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5934168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河之水天上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河之水天上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河之水天上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黄河之水天上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之水天上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华大地,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白羽的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板书课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黄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通过交流大家对黄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课文到底向我们展现了一条什么样的黄河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1课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初读感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师:刚才老师看见大家读的都非常认真、投入,所以老师想考考你们,准

2、备好了吗?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静谧狂飙濛濛舷窗莽莽璎珞嘹亮巉岩壁立霏雨初霁层峦叠翠烟雾缭绕万弩齐发蜿蜒盘旋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指名读师:同学们对这些词语的读音掌握的非常准确看来大家真的是用心读书了。你们知道吗有声的朗读有助于情感的表达,而无声的朗读却有助于我们思考,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下列问题:二、默读课文:读后交流。课件出示: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写了作者几次看到黄河?分别在什么地方?哪几次是详写?(板书:刘家峡飞机上)师:看来读书会让我们有很多发现,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看一看黄河,有兴趣吗?4、观看图片:要求,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描绘你眼中黄河的样子。课

3、件出示:有关黄河的图片。问:通过欣赏黄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黄河的样子吗?生:回答(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波涛汹涌)师:看来大家平时还真是善于积累,能用这么多的词语描写黄河的气势。师: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黄河从刘家峡水电站的溢洪道口喷射而出的一泻千里的情景。那么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刘白羽又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他眼中的黄河的呢?想不想再读一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3自然段。去领略一下作者笔下刘家峡黄河的样子。三、深入理解:远望黄河:自由读第3自然段:要求:(1)思考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向我们呈现了黄河的气势?(远望仰望俯视)(2)画出不同角度描写黄河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生回答:(如乌云乱卷,

4、如怒火,如狂飙。课件出示4:)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和比喻)师:哪个字更能体现出黄河气势的雷霆万钧。这是作者刚下车时所看到的景象,关于这段话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3)指名读句子:(这些乌云先是-巍然不动。课件出示5)师:这段文字中作者又抓住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形状颜色)问:此场景让作者感到怎样?(生回答:板书:有点惊人)师:下面让我们自由练习读一读,看看谁能用你的声音让大家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和它的动态美。指名读:谁愿意来试一试?评价语:读得真好,不光读出了黄河水的气势,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水快而美的动态美。师:是的作者远眺黄河抓住了黄河水形状、颜色的

5、特点写出了它的气势,接着作者又仰望黄河、俯视黄河又感觉到了黄河怎样的气势呢?你想读一读吗?仰望黄河:(1)指名读一读:(我在举目仰望-轰鸣课件出示:6)问:哪个词语更能体现黄河的气势?你能读出这种轰鸣的气势吗?谁愿意读一读。(2)指名读:俯视黄河:师:奔腾的黄河水发出的千万般惊雷的的轰鸣声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黄河水的声势之浩大,气势之雄壮。那么在作者俯视黄河的过程中那个词或句子更能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呢?齐读句子:(我到坝顶俯视-汹涌澎湃课件出示7:) 师:如果说这段当中有两个词更能概括此时黄河的气势,你认为是哪两个词?生回答:(浩浩荡荡汹涌澎湃) 问:谁能说说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解释“浩浩荡荡

6、汹涌澎湃) 师:黄河的气势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我们的声音来表现出这黄河的气势吧。接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这种气势令人震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并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有形、有声、有色,似乎让我们亲眼看到黄河水从刘家峡水电站喷涌而出的情景。 师:然而在作者从乌鲁木齐返回北京的飞机上,又一次看到了黄河,这次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黄河呢?他又有什么感受呢?自由课文4-6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的相关句子。 师读:我却没有料到-回北京的飞机上。问:怎样理解这句话? 师:这是一个简短的过渡句,将镜头一下切换到飞机上,同时

7、说明了上文所看到的无比壮观的气势,还不是我所见到的真正的黄河的雄姿。那作者在飞机上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黄河呢?生回答:读句子: 问:那么此时的情景又让作者感到怎样呢?(生回答:板书:让人惊叹)齐读这句话 师:此句与上文在刘家峡看到的黄河奔涌时的“这场景真有点惊人”形成对照。黄河的浩浩荡荡,雄劲豪迈只是有些使人吃惊。而高空下的黄河之美则不禁令人惊讶赞叹。有点惊人与让人惊叹的对比更生动的反映出此时此景给作者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 师: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本文借助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苍莽的-子子孙孙的河流”。生回答:(板书:喜爱赞

8、美) 师:本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断变换视角向我们呈现了黄河在不同角度下的不同风采。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整齐、思路鲜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当中能得以运用。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和黄河有关的诗句呢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2、作者为什么要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的题目呢?生回答:(这句诗大气磅礴豪迈雄壮总结全文:黄河的雄伟神姿令我震撼、令我惊讶,是辽阔无垠的西北高原的土地,孕育了这样一条雄伟而美丽的河流,我赞美黄河,我赞美苍莽的大地母亲,更赞美我们的祖国。最后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板书设计:11、黄河之水天上来刘家峡有点惊人喜爱赞美飞机上让人惊叹

9、黄河之水天上来说课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将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构想。一、教材说明与学情分析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册教材具有特殊性,它是学生从小学向初中学习的过渡教材。除了注重整合性又特别强调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本册教材每单元设的主题突出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是一篇介绍黄河-母亲河的文章,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母亲河的深刻了解,感受到母亲

10、河的雄壮、伟大、气势磅礴,从而产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增强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使学生受到教育。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的描写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读中感悟。难点:则是体会作者多角度观察的感受和体会。三、教法及学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将无法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我们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构建学生的知识,语文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得到一些感悟和发现,生成新知识和

11、情感,这才是大的语文观,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教学中更多的是运用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展示者。四、教学背景分析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所以学习本课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家园。教室、教具、师生关系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都属于教学环境,为了使离黄河较遥远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它的魅力,我将采用大量的图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慈爱、民主、合作的氛围,从而推进教学。五、教学流程:(一)引入课题:首先通过谈话交流,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并对黄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初读感知:自由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入理解:通过以读为主,可让学生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不凡的气势。学生在读文中能够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和美丽的神姿,以及给作者的感受。我紧抓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拓展延伸:以课前搜集的诗句进行交流,开拓视野,从而引出课题为什么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为题目,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黄河这种大气磅礴、豪迈雄壮的气概。(五)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