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946669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复习范围(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三种传递现象:动量、热量、质量的传递现象。2.牛顿黏性定律:切应力,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动量,又称动量通量密度。N/m。3.当流场中速度、温度、浓度分布不均时,它们动量交换、热量交换、质量交换的规律可以类比。4.二元体系:两种组成构成混合流体,或称二元混合物。5.绝对速度=主体流动速度+扩散速度6.分子传质又称分子扩散,简称为扩散,它是由分子的无规那么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分子扩散可以因浓度梯度、温度梯度或压力梯度而产生,或者是因对混合物施加一个有向的外加电势或者其他势而产生。7.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质交换。8.流动越明显,分子扩散越微弱。9.固体壁面

2、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质速率可定义为:NA=hm(CAs-CA)10.浓度边界层:可以认为质量传递的全部阻力集中于固体外表上一层具有浓度梯度的流体层中,该流体层即称为浓度边界层。11.三种边界层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外表摩擦、对流换热以及对流传质。12.对流传质系数hm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扩散系数D呈线性关系。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流体的黏性、热传导性和质量扩散性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13.在给定Re准那么条件下,成立的首要条件:当流体a=D即流体的Pr=Sc或Le=1时,通常空气中的热湿交换就属此.对于气体混合物,通常可近似地认为L1。14.通过大量被不同液体润湿的管壁和空气之间的质交换实验。15.

3、对流传质系数,亦称蒸发系数,表示以湿空气的含湿量差为驱动力的对流传质系数,为hmd=hmA,M. hm是整个平板上的平均值传质速率的大小与方向影响了壁面上的温度梯度,即t(0)的值,从而影响了壁面上的导热量。16.烧蚀冷却:为了冷却外表,在外表上涂上一层材料,当温度升高时涂层材料就升华、融化或分解,这些化学过程吸收热量,而反响所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从外表离去,从而有效的冷却壁面,这种冷却方法称为烧蚀冷却。17.经常被用来与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的介质有水、水蒸气、冰、各种盐类及其水溶液、制冷剂及其他物质。交换设备分为两大类: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和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18.麦凯尔方程式hw(ti-tw)=h

4、md(i-ii)它清楚地说明湿空气在冷却外表进行冷却降湿过程中,湿空气主流与紧靠水膜饱和空气的焓差是湿空气与水膜外表之间热、质交换的推动势,而不是温差。焓差是热质交换总推动力19.边界层内饱和空气间温差及水蒸气分压力差的大小有关。20.水膜外表的空气与水接触时的热湿交换。边界层特点:饱和温度与水相同。21.如果在空气处理设备中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足够长,水量是有限的,水温都将发生变化,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也就不是一条直线。(理想过程)结论:空气的变化过程为曲线,空气的终温为水的初温。22.假定与空气接触的水量无限大,接触时间无限长,在所谓的假象条件下,全部空气都能到达具有水温的饱和状态点,空气终状态

5、点将在饱和曲线上,空气温终温将等于水温。与空气接触的水温不同,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也不同。实际上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接触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空气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既不是直线,也难以到达与水的终温顺流或初温逆流相等的饱和状态。23.使气体浓缩的物体叫做吸附剂,被浓缩的物质叫做吸附质。 当某固体物质吸附水蒸气时,此固体物质就是吸附剂,水蒸气就是吸附质。 在同态物质中,分子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而在两相物质的交界处,原子、离子或分子处于非平衡作用之下。24.两相物质的交界处,处于非平衡力作用之下,因此能发生吸附现象。在平衡状态下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量与压力温度有关。25.当物质的比外表积很大时,外表能

6、就会对物质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26.常用的固体吸附剂可分为极性吸附剂和非极性吸附剂。极性吸附剂具有亲水性,属于极性吸附剂的有硅胶、多孔活性铝、沸石等铝硅酸盐类吸附剂。非极性吸附剂具有憎水性,属于非极性吸附剂的有活性炭等,这些吸附剂对油的亲和力比水强。27.硅胶是传统的吸附除湿机。它是硅酸的胶体溶液通过受控脱水凝结后形成的吸附剂颗粒。对水蒸气有较好的吸附性。缺点:暴露在水滴中会很快裂解成粉末,失去除湿性能。 在水蒸气分子较高的外表覆盖情况下,硅胶对水蒸气的吸附热接近水蒸气的汽化潜热。较低的吸附热使得吸附剂和水蒸气分子结合较弱。28.活性氧化铝:吸湿能力比硅胶稍差,但更耐用且本钱降低一半。29.

7、沸石:由于沸石具有非常一致的微孔尺寸,因而可以根据分子大小有选择的吸收或排斥分子,故而称做“分子筛沸石。30.静态吸附除湿:是指吸附剂和密闭空间内的静止空气接触时,吸附空气中水蒸气的方法。动态吸附除湿:让湿空气流经吸附剂的除湿方法。所需吸附剂量较少,设备占地面积小,花费较少就能进行大空气流量的除湿。31.枯燥循环的构成:吸湿、枯燥、冷却。32.独立除湿:对空气降温与除湿分开独立处理,这种除湿过程不依赖于降温方式实现。典型的独立除湿方式主要采用吸收或吸附方式,这样所需要的冷源只需要将空气温度降低到送风温度即可,可以克服传统空调冷却除湿时浪费能源的缺点。33.气体吸收: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来吸收气体

8、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种组分的一种操作过程。34.液体除湿剂:吸收剂中的一个分类,对水蒸气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利用液体除湿剂除湿,是空气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5.间壁式换热器从构造上可分为:管壳式、肋片管式、板式、板翘式、螺旋板式等。 前三种用得广泛。36.算术平均温差使用条件:当tmax/tmin2,时,两者的差异小于4。tm称为对数平均温差,简称LMTD。37.效能:表示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38.对于空气调节系统中常用的水冷式表冷器,空气与水的流动方式主要为逆交叉流,而当冷却器的排数到达4排以上时,可将逆交叉流看成完全逆流。表冷器2个,换热器3个39.增加表冷器

9、的值,排数不宜增加过多,一般多用48排。比拟适宜的Vy值是23m/s。40.混合式热交换器类型:冷却塔、气体洗涤塔、喷射式热交换器、混合式冷凝器。41.一般低速喷淋室内空气的流速为23m/s。42. 斯密特准那么表示物性对对流传质的影响,速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的相对关系刘伊斯准那么表示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能力相对大小 热边界层于浓度边界层厚度关系43. 斐克定律: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发生扩散。其中组分A向组分B的扩散通量与组分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就是斐克定律。1.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及特点1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

10、、蓄热式和热管式等类型。间壁式又称外表式,热、冷介质在各自的流道中连续流动完成热量传递任务,彼此不接触。它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数量最大的一类。直接接触式又称混合式,两种流体直接接触相互掺混,传热传质效率高。蓄热式又称回热式或再生式换热器,热、冷流体依时间先后交替流过由蓄热体组成的流道。热管换热器是以热管为换热元件的换热器。2按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式、逆流式、叉流式和混合式等类型。顺流式或称并流式,其内冷、热两种流体平行地向着同一方向流动。逆流式,两种流体也是平行流动,但它们的流动方向相反。叉流式又称错流式,两种流体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交叉。混流式。当冷、热流体交叉次数在四次以上时,可

11、根据两种流体流向的总趋势,将其看成逆流或顺流。 2.顺流和逆流的比拟优:在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顺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总是低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而逆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却可能超过热流体的出口温度。缺:冷流体和热流体的最高温度发生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此处的壁温较高,对于高温换热器来说,存在高温隐患。 3.质量扩散系数特点质量扩散系数D和动量扩散系数v及热量扩散系数a具有相同的单位m/s或(cm/s)。扩散系数D与气体的浓度无直接关系,它随气体温度的升高及总压力的下降而加大。气体液体固体。 4.边界层的意义三种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与三种传递的扩散系数的

12、相对大小有直接的关系,扩散系数较大者,其边界层厚度越大。由于边界层的引入,整个的求解区域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在主流区内,为等温、等浓度的势流,各种参数视为常数;在边界层内部具有较大的速度梯度、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5.紊流传质的机理湍流边界层由三局部组成:靠近壁面处为层流内层,离壁面稍远处为缓冲层,最外层为湍流主体。1在层流内层中,流体沿壁面平行流动,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分子无规那么的微观运动,可用斐克定律描述。2在缓冲层中,质量传递既有分子扩散存在,也有紊流扩散存在。在接近层流内层的边缘处主要发生分子扩散。3在湍流主体中,接近湍流主体的边缘处那么主要发生紊流扩散,而分子扩散的影响

13、可以忽略不计。 6.对流传质过程的相关准那么数意义1施密特准那么数Sc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普朗特准那么数Pr2宣乌特准那么数Sh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怒谢尔特Nu3传质的斯坦登准那么数Stm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斯坦登准那么数St7.薄膜理论条件当流体靠近物体外表流过时,存在着一层附壁的薄膜,在薄膜的流体侧与具有浓度均匀的主流连续接触,并假定膜内流体与主流不相混合和扰动,膜速度为零,在薄膜上垂直于壁面方向上呈线性的浓度分布。 8传质对传热量的影响传质的存在对壁面导热量和总传热量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在C00时,随着C0的增大,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减小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增大的;在C00时,随着C0的逐渐减小

14、,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增大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减小的。 9.空气处理各种途径的方案说明夏季:1WLO 喷淋室喷冷水(或用外表冷却器)冷却减湿加热器再热。 2W1O固体吸湿剂减湿外表冷却器等湿冷却。 3WO 液体吸湿剂减湿冷却。冬季:1W2LO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加热器再热。 2W3LO 加热器预热喷淋式绝热加湿加热器再热。 3W4O 加热器预热喷蒸汽加湿。 4WLO 喷淋室喷热水加热加湿加热器再热。 5W5L/5O加热器预热一局部喷淋室绝热加湿与另一 未加湿的空气混合: 局部外表冷却器处理空气冷却减湿减湿升温 喷淋室喷热水等焓加湿 10.空气热湿处理及设备经常被用来与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的介质有水

15、、水蒸气、冰、各种盐类及其水溶液、制冷剂及其他物质。根据各种热质交换设备的特点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和间壁式热值交换设备。第一类热质交换设备的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的介质直接与空气接触,通常是使被处理的空气流过热值交换介质外表,通过含有热质交换的填料层或将热质交换介质喷洒到空气中取。第二类热质交换设备的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的介质不与空气接触,二者之间的热质交换是通过分隔壁面进行的。10.表冷器除湿的缺点仅为降低空气温度,冷媒温度无需很低,但为了除湿,冷媒温度须较低,从而降低了制冷机的COP,还需将空气加热到适宜的送风状态。由于冷媒温度较低,使一些直接利用自然冷源的

16、空调方式无法应用深井水作冷源。这些缺点不仅浪费了能源,还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空调系统中表冷器产生的冷凝水易产生霉菌,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11.常用的液体除湿剂:氯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三甘醇1三甘醇:容易进入空调房间,对人体造成危害,上述缺点限制了它们在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的应用2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材料腐蚀,但仍是一种有较强腐蚀性的介质。3氯化锂溶液: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溴化锂、氯化锂等盐溶液虽然有一定的腐蚀性,但塑料等防腐材料的使用,可以防止盐溶液对管道等设备的腐蚀,而且本钱较低,另外盐溶液不会挥发到空气中影响、污染室内空气,相反还有除尘杀菌功能,有益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所以盐溶液成为优选

17、的液体除湿剂。11.对于表冷器可实现的工况:干工况、湿工况干工况:当冷却器外表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但尚高于其露点温度时,那么空气只被冷却而并不产生凝结水。这种过程称为等湿冷却过程或干冷过程。湿工况:如果冷却器的外表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露点温度,那么空气不但被冷却,而且其中所含水蒸气也将局部地凝结出来,并在冷却器的肋片管外表上形成水膜,这种过程称为减湿冷却过程或湿冷过程。12.喷淋室的构造和类型构造:应用比拟广泛的单级、卧式、低速喷淋室。前挡水板有挡住飞溅出来的水滴和使进风均匀流动的双重作用,因此有时也称为均风板。底池和四种管道相同它们是;循环水管、溢水管、补水池、泄水池。溢水管:底池

18、通过溢水器与溢水管相连,以排除水池中维持一定水位后多余的水。喷淋室的类型:卧式和立式、单级和双级、低速和高速之分。13.冷却塔的类型与结构冷却塔有很多种类,根据循环水在塔内是否与空气直接接触,可分为干式、湿式。湿式冷却塔类型:a开放式、b风筒式、c鼓风逆流式、d抽风逆流式、e抽风横流式cd机械通风、b自然通风、d逆流塔、e横流塔 按热质交换区段内水和空气流动方向不同,还有逆流塔、横流塔之分。水和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的为逆流塔。方向垂直交叉的为横流塔。结构:1淋水装置:又称填料,其作用在于将进塔的热水尽可能形成细小的水滴或水膜,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以增进水气之间的热质交换。 淋水装

19、置可根据水在其中所呈现的现状分为:点滴式、薄膜式、点滴薄膜式。 2配水系统的作用在于将热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淋水面积上,从而使淋水装置发挥最大的冷却能力。常用的有槽式、管式和池式。 3通风筒。通风筒是冷却塔的外壳,气流的通道。14.抽风和鼓风的区别在机械通风冷却塔中,假设鼓风机装在塔的下部区域,操作比拟方便,这时由于它送的是比拟冷的干空气,而不像装在塔顶的抽风机那样是用于排除受热而潮湿的空气,因此鼓风机的工作条件较好。但是,采用鼓风机时,从冷却塔排出的空气流速,仅有1.52.0m/s左右,而且由于这种塔的高度不大,因此只要有微风吹过,就有可能将塔顶排出的热而潮湿的空气吹向下部,以致被风机吸入,造

20、成热空气的局部循环,恶化了冷却结果。15.喷淋室的结构特性对空气处理的影响1喷嘴排数:单排喷嘴的热交换效果比双排差,三排和双排差不多。工程上多用双排喷嘴。只有喷水系数较大,需用较高的水压时,才改用三排喷嘴。2喷嘴密度:每1m喷淋室断面上布置的单排喷嘴个数叫喷嘴密度。一般以取喷嘴密度n=1324个/m排为宜。3喷水方向:在单排喷嘴的喷淋室中,逆喷比顺喷热交换效果好;在双排喷淋室中,对喷比两排均喷效果好。这是因为单排逆喷和双排对喷时水苗能更好的覆盖喷淋室断面的缘故。如采用三排喷嘴的喷淋室,那么应用一顺两逆的喷水方式为好。4排管间距:顺喷、对喷,节约占地面积考虑,排管间距取600mm为宜。5喷嘴孔径:优先采用孔径较大的喷嘴。16.为什么生产中比冷却后的水温比要高当水温下降到到某一定程度时,由空气传向水的接触传热量等于由水传向空气的蒸发传热量,这时总传热量等于零,水温也不再下降,这时的水温为水的冷却极限。对于一般的水的冷却条件,此冷却极限与空气的湿球温度近似相等。因而湿球温度代表着在当地气温条件下,水可能冷却到的最低温度。水的出口温度越接近湿球温度ts时,所需冷却设备越庞大,故在生产中要求冷却后的水温比ts高3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