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593963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9.7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资源描述:

《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10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2内容定义及一般情况 分类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 定位 定性小结3定义腹膜后间隙:上至膈,下达骨盆入口处的腹膜后潜在腔隙腹膜后间隙病变:非腹膜后器官的病变:肿瘤性 非肿瘤性不包括来自腹膜后固有器官的病变:胰腺、肾、肾上腺的肿瘤腹膜后固有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腺、十二 指肠后水平段及升降结肠等4一般情况腹膜后肿瘤少见仅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的1%以下多为恶性肿瘤:6090%恶性 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 诊断困难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已相当大5诊断需要的解决问题病变的部位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6内容定义及一般情况 分类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 定位 定性小结7分类分类 原发性肿瘤:占所有腹膜后区肿瘤的0.2%转移性肿瘤:来自它处的转移瘤 淋巴瘤 后两种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来源的原发肿瘤,因此,诊断时时刻记住转移及原发淋巴瘤。8肿瘤分类肿瘤分类最多:间叶组织肿瘤,占2060%其次:神经源性肿瘤:占1030%淋巴组织胚胎残留组织肿瘤:占10%来源不明性肿瘤9肿瘤分类肿瘤分类-间叶组织来源 良性脂肪 瘤 平滑肌瘤横纹肌瘤纤维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巨淋巴结增生 恶性:72%脂肪肉 瘤 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淋巴瘤脂肪 平滑肌横纹肌纤维组织血管淋巴10肿

3、瘤分类肿瘤分类-神经源性良性:多见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节细胞神经瘤异位嗜铬细胞瘤(付神经节瘤)恶性:神经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神经纤维神经鞘节细胞神经嵴细胞等11肿瘤分类肿瘤分类-生殖细胞性畸胎类:畸胎瘤、恶性畸胎瘤内胚窦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细胞瘤等12各种肿瘤的影像表现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异位嗜铬细胞)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淋巴瘤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管瘤畸胎瘤13脂肪肉瘤:脂肪肉瘤:腹膜后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常见于50-60岁组织学上,脂肪肉瘤分为分化性(包括脂肪瘤样型、硬化型和炎症型)、粘液性、多形性、圆形

4、细胞性和去分化脂肪肉瘤5个亚型,在同一病变内,脂肪肉瘤可以包含多种组织学亚型CT上分实体型,混合型,假囊肿型肾周脂肪囊是脂肪肉瘤的好发部位,常见脂肪肉瘤包绕、挤压一侧肾脏和(或)输尿管脂肪肉瘤14分化性脂肪肉瘤分化性脂肪肉瘤:也称脂肪性脂肪肉瘤,主要由近乎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并可有脂肪母细胞、梭形细胞及纤维组织混合存在粘液性脂肪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脂肪母细胞、丛状分支状的毛细血管和黏液样基质组成多形性和圆形细胞性脂肪肉瘤多形性和圆形细胞性脂肪肉瘤均为分化差的肿瘤,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肪成分,不含或仅含少量黏液成分,且易发生坏死。脂肪肉瘤15脂肪肉瘤肿瘤巨大,边界清晰,CT和M

5、R表现根据组织学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密度不均匀,内含软组织密度影,不规则条纹状影及脂肪密度影,脂肪密度(-20-40Hu)较正常脂肪密度(-80-120Hu)高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可明显强化分化差者影像学表现为质地不均的、非脂肪性的软组织肿块,不容易与其它肉瘤鉴别少数病变内钙化1617腹膜后粘液性脂肪肉瘤18脂肪肉瘤:见脂肪密度及索条状与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19MFH(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脂肪肉瘤并存20脂肪肉瘤:见脂肪密度及索条状与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21平滑肌肉瘤(leiomysarcoma)原发性后腹膜肿瘤中第二位好见于中年和老年人病理由细长或轻度肥胖细胞组成;有时呈束状生长,排列类似纤维肉瘤。

6、多形性平滑肌肉瘤,形态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相似。肿瘤巨大,直径5CM,圆形或结节状,假包膜,边界清易出血、坏死和囊变。22平滑肌肉瘤巨大肿块,病变中央多见不规则广泛坏死,厚壁囊性肿块富血供肿瘤;增强环形强化较小平滑肌肉瘤均匀肌肉密度。肝脏转移:典型牛眼征象钙化少见23平滑肌肉瘤特点:巨大肿块 广泛坏死 环形强化 肝内转移典型牛眼征象24平滑肌肉瘤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的不同只处在于:平滑肌肉瘤边缘较清楚,形态较规则,比其他恶性肿瘤更容易坏死、囊变。25平滑肌肉瘤:见大片坏死26男性,男性,64岁,腹膜后岁,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 CT扫描示:左侧腹膜后见一巨大囊实扫描示:左侧腹膜后见一巨大囊实性

7、肿块,中央坏死明显,可见壁结节,增性肿块,中央坏死明显,可见壁结节,增强实性成分中度强化,病灶边缘清。强实性成分中度强化,病灶边缘清。27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为一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其成分多样,主要是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根据MFH组织成分不同,可分为多形性型、粘液样型、巨细胞型和炎症型4个亚型28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主要由组织细胞和恶性成纤维细胞组成,主要由组织细胞和恶性成纤维细胞组成,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位置深在,且周围组织间隙较大,肿瘤往往较大,直径常见为510cm临床常表现为腹部肿块和腹痛恶性程度高,预后

8、差,术后易局部复发29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肿块多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多较清楚软组织密度,类似或稍低于正常肌肉密度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浸润性生长增强除坏死与钙化部分呈中高度强化常伴坏死及不定形钙化,可能为肿瘤基质内聚集骨软骨化生病灶所致,可作为诊断本病的线索肿瘤内常局灶性出现席纹状或车轮状结构:轨道征MRI:成分复杂,含有实质部分、囊变、出血、黏液间质及纤维组织等,MRI表现复杂。T2WI“水果盘征”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特征性改变。30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果盘征31左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左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扫描显示扫描显示“轨道征轨道征”3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特点:巨大肿块

9、中心坏死伴钙化,果盘征,轨道征33神经鞘起源肿瘤神经鞘起源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占腹膜后肿瘤约6%16.7%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神经鞘瘤常有包膜,并可伴有出血、囊变34神经鞘起源肿瘤神经鞘起源肿瘤镜下一般包括富细胞的Antoni A区和少细胞、含较多粘液样成分的Antoni B 区。Antoni A、B区是MRI上形成靶征的原因。AntoniA 区呈实性信号,Antoni B区接近囊性信号,增强扫描时,Antoni A区强化常较Antoni B 区明显。当AntoniA区主要位于病变中心,而Antoni B 区位于周边时,T2W I可表现为“靶征”。神经纤维瘤也可显示“靶征”,反映组织中心

10、为致密神经组织,周围为粘液变性神经鞘瘤更多表现为含薄层高信号环35神经鞘瘤Antoni AAntoni B36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特点靶征神经鞘瘤常有包膜,纤维瘤常无包膜神经鞘瘤高信号环薄,神经纤维瘤高信号环相对较厚。37神经节细胞起源的肿瘤分类:神经节细胞瘤(良性)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神经节母细胞瘤(中度恶性)部位:肾上腺沿椎旁及椎前交感链的任何部位38神经节细胞起源的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最常见于婴儿及儿童神经节瘤:常发生于青少年及较年轻的成人,仅有10左右发生于儿童39神经节细胞瘤圆形、卵圆形、新月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平扫较均匀的低密度,低于肌肉,有时易误为囊肿(含有大量

11、的粘液基质)约20%有钙化,分散的或针尖样钙化;而神经母细胞瘤中的钙化为无定形或粗糙钙化肿瘤倾向于部分或完全包绕大血管生长,但无管腔受压或轻度受压:类似于神经母细胞瘤40神经节细胞瘤6、增强可轻度-中度-重度强化,但增强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不均匀性延迟强化 肿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从而出现在细胞外间隙对比剂的延迟逐渐聚集,同时也是平扫为较低密度的原因41神经节细胞瘤 T1WI:较均匀的低信号,低于肝脏 T2WI:中高信号,依赖于所含基质和细胞数之比及所含胶原纤维的量,其特点之一是T2WI上曲线样低信号带,代表了肿瘤内纵横交错的不规则排列的Schwann细胞和胶原纤维-漩涡征 增强后,同样表

12、现为延迟强化42M,20,左侧肾上腺节细胞瘤43M,24,左侧腹膜后节细胞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呈车轮状强化不明显,中心见小片状强化44腹膜后椎体前方节细胞瘤突入椎管内45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464748神经节细胞瘤特点:肿瘤内分散的或针尖样钙化;T2WI肿瘤内可见低信号分隔影,典型 呈“车轮状”或“漩涡状”改变。平扫一般密度偏低,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并出现延迟强化49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肿瘤,一般分布与副神经节的分布相当副神经节瘤可分为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和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两大类。50副神经节瘤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罕见,颈动脉体瘤、

13、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喉副神经节瘤和主动脉-肺副神经节瘤等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发生),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51副神经节瘤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化学感受器瘤52副神经节瘤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3040岁,仅1有功能 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2050岁;约25 70 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3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好发肾门附近及主动脉旁发生年龄:常见于20-50岁,男性略优势大于10%发生于肾上腺外,10%恶性恶性:一定的侵袭性,生长迅速,肿块5cm以上,密度或信号不均,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可见钙化;增强后明显不

14、均匀性强化良性:信号或密度均匀,边缘光整的类圆形块影,直径24cm,对周围结构无侵犯,明显强化54右侧肾上腺副节细胞瘤55肾门旁嗜铬细胞瘤术后一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56畸胎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常位于腹膜后上部的脊柱中线,临床有腹部包块及腹痛,背痛等症状。肿瘤由三个胚层来源的成熟组织构成,为多房或单房,表面光滑。可见毛发,牙齿和骨组织等。少数腹膜后囊性畸胎瘤可发生恶变,恶变成分多为上皮成分: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并可发生转移。57畸胎瘤肿瘤大小差别较大,边缘清楚,有完整包膜。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脂肪压抑成像对诊断有帮助。CT可见液性、脂肪性、

15、软组织、牙齿骨化或钙化影。有时可见脂液平周围境界不清或病灶内见气体影提示合并感染可能良性畸胎瘤与腹膜后其他肿瘤容易鉴别。但恶性畸胎瘤须与其他间叶组织肿瘤鉴别。5859内容定义及一般情况 分类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 定位 定性小结60定位诊断 腹膜后肿瘤的准确定位:对解剖知识的要求多个层面、多个断面综合观察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起源、推移61定位腹膜后器官向前移位腹膜后粘液囊腺瘤、脂肪肉瘤:升结肠前移62定位腹膜后器官旋转移位肾脏顺、逆时针横纹肌肉瘤脂肪瘤63定位腹膜后主要血管和分支的移位、包埋淋巴瘤:腹主动脉前移,主动脉与脊柱间隙增大肝后下腔静脉、肾静脉、腹主动脉、SMV及SMA等前移64定位

16、腰大肌情况模糊腰大肌情况模糊,周围脂肪、受侵犯65定位排除器官起源鸟嘴征鸟嘴征(+)肿瘤起源于器官鸟嘴征(-)肿瘤不起源于器官66定位排除器官起源胰腺粘液性囊腺癌鸟嘴征(+)肿瘤起源于器官67定位排除器官起源鸟嘴征(-)肿瘤不起源于器官68定位排除器官起源器官嵌入征:当肿瘤对邻近可塑形器官(如胃肠道、下腔静脉)压迫形成新月形,说明起源于器官外;当邻近器官看来部分嵌入肿瘤内,说明肿瘤起源于受累的器官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69定性诊断临床情况,患者年龄肿瘤的生长部位与方式 肿瘤的大小、形态 肿瘤的血供:动态增强肿瘤的质地、组织成分与影像特征具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特异征象良恶性鉴别70年龄儿童:横纹肌肉

17、瘤,畸胎瘤青少年:横纹肌肉瘤,节细胞神经瘤成年人:神经鞘瘤,节细胞神经瘤中年和老年人:转移瘤,其它71脂肪类肿瘤常生长在肾周间隙神经类肿瘤好发于脊柱旁节细胞神经瘤、副神经节瘤发生在腹主动脉前肠系膜动脉后下方畸胎瘤多在腹膜后间隙上部、肾脏上方淋巴瘤及转移瘤多围绕大血管生长,形成“包埋”征象侵袭性纤维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淋巴管瘤有沿缝隙生长的特性生长部位与方式72肿瘤的大小无特异性多数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较大,发现时直径常达10cm 以上。良性神经鞘瘤及嗜铬细胞瘤较小,一般直径不超过5cm畸胎瘤直径多在10cm左右73肿瘤的形态圆形、类圆形多见于间叶组织的肉瘤、神经源性肿瘤和畸胎瘤不规则形的有淋巴

18、管瘤、脉管源性肿瘤、侵袭性纤维瘤及部分肉瘤、淋巴瘤、转移瘤74肿瘤的血供-动态增强模式模式一:无强化,见于良性肿块,如脂肪瘤、淋巴管瘤、囊肿和血肿模式二:早期强化,快速流出,常见于多数恶性肿块模式三:早期强化,缓慢流出(或无明显流出),见于良性肿块,血管肌脂瘤、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模式四:延迟强化,常见于良性肿块,如神经原性肿瘤、硬纤维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和少数恶性肿块,如一些粘液样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75肿瘤的质地与影像特征实性囊性囊实性脂肪肉瘤、纤维类肿瘤神经纤维瘤肌纤维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瘤等CT:软组织密度,不同程度强化MR:T1多低少等,T2高或稍高不规则强化单纯囊肿囊性

19、淋巴管瘤囊性畸胎瘤等CT,MR表现为一般囊性的特点多见,多为肿瘤内不同程度的出血、囊变所致,平滑肌类肿瘤、嗜铬细胞瘤神经鞘瘤、畸胎瘤CT:软组织密度中不规则低密度MR:T1低中更低或高,T2稍高中更高,均为实性强化,囊性不强化76组织成分钙化多见:神经母细胞瘤7580%、畸胎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5%,神经节细胞瘤,血管类肿瘤少见: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T1WI、T2WI均为低信号77组织成分钙化MFH与脂肪肉瘤并存78组织成分脂肪多见:脂肪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畸胎瘤等起源实质性脏器:髓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T1WI明显高信号,T2WI中度高信号,脂肪抑制图像上为低信号79组织

20、成分脂肪脂肪瘤80分化好的脂肪肉瘤81成熟畸胎瘤82In-phase同位相Out-phase+cCTMR髓脂肪瘤:一种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造血组织组成的不常见的良性肿瘤,典型发生在肾上腺83髓脂肪瘤84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AML是由脂肪、平滑肌和厚壁血管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以脂肪成分为主,绝大多数起自肾皮质。大的外生性AML与肾周脂肪肉瘤相鉴别:肾实质缺损、内部增粗的血管支持诊断前者,并常并发出血85外生性AML86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出血 87组织成分粘液基质病理上是富含酸性粘多糖的粘液基质CT上低或稍低密度,MR上呈稍长T1长T2信号含粘液基质的肿瘤包括神经源性肿瘤、粘液性脂肪肉瘤、粘

21、液性MFH88神经鞘瘤神经节瘤89组织成分胶原纤维T1WI、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延迟强化硬纤维瘤90组织成分坏死最常见于平滑肌肉瘤,其次恶纤组、横纹肌肉瘤+CT2WI91组织成分坏死血供极丰富的肿瘤有时含出血性坏死,显示液液平面92组织成分小圆细胞在T2WI上常表现为相对低信号,代表致密堆积的小圆形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由小圆形细胞构成的肿瘤淋巴瘤93特异征象靶征由T2WI中心低或中等信号强度,周围环绕高信号环组成,组织病理学这种表现与中心纤维组织和周围粘液样组织相对应,常见于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94特异征象靶征明显高信号位于周边,中等信号位于中心,增强后中心强化明显95特异征象靶征96特异

22、征象水果盘征是实性成分、囊性变、出血、粘液基质和纤维组织混合的结果,表现为在T2WI上低、等、高信号混合镶嵌,通常见于恶性MFH、滑膜肉瘤和尤文肉瘤(PNET)MFH97特异征象漩涡征表现为T2WI肿块内直线或曲线样低信号结构,与组织病理学肿块内雪旺细胞束和胶原纤维束相对应,常见于神经节瘤和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98特异征象流空MRI上流空效应,有明显粗大的血管影,提示血管性肿瘤常见于血管外皮瘤和动静脉性血管瘤血管外皮瘤99特异征象合并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MFH和横纹肌肉瘤100特异征象伸入椎间孔提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T1WI增强内部明显囊变,肿瘤起源于左侧骶

23、孔101神经鞘瘤:肿瘤局部呈鸟嘴样伸入椎间孔102特异征象钻孔样生长伸入各器官间:脂肪肉瘤,淋巴血管瘤伸入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103特异征象“CT血管造影征”或“主动脉漂浮征”淋巴瘤在正常结构间生长,包绕邻近血管腹膜后病变诊断步骤第一步:是否是腹膜后?第二步:是否是脏器源的?第三步:寻找特殊征象,可能提示?第四步:血供情况?105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单从肿瘤的大小及外观上有时候很难辨认其良恶性,需结合肿块与周围的关系、淋巴结增大等综合表现约85%间叶组织肿瘤为恶性,而神经源性肿瘤以良性居多 106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实质性肿瘤 较大的实性肿瘤多为恶性,可呈不规则分叶或多结节融合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或有浸润,有淋巴结增大107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囊性肿瘤:常为良性,其生长缓慢,均有完整的包膜,边缘清楚108小结明确是否为腹膜后肿瘤什么性质的肿瘤定位生长部位及方式大小与形态质地与血供脂肪钙化血管等综合信息 来源良恶性影像诊断结果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定性CTMR影像诊断结论非最终确诊结果,我们应尽可能准确给出肿瘤部位、范围及与邻近组织关系,特别是与血管的关系,便于手术10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