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昆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932464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秋天的昆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天的昆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天的昆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秋天的昆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昆虫(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秋天的昆虫 设计思路 幼儿园里有一块百草园,那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在里面孩子们不断的发现蚂蚱、蛐蛐、蟋蟀、蚂蚁等等小虫子。随着一场连绵的秋雨,将时间的车轮推进到了秋天,?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那么就从孩子们热衷的昆虫,开始秋天的发现之旅吧!主题目标: 1、了解秋天有那些昆虫,并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2、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初步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区域布置: 美工区:1、折纸:大雁材料:大雁示范品一个,折纸示意图,纸张。关注:幼儿能否熟练地进行折叠。2、四方连续剪纸:材料:各色手工纸,铅笔、剪刀等美工用具。关注:幼儿

2、如何准确使用方法剪下连续的图案。益智区:1、昆虫数字拼图:材料:各种纸制的图画反面有计算题关注:能否从计算反面的计算题来快速的拼图。2、钓鱼(找相邻数):材料:数字扑克牌一套。关注:是否能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找出相应的相邻数。饲养角:材料:饲养的各种昆虫。关注:幼儿能否观察昆虫的外形。主题网络 秋天的昆虫秋天的昆虫好玩的小蚂蚱花大姐小蟋蟀蚂蚁和蚂蚱小蚂蚱跳跳花大姐庄稼的好朋友具体活动设计:活动名称:秋天的昆虫活动目标:1、了解秋天有那些昆虫,并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2、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初步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活动准备:1、带着幼儿捉一些昆虫蚂蚁、蚂蚱、蟋蟀、蝈蝈、螳螂等常见的昆虫,平时老师

3、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2、放大镜假设干3、画册第67页活动过程:一、 让幼儿分组观察昆虫,数一数昆虫都是有几只脚的叮嘱幼儿要轻拿轻放二、 在幼儿了解了昆虫都有六只脚的根底上,教幼儿说顺口溜:“哪是昆虫我知道,只要数数它的脚。1、2、3、4、5、6,准是昆虫错不了。三、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翅膀有的是2对,有的是1对,还有的没有翅膀。脚都有6只脚。器官找到哪是触角、眼、嘴。、观察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告诉幼儿昆虫有气门。四、 总结昆虫的特点。【活动名称】:蚂蚁和蚂蚱【活动目标】:1.通过小实验,了解蚂蚱的出气孔所在的位置。2.培养幼儿

4、通过科学实验解决问题的习惯。【活动准备】:故事图片 透明玻璃瓶 小棒 毛线绳 蚂蚱 观察记录表 笔【活动过程】:一 手指游戏。1. 师: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2. 手指操。二 故事?蚂蚁和蚂蚱?。1.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蚂蚁和蚂蚱?。2. 教师讲故事。小蚂蚁为什么哭了?它是不是真的被淹死了?4.实验,体会人的头在水里的感受。紧紧闭住嘴巴,小手紧紧捏住鼻子,看谁憋得时间长。5.总结:人的头在水里在水里时间长了就像刚刚憋气的感觉,最后因为不能呼吸而被淹死。6.讨论:小蚂蚁的头在水里这么长时间,被淹死了吗? 二实验。 1.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把两

5、只蚂蚱放进水里,一只蚂蚱头露出水面,一只蚂蚱胸部和肚子露出水面。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师:观察两只蚂蚱的头在筷子上的位置一样吗? 3. 小组长负责将两只蚂蚱分别放在两个水杯里,幼儿进行观察。 4猜测:哪知蚂蚱会被淹死。5填写记录表。 6谈话:你有没有注意到别的小动物的鼻子长在哪? 7将两只小蚂蚱从水中拿出,观察,填写实验结果。 三认识蚂蚱的气门。 1.交流实验结果。 2.讨论:故事中的小蚂蚱被淹死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淹死?他的鼻子长在哪? 3.总结1师:我们听听小蚂蚱是怎样对小蚂蚁说的。我们的鼻子好友一个名字叫气门,出事字卡长在我们的胸部和腹部,刚刚救你时把肚子和胸露在水面上是为了能呼吸。

6、2师:我们捉到的蟋蟀、刀螂、还有见过的蝴蝶、蜻蜓、蜜蜂、蝉、蚂蚁,这些昆虫都是用气门来呼吸的。 三活动延伸:其他昆虫的气门长在哪?今天回家后你可以像刚刚这样做个实验,就能找到答案。活动名称:小蚂蚱跳跳跳活动目标:1.练习双腿行进跳。活动过程:1师:小蚂蚱不仅爱帮助人,跑得也很快,你知道他是怎么跑的吗?2教师示范双脚行进跳。3个别幼儿示范。4幼儿分散练习:夹沙包。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动作不协调的幼儿,并提醒幼儿热了及时脱衣服、擦汗。5集体游戏:小蚂蚱跳跳跳材料:沙包 玩法: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双脚行进跳,去捡沙包。比比谁捡到的沙包多。二分散活动1、幼儿选择沙包进行活动,重点指导幼儿创新沙包的玩法。2、

7、引导个别运动量大的幼儿休息,并提醒幼儿及时脱衣,不出过多的汗,老师为个别幼儿在背部垫干毛巾。3、整理用具回活动室。活动名称:花大姐活动目标1认识瓢虫的外形特征,学会区分瓢虫。2了解瓢虫与植物的关系。活动准备1.带幼儿到户外抓瓢虫,每人至少2-3只。2.放大镜、昆虫盒,每人一套或两人一套。3.?幼儿习得手册?想一想 说一说上学期14-15页。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花大姐的形状、颜色,数一数斑点的个数,从中发现不同。1看看“花大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2 数一数自己抓的“花大姐翅膀是什么颜色的/3 数一数上面有几个斑点?如果斑点多,幼儿数不清可以用“许多来表示,也可以鼓励幼儿相互帮助数。二用

8、放大镜观察“花大姐的外形特征。1.“花大姐头上有什么?几对触角?2.“花大姐有几条腿?是怎样长的?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3.“花大姐的身体是有头、胸、腹三局部吗?4.有几对翅膀?这两对翅膀有什么不同?小结:“花大姐的学名叫瓢虫瓢虫有很多种,翅膀上有7个点的叫七星瓢虫,有2个点的叫二星瓢虫,有13个点的叫十三星瓢虫,有28个点的叫二十八星瓢虫。有的瓢虫吃蚜虫,是植物的朋友,如七星瓢虫、两星瓢虫、十三星瓢虫等;有的瓢虫吃植物的叶子,是植物的敌人,如二十八星瓢虫。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知道哪些瓢虫是吃蚜虫的,哪些瓢虫是吃职务叶子的。鼓励幼儿想方法验证。活动延伸1. 捉几只不同种类的瓢虫放在自然角里喂养,

9、引导幼儿观察瓢虫吃什么?2. 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幼儿习得手册?,继续探索植物与瓢虫的关系。 活动名称:小蟋蟀活动目标1. 认识各种各样的蟋蟀.2.初步了解雄.雌蟋蟀的外部特征,学会区分.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活动准备1.带幼儿到附近草丛捉一些蟋蟀,进行饲养.2.收集有关蟋蟀的知识信息.活动过程一.老师口述儿歌,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小蟋蟀,怕小鸡,又怕别人瞧不起. 吓得钻进草丛里,多里哆嗦唱几句:“蛐蛐蛐, 蛐蛐蛐,谁说我怕小鸡鸡?二.引导幼儿观察小蟋蟀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组织幼儿讨论:小蟋蟀 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头是什么样?胸部有什么? 四.总结:蟋蟀也有头.胸.腹三局部,还有六条

10、腿,和昆虫的特征一样,所以也是昆虫. 五. 指导幼儿找出雄.雌蟋蟀的不同点.从颜色.大小.身体的外形及尾部形状等几个方面去比拟,重点是尾部的观察.活动延伸回家后,可以再捉一些蟋蟀喂养起来,进行观察从而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主题活动反思:秋天的昆虫?半日活动反思 赵庄杨会娟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有着比城市幼儿教师更多的苦与累。首先就是面对每个班级配置一名教师的困难:所有的卫生、活动、各项班级事务都是自己一个人承当,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为自己减压,成为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充分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为自己减压是我总结的经验之一。如:我园的面积较大,厕所离活动室较远,这时小组长就可以带队带去厕

11、所,而此时我就可以为下一个环节做些准备工作;我们园是集中盥洗室,与活动室是分开的。幼儿洗手的时候有的快、有的慢,洗完手的幼儿就回活动室喝水了,我不能分顾两头,这时小组长就可以到活动室维持喝水的秩序;还有活动中为孩子们分发收拾活动材料等,小组长已成为我不可缺少的小助手。在半日活动中,过渡环节成为各环节之间的真空地带。孩子在此环节时会混乱不堪,也是幼儿事故多发的时段。为了防止这种消极等待,我鼓励孩子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到这个时段就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和别人交换着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受孩子的欢送,也成为孩子非常期待的一个环节。此次活动为?秋天的昆虫?主题活动下的半日活动,活动时将活动中各大

12、版块相互整合,给孩子以整体的印象。如:区域活动,益智区的昆虫拼图,美工区的绘画“我喜欢的昆虫;自然角的观察昆虫。集中教育活动为?蚂蚁和蚂蚱?,让孩子知道蚂蚱气门所在的部位。户外活动的小蚂蚱跳跳跳,练习双脚并拢连续跳夹沙包。这次集中教育活动是了解蚂蚱的气门,知道气门的所在部位,是一次科学教育活动。我们班孩子特别爱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我将活动内容与故事融为一体。先是讲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是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实验;最后在故事情节中结束活动内容。让故事成为活动的支架,贯穿始终,为孩子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知道蚂蚱气门的所在部位,为此让幼儿分组进行了比照性实验,让孩

13、子观察两只蚂蚱在水中的不同变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得出问题的结论。小组探究形式为孩子提供了相互交流、协作的平台,有助于开展孩子们合作能力,让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发现的乐趣。这也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所在。实验活动中孩子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在中班我们主要是以小组形式填写记录表的,到大班以后才开始逐渐的进行自主性记录。有的孩子形成了依赖,对记录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活动中填写记录表时,尤其是记录试验结果时有些混乱,说明孩子对观察记录表的填写还存在困惑。孩子对直观看到的要比教师说教学来知识记忆深得多。活动中陈瑜佳说到他看到了蚂蚱肚子上的小点,而活动中

14、我只是讲解了一下气门的大致部位,孩子对蚂蚱气门的部位认识不够明确。可以出示一副蚂蚱剖面挂图,让幼儿清楚地看到蚂蚱气门的部位,或者是在活动延伸局部安排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让幼儿亲眼看到蚂蚱的气门,体验发现的乐趣。本次活动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将活生生的小蚂蚱进行实验是否太残忍,是否违背保护小动物的原那么。但是本着让孩子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的原那么,仍然进行了试验。活动延伸局部可以增加让孩子对实验的蚂蚱进行处理的环节,将死掉的蚂蚱进行掩埋,让孩子真实的面对死亡,体验到生命的脆弱。户外活动是探究沙包的不同玩法。首先是集中活动:小蚂蚱跳跳跳,练习双脚并拢连续跳夹沙包。在比赛的环节,孩子对接力拍手不够重视,尽管我一再提醒,孩子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夹沙包,在总结的环节我应该讲解一下,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自由活动玩沙包时,孩子们的创新性令我欣喜:陈瑜佳把沙包放在背上学老爷爷走路;浩南和天奥那么把沙包戴在手上当拳击手套,练习击打;还有的小朋友顶在头上、胳膊上练习平衡走。有此次玩沙包的根底,相信今后孩子们会创新出更多的沙包的玩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