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935811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出口猪肉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出口猪肉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出口猪肉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出口猪肉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猪肉技术规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出口猪肉生产技术规程【字体:大中小】【关闭】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出口猪肉生产技术规程 DB22/T1016.1-2003 前 言 DB22/T 1016出口猪肉技术规范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出口肉猪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出口生猪屠宰技术规程; 第三部分:出口猪肉品质检测规程; 第四部分:出口猪肉品质; 第五部分:出口猪胴体等级; 第六部分:冷却猪肉分割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DB/T1016的第一部分。 本部分由吉林省牧业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华正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吉林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2、张树敏、胡铁军、金 鑫、王霆驰、王占博、郭 建、刘亚学、谢恩田、陈 群、孙桦楠。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11-01发布 2003-12-01实施 DB22/T1016.1-2003 引 言 为了提高吉林省猪肉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吉林猪肉的品牌,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产品贸易,使我省的养猪业和猪肉产品的加工业尽快同国际接轨,制定本技术规程。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出口猪肉生产技术规程DB22/T1016.1-2003 1范围 DB22/T1016.1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肉猪生产过程中猪场的建设、品种的选择、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防疫的技术要求、猪场的消毒、生产记录等。 本

3、部分适用于出口猪生产全过程及养猪场和安全小区的建设的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22/T1016.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1996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7823-1999中、小型集

4、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 17824.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 GB/T 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 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NY/T 388禽畜场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22/T1016.1的本部分。 31安全猪肉 猪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及标准,从种猪培养到商品猪、饲养管理、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控制,使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尤其是安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国际质量指标的猪肉。 32防疫 对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

5、病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措施。 33检疫 运用动物传染和寄生虫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34消毒 运用化学、物理及生物等方法消除或灭掉由传染源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35无害化处理 将病死动物及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屠体或其病变组织、器官等,经过处理,达到对人、畜无害的要求。 36隔离 按中华人民中共国动物防疫法对一、二、三类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不同规定,分别采取捕杀、隔离、防治、净化等措施。 37免疫接种 通过使用各种兽用生物制品,使动物个体和群体获得对疫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38免疫程序 根据各种疫(菌)苗的免疫特性及畜牧场环境状况来合理地制定预防接种的计划。 39饲料添加剂

6、饲料中添加的各种微量有效成分,一般可分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310兽药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311全进全出 将一栋内的所有畜禽同时转进或转出,这样可有效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群体中形成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4饲养场的选址要求及设施要求 41饲养场的选址应参照GB 1782411999、GB 1782441999、NY/T3881999的规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m以

7、上。猪场周围5k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 42安全小区的建设应距居民区250m以上。 43猪饮用水源应符合NY/T388中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 44设有粪污水处理设施,猪舍的建设要采用干清粪的方法。不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45种猪场的设备应符合GB/T 1782431999的有关规定,设有与生产能力相应的消毒更衣室、兽医室、资料室、药房等,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46商品场和饲养小区要有进出口消毒设备和必要的消毒设备。 47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补交叉。 48建议采用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 49猪舍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8、应符合NY/T3881999要求。 410猪舍内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要,冬季要注意保暖。 5饲养场和安全小区的防疫要求。 51按照动物防疫法和GB/T 17823-1999、GB 165481996的要求落实兽医防疫工作。 52提倡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建有隔离猪舍。 53按照市、县(区)畜牧兽医站制定的免疫程序并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实施免疫接种,接受有关兽医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的检测及监督检查。 54饲养场应按GB 165491996的规定,接受兽医防疫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对猪的疫病检疫。 55规范引种程序,引入种猪按GB 165671996的有关要求,必须进行隔离饲养30天

9、并加以疫情检测,经检查确定为健康动物后,方可混群饲养。种猪出场要有检疫合格证。 56实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的计划和措施,禁止其他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场内或在一起混养。 57发现重大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县(区)以上兽医防疫检疫机构报告,接受兽医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病死猪按GB 165481996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6饲养场工作人员资格和健康要求。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出口生猪品质Technical Criterions of Export Pork 2nd Part :Slaughtering Regulations of Export Pork2003-11-0

10、1发布 2003-12-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吉林省地方标准 出口猪肉技术规范 DB22/T1016.42003前 言DB22/T1016出口猪肉技术规范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出口肉猪生产技术规程;第二部分:出口生猪屠实技术规程;第三部分:出口猪肉品质检测规程;第四部分:出口猪肉品质;第五部分:出口猪胴体等级;第六部分:冷却猪肉分割技术规程。本部分为DB22/T1016的第四部分。本部分由吉林省牧业管理局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华正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吉林省畜牧兽医总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树敏、胡铁军、金鑫、王霆池、庞勇、王占博、郭建、刘亚

11、学、谢恩田、陈群、孙桦楠。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11-01发布 2003-12-01实施DB22/T1016.4-2003吉林省地方标准 第四部分:出口猪肉品质 DB22/T1016.4-2003l 范围DB22T10164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猪肉的指标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优质安全出口肉猪屠宰加工后的猪肉(鲜、冷却、冷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22T 1016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12、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GBT478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T4789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GBT4789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空肠弯曲菌检验 GBT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47891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GBT47

13、891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GBT47891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 50093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T 50094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956519 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 GBT14962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14、义适用于DB22T10164的本部分。3.1 鲜猪肉 肉猪屠宰加工后,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经过后熟但不经过冷却过程的猪肉。3.2 冷却肉 肉猪宰后经过冷却工艺过程,眼肌深层中心温度不高于4、不低于0的猪肉。3.3 冻猪肉 肉猪宰后经过冻结工艺过程,后腿部肌肉深层中心温度不高于-15的猪肉。3.4兽药最高残留限量(MRL) 对肉猪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猪肉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以鲜重计,表示mgkg,g/kg。4 指标要求4.1 鲜(冷却)、冻猪肉感官指标(见表1) 表1 鲜(冷却)、冻猪肉感官指标项 目鲜(冷却)猪肉冻 猪 肉色 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乳白色肌肉有光泽,红色或稍暗

15、,脂肪白色组织状态纤维清晰,有坚韧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肉质紧密,有坚韧性,解冻后指压凹陷恢复较慢粘 度外表湿润,不粘手外表温润,切有渗出液,不粘手气 味具有鲜猪肉固有的气体,无异味解冻后具有鲜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肉烫状态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澄清透明或稍有浑浊,脂肪团聚于表面42鲜(冷却)、冻猪肉理化指标(见表2)表2鲜(冷却)、冻猪肉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挥发性盐基氨mg/100g20汞(以Hg计)0.05砷(以Ab计)0.5铅(以Pb计)0.5镉(以Cd计)0.1锌(以Zn计)100铜(以Cu计)10氟(以F计)2.0铬(以Cr计)1.0亚硝酸盐3.04.3鲜(冷却)、冻猪肉生物指标(见

16、表3)表3鲜(冷却)、冻猪肉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 标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捡出4.4鲜猪肉品质测定指标(见表4)具体测定的采样部位和操作方法,按农业部全国统一的瘦肉型猪肉质评定方法执行。表4 鲜猪肉品质测定指标项 目指 标方 法肌肉颜色(分)3-4目测评分PH1值(宰后2H)6065专用PH计PH值(宰后24H)5357专用PH计滴水损失(%)3吊挂法失水率(%)10压力法肌内脂肪含量(%)34索氏脂肪提取法肌肉嫩度kg/k65蒸煮4.5兽药残留量的限量(见表5)表5 猪肉中残留的限量序号兽药品种残留限量序号兽药品种残留限量1双甲脒502安普霉素10003阿莫西林、氨 苄西林5

17、04氮哌酮1005阿散酸5006杆菌肽5007头孢噻呋5008金霉素1009克拦维酸20010二氟沙星400序号兽药品种残留限量序号兽药品种残留限量11氮羟吡啶20012粘杆菌素15013达氟沙墨10014越毒素200015地塞米松0.7516二嗪农2017双氢链霉素50018多拉菌素2019恩诺沙星10020红霉素40021乙氧嘧50022苯硫氨酯5023苯硫苯咪唑5024倍硫磷10025氰戊菊酯10026氮甲喹5027庆大霉素10028浏霉菌BND29林可霉素10030甲噻嘧啶10031新霉素50032制霉菌素不得捡出33喹乙醇434苯唑青霉素30035恶喹酸10036上霉素10037噻嘧

18、啶100038壮观霉素30039螺旋霉素30040链霉素50041磺胺类10042四环素10043甲矾霉素5044泰妙霉素360045替米考墨5046甲氧苄氨嘧啶5047泰乐菌素10048维吉尼菌素10049氯霉素不得检出50氯丙嗪不得捡出51呋喃唑酮不得检出52氨苯砜不得捡出53洛硝达唑不得检出54二甲硝咪唑不得捡出55甲硝唑不得检出56敌敌畏不得捡出57克伦特罗不得检出58秋水仙碱不得捡出59乙烯雌酚不得检出60伊维菌素不得捡出5检验方法5.1猪肉感官检验按GB5009.44检验,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形态并嗅其气味,取腿肉或肋肉剪成块状,放入烧杯并加适量水煮沸后嗅其气味,并观察上浮脂肪

19、形状。5.2猪肉理化检验挥发性盐基氨的测定按GB/T5009。44执行。汞的测定按照GB/T5009.17执行。砷的测定按照GB/T5009.17执行。铅的测定按照GB/T5009.11执行。镉的测定按照GB/T5009.12执行。锌的测定按照GB/T5009.15执行。铜的测定按照GB/T5009.14执行。氟的测定按照GB/T5009.13执行。铬的测定按照GB/T14962执行。亚硝酸盐的测定按照GB/T5009.18执行。5.3猪肉微生物检验致病菌的测定按照GB/T4789.4-GB/T4789.14执行。5.4曾药残留的捡测按照农业部颁发(1998)17号文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6检验规则6.1出厂检验猪肉产品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兽医卫生检验合格,胴体加盖验讫印章,出具检验证书方能出厂。每一生产日期为一批。6.2检验项目感官指标和肉质指标为必检项目。理化指标为定期检验项目。6.3取样方法抽样方法依据不同猪肉及其不同产地条件,按照GB/T9695.19进行。6.4判定规则凡感官指标、肉质指标、理化指标、兽药残留限量中,有一项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产品。检出违禁添加物,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