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940905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工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介绍一、化工污水处理场设计概况1.装置简介化工污水处理站于2000年建成,于2003年11月开工,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主要担负丙烯腈及腈纶纺丝、回收和腈纶聚合污水的处理任务。工程采用PLC自控系统,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总处理量为350 m3/h,其中丙烯氰污水为125m3/h,腈纶聚合污水为70m3/h,纺丝污水为100m3/h,回收污水为55m3/h。2.工艺原理采用化学法进行预处理,向1#、2#中和池进水投加絮凝剂,然后采用沉淀法和气浮法去除污染物颗粒;采用SBR活性污泥法进行主处理,微生物与污水进行生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去除;采用生物物理法进行后续处理,进一步

2、去除污染物。3.艺流程说明丙烯腈装置生产污水和腈纶纺丝、溶剂回收生产污水,通过DN350管线汇合至1#中和池。污水经中和反应后,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 腈纶聚合生产污水,通过DN200管线汇合至2#中和池,污水经中和反应后,自流至CAF气浮池。在CAF气浮池内,主要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及大分子有机物。污水经气浮反应后,自流进入酸化反应池,再经提升泵提升至MSBR反应池。在酸化反应池中,利用水中的兼氧及厌氧细菌,把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水中BOD/COD的比值。MSBR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入4#集水井。 在预处理系统中,为排除高浓度污水的冲击,当污水中氰

3、化物浓度5mg/l时,将1#、2#中和池出水引入事故集水井中,再经事故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事故罐。由事故罐采用小流量逐步排出的方法,回流至1#、2#中和池。 4#集水井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调节酸化罐,再自流经选择反应池,进入SBR反应池。主处理系统采用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大部分氨氮。SBR反应池出水自流进入2#集水井。 2#集水井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臭氧接触罐,再自流进入生物活性炭反应池和3#集水井。在臭氧接触罐内主要进行氧化一部分还原性物质,同时,对一部分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生物活性炭反应池主要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及氨氮。污水由3#

4、集水井经提升至陶粒过滤罐,由陶粒过滤罐自流进入出水池,经外排泵提升外排。4.工艺原则流程图丙烯腈污水1#中和池混凝沉淀池腈纶纺织回收污水反应池2#中和池腈纶聚合污水酸化反应池CAF池排放MSBR池调节酸化罐4#集水井SBR池选择反应器2#集水井活性炭滤池臭氧接触池陶粒过滤罐3#集水井出水池化工污水处理现场由预处理、主处理、后续处理三部分构成,工艺流程如图:5.设计参数5.1化工污水处理场设计水量污水处理规模:350m3/h污水水量组成: 丙烯腈生产污水:125m3/h腈纶生产污水:聚合污水 70m3/h 纺丝污水 100m3/h 回收污水 55m3/h其中丙烯腈生产污水与腈纶生产污水中的纺丝、

5、回收污水合并进入1#中和池进行预处理,腈纶聚合污水单独进入2#中和池进行预处理5.2化工污水处理场设计水质序号项目丙烯腈装置腈纶装置聚合溶剂回收纺丝1流量(m3/h)12570551002pH值6.814-56-126-83BOD(mg/L)4801033180114COD(mg/L)15003030240555总碳(TOC)mg/L683180706总悬浮物(TSS)mg/L12034336117总氮(TN)mg/L0250120208氨氮(NH3-N)mg/L1500009硫氰酸钠(NaSCN)mg/L403604010丙烯腈(CAN)mg/L3560011低聚物(SPN)mg/L2003

6、62012氰化物(Cyanide)mg/L530.60.113硫化物(Sulphate)mg/L13659011814氯化物(Chloride) mg/L899301415温度()常温35-4035-4035-40设计出水指标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如下:pH值 6-9 悬浮物100mg/L石油类 10mg/L 氰化物 0.5mg/L硫化物 1.0mg/L 氨氮 50mg/LBOD 50mg/L COD 250mg/L6. 主要构筑物设计规格序号构筑物名称外形尺寸有效容积11#中和池3.6m x 12.75m x 2.7m100 m32混凝沉淀池23

7、.1m x 4.5m x 3.3m(共4间池)560 m332#中和池及混凝反应池35 m3(中和部分)4CAF气浮池5.5m x 2.56m x 1.84m18 m354#集水井5.5m x 4.5m x7.0m220 m361#集水井8m x 4.5m x 5.7m150 m37浮渣池5.5m x 4.5m x 5.7m110 m38事故集水井5.5m x 4.5m x 5.7m110 m39酸化反应池11m x 9.35m x 3.9m220 m310MSBR反应池20m x 3.24m x 2.50m(共5间池)630 m311调节酸化罐21m x 18.15m5000 m312事故罐

8、8.2m x 11.5m1000 m313选择反应池23.1m x 4.5m x 3.39m(共4间池)560 m314SBR反应池45m x 4.5m x 4.5m(共10间池)8910 m3152#集水井16m x 5.5m500 m316臭氧接触罐3m x 3m17生物活性炭反应池7.0m x 7.0m x 5.0m(共4间)220 m318压力陶粒过滤罐3m x 3m193#集水井8.0m x 6.0m x 6.0m240 m320出水池30m x 6.0m x 6.5m900 m37. 装置平面布置图二、化工污水处理场目前运行情况1. 实际运行状态2008年初至今,腈纶装置处于暂时停

9、工状态,聚合污一厂、聚合物二厂、聚丙烯厂正常生产,其中聚合物二厂生产污水在化工污水处理场2#中和池后的预处理流程内经过处理后,进入调解酸化罐,与其它污水合并后,进入主处理流程SBR池处理。在冬季运行时,少量聚合物二厂污水进入1#中和池,主要目的是防冻。预计2009年5月底,腈纶聚合污水预处理装置可以调试、投入运行,其主要工艺构筑物包括:调节池、铁碳内电解塔、混凝沉淀池,设计思路是作为腈纶聚合污水预处理装置,出水再进入2#中和池后的流程中。当腈纶装置停产时,该装置处理聚合物二厂污水;腈纶开工时,腈纶聚合污水与聚合物二厂污水合并在此预处理。装置设计COD去除率30%,出水B/C值0.25以上。2.

10、 实际运行水量聚合物一厂污水量约50-60m3/h,聚丙烯厂污水量约5-10 m3/h,进入1#中和池处理;聚合物二厂污水量约35-40m3/h,进入即将投产的铁碳内电解装置及2#中和池后的预处理流程处理;如果腈纶厂开工,腈纶聚合污水约40 m3/h,与聚合物二厂污水合并进入铁碳内电解装置及2#中和池后的预处理流程处理;溶剂回收和纺丝污水约45 m3/h,进入1#中和池处理;聚合物扩能工程2009年末投产,预计新增水量约20 m3/h,进入1#中和池处理。3. 实际处理效果1#中和池后的预处理流程:COD去除率15-20%;2#中和池后的预处理流程:COD去除率40-50%,酸化反应池、MSB

11、R池均未达到设计运行参数;调解酸化罐水解效果较好,出水B/C值可以达到0.3-0.35,基本达到设计去除率;主处理流程SBR池COD去除率75-80%(设计90%),基本达到设计水平,氨氮去除率为负值;(主要原因是含氮有机物分解后造成)活性炭生物滤池及陶粒过滤器的处理效果不明显。详细处理效果见附件三:相关监测数据三、2#中和池后预处理流程及存在的问题2#中和池后预处理流程设计水量70m3/h,污水自2#中和池自流进入CAF气浮池,然后自流进入酸化反应池,出水经两台潜水提升泵送入MSBR池。目前处理效率较低,因此需要适当改造,以达到原设计处理功能。酸化反应池有效容积350m3,设计停留时间5小时,由于实际水量35 m3/h左右,因此实际停留时间超过10小时。该池内部填装半软性填料,底部布置微孔曝气器,可以保持厌氧、好氧两种运行状态,曾经做过B/C监测,没有明显效果。MSBR池共有5间,有效容积630m3,停留时间9小时,运行方式为间歇进水、连续出水,池底布置微孔曝气器,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由于有效水深只有2米,池型较浅,加之出水及供风管线电动阀关不严,活性污泥极易流失,从监测情况看,池内活性污泥浓度经常在200-300mg/L,远远达不到设计的3000mg/L控制指标,因此处理效率很低。四、改造方向1、对酸化反应池进行改造2、对MSBR池进行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