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的起源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929871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排球的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排球的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排球的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排球的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的起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

2、“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排球传入中国: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排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

3、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方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排球的精神价值:排球运动的好处很多:1、不容易伤害身体;2、锻炼动作的灵活性;3、在运动中经常要有弹跳扣球的动作,锻炼大腿、腰腹部的肌肉,让腿部没有赘肉,腰部更健美,手臂也会出现完美曲线;4、大量运动过后可以降低食欲,之后补充点水分少量食物就可以了。(打排球的运动员几乎都是身材超棒就是例子) 排球有益健康 打排球动作中的下手碰接动作,和健康练功-拍打功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 因为手臂中的三阳经与三阴经在打排球时都时常拍打刺激到上述的经络 , 故打排球不仅手指头末梢神经会刺激运动 , 甚至在整著排球运动的过程

4、当中.藉著肢体动作的运行 , 更进一步的带动人体从头到脚全身肌肉协调性的激发,处处皆均衡运动 . 例如精神不集中 . 精神衰弱等.亦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排球可以保持身材(排球和游泳一样都是能很好的保持身材,就向我一样,哈哈) 2,排球可以锻炼人的灵活性,提高跳跃的能力 3,排球可以让人练就团队意识,以及一个团队在各方面能力。4,因为有一网相隔,排球没有对抗性,着也就大大缩小了伤病的几率,毕竟我们不是职业队员,我们只是为了快乐,健康才运动的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规格与要领 1、垫球的准备姿势 比赛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准备姿势。初学垫球时,由于是垫击一般的轻球,故可采取一般准备姿势。上体

5、稍前倾,两脚开立,两脚间的距离稍宽于肩,两臂微屈置于腹前,两肘稍内收,两眼注视来球。 2、击球手型、击球点和击球部位 垫击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叠指法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相靠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靠,两臂伸直相夹。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叠 。 包拳法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击球点、击球部位 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尽量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平面击球 3、垫球的动作要领 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

6、臂的角度。 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作用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封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准备姿势的作用是为及时地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做好准备。移动的作用是为了及时接近球,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便於完成击球动作。(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1、准备姿势:(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在前,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前倾,两臂放松,

7、自然弯曲,双手置於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2)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膝弯曲程度小於半蹲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与半蹲准备姿势基本相同。(3)低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前后开立的距离比半蹲准备姿势更宽一些,两膝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两手臂置於胸腹之间。2、移动步法:排球比赛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离移动。常用的移动步法有:(1)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弧线较高时,可采用滑步。其动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时,右脚先向右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左面。连续做并步即为滑步。向前滑步时,前脚先向前迈出一步,

8、后脚迅速跟上落在前脚之后,如此连续做。滑步主要用於去完成传球、垫球、拦网等。(2)交叉步:当来球距身体2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其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迈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交叉步主要用於去完成防守、一传、拦网等。(3)跨步: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侧或向侧前方。(4)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5)综合步法: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如跑步之后

9、再滑步。 滑步之后再交叉步或跨步等。(三)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练习方法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1)原地做模仿练习。(2)面对或侧对镜子做准备姿势,观察动作是否正确。(3)两人一组,一人做准备姿势,另一个纠正动作。(4)看手势做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的一步和两步移动。(5)看手势做连续移动。(6)两人一组,一人做向各个方向的移动,另一人跟随做相同方向的移动。(7)围场地慢跑,当看到手势即急停,做好准备姿势。(8)准备姿势和移动相结合的练习。可先做移动,看手势或听笛声即急停,做好准备姿势,再看到手势时以上移动。2、结合场地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1)在进攻线和中线这间连续做向

10、前和后退的移动。移动时手要触摸进攻线和中线。(2)在端线和进攻线之间连续做向前和后退的移动。移动时手要触摸端线和进攻线。(3)在场地内做向各个方向移动练习。(4)34人一组在端线做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等,听笛声或看手势后迅速起动向前跑至用手触摸到进攻线,再后退跑回到端线。(5)在场地内,采用交叉步或滑步从一侧边线移动到另一侧边线。3、结合球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1)两人一组,一人把球向前、后、左、右为出,另一人移动后用双手把球接住。(2)两人一组,一人用两个球交替向各个方向为出,另一人移动后交替将球接住为回。(3)单人在场地内连续接各种球,要求丢球人餵球高低远近不同的球。(4)移动接地滚球练习。两人对角站立各拿一球,同时将球向前滚出,连续进行。(5)三对三比赛。在进攻线后用各种为接球方法,只许一次过网,不许球落地。落地为失1分。(四)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注意事项1、准备姿势要自然放松,便於及时起动和移动。2、准备姿势和移动相结合进行练习。3、移动步法要轻松自然,身体重心不能起伏,以免影响移动速度。4、以短距离的移动练习为主。5、以视觉信号反应进行准备姿势和移动的练习。6、准备姿势和移动与其他技术结合进行练习。 - 一传垫起来,垫给二传,二传传给主攻或者副攻或者接二视情况 -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打法- 全身上下把球弄过去就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