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935812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1 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2 5-2 机动车道设计机动车道设计5-3 5-3 非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5-4 5-4 路侧带设计路侧带设计5-5 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5-6 5-6 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5-7 5-7 横断面图的设计横断面图的设计5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断面。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

2、及交通组织方式。组织方式。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一、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一、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1.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范围内进行。2.2.横断面设计应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3.3.对现有道路改

3、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的办法以理措施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和保证保证交通安全。交通安全。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二、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适用条件二、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适用条件(一)四种基本类型(一)四种基本类型: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块板和四块板。图图5-1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

4、本型式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型式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单幅路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广州解放路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双幅路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Mexico City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桂林解放桥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

5、,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1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二)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型式分析比较:(二)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型式分析比较:优点:占地少,投资省,缺点: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优点: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 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

6、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 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分析比较:(1)在交通安全上:三块板和四块板有利于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易产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矛盾,同时分隔带还起行人过街的安全岛作用。但三块板和四块板

7、在公共交通停靠站处,乘客上、下车须穿越非机动车道,带来不便。(2)在行车速度上:由于一块板和两块板是机、非混合行驶,互相干扰,车速不易提高,但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的三块板和四块板的型式,由于互不干扰,各行其道,车速一般较高。(3)在照明上:板块越多,照明越易布置。三块板和四块板型式均能较好处理绿化种植与照明杆线之间的矛盾,能使照度均匀,提供良好的夜间行车环境,因而能减少因照明不良引起的交通事故,提高夜间行车速度。(4)在绿化遮荫上:三块板、四块板可布置多排绿化,遮荫面大,绿化系数高,尤其是在夏季,为行人和各种车辆行驶创造较舒适的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护路面,防止黑色路面软化或泛油以及水泥混

8、凝土路面的胀缩开裂和翘曲等。(5)在环境保护上:三块板的机动车道在道路中间,由于绿带的隔离作用,对行人和沿街居民的噪音影响较小,同时,也为道路的空间构成创造条件。(6)在造价上:在交通量相同的情况下,一块板占地少、投资省;三块板特别是四块板用地最大、工程费用也较高,但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采用不同厚度的路面,这是它的有利一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四种横断面形式都各有它的优缺点,因而,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因地制宜的选用。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 车行道宽度设计车行道宽度设计 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车行

9、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 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 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车行道条数的确定车行道条数的确定取决于取决于 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 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一、机动车设计车辆一、机动车设计车辆 设计车辆即是作为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型。设计车辆的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弯道加宽、道路净空、行车弯道加宽、道路净空、行车视距视距等几何设计问题。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二、一条车行道宽度二、一条车行道宽

10、度 道路上供一纵列车队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条车道。一条车行道宽度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车身宽度设计车辆车身宽度a a和横向横向安全净距安全净距组成。设同向行驶车辆同向行驶车辆的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对向行驶的安全净距为x,车辆与路缘石车辆与路缘石的安全净距为c,道路设计车速为V(km/h),根据行车实验观测,则有:(m)(m)(m)434343034.07.002.07.002.04.0VxVdVc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一)靠路边的车道宽度(一)靠路边的车道宽度(m)1 1、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对向车道、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对向车道:2 2、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

11、同向车道(图、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同向车道(图5-45-4):cadbcaxb2211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二)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二)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 (m)(三)同向的中间车道(三)同向的中间车道宽度宽度 (m)222222dadbdaxb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表表5-1 5-1 机动车车道宽度规范值机动车车道宽度规范值 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车行速度(km/h)车道宽度(m)大型车或大、小车混行40403.753.50小汽车专用线3.50公共汽车停靠站3.00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三、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关于车行道设计通行能

12、力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关于车行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的规定 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车行道通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车行道通行能力分为行能力分为: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若受到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影响,则若受到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影响,则:表5-2 的代表组(S)it计算行车速度km/h504030202.132.202.332.61it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交叉口可能可能aiitNtN/3600/3600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行车时间间隔ti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cNNa可能设计道路分

13、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0.750.800.850.90表表5-3 5-3 道路分类系数道路分类系数caca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四、设计小时交通量四、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a)取“高峰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b)取“交通量频率曲线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以全年8760个小时为横坐标,以一年中各小时交通量Qh和年平均日交通量QA的比值(以计)的大小顺序及其在全年中对应出现的小时数,由大到小排列各点到坐标图上,连接各点,即得交通量频率曲线。c)参照其他类似城市规模的道路交通资料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d)根据或参照城市规划资料

14、确定设计小时交通量目前,一般都认为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较为合理。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 kQQkAADTDHVdah)()/hQDHV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daQAADTpcud设计目标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交通量的比值,也称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道路主要方向交通量与双向交通量的比值,也称方向不均匀系数k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在规划道路等级时,采用推算出来的远景设计年份的日交通量,一般用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表示。其定义是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d,并折算为适应不同等级公路的交通量。(一)设计目

15、标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一)设计目标年年平均日交通量daQ1.1.增长交通量增长交通量由于城市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增加的交通量由于城市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增加的交通量2.2.吸引交通量吸引交通量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过来的交通量 道路建成后的头几年,吸引交通量可能在不断地增加,道路建成后的头几年,吸引交通量可能在不断地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它应由对各项交通资料综合分析后求得。之后趋于稳定。它应由对各项交通资料综合分析后求得。3.3.发展交通量发展交通量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 发展交通量主要在新建城

16、区内的道路上考虑,在城市建发展交通量主要在新建城区内的道路上考虑,在城市建成区内修路则可不考虑此项数值。成区内修路则可不考虑此项数值。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1()1(1nQQQQinnin或按增长率法:按增长率法:国外一般都认为采用国外一般都认为采用“第第3030小时交通量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较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较为合理,其为合理,其Q Qh h/Q/Qdada大约为大约为10%10%16%16%,其中市区道路为,其中市区道路为10%10%12%12%,郊区道,郊区道路为路为15%15%。(年第年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位最大小时交通量:指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

17、按指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位的小时交通量。研究表明,第研究表明,第30位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值十分稳定,所以设计小时交通量值十分稳定,所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用年第一般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亦可根据各地交通量资料选用第位小时交通量。亦可根据各地交通量资料选用第20位至位至第第40位小时之间最为合理时位的交通量位小时之间最为合理时位的交通量)不能取得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不能取得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k=11%k=11%。图图5-2 高峰小时交通量和平均日交通量之间的关系高

18、峰小时交通量和平均日交通量之间的关系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二)高峰小时比率(二)高峰小时比率k k(三)方向分布系数(三)方向分布系数高峰时双向交通量高峰时双向交通量高峰时单向交通量高峰时单向交通量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 =0.6 =0.6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平均日交通量与k、值均应由各城市观测取得。未进行观测的城市可参照性质相近的邻近城市的数值选用。新辟道路可参照性质相近的同类型道路的数值选用。不能取得时,k值可采用11%,值可采用0.6。(四四)车种换算车种换算用个有代表性的平均车头时距之比

19、值作为交通量的换算依据用个有代表性的平均车头时距之比值作为交通量的换算依据根据车辆占道面积和行车速度的比值进行换算根据车辆占道面积和行车速度的比值进行换算五、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五、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六、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六、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 路拱路拱即是道路车行道断面由两侧向中央逐道路车行道断面由两侧向中央逐渐拱起的形状渐拱起的形状。主要作用主要作用:排水 路拱高度路拱高度:拱顶到街沟底的高度称为路拱矢高或路拱高度 路拱坡度路拱坡度:道路横向单位长度内升高或降低的数值,用i表示 路拱曲线路拱曲线:抛物线型抛物线型、直线型直线型和折线型折线型等。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一)路拱

20、坡度(一)路拱坡度 路拱坡度的确定路拱坡度的确定应以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保障行车安全应以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保障行车安全平稳为原则。平稳为原则。1.路面种类。(表路面种类。(表5-6)2.2.道路纵坡道路纵坡。当确定路拱横坡时,要考虑道路纵坡的大小,以控制合成坡度。如果道路纵坡较大,则路拱坡度宜用小值;反之,路拱坡度可大些。3.3.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则路拱横坡度应选择得平缓一些,否则路拱各点间的高度太大,会影响行车和道路横断面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中,应算出路拱各点间的高度和横坡,从而检查是否都满足排水、行车和美观的要求。4.4.车速车速。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便利排水。5.

21、5.非机动车车行道路拱设计一般采用单面坡。非机动车车行道路拱设计一般采用单面坡。6.6.人行道横坡度考虑行人安全、排水以及两侧建筑标高配合,人行道横坡度考虑行人安全、排水以及两侧建筑标高配合,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横坡宜采用1%1%2%2%的单面坡。的单面坡。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表表5-6 5-6 不同路面类型设计路拱坡度不同路面类型设计路拱坡度 路面面层类型路拱设计坡度(%)水泥混凝土1.02.0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52.0沥青表面处治碎(砾)石等粒料路面2.03.0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二)路拱曲线(二)

22、路拱曲线图图5-3 抛物线型路计算图式抛物线型路计算图式 表表5-7 各种返回抛物线路拱比较各种返回抛物线路拱比较 抛物线类型计算公式各点高度(m)各点间横坡(i)h1h2h3h4h5i1i2i3i4i5二次抛物线h0.96h0.84h0.64h0.36h0.200.601.001.401.80改进二次抛物线h0.88h0.72h0.52h0.28h0.600.801.001.201.40半立方次抛物线h0.91h0.75h0.54h0.29h0.450.801.051.251.45改进三次抛物线h0.90h0.77h0.59h0.34h0.500.650.901.251.70224xBhy

23、xBhxBhy22223)2(Bxhy xBhxBhy334注:h为路拱高度;各点间横坡值为路拱平均横坡度的i倍数,计算单位同i。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 2 2)改进的二次抛物线路拱)改进的二次抛物线路拱 此种形式的路拱,其横坡的变化较均匀,路中与路边的横坡也较适中,有利于排水和行车。常用于城市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单幅路”横断面形式。3 3)半立方次)半立方次(一次半一次半)抛物线路拱抛物线路拱 此路拱的图形与改建的二次抛物线路拱相似,仅在路中的横坡稍缓些。这种路拱形式,适用于路面宽度在20m以下的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路面。4 4)改进的三次抛物线路拱)改进的三次

24、抛物线路拱 此种形式的路拱,符合排水迅速的要求,改善了路中心部分横坡度过于平缓的缺点。在横坡i3的条件下,能够保证行车的安全,因而适用于多种道路。计算公式:ElxRlxxyT2)(2Exiy(曲线图)(直线图)主要用于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主要用于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适应各种宽度及横坡度的路面。一般多用于路面宽度超过适应各种宽度及横坡度的路面。一般多用于路面宽度超过2020m m的道路。的道路。(2)直线接圆曲线型(3)折线型路拱 折线形路拱是车行道横坡由若干段短折线组成的路拱,每一折线段的横坡度由路中心向侧石逐渐增大。优点是直线段较短,施工时容易摊压得平顺,也可按车行道宽度来选择转折

25、点,较符合设计、施工和养护的要求;缺点是在转折点处有尖锋凸出,不利于行车。适用于城市道路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图图5-4 折线型路拱折线型路拱 经预测,某三幅道路由东向西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公共汽车经预测,某三幅道路由东向西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公共汽车5050辆辆/h/h,摩托车,摩托车5050辆辆/h/h,普通汽车为,普通汽车为400400辆辆/h,/h,小型汽车小型汽车380380辆辆/h;/h;由西向东的由西向东的交通量约为对向的交通量约为对向的3/43/4。V=60KM/h,V=60KM/h,交叉口平均间距为交叉口平均间距为800m,800m,试设计机动试设计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车车行道

26、的宽度。(1 1)换算交通量)换算交通量小型汽车:小型汽车:380380辆辆/h/h1=3801=380辆辆/h/h普通汽车:普通汽车:400400辆辆/h/h1.5=6001.5=600辆辆/h/h公交车:公交车:5050辆辆/h/h1.5=751.5=75辆辆/h/h摩托车:摩托车:5050辆辆/h/h0.5=250.5=25辆辆/h/h合计:合计:10801080辆辆/h/h(2 2)上述交通量为最大方向交通量,所以不需要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上述交通量为最大方向交通量,所以不需要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3 3)计算可能通行能力)计算可能通行能力 根据根据V=60km/hV=60km/h,

27、查表得车头时距为,查表得车头时距为2.08s2.08s,则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则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N=3600/t N=3600/ti i=3600/2.08=1730=3600/2.08=1730辆辆/h/h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4)(4)计算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设计通行能力 根据主干路查表得到道路分类系数为根据主干路查表得到道路分类系数为0.80.8,根据,根据V V与交叉口平均间距,查表得交叉口影响系数为与交叉口平均间距,查表得交叉口影响系数为0.50.5,则:,则:N Nd d=N=N0.80.80.5=17300.5=17300.80.80.5=69

28、20.5=692辆辆/h/h(5)(5)估计单向车道数:估计单向车道数:n=Q/n=Q/N Nd d=1080/692=1.56=1080/692=1.56因此,取整数定为两车道。因此,取整数定为两车道。(6)(6)复算通行能力,单向两车道,则最靠边的车道通行能力还应予以折减,复算通行能力,单向两车道,则最靠边的车道通行能力还应予以折减,单向两车道通行能力为:单向两车道通行能力为:N=692 N=692(1+0.81+0.8)辆)辆/h=1280/h=1280辆辆/h/h实际通行能力大于交通量,说明能满足要求。实际通行能力大于交通量,说明能满足要求。5-2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

29、7 7)车行道宽度计算,除考虑双向外,还需考虑两侧路缘带。)车行道宽度计算,除考虑双向外,还需考虑两侧路缘带。根据交通组成,车道宽取根据交通组成,车道宽取3.5m3.5m,所以车行道总宽度:,所以车行道总宽度:W W机机=2=2n nb+2Wmc=(2b+2Wmc=(22 23.5+23.5+20.5)=15m0.5)=15m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和畜力车等 一、非机动车设计车辆一、非机动车设计车辆:自行车自行车 二、一条车道宽度二、一条车道宽度:根据车身宽度和车辆两侧安全净距确定的。根据车身宽度和车辆两侧安全净距确定的。1.0m1.0m三、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三、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5-3

30、 5-3 非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四、非机动车车行道总宽度四、非机动车车行道总宽度 能力一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车交通量单向预测设计小时自行自行车车道数单方向)((单方向)自行车车道总宽度=一条自行车道宽度车道数 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道路一侧自行车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4.54.5m m、5.5m5.5m、6.5m6.5m、7.5m 7.5m、8.5m8.5m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4.54.5m m。5-3 5-3 非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5-4 5-4 路侧带设计路侧带设计 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

31、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侧带。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侧带。路侧带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应满足绿化布置、地上杆柱、地下管线、交通标志、信号设施、护栏等公用附属设施安置的需要。路侧带的宽度,应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的宽度。一、人行道宽度及布置一、人行道宽度及布置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用地紧张,居住密度较大,客运交通尚不发达等原因,步行交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规划或设计人行道时,应充分考虑人行道的足够宽度,如宽度不足,势必导致行人侵占车行道而影响汽车与行人的交通安全和顺畅。根据我国部分城市调查资料可知:大城市

32、现有人行道宽度为310m,中等城市人行道宽2.58m,小城市26m。人行道通常对称布置在道路两侧,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可不等宽或不在一个平面上。二、设施带宽度二、设施带宽度 设施带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设施带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的安设地带的安设地带。三、绿化带宽度三、绿化带宽度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包括路包括路侧带、分车带、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侧带、分车带、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范围内的边角空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绿化。等处绿化。5-4 5-4 路侧带设计路侧带设计 路侧带通常都是对称地布置在街道的两侧。路侧带

33、通常都是对称地布置在街道的两侧。路侧带的布置问题要同时考虑路侧带的布置问题要同时考虑行人交通安全与畅通行人交通安全与畅通、绿化绿化效果和护栏效果和护栏、杆柱、管线的安设杆柱、管线的安设等三方面因素。等三方面因素。图5-5 路侧带(人行道)布置基本形式 四、路侧带(人行道)布置形式四、路侧带(人行道)布置形式5-4 5-4 路侧带设计路侧带设计5-5 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一、分车带一、分车带 所谓所谓分车带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是指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有设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有设在

34、路中央的机动车在路中央的机动车与与非机动车分车非机动车分车带带两大类,前者称两大类,前者称中央分车带中央分车带(简称中央带或中间带),后者称(简称中央带或中间带),后者称两侧分车带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的功能主要是分隔交通,此外,作为安设交通标志、分车带的功能主要是分隔交通,此外,作为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分车带宽度通常由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分车带宽度通常由分隔带分隔带和和两侧路缘带两侧路缘带宽宽度组成。度组成。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5-5 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二、路

35、肩二、路肩 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的横向支承。硬路肩是路肩中靠近车行道硬路肩是路肩中靠近车行道加铺路面结构层加铺路面结构层的部分与的部分与路缘带路缘带之和,其之和,其功能是偶然停车和少量行人交通。功能是偶然停车和少量行人交通。5-5 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三、缘石及三、缘石及人人行道铺装行道铺装(一)缘石(一)缘石

36、 缘石缘石也称路石、道牙,为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分界处的标石,也称路石、道牙,为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分界处的标石,如路侧带缘石,分隔带、交通岛等四周的缘石,还有路面边缘与如路侧带缘石,分隔带、交通岛等四周的缘石,还有路面边缘与路肩分界处的缘石等。缘石形状有路肩分界处的缘石等。缘石形状有立式立式、斜式斜式或或平式平式。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具有适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当强度。

37、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路的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和游览区道路的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二)人行道铺装(二)人行道铺装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102020;缘石宽度宜为;缘石宽度宜为10101515。5-5 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1.1.首先应保证车辆和

38、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首先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考虑到机动车日益增长的要求。同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非机动车,必须考虑到机动车日益增长的要求。同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非机动车,在横断面设计中还应充分注意合理安排非机动车的位置。此外,人行道的在横断面设计中还应充分注意合理安排非机动车的位置。此外,人行道的宽度应能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人增长对人行道宽度的要求。宽度应能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人增长对人行道宽度的要求。2.2.应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植树造林和布置绿带能美化城市、美化街道,同时又能起到卫生和交植树造林和布置绿带能美化城市、美化街道,同时又能起到卫生和交通安

39、全的作用。在布设绿带时,既可与分隔带结合,又可与人行道结合;通安全的作用。在布设绿带时,既可与分隔带结合,又可与人行道结合;既可作不同平面上的横断面的衔接部分,又可作为横断面的备用地带。既可作不同平面上的横断面的衔接部分,又可作为横断面的备用地带。3.3.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交通服务,但对于不同性质的道路,各自的特点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交通服务,但对于不同性质的道路,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是不因此,在横断面综合布置上也应有所不同。和要求是不因此,在横断面综合布置上也应有所不同。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时,

40、应考虑以下原则:5-6 5-6 横断面综合布置横断面综合布置4.4.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一样的;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一样的;对城市的天然水体如海、河、湖泊应充分利用,设计成海滨道路或对城市的天然水体如海、河、湖泊应充分利用,设计成海滨道路或湖滨道路。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物的高度与道路宽应有适当的比例,使湖滨道路。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物的高度与道路宽应有适当的比例,使之协调美观。之协调美观。5.5.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在选定路拱形式与路拱横坡时,应确保雨水能迅速排除,同时注意在选定路拱形式与路拱横坡时,应确保雨水能迅速排除,同时注意与街

41、坊内部的排水系统协调。与街坊内部的排水系统协调。6.6.应满足地上、地下管线布设的要求;应满足地上、地下管线布设的要求;道路的总宽度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需求,还应满足地下管线的布道路的总宽度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需求,还应满足地下管线的布设。设。7.7.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城市道路设计中应注意减少城市用地,各组成部分的布置既要紧凑,城市道路设计中应注意减少城市用地,各组成部分的布置既要紧凑,又要留有余地,为城市将来的交通发展留余地。为了避免和减少拆迁以又要留有余地,为城市将来的交通发展留余地。为了避免和减少拆迁以及绿化的搬迁,必须很好地处理近期横断面向远期过渡的问题。及绿化的搬迁

42、,必须很好地处理近期横断面向远期过渡的问题。5-6 5-6 横断面综合布置横断面综合布置5-7 5-7 横断面图的绘制横断面图的绘制 标准横断面:表现道路全线(或某一路段)一般情况的横标准横断面:表现道路全线(或某一路段)一般情况的横断面。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要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要用1:1001:100或或1:2001:200的地形图。在的地形图。在图上应绘制出红线宽度、行车道、绿带、人行道、照明、图上应绘制出红线宽度、行车道、绿带、人行道、照明、地下管线等的位置。地下管线等的位置。改建或扩建现有道路,需要绘制现状道路横断面图。表明改建或扩建现有道路,需要绘制现状道路横断面图。表明道路各组成部分情况,路面结构类型与厚度,管线布置,道路各组成部分情况,路面结构类型与厚度,管线布置,注明横断面中线与近远期标准横断面中线的相对位置。注明横断面中线与近远期标准横断面中线的相对位置。2新建雨水管线新建污水管线西红线4.1866东红线14.5新建给水管线30150.322.56.18150.324.52%2%1.5%1.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