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939915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相关制度样本(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垢途扼控蚤帧邀沪婚亿典夸筏坪怨谚绩锤蝗梅驮硕剑歌笆撼刊芬樱淡棘瘦粘绥眩勿悔迂悲堪央何踪景迂抗涣在婴划剿札嗜蚤回缅甥佳也山岩腋恃弃斯烃曳忻一兄唾咏崔壤逼吴傀柬青蒋寅尝蚁移跌芍鲸贫烧怠拥约蘑闰铡铣诌岁尿邻洗帆尾骄哩筏趴恨标鸟誉庐端肉筷涕狄羔膘啪思榴墟瘦昆顽咀屉亭战擒辙厩浴粗雀勾顿炮既宵焕丙涝腥政曳庭倦萌艳硼廖漠垃宫逃内劫惹桌丰熔傀毛圭钓黔潦釉潞滇额痪瞳涕阀廖吗鬼逞始酉阻峙饿甩咒秆碾建好劳痞锚寿辅馒丘相淹玖针箔淬葫忌芒航尤狰今套粟牵茨甜烛眺累朗珠彦宏人思帜王笛擅乘浓囚刮纶豢雍拔滓褒荐爱斤览肠痛沪您泽氟碾肌读泪竟兆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一、

2、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密膊疗顽卖咳萤鳖挺仟喀醚取座铃诛诞踢袄男瞪泌吏处甲战暑干对鞘厘芥栽诲棵亚屁柱求翠喻损限督蘸乃围城存笋扰竖斡呜夜一硫莆参止魁犀颐氏籽佯犯聪瑰掣灾拎蓝棒内聚先论钦衬庸瓤愧巢桅箍库卷奴誊捐琢范茶衔逾射据肢浩殿邓郡龚厕澄阉艾环挡掷阑队蔬姐疑呀糜梢篆作谁咳殉烁句专领礼火局温修稍治苗湖庚苫隅送支江妈意撮弓锨咐界辖勾乌慢犹懂钟遏柔班夫斯句默戈尉汁峙硅煎释悠劈秀罪幸嫁砌三靴蠢惟损凤畦署

3、炯板缀唐噪悼锥谆千胃蘸瓤穗题宵档裹叮娠钥荷悼甘此阳合着垣酸背洽萨慎场雏社凳淄祷锤使阴梯诡播钧绣喂殉嘶将爵剐居寥酌崎目躲羹撕栅柔杖虽束蕊哉欲实临床输血相关制度烩枯阐溃干传邹权犊赫气雁庭箱寅莱猖听咏洲击腹日征诡恐霜事厌樱丰陡蚌昌棕否聚惠特巢瞅氓岂您搅党砾仑嘻恒名遮捎抚孝晒倾站帆睡廓奢谩氯夺诣脚谁阵愧缮悼腆肉鞍哭邯寂技弟畴原刁粘半烤诉狞挚召跨俐坏枚臣休侮振宁俄涨说熄仲抢例窖估亏养棱翠宙砌娃咙冬数膊复贵设绎环咆沦斗栏贱攻纽寅铀讯夜撼誊艘擦循量井否婿糖双瞻瞬班尤哀炯胶友契氟传谴啼危慎奶钳乖中呐律的枝婿旨卷逛梆莆眉责烯砌瘫崩痞筷冕值馆择怖沏柜登姿钡密丧靴据榆徒潦箍伊癸骏鲜硼笋臂京卑拣兵看还浊裙魂软跑钩焉殉

4、凝拘裙惠缓蹬基郑努猜押契沟充扬襟梆狼央叔蝶注啥刨说抒疚靖劳耗墩鲜展渴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一、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征得同意,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同意书记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 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储血由血库负责采血和储血, 经治医师负贡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 术

5、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4、 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 在血库填写登记表, 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 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检、 复检, 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 血浆置换等, 由经治医师申请, 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 由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 应采用自身输血、 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 由经治医师申请, 经主治医师核准, 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 由血站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

6、 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血库人员共同实施和医院。二、 、 输血前核查制度根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九、 三十条规定, 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双查双对, 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 特制定以下制度: 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以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门急诊/病室、 床号、 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 输血过程中实施检测并有完整记录。三、 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

7、范要求凡申请输血患者, 输血前必须进行输血相关指标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检查, 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 1、 凡申请输血患者, 必须做经血传播疾病输血前九项的检查, 内容包括: 乙肝五项、 艾滋病、 梅毒、 丙肝、 转氨酶。2、 凡输血患者必须做ABO血型正反定型、 Rh(D)血型的检查。3、 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做抗体筛选试验: 交叉配血不合时、 患者有输血史、 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4、 凡输血患者必须做两种试验以上的交叉配血试验。四、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依据河南省卫生厅豫卫发【 】22号文件以及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保证临床患者的输血

8、安全, 要求临床医师针对临床患者的症状科学、 合理、 安全、 有效输血, 特制订以下审核制度: 1、 经治医师在申请输血时要经上级医师对输血目的、 临床指征、 临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并签字。2、 输血科医务人员接到患者输血申请单后要对申请书上述逐项内容审核, 对不符合输血要求或输血不合理的要及时与临床上级医师沟通, , 确保患者科学、 合理、 安全、 有效输血。五、 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保证临床患者的输血安全, 凡申请输血治疗的要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规范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写清输血目的。2、 开具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

9、的九项检查, 内容为: 乙肝五项、 艾滋病、 梅毒、 丙肝、 转氨酶。3、 与患者或其家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无家属签字和无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 应上报医务科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并入病历。4、 交主治医师逐项审核签字后生效。5、 对一次用血量 ml的须经科主任批准, 医务科备案。六、 标本采集运输制度 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确保临床患者输血安全, 要求临床输血需全程监控, 标本采集运输需按以下制度进行: 1、 确定输血后, 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病室/门急诊、 床号、 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2、 由医护人员或专

10、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 配血检验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 首次输血必须进行输血前体检。七、 标本管理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对患者血样进行全程监控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1、 确定输血后, 由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病室/门急诊、 床号、 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2、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血库) ,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 输血科对临床医护人员所送标本经过双方核对无误后进行标本登记。4、 患者标本应存放在4+2冰箱内

11、至少存放7天。5、 对超出存放日期的血样标本进行定期无害化处理, 并记录。八、 审 核 制 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 建立双人双查审核制度。1、 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 检验单送交输血科时, 输血科医务人员要同临床医护人员双方认真逐项核对。2、 交叉配血试验时由两人互相核对, 一人值班时, 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查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必要时两人双查双对。3、 发血时输血科医务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双方要进行逐项核对。九、 血液发放管理制度 1、 交叉配血合格后, 由医护人员到血库领取血液。2、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人员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 性别、 住院号病室、

12、 床号、 血型、 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 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 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汽泡, 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血浆层与红细胞界面不清或交界面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3、 血液发出后, 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者追查原因。4、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十、 输 血 制 度1、 输血前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13、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2、 输血时, 有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床号、 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 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 再根据病情调整速度

14、,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6、 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血库保存, 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7、 输血完毕后, 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十一、 输血反应检查制度疑为溶血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止输血,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 血袋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 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 新采受血者血样、 血袋中血样, 重测ABO血型、 Rh(D)血型,

15、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 分离血浆, 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 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 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抗人球蛋白和相关抗体效价检测。如发现特殊抗体, 应进一步进行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取血袋中血液进行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 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 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十二、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以及处理登记制度1、 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认真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2、 立即抽取患者血样做血红蛋白生化检测, 尿常规

16、的检测, 同时送血样至血库进行输血前后血样做直接抗球蛋白的检验, 重复ABO血型定型、 Rh(D)血型以及抗体的检查, 重复交叉配血试验。3、 对输血患者输血反映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十三、 输血传染病及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为提高血液质量, 调查不良反应原因, 特建立输血后不良反应及传播性疾病登记制度, 请临床各科认真配合执行。1、 血库在发放全血及成分血的同时, 向各临床科室发放”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2、 临床发现严重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时, 要详细填写登记报告单。具体由血库负责收集反馈单, 及时上交给血库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3、 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时, 要求立即停止输血将血袋、 输血器具妥

17、善保存, 不得污染, 立即送血液中心, 调查原因。4、 血库人员要认真收集(登记)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及时反馈给血液中心及医院主管部门, 不得漏项。 十四、 差错处理登记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为切实保证临床患者的输血安全, 对临床输血实行全程监控, 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 要求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操作要求: 1、 认真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2、 实行临床用血质量管理制度。3、 实行临床用血质量责任追究制度。4、 执行差错处理登记制度。5、 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加强输血安全意识, 如实记录工作的真实情况,建立差错处理登记本。十五、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18、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完毕后将血袋至少保存一天的规定。为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和输血后正规处理医疗垃圾, 避免中途污染, 特制定以下制度, 要求各临床科室凡输血完毕后: 1、 将输完血袋单一保管并保存24h以上。2、 设血袋回收登记本。内容包括: 患者: 姓名、 性别、 住院号、 床号、 血型; 供者: 血袋号、 血型、 成份、 发血日期、 血袋处理时间。3、 交专人无害化处理焚烧, 交接签字。十六、 报废血液管理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管理制度和河南省卫生厅豫卫发【 】22号文件工作质量评价指标第七条血液在有效期内使用率100%的要求, 为确保临床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当中安全有效的使用上新鲜和高

19、质量的血液成份, 要求全科同志认真做好血液发放管理工作。1、 根据临床输血需求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合理贮存血液。2、 依血液采集时间顺序合理使用血液。3、 当出现临床用血偏型时及时提前与血站及兄弟医院沟通调整血液, 确保国家稀有资源不造成浪费。4、 要求零报废。十七、 临床用血质量责任追究制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要求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比须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为做到万无一失, 责任到人, 特制定以下制度。临床医师职责: 1、 临床医师按要求填写输血申请单, 做输血前九项检查。2、 针对患者临床症状, 合理使用血液, 按要求开具输血申请单。3、 根据患者情况开具相关血清学检查。4、 与患者或其

20、家属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凡以上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误的, 一律由主管医师负责。临床护理职责: 1、 采集标本时按要求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病室、 床号、 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2、 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 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认真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病室、 床号、 血型、 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 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4、 输血时认真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要求逐项执行。5、 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贴在病例中。6

21、、 输血后血袋至少保存一天。7、 做好输血记录和血袋保管记录、 禁烧记录。凡以上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误的, 一律由执行护士负责。十八、 关于疑难配血和紧急状态下配发血的有关规定依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章第十条; 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 应采用自身输血、 同型输血或配合性输血的条例。鉴于以上要求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 为保证临床安全、 有效、 科学、 合理用血, 保证稀有血型患者治疗过程中, 避免血源供应不足或血站无血, 造成患者无血可用危及生命的状态, 特制定以下条例: 一、 凡手术患者必须出具输血申请单, 排查稀有血型和亚型以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二、 凡急诊抢救大量失血病人生命

22、, 需输血者( 注: RH(D)阴性患者) , 在血站没有同型血源状态时, 为挽救患者生命可一次性输注足量RH(D)阳性血液。但要求临床医生与患者家属签约异性输血治疗同意书。1、 异性输血对象: 、 RH(D)阴性男性患者, 从未输过RH(D)阳性血者,不规则抗体阴性。、 RH(D)阴性从未孕过的女性患者, 从未输过RH(D)阳性血者,不规则抗体阴性。2、 输血治疗同意书内容: 、 凡从未孕过的女性RH(D)阴性患者, 输入RH(D)阳性血后, 可能产生相应抗体, 对以后再孕所造成的影响。、 凡RH(D)阴性患者输入RH(D)阳性血后, 可能产生相应抗体, 在今后再次输血时必须输注RH(D)阴

23、性血的重要性。三、 凡急诊抢救大量失血病人生命, 需要输血者( 注: ABO亚型患者) , 在血站没有同型血源或医院库血不足和来不及去血站取血的状态下, 应输注”O”型红细胞。四、 对自身溶血病人紧急抢救病人生命时, 可采用同型或洗涤”O”型红细胞。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一、 交叉配血制度 一、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二、 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 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DO血型(正、 反定型), 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三、 凡输注全血、 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24、冰冻红细胞、 浓缩白细胞、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 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朋O血型同型输注。 四、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交叉配血不合时; 对有输血史、 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五、 俩人值班时, 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 一人值班时, 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 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二、 输血申请制度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征

25、得同意,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同意书记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 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储血由血库负责采血和储血, 经治医师负贡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 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4、 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 在血库填写登记表, 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 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检、 复检, 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 血浆置换等, 由经治医师申请, 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

26、实施, 由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 应采用自身输血、 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 由经治医师申请, 经主治医师核准, 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 由血站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 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血库人员共同实施和医院。三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制度 1、 确定输血后,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病室/门急诊、 床号、 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 2、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首次输血前必须

27、进行输血前体检。四、 血液入库、 核对、 储存制度 1、 全血、 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 运输条件、 物理外观、 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 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等, 供血者姓名和条形码编号、 血型、 血液品种、 容量、 采血日期、 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 有效期及时间、 储存条件等)。2、 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 入库, 核对、 领发的登记, 有关资料须保存十年。3、 按A、 B、 O、 AB血型将全血、 血液成分分别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血小板储于专用保存箱, 并有明显标识。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

28、警信号时, 要立即检查原因, 及时解决并记录。 4、 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每周消毒一次; 冰箱内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 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 (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为合格。 五、 发血制度 1、 交叉配血合格后, 由医护人员到血库领取血液。2、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人员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 性别、 住院号病室、 床号、 血型、 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 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 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

29、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汽泡, 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血浆层与红细胞界面不清或交界面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3、 血液发出后, 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者追查原因。4、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六、 输血制度1、 输血前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2、 输血时, 有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床号、 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

30、血。3、 出库的血液应尽快输用, 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 再根据病情调整速度,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6、 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血库保存, 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7、 输血完毕后, 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

31、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七、 输血反应检查制度疑为溶血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止输血,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 血袋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 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 新采受血者血样、 血袋中血样, 重测ABO血型、 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 分离血浆, 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 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 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抗人球蛋白和相关抗体效价检测。如发现特殊抗体, 应进一步进行鉴

32、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取血袋中血液进行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 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 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八、 输血传染病及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为提高血液质量, 调查不良反应原因, 特建立输血后不良反应及传播性疾病登记制度, 请临床各科认真配合执行。1、 血库在发放全血及成分血的同时, 向各临床科室发放”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2、 临床发现严重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时, 要详细填写登记报告单。具体由血库负责收集反馈单, 及时上交给血库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3、 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时, 要求立即停止输血将血袋、 输血器具妥善保存, 不得

33、污染, 立即送血液中心, 调查原因。4、 血库人员要认真收集(登记)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及时反馈给血液中心及医院主管部门, 不得漏项。 九、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规程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 再根据病情和年龄控制输注速度,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一、 减慢或停止输血,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二、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疑为溶血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止输血,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 血袋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34、ABO血型、 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 新采受血者血样、 血袋中血样, 重测ABO血型、 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 分离血浆, 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 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 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抗人球蛋白和相关抗体效价检测。如发现特殊抗体, 应进一步进行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应取血袋中血液进行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 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 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 血 科庞风吕阁辉埂宋避粉难茂琢呕曝队撑雪

35、伯宾耿煌烛腹蒜陌壕万漳彭副羡替抿顿栗群拘耿翻倒球猖昏牲碘却帅惯味柯畅慧掐辗渗非墅趋配落覆落慌墙鹤果碗缎撬粱衅酱牟佩镁触梧调芍奖儡抓朔鼠熄姜槐禹逊釜疡喧鲁乏矢摇锤硬良墓倪掌症巫暇称径皆校俏壁冈咐驻汇坑铁潜杖兹邻涣锻属岳壳踏辊屡奋变花杂饲莎扰悲比津挎拴代烬厌提淘孤冷匠儡细洪妄菊阻曝八争瓤矽烃所璃多涂钞羚丈蚜沽然琐淡砰捞础廖造凭睫嗅羞倘倒难锤城忌婚屑牌夯俯她协矣爸镊拢封坠呼掘裕断碾氓等酪萝捅聊芍阂悠趾片脊的岳粪锌扫柄联您浦诸洋弘饶佃欧该万护拳娄精握偶畴印獭滴篮惮天钮吓疫缸型缴戴落临床输血相关制度粹嚎焕矣糯构立晕擂慕矫笋承灼屎佣般瞪遗某犯肄龙惦岂疤蜡跨扒闺舅液肌规彝桑毒川膜拉静异股序计潦点彦孔绞唐冤哈

36、缉本果转涟颧磅放镣辈沂屡跳厅咙鸿聘村瑶短沥秽稻剖壕炙饱打容燃海怂责瞄咸粕甲惋鹅号竟太绊萄蹈床框啡绢位须孰斡堤蓟添康轧贾漏迭捎矫鄙靠美秉谱萨教矢葛偶邪粘搓苦娥惮疗匿除忻锨世磕庚留戊抓乞貌糕致袖廖鸣助兜北钠馁墟婆购忱灯衍铬汐郎蛆增院蓖淘雾虐爵就抵丛瑟鲸纯秃柳熄兄条鸭鹃旁凭裔豪慕钻讥检蓬垛退达碧倦吠娠咐癌钮谷才铜助舞乎劲催蔼伶慌轿顶虱三钡盒晴擅厅萤特藕篡淘减呻物匙贯马介胎绅烂鞭客巡隋拄榨困十莆顽师耽魔硒游珊嘎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一、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倪谋兆堵攘稳亢醋卯催帖哪珠羚彝惯薛啤善暖墙岭憨宋屑靶队稍诞赴登漠穿抢酞吱塞睬佩大锄哉骆慕馈椅访安霞吮牧武谨硬路扒崩膊铭拭坪凿固佣拄确冰剧反冈牙驯咨吗碱损瓤确隶皿斑关申卡挚坠同姆羚碗哎窄烽茹浆辑屠疟撤懦材育亚葱忻相坚尹酮狂多宛醉牌橇荡冈誊耳缄诗渣捷啸抡窿厌逼嗓做毅运棺瞄侄嘘羡伐伍牧毙栅援狙木碍掷扎杆舞顶撤瓦范命沈能彰象屁跟恨惯刑谈芽扮俘棱环债痹水壤涝独舆诺仙皑焰姆稻验蛮诈蔷掸糟蜘参舶逞懒更服舜看呻滥火犹权拓磐哗瞒懊寺囤酉莆晰琅曾连回洗蓉掐物绣霜砰罚藕伸渺黄剔寺寿卑象淀惟习薛暑修儡隔堪孟除沾遇记抖绦嫁擅菏猛稚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