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

上传人:wuyo****995 文档编号:15948724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杂然相许(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下列语句。(3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两方面分析,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忧劳兴国家”的道理。C.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故事都表现了远古人民改造自然的坚毅精神。D.纪昀是唐朝学者、文学家。4.语文实践活动。(9分)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有关任务。【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证粮食安全,但现在这个“红线”已经被冲破。在xx年前11个月中,我国对三

3、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90%。【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xx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材料三】今年日照市“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没有摆放鲜花,没有铺设红地毯,没有彩球标语,简约朴素的会风赢得广泛好评。自xx年6月以来,日照市还广泛开展了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目前,全市已有1436

4、家餐饮单位、食堂积极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1)认真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上面材料,围绕“光盘行动”主题活动,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让我们一起对此说“NO”!请你根据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

5、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6文中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2分)7.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8.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9.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2分)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

6、的观点的矛盾。C.人如何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力量。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10.文中画线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意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鹬(y):一种水鸟。箝(qin):夹住。喙(hu):嘴。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赵且伐

7、燕 ( ) (2)以敝大众 (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1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1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从埃菲尔铁塔谈起张 贺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

8、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有的,而是经历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

9、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化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

10、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11、。(有删改)15.第一段写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7.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4分) 18.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4分) 三、写作(40分)19.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补全题目,如读书、宽容、奋斗文体不限,5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参考答案1.(1)将近 (2)赞同 (3)通“返”,返回 (4)责任,担子 (5)同“

12、弼”,辅佐(平时注意积累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2.(1)你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他的每一行为总不能让他如愿。(3)这样之后人们就明白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抓住关键词语的意思,注意“固”“彻”“乱”等的翻译。)3.D(纪昀是清代人。)4.(1)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前我国餐桌浪费现象严重,而贫困人口数量巨大;日照市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意思对即可。)(2)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十分必要;厉行节约,政府要率先垂范,全民应积极行动;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写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启示,言

13、之有理也可。)(3)示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争做“光盘”达人。倡勤俭剩饭不再,讲节约“光盘”添彩。“光盘”行动能量正,永续民族节俭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粮食自给率逐渐降低,勉强维持在90%;由【材料二】可得到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粮食浪费严重,一是我国贫困人口数额巨大;由【材料三】中几个事例可知日照市形成了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回答时,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2)“启示”要围绕提倡勤俭节约的好处,结合“光盘”行动的意义,还可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来回答,写出两点即可。(3)符合勤俭节约的主题要求,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14、宣传标语要做到简洁凝练、韵律和谐、通俗易懂。5.(1)通 (2)即使 (3)穷尽 (4)背(平时注意积累文言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6.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便比较容易回答。)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从愚公的回答中很容易找出答案。)8.河曲智叟亡以应(仔细阅读选段,可知“河曲智叟亡以应”表明了智叟被愚公驳斥得哑口无言。)9.B(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静止地看问题和发展地看问题的矛盾。)10.愚公懂得人力是无穷的,自然是可以被改造的,只要坚持不懈,人定胜天。(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信人

15、定胜天。回答意近即可。)11.(1)将要(2)使劳苦(贫困)“且”在文言文中有“尚且”“况且”“姑且”“将要、将近”等意,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敝”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劳苦(贫困)”。1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相舍”应解释为“互相放过(对方)”,“擒”应译为“捉住”。)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为说服赵惠王中止出兵,苏代巧用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明“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的道理。事情简单,道理却很深刻,容易让惠王

16、信服。而这个寓言故事被后人固定为成语使用,也可以简化成“鹬蚌相争”或“鹬蚌相持”。谈启示可从如何理智面对矛盾冲突,如何相互包容,避免两败俱伤方面来谈。)14.(1)从苏代的角度看: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于接受。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此题可分别从苏代和惠王的角度回答。苏代所说寓言故事,信手拈来,没有造作之嫌;寓言故事在先,所讲道理在后,易于被人接受,而且寓言故事与自己所要讲的道理类比恰切,揭示的道理深刻透辟。同时苏代态度诚恳,是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让人信服。另外,惠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也是苏

17、代能够成功说服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替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攻打燕国这件事)。15.突出了历史遗存的弥足珍贵,引出了关于文化古迹保护和珍惜的论题

18、。(作者在第一段写埃菲尔铁塔的价值,正是为了引出第二段中“历史遗存弥足珍贵”,从而告诉我们要保护文化古迹。埃菲尔铁塔正是这里提到的“历史遗存”的一个例子。)16.文化古迹由于时间的洗礼、社会的变迁,因而具有了稀有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能正确认识文化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其珍爱有加。(回答本题要仔细阅读第二段和第四段。第二段要扣住“时间的洗礼”“稀有性”“丰富的内涵”“文化性”等关键短语来概括要点;第四段要扣住段首中心句“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来概括。)17.通过法国人民对埃菲尔铁塔的珍爱与我国对文物古迹、古建筑的毁坏对比,阐述了保护历史遗存这一常识的

19、必要性;通过故宫的游客众多与仿古旅游点大多亏损的对比,证明了人们还是喜欢真古迹,而在商业价值上两者也有巨大差异。(文中有好几处对比。文章第三段,将真古迹与仿造者进行对比,突出二者在价值上的巨大差别;第四、五两段将法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珍爱与中国人对文物的破坏进行对比;第七段将2011年参观故宫的人数之多与仿古旅游点大多数亏损对比,说明最吸引游客的还是那些真古迹。回答时,能够任意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进行分析即可。)18.历史和文化最有价值,要尊重历史,热爱文化。(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没有在文中以句子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自己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概括时要抓住这几个关键性的语句:“历史遗存”“弥足珍贵”

20、“尊重历史、热爱文化”“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1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本题可用的素材非常丰富,可反映的生活面也很广,但要写好此篇作文并不容易。写作文时,我们要注意三点:(1)补题不可太随便。此题需填补的内容是中心词,它决定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选择要慎重。同学们应选择自己熟识的或有深刻认识的、便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素材入文。(2)注意“美好”的限制。由于题目的限制,文章所写内容必须是美好的,切不可信马由缰乱发挥。(3)文章要有思想深度。作文最忌平淡,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才能让人回味。因此,写作时,需表明对人、事、物的思考,可以借助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主旨。例文:微笑

21、,让生活更美好微笑是什么?它是茫茫大雪中的一块热炭,它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缕凉风,它是无边无际的沙漠中的一杯清凉的水。朋友,你会微笑吗?你可能嘲笑我这个问题的幼稚。而我以前曾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微笑的人,直到那次之后那天,正在上自习课,安静的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似的。这时,作业本上的一道“拦路虎”挡住了我思维的前进。我绞尽脑汁,可它还是那么高不可攀。这时,一个轻柔而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怎么了?有不会的吗?”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于是,老师轻轻地俯下了身子,为我仔细地讲解,我顿时恍然大悟,将这“拦路虎”斩于马下。当我回头看到老师的微笑时,也赶忙对老师微笑了一下。那一次,我感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温暖。从那以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前,我不愿意和同学们讨论,现在我是班级讨论的积极分子,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那友好、充满真诚的微笑。我们什么时候不能给人微笑呢?当别人犯了错误时,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当需要别人帮助时其实,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充满了真诚,充满了善意,充满了友谊。每个人都能读懂,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点的微笑,就可以温暖他人,温暖世界。朋友,你会微笑吗?只要微笑,就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何乐而不为呢?【点评】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发感慨,悟出道理。语言简洁、平实,文章短小却意蕴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