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5949402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冒止咳祛痰的整理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感冒為萬病之源人體的大腦中有一造熱中樞,能不斷地產生熱能,並調節溫度以維持體溫的恒定(36.5度C左右),遇冷則毛細孔收縮,遇熱則擴張以散熱。一旦受寒邪、風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經收縮,致無法正常散熱,引起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或發燒;使得代謝管道受到阻塞,代謝廢物滯留皮下,刺激知覺、癢覺、痛覺神經,因而產生搔癢,全身肌肉酸痛的現象,嚴重者造成骨節酸痛。侵及頭部則頭痛,至耳朵則造成內耳不平衡、暈眩、欲嘔;病毒若破壞視神經,就會出現角膜炎、結膜炎。侵及鼻子則有鼻竇炎及鼻塞、流鼻水。其初始症狀可能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來水般流不止。若不予理會,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會逐漸加重;若一直發燒,就會化熱

2、而呈現熱症。(此時西藥的退燒藥及退燒針,只是抑制大腦的造熱中樞,掩耳盜鈴而已,並沒有真正退燒;假如人的正氣強,燒退了,就可以抵抗病邪,病也就好了。若本身身體虛弱的話,病就反反復覆,一直好不了,並會帶來許多副作用。)由流清涕而化熱後,鼻涕、痰都會變黃、黏稠狀。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於喉管不出則乾咳。久咳則胸悶、有壓迫感。侵及淋巴則導致淋巴腫。侵入咽喉部,會使得咽喉發炎、扁桃腺發炎,嚴重時連吞口水都有痛感。侵入呼吸道則為氣管炎,到胸腔則演變成肺炎,到腸胃道則會腹瀉或便秘,甚至併發急性腸炎。二、良方十帖介紹 (對號入座、安全有效)(一) 對號入座1、初起感冒-葛根湯前額頭痛,後頭痛,脖子、肩膀

3、、背部酸痛、不舒服-葛根湯2、咳嗽痰稀白-小青龍湯鼻涕或痰稀稀白白似雞蛋清-小青龍湯喉嚨不舒服吃冰或吹風就不舒服-小青龍湯3、鼻涕或痰黃黏稠-麻杏甘石湯4、咳嗽乾咳、黃黏稠-麥門冬湯喉嚨不舒服,咽喉痛、發炎-麥門冬湯5、暈-苓桂術甘湯6、痛-芍藥甘草湯7、肚子不舒服-平胃散8、拉肚子一般水瀉-胃苓湯9、拉肚子急性腸炎-葛根芩連湯10、見藥方解說-小柴胡湯(二) 藥方解說葛根湯:*1.感冒初起。*2.頭痛、發燒、惡寒、脖子、肩膀、骨節疼痛,而無汗。一般頭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都可以用。*注意事項:一直在流汗的時候,不要服用。平常吃不會發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時,則會發汗。小青龍湯:1. 感冒第一

4、、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狀,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發燒惡寒,通通可以痊癒。2.平常任何時候,只要見到流清涕就可以用。3.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動不動就打噴嚏,流稀稀白白的鼻涕(成泡沫狀似雞蛋清)。4.寒性的氣喘氣喘而有惡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5.寒咳-咳嗽而痰白稀。一吃冷、一吹風就咳(或不舒服)。*注意事項:感冒第一、二天不可以使用。麻杏甘石湯:1.流黃稠的鼻涕或痰。2.熱性的氣喘、急性肺炎、熱鬱肺葉(胸悶、呼吸急促,唇紅似擦胭脂,量體溫卻不一定發高燒) 。麥門冬湯:1.熱咳,乾咳咳嗽無痰,喉嚨會痛、沙啞,或咳嗽痰黃稠。扁桃腺發炎。2.常說話

5、者,最佳保養藥方。苓桂術甘湯:1.幾乎所有的暈都有效,包括內耳、前庭神經不平衡、低血壓等。2.暈車(上車前就吃或用濃縮藥粉填在肚臍,再上貼透氣膠布亦可;吃了不但不傷胃,反而胃口大開又健胃)。3.眼壓過高(平常眼睛、眼眶會脹脹的)。4.鼻涕倒流。青白色的痰或鼻涕。芍藥甘草湯:1.中藥的止痛藥,雖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簡單安全有效。2.全身一切攣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經、小朋友半夜哭鬧、治腹痛如神(日本漢醫博士極力稱讚)、爬山回來小腿肚痛。3.打嗝、呃逆、放屁。肩腰腿腳痛、結石痛、腳無力等,皆可緩解。4.巴金森氏症、小兒腦性麻痹,皆可長期服用而緩解。平胃散:肚子不舒服、脹氣、消化不良、吃壞

6、東西(肚子痛、拉肚子)。注意事項:孕婦不要吃。(跟孕婦不能吃薏仁的理由一樣,不要想得太可怕)。注: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湯。胃苓湯:拉肚子、水瀉、上吐下瀉(包含某些霍亂)、一吃就拉。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幾乎都是水。注意事項:孕婦不要吃。葛根芩連湯:急性腸炎、一切細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飯)。拉肚子來勢洶洶、肚子會絞痛、大便黏稠、肛門重重的,一直想拉卻老是覺得拉不乾淨,口會渴,嘴巴也會幹。注:到落後地區旅遊一定要帶。小柴胡湯:1. 感冒的中間期(已經不再發燒、惡寒,或有輕微的發燒,而不惡寒)2.口苦、咽幹、目眩、心煩、胸脅悶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覺。3.眼睛、耳朵、咽喉不 太舒服、耳

7、鳴、淋巴結癤。4.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時,亦可服用。5.往來寒熱(發燒時不惡寒,惡寒時不發燒,但兩者明顯交替發作) 莫名其妙的發燒。6.頭痛(痛在太陽穴附近)。(三)進階應用-舉例1.口苦、眼睛不舒服、發燒、喉痛-小柴胡湯(3克)麥門冬湯(3克)。2.內耳不平衡、暈眩、眼壓過高-小柴胡湯(3克)苓桂術甘湯(3克)。3.發燒、鼻涕黃稠、咳嗽、喉嚨痛-麻杏甘石湯(3克) 麥門冬湯(3克)。4.口苦、眼睛、耳朵不舒服、發燒、頭痛、淋巴有節癤,肚子痛-小柴胡湯(3克)芍藥甘草湯(3克)。5.喉嚨不舒服、緊張就咳-麥門冬湯(3克) 芍藥甘草湯(3克)。6.感冒引起拉肚子-小柴胡湯(3克)平胃散(3克)

8、。7.感冒發燒,併發急性肺炎、喘、高燒不退-麻杏甘石湯(3克)魚腥草(12克),一吃馬上改善。8.初起感冒,就鼻腔熱熱的,連自己呼吸都感覺到幹幹熱熱的,甚至會痛-葛根湯(2克)黃芩、桑葉、菊花(各0.5克)。(注:此時葛根湯用量比平時少一點。)9.初起感冒,就咽喉痛-葛根湯(3克)桔梗、百部、元參(各0.5克)。(注:麥門冬湯會影響葛根湯發汗的作用,所以初期感冒發燒惡寒,欲汗不得汗時不用。)10.喉嚨會痛、也有一些痰,但不是很稀-麥門冬湯(3克) 苓桂術甘湯(3克)。11.流清涕,但咽喉痛-小青龍湯(3克)黃芩、桔梗、百部、元參(各0.5克);或苓桂術甘湯(3克) 麥門冬湯(3克)。注1:小青

9、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注2:本內容之單味藥原則上僅供進階者參考以加強療效,不用準備;若要應用則視需要酌量使用一二味即可。三、劑量及服用法1. 葛根湯:葛根(4錢)、麻黃(23錢)、桂枝(2錢)、芍藥(2錢)、甘草(2錢)、生薑(3錢)、大棗(4枚)。(水三碗半,先煮麻黃、葛根至二碗半,去掉水面白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令汗微出)。(注: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黃,或用桂枝湯。)2. 小青龍湯:麻黃(2.5錢)、桂枝(2.5錢)、半夏(3錢)、細辛(8分)、生薑(2.5錢)、五味子(1錢)、芍藥(2.5錢)、甘草(2.5錢)。 (水三碗半,先煮麻黃至二碗半,去沫納諸藥,煎

10、八分,溫服)3. 麥門冬湯:麥門冬(5錢)、半夏(1.5錢)、甘草(1錢)、大棗(4枚)、粳米(5錢)、黨參(3錢)。(水煎服)4. 麻杏甘石湯:麻黃(1.52錢)、杏仁(3錢)、石膏(6錢1兩)(碎,綿裹)、甘草(1.5錢)。(水四碗,先煎石膏至三碗半,再煮麻黃至兩碗半,去上沫,再納杏仁、甘草,煎至八分,溫服)。5. 苓桂術甘湯:茯苓(5錢)、桂枝(3錢)、白朮(4錢)、甘草(2錢)。(水煎服)6. 芍藥甘草湯:芍藥(4錢)、甘草(4錢)。(水煎服)7. 平胃散:蒼朮(3錢)、厚朴(2錢)、陳皮(2錢)、甘草(1錢)、生薑(2片)、大棗(2枚)。(水煎服)8. 胃苓湯:蒼朮(2錢)、厚朴(1

11、.5錢)、陳皮(1.5錢)、甘草(1錢)、生薑(2片)、大棗(2枚)、桂枝(1.5錢)、白朮(2錢)、茯苓(3錢)、豬苓(2錢)、澤瀉(1.5錢)。(水煎服)9. 葛根芩連湯:葛根(3錢)、黃芩(3錢)、黃連(2錢)、甘草(1錢)。(水煎服)10. 小柴胡湯:柴胡(4錢)、黃芩(2.5錢)、甘草(2.5錢)、生薑(2.5錢)、半夏(2錢)、黨參(3錢)、大棗(2枚)。(水三碗,煎至一碗半,去渣再煎至八分,溫服)*1、建議:到中藥房買以上十帖科學中藥(單味藥可以不用買;多跑幾家店,免得被貴去了),放在家裡有備無患。出門旅遊隨身分裝一些攜帶著,可以令你出門更安心。*2、濃縮中藥的劑量:一天吃三次,

12、不限時間。*3、單獨吃一種湯(或散),一次可服34克(嚴重者,用到5克亦無妨)。*4、若兩種湯(或散)合用,每一種湯(或散)可服3克(兩種就合為6克)。*5、原則上,單味藥可以不用,若為了加強療效,每一種單味藥可加0.5克,至多加到4種;而每一種湯(或散)的劑量就酌量減少,使一次的總劑量限定在6克以內。*6、例:(小青龍湯2克苓桂術甘湯2克遠志0.5克菖蒲0.5克桔梗0.51克),或(小柴胡湯2克麥門冬湯2克百部0.5克元參0.5克訶子0.5克桔梗0.5克)。*7、一次的總劑量:11歲以上:6克以內(含6克);711歲:5克以內(含5克);37歲:3克以內(含3克);13歲:2克以內(含2克)

13、;1歲以下:1克以內(含1克)。*8、藥粉打開可以存放2年,有些會潮濕硬硬的,只要沒有發黴的味道,就沒有壞。*9、若用煎劑,所加的單味藥,每一種可以放23錢。*10、若兩種湯(或散)合用,有重複的話,就用量比較大者,例如小青龍湯和苓桂術甘湯分別有桂枝2.5錢及3錢,兩湯合用時,桂枝就用3錢。四、問答問一、講義上面說,芍藥甘草湯治腹痛如神,又說肚子不舒服吃平胃散?那肚子痛到底吃什麼?答:如果你知道吃壞肚子,那就用平胃散就可以。若莫名其妙,肚子痙攣疼痛,用芍藥甘草湯自然比平胃散好。其實,上述十帖良方,適應範圍有些會重迭,不要害怕,大膽使用即可。當然,真的分不清楚就一起用。問二、可否請你舉例?答:譬

14、如說,小青龍湯跟苓桂術甘湯也有重迭。當流清涕(頭一低下來就像自來 水一樣流出)時,兩帖藥合用效果更佳。又譬如說,水瀉用胃苓湯,不要任意加葛根芩連湯。但急性腸炎一定會拉肚子,用葛根芩連湯加胃苓湯效果當然更好,其實不加效果就很好了。再者,急性腸炎肚子一定會絞痛,葛根芩連湯加芍藥甘草湯當然也可以。問三、有時鼻涕又黃又白呢!該如何處理?答:小柴胡湯苓桂術甘湯。問四、為何剛開始感冒就流清涕,不要吃小青龍湯?答: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感冒流鼻水一吃康*600就(束起來!)(台語),鼻子反而更不舒服,胸腔悶痛,這就是用收斂藥的結果。一般初起感冒用葛根湯發發汗就好。但小青龍湯除了發汗外,也有收斂鼻水的作用,

15、所以不可乙太早用。其實要用也可以,但必須用小青龍湯枳殼、桔梗來開胸利膈,就不會有副作用。若已胸悶,則可用小柴胡湯解之,再加枳殼、桔梗更好。問五、一般人不是都說中藥沒有副作用嗎?答: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想起一般人對中藥的誤解。常聽人說:中藥慢、西藥快、中藥治本、西藥治標。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拿慢性病來說,中藥也許要吃上一兩個月才會痊癒;而西藥往往控制了十年、二十年還在控制呢!你說西藥快嗎?至於急性的病、突發的病,只要你吃對了中藥,往往一天、兩天就會痊癒,遠比西醫快多了。不信的話,試試良方十帖就知道。至於中藥當然也有副作用,不可以亂吃。不過其副作用跟西藥完全不同;中藥的副作用,往往是因為亂吃、吃錯

16、藥而引起的;而西藥的副作用,就算你是在治這個病,往往也會帶給你其它更多的病,不只是傷胃而已。問六、報紙說日本發現小柴胡湯的副作用。所以我們不敢用!答:小柴胡湯創立于中國漢朝,已經使用將近兩千年,近年來日本十二所醫科大學共同研究小柴胡湯七年,肯定小柴胡湯有很多神奇的效果,導致一年銷售量達620億日圓。固然小柴胡湯適應範圍很廣,但可以肯定日本人一定濫用。其次,日本人看一次病,拿一次藥就一直吃上兩三個月而不換藥,並沒有考慮症狀是否改變,這更是不能茍同的。本文將小柴胡湯列為必備良藥,有症狀出現時吃一吃,是不會有問題的,請放心。問七、可否談談中醫治病的原則?答:我們中醫治病講究的是辨證論治;不似西醫給定

17、什麼病名,才用什麼藥。(日本人一見到肝炎就用小柴胡湯,就是犯了這個大錯!)一個絕頂高手只依最高的武學原則,而不拘於架式,才能將武功發揮的淋漓盡致。同樣地,您可別小看了對號入座,單單小青龍湯,本文畫龍點睛地告訴您:流稀白的痰或涕;若照坊間的書籍就可以列出支氣管炎、肺炎、氣管炎、氣管支炎、支氣管喘息、支氣管擴張、濕性肋膜炎、感冒、流感、肺氣腫、百日咳、鼻炎、麻疹、腎炎、結膜炎、砂眼、淚囊炎、濕疹、水泡、浮腫、腹水、關節炎、胃酸過多症、留飲症、生唾過多症等病名(某書p.206),讓您一頭霧水,不會用藥,來達到權威、 唬人、斂財之目的也。一般而言,中醫將症狀跟體質分寒熱來用藥。譬如:嘴巴淡、唇白、手腳

18、冰冷,大便不成形,頻尿尿白,就叫寒症。紅、幹、破、燙、便秘、尿短赤就叫熱症。寒症用熱藥,熱症用寒藥就是大原則。流鼻水呈稀、清狀為寒症,用熱藥小青龍湯。此時若吃麻杏甘石湯,無疑是雪上加霜。好比此症狀出現時,再吃冰、白菜等,分泌物(包括鼻水、白帶等),將會更多。若鼻涕已呈黃濃稠為熱症,必須用寒藥麻杏甘石湯,此時若吃小青龍湯就叫做火上加油。問八、中醫講究治本,那麼有沒有改善體質,吃了比較不會感冒的藥?答:香砂六君子湯、小建中湯、玉屏風散,這三者可以任選兩種服用一段時間,可以增加抵抗力、改善體質、預防感冒,小朋友吃了身體好,考試也會進步。香砂六君子湯、小建中湯可增加胃腸功能、幫助吸收、治慢性胃病,也可

19、算是溫補良藥。玉屏風散可以增加保衛功能,改善體質、預防感冒;不過感冒了,就不可以吃玉屏風散。五、總結-感冒之治療1. 人體的大腦中有一造熱中樞,能不斷產生熱能,並調節溫度以維持體溫的恒定,遇冷則毛細孔收縮,遇熱則擴張以散熱。2. 一旦受寒邪、風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經收縮,致無法正常散熱,引起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或發燒。(初期往往也會怕風、惡寒葛根湯;不惡寒,發燒太厲害黃芩。)3. 使得代謝管道受到阻塞,代謝廢物滯留皮下,刺激知覺、癢覺、痛覺神經,因而產生搔癢,全身肌肉酸痛現象,嚴重者造成骨節酸痛(葛根湯)。4. 侵及頭部則頭痛(葛根湯),至耳朵則造成內耳不平衡、暈眩、欲嘔(苓桂術甘湯或小柴胡湯);

20、病毒若破壞視神經,則會出現角膜炎、結膜炎(葛根湯或小柴胡湯川芎、茺蔚子、車前子;便秘大黃)。5. 侵及鼻子則有鼻竇炎及鼻塞(葛根湯遠志、菖蒲、白芷),流鼻水。其初始症狀可能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來水般流不止(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若鼻塞遠志、菖蒲、白芷)。6. 若不予理會,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會逐漸加重;若一直發燒,就會化熱而呈現熱症。(若發高燒,但惡熱而不惡寒,口大渴、自汗、煩躁、四肢冰冷,吃白虎加參湯注1即可解熱,病癒。)7. 由流清涕而化熱後,鼻涕、痰都會變黃、黏稠狀(麻杏甘石湯)。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於喉管不出則乾咳注2(麥門冬湯;有痰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杏仁)。久咳則

21、胸悶、有壓迫感(小柴胡湯枳殼、桔梗)。8. 侵及淋巴則導致淋巴腫(小柴胡湯天花粉、浙貝母、牡蠣、香附)。9. 侵入咽喉部,會使得咽喉發炎、扁桃腺發炎,嚴重時連吞口水都有痛感(麥門冬湯黃芩、桔梗、百部、元參;若沙啞訶子、蟬蛻)。10. 侵入呼吸道則為氣管炎(寒性-小青龍湯。熱性-麻杏甘石湯);到胸腔則演變成肺炎(急性或熱性-麻杏甘石湯魚腥草)。11. 到腸胃道則會腹瀉(胃苓湯)或便秘(增液湯、承氣湯注1),甚至併發急性腸炎(葛根芩連湯)。注1:白虎加參湯、增液湯、承氣湯等,不列入必備良藥,有印象即可。若發燒至40度以上,脈每分鐘跳到100下以上,若出現神昏、譫語、舌蹇(舌打結)、肢厥(四肢冰冷)

22、、囊縮(陰囊收縮),即可判斷為腦膜炎;若56天不大便即可用大承氣湯;若沒有不大便的現象,就用白虎加參湯,一定可以很快解救。西醫不懂得辨證,就用脊椎穿刺判斷,結果引起極嚴重的後遺症,切記不要成為受害者,切記!切記!白虎加參湯、大承氣湯是救急的方子,兩千年來,一帖就挽回性命者,不知凡幾,其效如神,絕非現代醫學所可比擬,信不信由你!注2:原則上,咳嗽喉嚨痛、痰黃稠或停於喉管不出而乾咳,吃麥門冬湯;而咳嗽喉嚨不痛痰稀白或吃冰、吹風就不舒服,則吃小青龍湯。但在輕微咳嗽時或在寒咳熱咳轉換的時候,分辨不出該吃何者時,大膽地先吃一種試試看,沒效或越嚴重時,再換另一種即可。(多試幾次,經驗熟了,以後就不會錯。)

23、另外,小柴胡湯治的咳嗽往往在感冒好幾天之後,而且不像小青龍湯和麥門冬湯那麼強烈;雖不頻發,但仍未全止,並有口苦、心煩喜嘔、胸脅苦滿等症狀。後記:敬請擁有本文者以仁慈心廣為流傳,並請保留後記一文。 -吉祥如意-首先,感冒第一時間是先在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抑制狀態,我們最明顯的表現是體表發冷,要裹緊衣服,有的時候還流清鼻涕,打噴嚏,傷寒學派說這是外邪襲擊了體表,溫病學說語焉不詳,中醫管這叫風寒感冒,其實這是每次感冒的最初階段。實際上,各位,這個階段有的時候長點兒,可能持續個幾天(甚至到發高燒了,中醫說有裡熱了),有的時候則特別的短,幾個小時,半天就過去了,因為它太短了,所以溫病學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24、所以認為還有一種病上來就是表現為熱證的呢。各位,這個感到體表發冷的階段太重要了,這個時候病邪還沒有深入,身體的抵抗機能還有能力一下就把它清除出去,因此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啊!怎麼辦呢?搶時間解除抑制狀態唄!方法其實很簡單,任何能夠刺激身體機能的食物飲料都可以,有的時候,甚至一杯熱水都可以,通常,中醫是用我們做菜用的大蔥的白色的根部,切一下,加幾片生薑(也是做菜用的),在水裡稍微熬一下,注意,要一開鍋就好,不要久熬,因為要的就是它那種刺激的成份,吳鞠通的話說是:“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矣”(他在熬銀翹散時說的)。我還經常讓人用蘇葉,也叫紫蘇葉,藥店有賣幹的,各位可以

25、在辦公室裡準備一小包,等到別人感冒了,你的身上突然發冷,立刻用開水泡一把,六七分鐘後,就可以喝了。古代的時候是用麻黃、桂枝等藥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現在不大用了,但是如果真是渾身冷得發抖,一點汗都沒有,那還是要用傷寒論中的麻黃湯的,通常表現的用蘇葉、蔥白等就可以了,等到身上熱了,不再發冷,就可以了,最好是微微出點汗,不要出大汗,也不要馬上就去風口那兒站著。還有個方法就是用熱水袋,放在被窩裡,放的位置是在自己後背的肺俞穴附近,就是靠近肺的脊柱兩旁,不遠不近,不要燙到皮膚,這樣睡覺,也可以幫助陽氣生髮,使得體內的抑制狀態得到改變。這個階段,中醫叫外寒階段。這個時候如果咳嗽,可以選用中成藥通宣理肺丸。這

26、個方子裡面基本是溫藥,可以説明身體組織抵抗。此時治療咳嗽不可以用寒涼的藥物。如果在外寒的階段處理及時,根據我的經驗,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把感冒給解除掉。如果您在這個階段沒有注意,那麼,病邪繼續深入,很快,就會到裡熱階段。什麼叫裡熱階段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就是外邪深入,體內的抵抗力量開始和外邪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你的身體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戰場,此時的表現是:一派熱證,咽紅,咽痛,發燒,身體骨節酸痛,咳嗽等等,診斷指證是痰黃、鼻涕黃,咽喉疼痛,體溫上升。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內容,我經常通過痰和鼻涕來分析。這個階段張仲景在傷寒論裡也有論述,比如白虎湯證等,但是由於那個時代可以使用的藥物不多,所以論述

27、得比較簡單,後世到了清朝,可用的藥物多了,溫病學家們在此處增加很多內容,很好,但是,增加多了他們就覺得這是自己發明的了,不是張仲景論述過的,於是就另立山頭,創立了溫病理論,實際上就是張仲景論述的裡熱的這個階段,只是溫病學家又在此處根據不同的座標體系,增加了衛氣營血幾個層次而已。這個階段怎麼辦呢?扁桃體開始發炎了,開始咳嗽了,這些都讓人無比的難受啊!此時的方法是,用溫病學家們的清裡熱的方法。一個簡單的藥物組合是:雙黃連口服液(各個藥店都有賣的),就是雙花(金銀花的別稱)、黃芩、連翹,簡稱雙黃連。如果嚴重些,我倒是建議各位,如果您方便,可以自己去藥店買來草藥,自己熬一下,下面的這個方子是我經常用的

28、,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基本的方子也就是:雙花十克、連翹十五克、白僵蠶十克(搗)、公英十克、地丁十克、射干六克、蘇葉六克(蘇葉要熬好藥閉火時後下,泡十分鐘就可以。如果咳嗽痰黃可以加上浙貝母、枇杷葉各十克。這個方子裡面的白僵蠶對咽喉疼痛效果非常的好。熬好藥以後,要像喝茶一樣地喝,隨熱隨喝,不能一天喝兩次就算了,要不斷地喝,使得藥力持續。是熱證,為什麼要加上解表的蘇葉呢?這是我的經驗,感冒基本上沒有純粹的熱證,在裡熱的同時,一定有各種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則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裡熱證了,那個病一定是極其的嚴重了。一般情況下,在喝幾副這樣的中藥後,內熱就可以解除了。我以前在方子裡面還加入了

29、防風和荊芥,現在給去掉了,因為加入後可以導致身體抵抗的增加,會出現發燒的情況,實際這是抵抗強烈的緣故,但是恐怕大家會害怕,所以如果大家自己服藥,還是去掉的好,這樣就平穩了。一般如果內熱的階段處理及時,我的經驗是:基本可以在兩天以內解決掉感冒(有的人症狀的減輕過程會持續幾天)。但是絕對不會再發展。祛痰在一些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中成藥說明書上,大家常常會看到止咳化痰這四個字,很多人在出現咳嗽或咳痰的某一症狀時,也習慣選擇具有止咳化痰雙重功效的中成藥。其實,這四個字包含著兩種不同的含義。凡是具有減輕或制止咳嗽的中藥或中成藥稱為“止咳藥”,而具有祛痰和消痰作用的則稱為“化痰藥”,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臨床

30、上將咳嗽分為乾咳和濕咳兩種情況。乾咳是指咳嗽頻繁,但無痰或痰量極少,常見於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輕症肺結核等疾病。濕咳是指咳嗽伴有咳痰,常見於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當僅有咳嗽症狀而無明顯痰液咳出時,就不要選用止咳化痰藥,僅用止咳藥就可以了。中醫所講的“痰”,含義非常廣泛,還包括神志和精神的反常或錯亂等表現。而“化痰”一詞中所指的“痰”,僅是指呼吸道中所分泌的黏液狀物質。中醫所講的“化痰”,是要根據不同的症狀採取不同的“化痰”方法,主要為“溫化寒痰”和“清化熱痰”兩種。所謂“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較多,就要採取溫化寒痰的治療原則,選用具有溫熱性質的中藥

31、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進行治療。所謂“熱痰”是指因感受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黃而黏稠,不易咳出,就要採取清化熱痰的治療原則,適用具有寒涼性質的中藥如貝母、竹瀝等或急支糖漿、鮮竹瀝口服液等中成藥進行治療。特別要提醒的是,當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咳嗽、咳痰兩種症狀時就應該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或中成藥來進行治療,但在選擇藥物時,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屬於“寒痰”還是“熱痰”,然後再有選擇地服用溫化寒痰藥或清化熱痰藥。咳嗽藥:通宣理肺丸(一般寒性一點的咳嗽) 養陰清肺丸(一般熱性一點的咳嗽)藥在北京同仁堂有賣,堅持吃,大概幾天之後有比較明顯效果。如果不清楚是寒咳還是熱咳,也可以兩種都試試,不會有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