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928204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10.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7月份CPI同比下降1.8%, 连续6个月负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中投资拉动分析(一)资本形成总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84.2% 12.5% 3.3%,67.7% 41.8% -9.5%,50.5% 21.1% 28.4%,11.5%,7.9%,51.7% 52.9% -4.7%,58.8% 25.1% 16.1%,40.8% 49.6%,46.1% 61.7%,13%,8.6%,9.8%,10.1%,(二)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三)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2、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贡献率,1979-1984年,中国年均劳

2、动生产率增长率为7.64%,该时期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82%,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1.2,即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斜率为1.2,该时期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1985-199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12.71%,该时期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8.85%,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斜率为0.31。 1991-1996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24.21%,该时期经济增长率年均为11.6%,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0.33。 1997-2001年, 劳动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明显地增长,影响系数达到0.89。,3、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分析,对1990-2006年数据作广义

3、差分回归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是0.085,即技术进步提高1%时,经济增长提高0.08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小。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滞后一期的技术进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经济增长提高2.44个百分点;滞后二期的技术进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使经济增长提高1.93个百分点。 基于价值型投入产出行模型,从中间流量矩阵出发,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为22.18%。,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有80%是技术进步带来的;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依靠技术进步取得的到20世纪

4、70年代已超过60%; 德国也在2/3以上。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35%。,4、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1997-200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的结果认为就全国来看,资本、劳动和土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5、0.43和0.20。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81.88%),其次为土地(11.01%),劳动的贡献最小(7.11%) 以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岭回归分析1998-2006年广东省相关数据,估算出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期间,广东省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16.6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

5、16%,资本投入(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11%,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16%,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8%,科技进步贡献率E资本投入贡献率EK劳动力投入贡献率EL土地投入贡献率ES。 利用1991-2002年上海市的相关数据,根据Cobb-Dauglas生产函数测算得出该时期经济、资本、劳动力、土地增长率分别为11.21%、15.73%、2.51%、1.58%,其中土地市场化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74%,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4%。 采用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浙江省2

6、001-2006年相关数据估算,土地、劳动力、资本增加1个单位的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为0.2473、0.5385和0.3216。固定资产投入在研期间是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贡献率达到68.23%,而劳动力和土地则分别为23.46%和6.2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捆绑式导入增长模式与中国增长奇迹,捆绑式导入增长,在以鼓励原创、保护竞争为导向的市场制度框架内,使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增值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内在的自我维持、自我强化的增长机制。,在政府主导的市场体制内,以学习、模仿或鼓励二次创新为导向的前提下,使引进技术和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增长机制。

7、,1、对外技术依存度,对外技术依存度=技术引进经费/(技术引进经费+R&D经费),对外技术依存度: 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模型得到的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发达国家:3:1,2007年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约60,设备投资的60%、高技术含量产品的 80%依赖进口。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 2005年全部高技术产业产值的75.26%由外资企业贡献的,在计算机和电子制造业等行业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4%以上。 目前全国23万余家大中型企业,仅有9100余家企业设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占3.98%左右。就资金投入看,

8、许多发达国家企业用于技术与开发的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一般为5%-10%,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0.5%。 我国的技术引进费用及其增长速度一直高于R&D的支出,致使装备工业国产化和技术自有化工作停留在引进、仿制、翻版的水平上,技术对国外依赖度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薄弱,主导产品的技术和来源装备主要还是依靠外国,引进后进行改进和二次开发的只占14%。 从我国引进国外技术方式看,重视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硬件投资,而忽视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软性技术投资。,2、外资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国内生产总值,以外商直接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

9、反映外资依存度的变通指标,2005年我国制造业中的“三资”企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国总产值的33.39%;其拥有固定资产存量则占到全国的25.74%。 1992-2005年流入中国的FDI占全球FDI的9.5%,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37.6%。 资本与技术双重依赖的内在逻辑:内外资企业技术差异每扩大1%会引起外资依存度水平增加约0.11%-0.13%,3、中国导入增长模式技术溢出效应分析,正面评价 家电行业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进口商品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此后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市场能力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收回了2/3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开始较大规模出口。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

10、后,家电行业跨国巨头纷纷来我国投资,将其技术、品牌优势与我国的成本优势相结合,使外资企业产品的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再次超过一半。 国内企业感受到巨大压力,加快了技术进步、企业重组和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力度,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出现了海尔、长虹、海信等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排名前列,而且成为全球著名大制造商。 最近十年,本土家电企业和外资品牌企业在竞争中互有优劣,国内市场份额交替变化,本土企业总体上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 类似的过程在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通用设备、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扩大配套,是技术扩散的重要

11、方式。通过当地配套,跨国公司的有关技术能力会向中国企业转移,具体的方式包括对配套产品的质量、技术和性能提出较高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援助,有时还会共同投资开发。在2002年组织的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华配套情况调查中,101户企业中的73家对国内配套商提供技术帮助,占样本企业的72%。 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会促使原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甚至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而加速技术开发、提升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级研发人员回流国内研发机构及企业、国外一流跨国公司与国内排头兵企业合资建立研发中心等现象也开始出现。,负面评价 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差距较大,FDI

12、对当地内资工业部门的产出增长作用比较小; FDI较早进入东部地区,东部内资工业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导致两者技术水平的差距缩小,使东部地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开始减弱; 仅中部FDI相对有较大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原因是中部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保持着一种适中的差距。,我国经济开放度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征,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其前后向联系大都来自国外,而技术创新可以由母公司直接转移而来,它们没有技术溢出的激励和意愿 而从事加工贸易的内资企业大多数被“锁定”或“俘虏”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上,也难有技术创新。,现有的实证检验忽略掉了中国在转轨阶段的

13、制度变迁动机,从而使FDI的技术溢出效果被高估。 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存在的计划体制残余会贬低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因而企业缺乏更新自身技术的积极性,即使存在低成本的技术学习机会也无法转化为实在的技术积累; 行政划分形成的人为市场割据以及部分生产资料的政府垄断严重制约竞争机制的发挥,官员腐败和寻租行为普遍,人脉关系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技术的重要性降低; 无效率甚至违背经济规律的要素配置规则抑制了整个经济的创造性,FDI的示范、竞争等技术溢出渠道难以起作用。 金融发展指标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内资企业通过重组,购买新设备等方式学习外资先进技术。而国内民间资本在金融市场的资金获得的难度之高是公认的,

14、减免税收阻碍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原因是对鼓励政策反映敏感的往往是成本导向型的FDI,此类FDI进入东道国的真正动机是减少纳税,未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难以产生技术溢出。 FDI不需要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就能获得竞争优势,竞争效应、前向和后向联系效应等技术溢出渠道受阻。,小结: 尽管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移到了中国,但核心技术的研究仍然保留在母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中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无论最大化到什么程度,也不可能出现在溢出效应中获得构成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市场交换可以获得技术转让,却无法交换获得创造这种技术的原创的能力、原创的组织和制度。 全球技术与产业竞争不是完全市

15、场化的竞争,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经济与军事安全的行业和领域的技术无法依赖从外部获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导入增长模式的陷阱,导入控制:对主导产业控制,产业链控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 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 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 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 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 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外资在装备

16、制造业7个行业主要企业中所占比重,导入挤压:抢占市场高地和核心投资领域,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近10年来,外资对中国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市场控制程度稳步上升,平均控制率已接近1/3,超过一般行业市场控制度的警戒线。 近10年,外资对制造业市场控制度基本在30%以上。 以汽车产业为例,外资企业市场控制率1998年以来稳定在30%左右; 钢铁行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008

17、年为12.9%; 石化产业外资市场控制度18.8%; 激烈竞争的纺织产业领域,外资市场控制率超过28%,其中服装、鞋帽制造领域,外资市场控制度在45%至50%之间; 轻工业产业外资控制率近10年也超过了37%。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度2004年以后均在80%以上,外资在该领域发明专利控制度平均达到36%。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产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已经达到近70%的水平。,导入抑制:对创新的抑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对1992年提出的“市场换技术”的开发战略提出追问和质疑,认为FDI带来的国外科

18、技对本地原有的科技产生挤出效应。 2003年科技部研究室委托的关于跨国公司研究的报告指出“合资陷阱阻碍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道路的发展”。由于引进新产品的主导权被外方掌握,所以合资企业不可能违背合资方母公司的利益在合资企业中进行创新活动,由此造成了原有企业研发力量大量流失。 据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调查,彩电、计算机、DVD和手机,这四种产品的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多数在外国企业的手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很快,每年都在40%以上,看起来好像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来自加工贸易,85%来自外资企业。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不得不承受跨国公司高额专利的盘剥。,

19、深层原因是整个经济系统对技术的需求是弱的。这与地方政府的示范效应是分不开的。各级引资主体地方政府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外资背后的技术和管理,更不是外部技术对内部技术的溢出扩散效应,而是外资本身。 外资直接带来的GDP数字增长远远快于培育国内企业自己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能力,所以各级政府不愿意培育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技术创新项目;在为吸引外资竞相奉献优惠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的同时,忽视了为国内民间资本投资高风险、低回报的技术创新项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入摩擦: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国外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 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截至2009年11月,当年

20、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首次超过100起,涉案总额高达116.8亿美元。,较大的贸易顺差是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多年来,我国对美、欧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持续顺差。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从2000年起,我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然而,从出口结构来看,外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超过50%。相当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要贴洋牌、挂洋牌。现在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品贸易的最大顺差国,同时是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最大国。但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95%是加工贸易,90%是外商

21、投资企业。事实上,中国承担巨大的贸易摩擦的压力,出口赢利的大部分却留向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母国。,导入风险: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失去经济的主体性,浮萍与榕树 国家工商总局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有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出新的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跨国公司凭其雄厚的资本,通过企业横向并购、品牌控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在我国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甚至是独占的地位。” 据商务部对外经济研究院提供的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调查统计,跨国公司在生产投资中,57%的跨国公司在生产方面投资倾向于独资新建;有37%的跨国公司愿意与具备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合资;倾向于通过并购相关生产工厂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为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