宋徵舆:明末清初人。浣溪沙彻夜清霜透玉台,夕香销尽传山灰。声声飞雁五更催。满地西风天欲晓,半帘残月梦初回。十年消息上心来。因为儿童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者给孩子们写信,正是要表达这种心情。 5.体会: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点儿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达了她热爱祖国、热

12、爱生活的感情。 6课件出示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我爱小孩子。我写儿童通讯的时节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 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引导学生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以便加深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 7.加强朗读指导,及时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一)简介冰心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课件出示:冰心与儿童亲切交谈的一组照片。 (二)课件再次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五、推荐书目。 课件出示:读一读: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 六、作业。 课件出示: (一)读完再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写写自己的感受。 (二)继续搜集冰心的作品

13、并进行阅读。附送: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交流感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3体会课文题目的意思。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教学重难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教学准

14、备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课件)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中国也有一位古代的诗人写找春天的事。出示诗。(课件)师:谁来猜一猜,“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的意思是什么?(儿童不知道到哪去找春天,只知道游人多的地方去。)2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引出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小组互读。并互相正音

15、。3检查预习情况。闹嚷嚷 颐和园 成千盈百 魔术匣 玉澜堂 身躯 忸怩 浑身解数 飞涌 撞个满怀 坐无隙地 叽叽喳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围绕“行”字理思路。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交流: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玉澜堂。2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四、作业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谈话导入。古诗云“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冰心奶奶却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春天到底在哪里呢?就让我们

16、跟随冰心奶奶的脚步一起到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吧,找到了一定要停下脚步细细地欣赏,看谁有善于发现、欣赏的眼睛。二、精读课文,畅谈体会。(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对你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多读几次。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出示读书要求)(二)小组互读。(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随机出示课件)预设一 :孩子。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魔术匣子”和“小天使”让你想到了什么?“成千盈百”、“挤”

17、、“飞涌”等词感悟孩子多,充满生机和活力,作者爱儿童。)指导朗读。哪个小天使能将欢畅和活泼读出来?师:偌大的颐和园就像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魔术匣子,从中飞涌出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多么美妙的场景,多么可爱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吧。2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坐无隙地!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理解:坐无隙地)指导朗读。3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喳喳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太阳让你联想到什么?理解“喷发”。小朋友精力充沛,像太阳那样充满

18、力量。)指导朗读。(太阳给人光明,给人温暖,给人希望,地球上万物都离不开太阳,从儿童身上喷发出的是太阳的气息,是生命的活力,是希望的能量。)4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浩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关键词:无数、满)指导朗读。5我们站了一会儿,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体会作者和孩子们一样满怀欣喜。)指导朗读。(关键词:总、一群一群)预设二:花儿,孩子,春天。6学习5、6自然段。一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

19、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生自悟,谈理解,师点拨。(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过“喷泉”吗?由海棠花联想到“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生读。出示海棠花图片,指导朗读。通过反复读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师过渡:春天在哪里?春天不仅在一树怒放的海棠花上,春天更荡漾在儿童的心里,春天写在儿童的脸上,春天洋溢在儿童身上。为什么作者能从两样不同的事物上找到出春天呢?7学习第7自然段。(体会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师过渡: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自己看着也快乐

20、。学生自悟,说共同点。(生命力旺盛、新鲜、美丽、快乐)齐读。师:花儿和儿童一样,都是春天的一道风景线,都是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花儿是春天,儿童也是春天,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预设三:“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春天在哪里了吗?冰心奶奶是怎么告诉人们春天在哪里的?8出示第8自然段。朋友,春天在那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哪个词要重点读?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直接告诉人们吗?进行句式变换。师:同学们,当再有人问我们,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当你春游的时候,齐读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会找到春天!(四)再读课文,感悟升华。让我们把冰心奶奶的话牢记在心间,大声的朗读课文,跟着这群小伙伴一起去赶春吧。三、拓展延伸。1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儿童就是小天使,儿童就是花儿,儿童就是春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冰心奶奶爱孩子)2“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巴金曾说,一代代青年读了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让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吧。作品推荐寄小读者、小桔灯、雨后、纸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