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937896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江泽飞 徐兵河 宋三泰 孙燕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20 世纪 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 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90 年代,第 3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 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5年1月2 日,我国北方部分从事乳腺癌临床工作的专家,根据 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参考乳腺癌治疗的国际指南,就内分泌在乳 腺癌的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基本 共识,由执笔者整理成文。一、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目的应该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复

2、发转移乳腺癌 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 是否缓慢。原则上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患者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 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1、进展缓慢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1. 原发和(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 性;2. 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如术后2 年以后出现复发转移;3. 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散性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 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其他内脏转移。2、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概念,.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是基于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角度 提出来的

3、,以界定哪些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满足下列条件中一条或数条的患者有可能从内 分泌治疗中获益。1原发灶和(或)复发转移灶ER和(或)PR阳性;2. 老年患者;3. 术后无病间期较长;4. 既往内分泌治疗曾获益。3、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以便在控制疾病进展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2)激素受体阳性、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绝经后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绝经 前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3)首选化疗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化疗无效,肿瘤未控的治疗间隙,或患者任何原因不 能耐受继续化疗时,应及时给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不明或既往检测

4、阴性的患者,也应该 通过测定新近出现复发病灶,或重新测定以往病灶受体结果,争取内分泌治疗的机会。(4)在治疗阶段,严格疗效评价标准,本着&ldqu o;效不更方,无效必改&rdqu o;的原则。 在每次治疗失败后,都提倡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合理的序贯使用。疾病发展相对缓慢阶段可以 序贯应用不同类型的内分泌药物。(5)治疗后,晚期患者疾病长期保持稳定应视为临床获益,因为持续稳定6 个月以上的患者, 生存期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相同。基于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的 特点,应该尽量延长治疗用药时间,尽可能用到疾病进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4、药物选择:对于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

5、泌治疗药物首选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 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在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中,新一代芳香 化酶抑制剂明显优于三苯氧胺,在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第三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比甲地孕酮更有效。绝经前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应首选化疗,适合或需要 内分泌治疗时,可以采取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一般认为,绝经的判定需 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年龄6(岁;(2) 年龄在 45-60 岁之间,自然停经1 年以上;( 3 )双侧卵巢切除后;(4)双侧卵巢放疗去势后。以下情况需要根据血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 体生成素(LH)的水平,判断

6、患者是否达到了绝经后水平:(1) 年龄在 45-60 岁之间,自然停经不足一年;(2) 45岁以下,因化疗等其他原因停经;(3) 曾接受单纯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卵巢。但应注意,有时患者的血激素水平会因化疗发生 暂时的改变,所以判定这部分患者是否绝经应慎重,需要动态监测激素水平。复发转移乳腺癌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可以考虑化疗。适合继续采用内分泌治疗 时,可以选择孕激素、或选择性ER调节剂氟维司群。鉴于目前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失活) 剂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的证据不足,当某一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后,选择另一个第 3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时应慎重。除对绝经前患者,目前大多数专家不主张不同类别内分泌药

7、物之间联合应用,因为尚无临床 试验的证据表明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效果更好。 内分泌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合用是否提高 疗效尚无定论,尽管有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可能逆转化疗耐药的实验和小样本临床研究报告, 但目前并不主张内分泌药物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尤其是第 3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还没有它 们与化疗药物合用的成功经验。孕激素可以改善转移晚期乳癌患者一般状况,与化疗药物合 用可以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前治疗的另一选择,尤其是不 适合化疗的老年患者,可经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缩小肿瘤后,再考虑手术切除。术前内分泌 治疗有效的患者,手术

8、后可以采用同样的药物作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第 3 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绝经后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疗效优于三苯氧胺来。新辅助内分泌 治疗的最佳治疗疗程,根据1-2个月治疗后的疗效确定,肿瘤缩小的患者可以在3-4个月治 疗后考虑手术,也可以治疗4-6个月后再手术。目前,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原因在于,那些需要术前治疗 的局部晚期患者,如果采用新辅助化疗,只需明确病理诊断就可以开始,而且一线联合化疗 的有效率较高。而采用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则需要等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检测结果, 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不适于选用内分泌治疗,而中国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率仅为 50

9、%左右。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保险覆盖到更多的老年患者,以及医患双方对内分泌治疗认识的 不断深入,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三、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目前,关于三苯氧胺在乳腺癌术后 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有以下基本共识:1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决定因素为激素受体状况,ER阳性者效果最好,部分ER阴性但PR阳性 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三苯氧胺;2.三苯氧胺合适的服药时间为5年,再延长用药时间不能提高疗效;3三苯氧胺的疗效与患者年龄关系不大,绝经前后均可使用;4服用三苯氧胺能显著降低ER阳性患者对侧乳腺癌的风险。5. 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将明显增加罹患子

10、宫内膜癌的风险;6. ER阳性患者化疗后加三苯氧胺,比单用化疗或单用三苯氧胺效果好,且化疗后序贯合用三 苯氧胺的效果优于同时合用。三苯氧胺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代表性药物,不良反应比化疗药物明显轻,多数患者和健 康妇女均可耐受 5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三苯氧胺连续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纳差、恶心、腹 泻、出汗、体重增加和静脉血栓。鉴于三苯氧胺已广泛用于临床,且有健康妇女作为预防用 药,所以要警惕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少见但重要的不良反应。如眼毒性、增加血栓形成和子 宫内膜癌的风险。对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优于三苯氧胺。绝 经后患者不同阶段加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11、,疗效优于单用三苯氧胺5年。对于绝经前乳 腺癌患者,术后单纯辅助化疗疗效不够,再加上卵巢去势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各种卵巢 去势方法中,卵巢切除术的优点是彻底阻断卵巢来源的雌激素,缺点是手术创伤及不可逆性; 放疗卵巢去势的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阻断卵巢功能可能不完全,也有可能造成毗邻器官的 放射损伤;药物性卵巢去势,克服了手术和放疗去势的缺点,且安全有效,符合保证疗效和 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乳腺癌治疗原则,更能为众多年轻患者所接受。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 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疗效明确。对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行 术后辅助治疗,药物性卵巢去势与 CMF 方案(环磷酰胺、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化疗等 效,而在标准化疗后再加卵巢去势是否提高疗效尚无结论。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1) 术后 5 年阿那曲唑或来曲唑。(2) 三苯氧胺2-3年后,再序贯使用 23年依西美坦或阿那曲唑;三苯氧胺5年后,再加用来 曲唑 5 年。(3) 不能承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仍然可以用三苯氧胺 5 年。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 性的患者,可先给予三苯氧胺23年,届时再根据患者的月经状况以及是否有复发转移的高 危因素,参照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原则,决定是继续三苯氧胺,还是改用芳香化 酶抑制剂或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